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大結局,中興漢室

儘管泰山封禪,可是劉燁卻嚴令官吏不得滋擾、魚肉百姓,而且親自處置了八名藉着泰山封禪而對百姓大肆盤剝的貪官,將其處以車裂極刑,官場震動,而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劉燁即位時正是中年,不到五十歲,年富力強,因此利用現在知識,對漢王朝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由淺入深,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鼓勵人口生育,在各地建立學校推廣教育,初步推行了科舉制,使得平民寒門通過努力也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下令縮減後宮,立下祖訓要求天子後宮不得超過三百人,多餘者遣散民間分配與民衆爲妻子。

劉燁在位三十餘年,期間海內昇平,漢軍討伐四面蠻夷多有戰勝,將整個朝縣半島、中南半島與蒙古草原全部都納入進了漢帝國的版圖之中,同時重建西域都護府,加強對西域三十六國的管制。

太初三十一年,劉燁病逝,而因爲劉燁的努力,等到他去世時,漢帝國的人口已經達到了6000萬,超出了東漢末年的5000萬,進入到盛世之中,因爲一生南征北戰多有戰勝,因此諡號爲太武帝,廟號爲定祖,所以後世一般稱之爲漢定祖。

劉燁病逝之後,其子劉韞即位,劉韞是萬年公主的長子,被劉燁精心培養了數十年,交給他治國理政的道理。等到劉燁病逝,劉韞已經是四十多歲,國有長君,國之福也。劉韞登基之後,堅定不移的繼續推行劉燁的政策,同時因時制宜的做出了一些變革,諸如南方的荊州、交州、揚州因爲劉燁推行的鼓勵生育政策,人口大大增加,管理不便。

因此劉韞經過深思熟慮,將荊州分爲荊州、襄州兩州,揚州分爲揚州、江州,交州則是分爲交州、廣州,大漢朝十三州變爲了十六州。

劉韞爲人聰明好學,寫了許多傳世文章,同時對教育十分看重,在民間建立了穩定的教育機制,使得漢王朝的識字率達到了30%以上,被譽爲一代明君。因爲官職增多,劉韞將劉燁創建的科舉制再次擴大,每年的進士增加數倍,等到劉韞執政二十年之後,漢王朝終於進入了盛世之中,當真是烈火烹油,萬民歌頌。

而就在此時,位於北方草原之上的鮮卑部落之中,一個名爲拓跋部的部落悄然興起,族長拓跋灮雄才大略,率領騎兵通過南征北戰,統一了鮮卑諸部,並且率兵南向,虎視眈眈。

劉韞命令徵北將軍,徐晃之子徐宸領兵征討,但是徐宸敗於拓跋灮之手,死傷三萬有餘,朝野震動。

劉韞深以爲恥,下令幽州、幷州涼州十萬大軍出塞,滅絕拓跋部。但是拓跋灮並不與漢軍交戰,而是領軍北上,避開了漢軍。

漢軍未能拿下拓跋部,年老的劉韞帶着遺憾去世,因爲劉韞的文治極爲出色,諡號爲漢興帝。

劉韞長子劉傅早夭,次子劉鎭即位,劉鎭爲人勇武,早年曾在邊關歷練,對於邊關形勢極爲了解,因此上位之後,立刻就着手組織騎兵,準備討伐拓跋部。

劉鎭任命祖逖、劉琨兩人爲大將,各自率領三萬鐵騎大舉出擊,兩路騎兵互爲支援,不斷壓縮拓跋部生存領地,最終在韓沱河展開大戰,斬首八萬,俘獲牛羊數十萬,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勝!

劉鎭大喜,親自到太廟告慰太武帝劉燁和興帝劉韞在天之靈。

不過劉鎭雖然武功極爲出色,但是文治卻是遠遠不如祖父和父親,而且後期好大喜功,甚至違反祖訓,在民間選秀女數千人徵入宮中,搞的民怨沸騰。

此後數任皇帝多爲平庸之輩,有的沉迷於聲色犬馬,有的好大喜功,不過偶爾也會有一些賢明皇帝上位,重振朝綱。

此後直到四百年以後,因爲末代皇帝窮兵黷武,徵收苛捐雜稅,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漢王朝被取代。不過因爲劉燁建立的穩定統治,使得五胡亂華、異民族征戰並沒有在中原爆發,因此被稱之爲太武中興。

此後中國歷史又進入到了正常軌跡之中,不過因爲漢民族的尚武之風,使得在面對異民族入侵時,始終能夠挺身而出反抗侵略,因此再也沒有其他民族能夠入主中原。

...

21世紀,齊魯行省某中學。

“同學們,請翻到課本的第85頁,今天我們講述‘太武中興’這一課。”

歷史老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道:“漢王朝是我們中華民族存在時間最長的王朝,前後存在了超過800年。”

“而之所以漢王朝能夠興盛接近千年,其中離不開兩位皇帝,一個是漢光武帝劉秀,他在西漢末年中興漢室,史稱爲光武中興,興盛漢室200年。”

“而第二位皇帝則是太武帝劉燁,他在東漢末年興復漢室,使得漢室延續將近400年。”

老師在上面滔滔不絕的大講着,而兩個男同學則是在下面小講着。

“今晚那個《太武大帝》就要放送了,知道麼?”

“嘿嘿,我關注好長時間了,聽說這部劇前後製作長達8年,參演的都是一些演技派,肯定特好看。”

“嗯,我肯定要回去看,太武中興這段歷史我最感興趣!”

因爲劉燁中興漢室,推出了許多利國利民的福利政策,使得中國避免了幾百年的動亂,兼併了許多版圖,面積達到了1600萬平方千米,使得中國的生產力極爲發達,一度走在世界前列。

明王朝末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在英倫三島和洛陽展開,明王朝的生產力高速發展,並且在其後的世界潮流中打開國門,並沒有淪爲外國人的殖民地,反而以宗主國的身份保護了其他國家的利益,挺立在世界東方,並且在其後的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成爲戰勝國,成爲了世界第一強國。

而劉燁和他的故事也將永遠記錄在史冊當中,永遠的流傳下去,爲中華人民所銘記。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695章 曹軍到來第958章 飛將神勇第320章 簞食壺漿第394章 騎射無雙第240章 荀攸之見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109章 縱火“行兇”第21章 驚退三十里第308章 幷州之變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389章 攻克酸棗第424章 平原劉備第1000章 風雲動盪第75章 關張之勇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501章 伏殺紀靈第700章 曹仁被困第337章 血流成河第687章 龜縮城中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14章 家賊難防(2)第529章 劉備拒絕第808章 壯士斷腕第703章 技高一籌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657章 荀攸鬱郁第26章 以逸待勞第209章 白馬小將第792章 經典戰術第613章 小勝第853章 前後夾擊第186章 孫堅死戰第780章 長沙亂起第73章 朝廷撤帥第6章 拳術立威第326章 徐晃奮命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376章 巧舌如簧第585章 龍虎鬥第954章 突如其來第927章 祝融神威第483章 十萬大軍第971章 心虛第872章 南陽文仲業第683章 假戲真做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531章 壺關告急第732章 陽平關破第383章 大戰前夕第483章 十萬大軍第800章 按部就班第353章 五鼎之禮第996章 步度根第775章 縱兵夾擊第147章 途中設伏第942章 孫權投降第443章 父女團聚第274章 受困於此第69章 賊不敢出第628章 馬蹄鐵第823章 王累自戕第725章 自作聰明第429章 水淹下邳第434章 上前領死第498章 可有蜜水?第825章 南中叛亂第520章 大權在握第910章 圍點打援第629章 甲騎具裝第794章 斷頭將軍第37章 孤城臨淄第20章 斬將奪旗第86章 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第474章 大張聲勢第572章 張頜定策第999章 張遼奮威第36章 以戰養戰第181章 驚弓之鳥第836章 曹操同意第819章 塵埃落定第720章 親至長安第14章 家賊難防(2)第680章 聲蓋四野第501章 伏殺紀靈第390章 定策破敵第350章 斬殺郭汜第714章 相持日久第563章 鳴金收兵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999章 張遼奮威第638章 騎海第852章 背刺第235章 肅清涼州第602章 叫陣投降第445章 銜尾追擊第693章 廬江危矣第20章 斬將奪旗第77章 董卓主北軍第7章 斬車騎第927章 祝融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