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虎鬥許昌城 遷都許昌

車隊又行了兩日,許昌城以遙遙可見,幾日的相處,劉協與伏皇后之間早已熟絡,伏皇后與他的夫君耳鬢絲磨早已習慣,只撩得劉協慾火難歇,奈何車廂四周佈滿兵馬,劉協欲行好事卻也得看看環境,直逼得伏皇后承諾到達許昌後再行歡好。

此刻劉協正與伏皇后說笑,兩人胡七雜八的東聊西侃,劉協言語幽默,直逗得伏皇后花枝亂顫,卻也忽略了劉協的變化,畢竟在她眼裡劉協還是那個劉協。

“啓稟陛下,已看到許昌城!”一個騎兵跪倒在馬車外報告情況。

劉協心頭一震,許昌城,將是他大展宏圖的地方,他這一路上早已做了無數個念頭,獻帝一生失敗,雖說最後也是安樂而終,但作爲商人的劉協卻不甘如此平庸,他決定憑藉對歷史的瞭解,創造出新的歷史,讓劉協這個名字不再讓別人覺得平庸,想到此欣然一笑,轉頭對伏皇后道:“終於快到了!”說完整了整衣服,掀開車簾,踏上車板,舉目眺望。

伏皇后卻會錯了劉協的意思,只以爲他還惦記着那個承諾,頓時滿臉羞紅,低着頭跟着劉協踏出車外。

大雨早在兩天前便完全歇止,天色已經清亮,只見遠處一座城池巍然而立,恍若一個巨人橫臥其間,四周山峰林立,綠意黯然,景色卻也怡人。

那騎兵見皇上,皇后出來,忙將身體又向下躬了一級,補充道:“此地距許城十餘里,片刻便到!”

劉協心情大好,忙喚起騎兵道:“給朕備馬!”

那騎兵一愣,本想說爲皇上安全着想,還是坐車爲上,但見皇上笑臉盈盈,卻又不想壞了皇帝的興致,他在軍中也是個小頭目,上頭曾交代過他,一切順着皇帝,莫要讓皇帝不悅,轉頭見許昌近在咫尺,心想如今已經踏上許昌領地,應該不會出什麼岔子,忙對劉協一恭道:“遵命!”說完匆匆跑下去,不一會功夫,便見他牽了匹馬回來。

劉協從未騎過馬,但好在這並非他自己的身體,獻帝自幼也學騎射,身體自然隨心協調,只一躍,倒也上了馬背,劉協精神一振,揮起馬鞭,一人當先疾馳而去,那騎兵見狀,慌忙叫過一隊騎兵,迎頭趕上,緊緊跟在劉協身後。

伏皇后扶着車轅,卻見劉協策馬狂奔,一身錦衣玉帶,身披黑色龍紋的風衣,英姿颯爽,一時竟看得癡了。

劉協策馬狂奔,衆將士豈敢怠慢,除騎兵隊外,所有步卒一律小跑,也就片刻功夫,以至許昌城下。

曹操早已得報,大開城門,無數士兵一涌而出,出得城門皆按方陣各自集結,整整列了六個方陣,足有數萬人馬,隊列整齊,士氣高昂。

曹操率領一衆文臣武將列隊出迎,只見不遠處,一隊騎兵塵囂而至,當先一人,錦衣玉帶,風衣招展,英姿勃發,卻不是獻帝是誰?曹操一愣,數日之前,他方纔拜見過獻帝,不過一文若書生而已,今日詐一再見,卻威風凜凜,一騎當先,看得曹操一陣恍惚。

劉協一馬當先,只見許昌城下數萬士兵,挺槍而立,大門兩側,列兩隊文臣武將,而當中卻立着一人,只見這人一身戎裝,頭戴銅盔,身穿鎧甲,腰佩長劍,好不威武,兩雙眼睛如鷹般銳利,透着些許霸氣,不用人說,劉協自然知道這人便是曹操曹孟德,也是他入三國以來的第一個對手。

馬已至前,劉協伸手抓住繮繩,駿馬長嘶而立,劉協一躍而下,早有士兵接過他手中的長鞭。

曹操見獻帝至前,忙恭恭敬敬地拜倒:“臣恭迎聖駕。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剛剛唸完,身後所有將士一應而拜,山呼萬歲,聲勢之浩大,直震得劉協怏怏欲倒,他何時見過此等場面,饒是前世(姑且稱前世吧)看過大片無數,也不及眼前之萬一,直覺得一股豪氣直衝心頭,眼前浮現出萬里江山如畫,黃河九曲相連的壯麗景象,而這一切又都屬於自己,劉協雙目熾熱,猶如多少年後的憤青一般,運足丹田之氣,雙手微擡,大聲喊道:“衆將士免禮!”

他這一聲本是厚積待發,以雄厚的聲音映襯眼前的氣勢,怎料獻帝年歲尚小,喉結髮育尚未完全,這一聲剛叫喊出口,便覺聲音有異,沒有雄渾厚重之感,反倒一路飆升,直至尖銳沙啞,倒像是一內官的聲音,劉協大跌眼鏡,趕忙住口,一步上前,雙手托起曹操動容道:“將軍辛苦了!”

曹操順勢而起,激動道:“陛下幸臨許昌,乃是臣之幸,許昌將士之幸,數萬百姓之幸啊!”說完,讓出一條主道,拱手對劉協道:“請陛下入城!”

劉協心中暗笑,都說劉備會演戲,如今看來,曹操的演技只怕也不遑多讓,忙點頭道:“將軍與我一起入城!”說完再度跨上馬背,由兩列士兵護衛着,緩緩向城中開拔。

許昌,本非上縣,曹操領兵於此,大肆屯田,加之管理有方,倒也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如今獻帝遷都,無數商人已看到許昌的前景,紛紛置業於此,街道兩側店鋪林立,熱鬧繁華。許昌更是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宗廟,風頭一時無兩。

劉協與曹操被無數護衛擁在當中,策馬緩行,只見街道兩側,百姓歡呼,夾道相迎,劉協樂得被人崇拜,一時得意忘形,頻頻對人羣揮手致意,心中感嘆,前世不能爲總理主席,今番身爲帝王,倒也可以好好享受一番萬人瞻仰的氣氛。心念及此,卻忽然感受到一絲冰冷的目光,劉協是個十分敏感的人,不用回頭,他也知道這是曹操的眼神,剛剛沸熱起來的心似乎一下子降臨到冰點,暗暗責備自己不夠穩重,如今是何局勢,自己這般惹眼,曹操不爽了,要殺自己猶如碾死一隻螞蟻那般容易,想到這裡,臉上笑容頓斂,卻又思量起如何穩住曹操的念頭。

行了約一個時辰,纔看到曹操新建的宮殿,金碧輝煌,富麗堂皇自不肖得去說,劉協與伏皇后並肩而立,踏進宮殿。

只一進門,便看到那象徵權利的寶座高高在上,通體金黃,雕龍畫風,兩隻龍頭纏於扶手上,好不威武。劉協是個現代人,對權力的迷戀遠不如古人來得重,面對這象徵至尊的寶座,他的唯一想法便是:“乖乖,這要搬回我那個時候,該值多少錢?”轉頭卻見身後的曹操兩眼眯成一條線,透漏出一絲貪婪。身後文武百官,表情不一,或嚴肅,或貪婪,或訕笑,完全上演了一部百官形態圖。

劉協緩緩踏上臺階,用小拇指輕輕在龍椅上敲了一敲,聲音厚重,卻也不知道是銅是金,他只知道這麼大個傢伙,就算是銅也能賣些錢。

伏皇后立於劉協身側,見他發呆,輕輕用手碰了他一下,劉協方纔收回神思,慢慢坐了下來,伏皇后則坐在右側的鳳榻上。

百官見皇帝落座,紛紛跪倒,山呼萬歲,劉協似模似樣的喊了句衆卿平身,百官全體起立,分文武立於兩側。

衆人剛剛站定,卻聽劉協一聲長嘆:“朕九歲登基,這一晃也已經七年,其中甘苦,朕知道,諸位大臣也知道,先有董卓之禍,再有李傕、郭汜之亂,洛陽殘破,朕幾無容身之地啊!”說完擡眼瞧向曹操:“幸天憐我大漢,曹將軍忠心爲國,平定亂黨,實是有恩於我漢室,有功於千秋社稷啊!”

劉協一番聲情並茂的演講,激盪人心,連曹操也爲之動容,恍若自己當真是平亂世於社稷,救天子於危難的大漢宏股之臣。忙上前跪倒道:“陛下謬讚了,實是天佑我大漢,臣只是恰逢其會,若無臣,定也有人與臣一般,救國家與危難,我大漢江山,必能夠千秋萬代。”他一說完,衆文武大臣紛紛跪到呼應道:“我大漢江山,必能夠千秋萬代!”聲震大殿,餘音不絕。

劉協心頭冷笑,若不是你曹操,自然還有袁紹,卻見一衆大臣如此默契,心中懷疑:“莫不是排練好的?”但詫異歸詫異,劉協淺淺一笑:“衆大臣請起!”

衆人再度站好,只聽劉協朗聲道:“詔,袞州刺史曹操,忠心爲國,救駕有功,特加封爲大將軍武平侯,位列三公之上。另改年號建安!”

曹操復又拜倒:“臣,謝陛下隆恩!”卻又聽劉協道:“朕近日來連續奔波,心神俱疲,需靜心修養,一切政事皆交由大將軍處理,衆大臣以爲如何?”

滿朝大臣皆稱讚皇帝英明,唯獨有兩人臉色一變,卻奈何大勢所趨,只得埋下頭,低聲附和,劉協卻將這兩人的樣貌牢牢記在心中。

曹操心下大喜,沒想到劉協竟將一應大權悉數交付於他,這倒讓他省卻一番手腳,忙叩謝皇恩。

劉協則暗自冷笑,若不交給你,你也會奪,倒不如先施恩於你,曹操,咱們騎驢看唱本,看誰才能笑道最後。

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襄陽(四)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三)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風起雲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孫權的秘密(二)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江州戰局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略部署鐵騎橫渡荊襄地 橫禍(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大戰(五)鐵馬金戈書勤政 呂琦玲(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神醫(三)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十二)鐵騎橫渡荊襄地 謀荊襄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名將(三)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完)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四)龍爭虎鬥許昌城 奪城(三)龍爭虎鬥許昌城 遇刺鐵騎橫渡荊襄地 許田圍獵(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大戰(四)鐵馬金戈書勤政 緣分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趙雲神威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女兒恨(二)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十九)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執拗郭嘉鐵騎橫渡荊襄地 荊襄論鐵馬金戈書勤政 三英戰呂布(二)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十五)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曹操南下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五)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襄陽(十七)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初定荊州龍爭虎鬥許昌城 許昌政事龍爭虎鬥許昌城 遇刺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罪罰關羽(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許昌新政(一)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班師回朝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十二)鐵騎橫渡荊襄地 俯瞰荊襄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孫權的秘密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執拗郭嘉鐵馬金戈書勤政 三路援軍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趙雲神威鐵馬金戈書勤政 緣分鐵騎橫渡荊襄地 突來一戰(二)鐵騎橫渡荊襄地 合作?拆臺?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江州事鐵馬金戈書勤政 虛驚一場(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七)鐵馬金戈書勤政 捲入風波(一)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襄陽(九)鐵騎橫渡荊襄地 訓導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略部署鐵馬金戈書勤政 陳宮之禍(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孫權的秘密(二)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兵戈不止鐵馬金戈書勤政 得三英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洛神甄宓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一根毒刺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孫權的困境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十七)龍爭虎鬥許昌城 微服出巡鐵馬金戈書勤政 許昌新政(三)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神醫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十五)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建鄴大亂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襄陽(六)鐵馬金戈書勤政 徐州女將(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神兵堂的使命(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天子之詔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虎豹騎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突變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九)鐵騎橫渡荊襄地 調虎離山鐵馬金戈書勤政 火拼(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六)龍爭虎鬥許昌城 龍爭虎鬥(七)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九)鐵馬金戈書勤政 許昌新政(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各自籌謀(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建鄴大亂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迴歸許昌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襄陽(完)鐵馬金戈書勤政 呂琦玲(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故敵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曹操南下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建鄴大亂(五)鐵馬金戈書勤政 救美(一)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援軍徐州鐵馬金戈書勤政 呂琦玲(一)鐵馬金戈書勤政 陳家父子鐵馬金戈書勤政 火拼(三)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十六)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神兵堂的使命(二)鐵騎橫渡荊襄地 黃祖的威風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三)鐵騎橫渡荊襄地 策反(二)鐵騎橫渡荊襄地 許田圍獵(一)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風起雲涌(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議江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