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虎鬥許昌城 奪城(二)

就在這士兵勒馬止步的十步外,是兩條岔道,一條往左一條往右,中間間隔約三丈左右,兩邊皆是民房,只要轉到那岔路口,就可看到一左一右的民房下一邊伏着三四十人,左邊當先一人正是劉協的師兄龐平,他手中勒着一條繩子,長長的拖在地上,與對面之人遙相呼應,只等那人縱馬衝過來時,繩子一緊,將那馬匹絆倒,然後撲殺那人,從那騎兵從太守府出來,他們便一直緊緊盯着,可眼看就要成功,卻見那騎兵勒馬不前。

龐平心中鬱悶,他帶着八十名弟子是協助劉協殺陣的,倒並沒有配上弓箭,此時,距離十步,若自己一下子撲出,成功倒好,如果失敗那必定會讓那騎兵跑了,就在他猶豫之時,卻見斜對面的房頂上,突然站起一人,搭弓拉箭,一箭射中那騎兵,可憐那騎兵神魂未定,便被一箭射中咽喉,到最後連自己死在何人之手尚不知曉,便去趕着見他那幾個兄弟去了。龐平嘿嘿一笑,一揮手,身後立刻衝出兩人,將那騎兵的屍體和那匹黃膘馬一併拖回。

說到這裡,有必要提前介紹一下劉協攻打太守府的佈置,太守府位於東大街的中心地帶,道路四通八達,但通向軍營的道路只能往北再折過去往東,而龐平就伏在北邊的折道口,原來劉協的計劃就是衝進府去,但考慮到自己的部衆對太守府的地形瞭解不足,加上曹仁又是名將,雖然自己人數衆多,但萬一曹仁利用太守府打上地形戰,那麼自己就將吃了大虧,所以最終他還是打算用引蛇出洞的辦法將曹仁調離太守府,而這條南北大街便是劉協選定的戰鬥場地,平地對戰,人數上絕對佔優的劉協倒有七成的勝算,再加上劉協本就不是喜歡硬碰硬的人,所以戰略上的部署便已經先行佈置下去。他故意放進四城被奪得消息,就是爲了引曹仁出動,而獨獨封鎖了軍營的消息就是逼着曹仁率兵去軍營搬兵,只要曹仁出動,那麼他就必須選擇去北上再轉東去軍營,而龐平的八十弟子便伏在轉折口等待伏擊,同時在兩側的屋頂上更伏下了三百弓箭手,而劉協自己則率領大隊兵馬藏在大街南側的一條巷子裡,只要曹仁往軍營奔去,那麼劉協便從後掩殺,逼着曹仁調頭應戰,而此時埋伏在折道口的龐平和三百弓箭手同時出擊,將曹仁死死圍在當中,那麼這一戰,不說十成,劉協最起碼握有九成把握。而對那騎兵的一箭封殺,正是埋伏在屋頂的弓箭手部衆,那人叫周式,是劉協新提拔的一個隊長。

曹仁,曹操的族弟,也是魏國名將,自曹操領兵起便一直隨其東征西伐,立下戰功無數,先後被封爲廣陽太守,徵南將軍,安西將軍,驍騎將軍,車騎將軍,曹丕繼位後更一度被任命爲大將軍,大司馬之職。(“大將軍”已經翻譯成“全事最高統帥”了後又封爲“大司馬”——這是曹魏帝國最高的軍事官銜,後來的曹真、司馬懿曾任此職)由此可見曹仁在歷史中的分量與位置。當然,現在的他還不足以稱爲大將,只是曹操帳下的一員虎將。此刻這位魏國未來的大將軍正端坐在太守府內的椅子上,雙眉緊促已經長達近兩個時辰,此時天已大黑,大廳中的火光映出曹仁蒼白的臉頰,他的兩個副將正措手頓足地來回晃動,更讓他心中煩躁。

派出去的四名探馬,一個也未回來,曹仁微微嘆息了一聲,從有四城淪陷的消息開始,他便發出探馬探查情況,可結果卻聲息皆無,什麼消息也沒能傳回來,這足以證明,城中確實出事了,可軍營呢?自己尚有將近兩萬的兵馬,難道軍營也出事了?曹仁搖了搖頭,不可能,要端掉軍營最起碼也要有與軍營相等的兵力,可如果有大批的兵馬潛藏城中,自己又豈會毫無知覺?想到此,曹仁的腦袋頓時大了,如果說敵人衝進太守府,與自己面對面的較量那反倒好了,可偏偏自己連個敵人的影子也沒看到,這種隱藏在心中的恐懼與不安正折磨着太守府裡的每一個人,曹仁頗爲無奈,是繼續守住太守府還是衝出去一探究竟,他陷入兩難,擡頭卻見那兩個副將來回走得更急,不禁怒火中燒:“媽的,你們要走到什麼時候?”

兩個副將被他一叱,心中一寒,頓時停了下來,乍見曹仁那血紅的眼睛,卻又不自覺的將手握在一處,緩緩的磨撮,彷彿這樣一個細小的動作能夠慢慢地消減他們心中的不安!

曹仁見那兩人一副窩囊樣,心中更是來氣,隨手將茶几的杯子狠狠地砸在地上,忽然間又覺得自己豈不是和他們兩人一樣窩囊,龜縮在一個太守府裡,心中恐懼,不安,卻又不敢衝出去,想到此,頓時惱羞成怒,騰地從椅子上站起:“我倒要看看是哪個混蛋敢這樣玩老子!”說完對着那兩個副將吼道:“你們倆,立刻去點齊兵馬,趁着夜黑,咱們即刻前往軍營!”

東大街的南段,一條幽深的巷子裡,無數條黑影潛伏其中,細細看來,竟似有兩千之衆,爲首一人極爲年輕,頭戴金盔,身披銀甲,手握一杆大鐵槍,正是大漢朝的天子,年僅十六歲的劉協。

劉協早已得到消息,李風第一個拿下東城,接着西城,南城,北城也相繼被拿下,軍營中將近兩萬的兵馬已被甘寧的八百部曲控制住,什長以上的將官全部被殺。而現在,只要他拿下太守府,那麼許昌就在囊中,這不由得他不興奮,望着自己身後黑壓壓的軍隊,劉協還是信心十足的。他的這支軍隊配備了兩千人,除去弓箭手三百人和龐平率領的突擊隊八十一人,這條巷子中一共潛伏着一千六百多人,每一個人都配備了上等的盔甲和鋒利的兵器,爲了保證劉協的安全,這一千六百多人更是從白虎,朱雀兩營中挑選出來的精英,此刻以劉協爲首,全部挺胸站立,接近兩個時辰的潛伏,這支隊伍並沒有變現出煩躁,不耐的情況,反而生息皆無,就像一隻假寢的狐狸,靜靜地等待着獵物。

忽然間從巷子口竄出一條黑影,只見一個瘦小的漢子跑了進來,見到劉協後,忙單膝下跪道:“皇上,敵人已經出動,沒點火把,估計是想趁着夜色摸出去!”

劉協點了點頭:“有多少人馬?”

那漢子道:“估摸着應該是傾巢而出,其中還有幾匹駿馬,想來是那曹仁親自出陣了!”

劉協聽完,露出一絲狐笑,自言自語道:“終究熬不住了嗎?”轉頭見那漢子正等待自己的命令,又道:“你立刻搶在曹仁之前到達龐平那邊,告訴他們不準輕舉妄動,只派弓箭手騷擾,一切配合朕的軍馬!”

那漢子領一聲命,忙猛衝幾步,翻過一座矮牆,爬上一戶人家的屋頂,只眨眼的功夫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劉協微微一笑:“好一個斥候將軍!”

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幷州李彥(十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故敵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迴歸許昌龍爭虎鬥許昌城 陰謀(二)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罪罰關羽鐵騎橫渡荊襄地 江夏戰事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孫權設宴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八百使團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四)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孫權的秘密(二)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二十)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江州戰局(二)龍爭虎鬥許昌城 壽春之戰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楊修的捷報鐵騎橫渡荊襄地 西涼來客(四)鐵馬金戈書勤政 梧縣山賊(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重臣張昭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十二)龍爭虎鬥許昌城 龍爭虎鬥(四)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戮戰樊城(三)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神兵堂的使命(二)龍爭虎鬥許昌城 謀劃(一)鐵騎橫渡荊襄地 論時勢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各自籌謀鐵騎橫渡荊襄地 智取新野(四)鐵馬金戈書勤政 劉協與貂蟬(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奪小沛(三)鐵馬金戈書勤政 徐州女將(一)鐵馬金戈書勤政 官渡來客(一)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十五)鐵馬金戈書勤政 徐州女將(二)鐵騎橫渡荊襄地 策反(四)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十)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四)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大敗曹軍鐵馬金戈書勤政 救美(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大敗曹軍(五)鐵馬金戈書勤政 發兵徐州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十九)鐵騎橫渡荊襄地 訓導龍爭虎鬥許昌城 錦帆賊(一)龍爭虎鬥許昌城 會三英(一)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江州戰局鐵騎橫渡荊襄地 智取新野(二)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十四)鐵騎橫渡荊襄地 調虎離山鐵馬金戈書勤政 火拼(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御駕荊襄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突變鐵騎橫渡荊襄地 許田圍獵(三)龍爭虎鬥許昌城 龍爭虎鬥(三)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幷州李彥(三)龍爭虎鬥許昌城 陰謀(三)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六)鐵騎橫渡荊襄地 俯瞰荊襄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幷州李彥(六)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建鄴大亂(四)鐵騎橫渡荊襄地 劉表的煩惱鐵馬金戈書勤政 入徐州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兵戈不止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各自籌謀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兵壓荊襄(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發兵徐州鐵馬金戈書勤政 螳螂捕蟬(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大戰(七)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二十六)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六) 1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二十三)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江州事(二)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神箭龍爭虎鬥許昌城 太尉楊彪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龍虎際會(三)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遠來的道士龍爭虎鬥許昌城 會三英(一)鐵騎橫渡荊襄地 亂樊城(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大敗曹軍(四)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建鄴大亂(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名將(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大敗曹軍(三)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風起雲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大戰鐵騎橫渡荊襄地 西涼來客(一)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突變龍爭虎鬥許昌城 私定終生龍爭虎鬥許昌城 會三英(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陳宮歸漢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兵壓荊襄(三)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襄陽(十一)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大敗曹軍(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呂布是狼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孫權與大喬鐵騎橫渡荊襄地 樊城內部(三)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三)龍爭虎鬥許昌城 刀兵將起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十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孫權設宴(二)鐵騎橫渡荊襄地 劉表的不安鐵馬金戈書勤政 袁紹的使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