第307章 相互算計

胡才領着兩千多殘部逃進了安邑城中,一面堅守,同時派出探哨到白波谷中向白波軍中其餘將領求救。

張頜顧慮強行攻城傷亡太多,因此只是圍而不攻,指揮着被俘虜的白波賊在安邑城外挖掘了兩道鴻溝,防止敵軍趁夜突圍。

而由於龐德所部已經被敵軍識破,在董卓的命令下,段煨開始出兵試探,以步騎配合,騎兵追擊而步卒圍追堵截。

而實際上劉燁則是早有準備,在命令馬超暗渡渭水攻破潼關之後,暴露了自己的主攻方向之後,當即傳訊給龐德率領軍民,掠奪當地民衆撤退。

龐德將軍民掩護送回關中之後,按捺不住心中興致,當即率領五千鐵騎再次南下,剛好和張頜所部會師,由於張頜官居安南將軍,而龐德不過是一名中郎將,因此以張頜爲主將,節制安邑方面一萬三千大軍。

而實際上,這一次白波賊寇犯河西郡並非是空穴來風。

董卓火燒洛陽,挾持天子,強迫洛陽四十萬民衆遷往幷州之後,以幷州治所晉陽(也就是後來的太原)爲陪都,宣佈天子遷都,在晉陽城中徵召民夫,大興土木,興建行宮,畢竟皇帝總是要安置的。

不過相比於爲小皇帝劉協建立行轅,董卓卻是徵召了更多的民夫在晉陽郊外十餘里興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塢堡(富家大戶多建塢堡防禦賊寇進攻,其中庇護民衆爲己用,北魏時廢棄的宗主督護制就是塢堡)。

董卓儲存了無數從洛陽城搶掠富戶,挖掘帝陵的珍寶在塢堡之中,而這座塢堡則是被董卓命名爲“楣塢”。

董卓更是放言:若事成,當出兵奪天下;事若不成,守此足以終老。

不過董卓收藏了無數金銀珠寶卻不知道發放給麾下將士,使得董卓軍中不少人心生怨氣,對董卓的小氣心生不滿,畢竟以前董卓得到朝廷賞賜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都是賞賜給麾下將士,但是如今卻是一毛不拔。

心細如髮的李儒察覺到了軍中將士的不滿之後,當即徑直前往楣塢之中。

“丞相,大夥兒爲了丞相征戰,不過是因爲丞相爲人豪爽,希望得到丞相的賞賜,如今丞相手中有如此多的寶物,怎麼能不賞賜給將士們呢?”

李儒畢竟是軍中智囊,董卓雖然不願意分享楣塢之中的珍寶,不過還是拿出了一部分軍中珍寶賞賜給麾下諸將。

而李儒又道:“如今丞相雖然手下還有十萬大軍,不過幷州荒涼,即便是加上從洛陽擄掠而來的百姓,也不過百萬之衆,如何能夠供養得起十萬大軍呢?”

董卓眉頭一皺,他自然也不想龜縮幷州,不過實在是被劉燁給打怕了。

而這時李儒提議道:“白波賊一向盤踞於河東、河內,不時還來到上黨擄掠,丞相想要解決掉這股敵軍麼?”

董卓憂慮道:“白波賊聽說有數十萬人,就算其中青壯只有四一之數,也有五六萬可戰之士,我軍在關洛損失衆多,豈能夠再有損失?”

其實董卓軍的精銳之士,再加上李傕郭汜等猛將領兵,擊破白波賊也不是難事,不過戰事一旦打響少說也是一年半載,董卓肯定承受不起。

李儒微笑道:“不如禍水東引。”

“禍水東引?”董卓面露疑惑之色。

“劉燁性格強悍,自然無法容忍白波賊這把利劍懸在洛陽城頭上,我軍只需要稍加籠絡,許以厚利,同時對白波賊講明道理,白波賊必然與劉燁酣戰,可以成爲阻擋劉燁軍東進的盾牌,劉燁和白波軍如同兩虎相鬥,丞相就可以做卞莊子了。”

董卓聽了李儒的話,當即點了點頭:“有道理,有道理!”

李儒還沒說完,接着道:“此外,既然白波賊不時到上黨寇犯,我軍必須安置重將才能震懾白波賊,請丞相派溫侯率領幷州軍到上黨,進駐壺關,震懾袁紹和白波賊。”

李儒之所以提出計謀都被董卓接納,關鍵原因就是他和董卓朝夕相處,對自己這位老丈人實在是太瞭解了。

之前董卓可謂是兵強馬壯,因此對呂布的兵鋒雖然略有畏懼,但是卻依舊能夠重用,畢竟就算呂布造反,他也能強行鎮壓下去。

不過隨着牛輔和董旻陣亡,潼關與武關丟失,足足四萬大軍陣亡,董卓軍中兵力減少,對呂布自然大爲忌憚,頗爲防備。

既然如此,倒是不妨將呂布下放到上黨,一來可以震懾東面的袁紹等亂黨,二來可以威震白波賊羣寇,又能夠遠離自己,倒是頗爲不錯。

見到董卓面上的神情,李儒又道:“不過還請丞相重重賞賜溫侯金銀珠寶,免得溫侯心生怨言。”

光是把呂布趕走不要緊,關鍵是別讓呂布不樂意,現在本來就是內外交困的境界,呂布要是造反了,那董卓真完蛋了。

一聽到又要給白波賊許以厚利,又要給呂布金銀珠寶,視財如命的董卓頓時大爲心疼,不過見到李儒一臉堅定的模樣,只好答應下來。

於是乎,兩批使節從太原城中而出,分別朝着位於河東的白波谷和城外的呂布軍營而去,攜帶着大量的金銀和珠寶。

呂布軍營之中。

董卓的使節剛剛被送走,一向沉默寡言的高順當即出言反對。

“溫侯!之前我軍爲董卓所用也就罷了,不過是迫不得已,如今既然已經回到幷州,何必還要聽董卓的話?”

張遼點了點頭:“不錯,既然回到家鄉,我軍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倒不如北上收復五原、雁門二郡,驅逐南匈奴。”

五原是呂布的家鄉,雁門是張遼的家鄉,張遼自然也不願意背井離鄉。

身形高大的呂布面色深沉,卻是緩緩搖頭。

“董卓老賊一直盯着我軍,段煨和李傕的軍營夾擊我軍,若是有所異動自然不免反受其害,我看還是暫且聽從董卓的話前往上黨,到時候再反也不遲。”

董卓和呂布這對君臣可謂各懷鬼胎,互相算計。

第589章 短兵交接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387章 反攻之機第514章 唐瑁陰策第933章 殺出重圍第229章 名聲鵲起第295章 誘敵深入第351章 擒斬於夫羅第104章 利刃出鞘第437章 徐晃截糧第766章 周瑜猛攻第113章 無路可退第693章 廬江危矣第869章 溫柔鄉第234章 前後夾擊第822章 意想不到第169章 塵埃落定第746章 圍而不攻第718章 張鬆請命第335章 形勢嚴峻第526章 逢紀面聖第299章 力挽狂瀾?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161章 收穫頗豐第116章 不可逾越的鴻溝第116章 不可逾越的鴻溝第82章 人爲螳螂,我爲黃雀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58章 一戰定青州(中)第794章 斷頭將軍第938章 獻城投降第626章 所見所聞第141章 破張樑第525章 真實意圖第308章 幷州之變第47章 暗中猜忌第705章 曹操到來第465章 衆叛親離第259章 劉燁討董第850章 高覽建議第49章 入城第42章 我有三百騎,能取賊首乎第442章 芳心暗許第784章 霹靂車受挫第380章 天下動盪第955章 公孫度退兵第621章 神神秘秘第648章 郭嘉咳血第466章 萬民請願第148章 河間張雋義第591章 蔡瑁撤兵第657章 荀攸鬱郁第152章 進擊的張牛角第945章 防禦反擊第747章 棄金逃跑第53章 圍魏救趙第775章 縱兵夾擊第160章 一漢當五胡第577章 晝夜激戰第42章 我有三百騎,能取賊首乎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374章 甕中捉鱉第119章 漢旗飄揚第883章 猛攻江陵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455章 天下大勢第222章 王國出兵第508章 班師回朝第613章 小勝第703章 技高一籌第463章 紅羅燭影第597章 斥候戰第632章 棄守壺關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389章 攻克酸棗第640章 蹋頓大怒第252章 蹇碩之死第443章 父女團聚第124章 壯士能飲一杯否第1014章 廣陵郡第262章 龐德奮命第655章 還定洛陽第240章 荀攸之見第117章 結陣迎敵第763章 逃竄的江東軍第650章 改弦更張第768章 倒戈一擊第727章 遠道而來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467章 誓師出征第1013章 還定江東第979章 暫息兵戈第750章 意想不到第420章 局勢平穩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843章 顏良之死第98章 歃血爲盟第595章 明火執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