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騎橫渡荊襄地 二狼分虎

江夏城外,孫策的中軍大帳中羣臣俱在,孫策爲拿下江夏一城,又從江東各地抽調兵馬,如今近五萬人將個江夏圍得如鐵通一般,而黃祖在發出求援信後,更是固守其中,從不應戰,只分兵各路,把守城頭,阻擋孫策一次又一次的攻擊!

而就在昨天,孫策對江夏發動全面進攻,兩軍在城頭對戰近三個時辰,孫策親自催馬督戰,眼看就能攻上城頭,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傳來急報,說是劉表從襄陽調兵兩萬支援江夏,如今這兩萬兵馬已經快到江夏的北城門,孫策擡眼一望,先前還看到黃祖的影子在城頭上晃動,可是近半個時辰卻再不曾見,只有副將蘇飛指揮督戰,可想黃祖是去迎接援兵了,孫策望着城下遍地的屍體,心中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在援兵進城之前攻進城去,眼下自己尚還佔着兵力強勝的優勢,如果這兩萬兵馬一旦進駐江夏,那麼兵力又趨於平衡,自己在想拿下江夏就不容易了,於是他立刻下令集結兵馬,強攻東城,準備一舉拿下江夏!

然而,孫策的預想並不順利,黃祖這個人雖然不是什麼良將,但是他卻明白江夏對他的重要性,如果失去江夏,就等於失去了他的前程,自己一敗,兵馬俱失,襄樊兩地絕無並他的容身之所,就算劉表有心留他,可在那襄陽之中,百官俱在,又怎比得了自己在江夏做個土皇帝來得快活?所以,他卻是無論如何都要守住的江夏的!而在得知劉表的兩萬援軍已經到了江夏,他便立刻將守城的重任交給蘇飛,自己馬不停蹄地趕往迎接援軍,只不過,他今番這般作爲絕非爲了擺什麼歡慶宴,與什麼領兵將領套關係,他所去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帶領援軍返回城頭,江夏現在的情況誰也比不得他清楚,若是今朝援軍不來,他黃祖只怕就要一敗塗地了,所以在見到援軍後,他立刻將江夏的危機一一道來,然後率領一萬兵馬輕裝上陣,以急速返回江夏,支援蘇飛!

而這個時候,孫策大戰正酣,高高的雲梯上,勇猛地江東子弟屢次敲開城頭森嚴的防備,從城下翻上城頭,與守城的士兵肉搏而戰,城頭混亂一片,蘇飛無法控制局勢,只能拆東牆補西牆,見這邊有敵軍突入,立刻率領小隊士兵衝上去,進行絞殺,然後再調頭往其他地方填補空缺,孫策遠遠望見城頭一支數十人的小組分隊橫衝直撞,慌亂之中,不但沒能起到補救的作用,反倒將自身的守城兵馬弄得暈頭轉向,一時間,又有孫策兵馬衝上城頭,蘇飛無暇他顧,守城的黃祖軍立刻死傷一片,孫策看到此處不禁縱聲狂笑,以這種形勢下去,不消片刻工夫,自己的兵馬就能控制城頭,那麼拿下江夏也自不在話下,可惜好事多磨,孫策笑聲未落,就見城頭又是一陣騷動,攢動的人頭似乎一下子多了幾倍,而自己剛剛攻上城頭的士兵又被扔了下來,孫策心頭一緊,只見城頭一人,挺身而立,正是黃祖,而他身側,一隊隊整齊的士兵從城內上來,次序井然地把守各個城垛口並填補空缺,一時間又將孫策兵馬帶起騷動的火苗平息下去!城頭情況瞬變,一罈罈的火油順着雲梯撲面而下,將當頭的幾個士兵淋得渾身精溼,而在這個時候,一點火苗在城頭跳躍,然而只眨眼的功夫,火苗便變成一條急速奔行的火線,順着雲梯一路而下,孫策軍不及閃躲,火勢沾油即燃,頓時將所有停留在雲梯上的士兵呈火球狀團團圍住,一時間,慘號遍地,“嘶嘶”的燃燒聲帶起一陣陣焦臭味鋪面而來,火球從那極高處滾落,順着風勢燒得更加起勁,落地時砸中城下的士兵,火勢又開始蔓延!

孫策的笑容僵在臉上,“援軍!”他的腦海中立刻蹦出這兩個字,就在他的思維尚未鋪展開去的時候,數十架雲梯已經摺了一半,因爲火燒的緣故,士兵們的重力在輕輕一壓,雲梯攔腰而斷,砸死城下士兵無數!

孫策齜目欲裂,但卻無可奈何,如今黃祖援軍已至,今日這城絕難拿下,更何況,雲梯被毀,要想登上城樓更難,眼看死傷慘重,孫策立刻高叫一聲:“鳴金收兵!”他話音一落,鼓聲想起,士兵們聽到號令,立刻從城頭上撤了下來,此一戰,黃祖損失萬餘人,孫策傷亡五千餘人,其中有近兩千人死於攻城的後期階段!

而今日,孫策的中軍大帳之中卻爭論不休,以張昭與魯肅二人爲代表,雙方就是否繼續戰爭各執一詞,此時,只聽張昭道:“主公,昨日您也看到了,劉表於襄陽又調兵兩萬,加上先前蔡瑁與張允的兩萬兵馬已經四萬,雖然如此,但襄陽十萬水軍也纔出了四成!”他說到此,嘆了口氣,環顧衆人一眼:“可縱觀我軍呢?江東能抽調的兵馬已經抽調盡了,若照此下去,必定被劉表拖垮,萬一拿不下江夏,結果就是被敵軍壓制住,動輒傷於我軍根本,只怕於江東不利,所以臣肯定主公即日退兵!”

孫策聞言也嘆了口氣,他原本所依仗的就是援軍相助,而劉琦突然暴死,讓他更認爲這其中的蹊蹺,所以聽從魯肅建議,揮軍攻打江夏,可這些時日以來,他時刻派人盯住襄陽,可卻什麼異動也沒有,沒有任何兵馬出現在荊州的土地上,這讓他頗爲不安,誠如張昭所說,如今劉表增兵兩萬,自己尚能應付,可若是兩萬之後,還有兩萬,那麼就真的會被劉表拖死,可讓他即刻退兵,他卻有心有不甘,這戰都打到這個分上了,退兵?豈非折了他江東的士氣?

孫策正自猶豫,卻聽魯肅道:“主公,臣認爲咱們還是再等一等,看看是否有其他兵馬相應,同時可趁這個時間整修戰具!就算撤退,也得防止劉表軍隊追擊!”

孫策點了點頭,這魯肅可謂出了個折中的辦法,也正和他的心意,可他還沒開口,張昭便接口道:“嘿!等其他勢力相應?咱們已經圍困江夏半月有餘,又見那路兵馬動過?這些諸侯誰不爲自己着想,只怕要想相助,也會等到咱們跟劉表拼得兩敗俱傷之時,到時候,他豈非坐收漁翁之利?這樣豈非更好?”自從上一次,魯肅與張昭頂撞之後,張昭看魯肅的眼神便不一樣了,如今自己剛剛說話,他便又出來反駁自己,張昭心中暗恨,一個年輕的後生晚輩,居然屢屢當着主公與文武百官的面拆自己的臺,這讓他如何忍受?所以,即使魯肅的觀點他也有些贊同,但此刻,他卻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反駁!

衆大臣聽張昭所說也覺有理,均暗暗點頭,卻聽魯肅道:“當今天下,能一口吞掉荊州之人,除了河北袁紹與袞州曹操,再無他人,可這兩人卻在官渡大戰,無法分心他顧,所以若是其他勢力如何吞得的掉荊州?又更何談我江東之地?所以,臣認爲,如果有其他勢力插手,他們也必須選擇與我們合作!”

衆大臣想了想,又點了點頭,張昭見狀,朝魯肅怒哼一聲,轉身對孫策道:“主公,若是再拖下去,定然傷及我軍根本,到時候若有其他諸侯覬覦我江東之地,則江東危矣!”

羣臣聞言又點了點頭,若是說半個月前,魯肅說周邊勢力還無人能對江東下手,可現在,江東兵力抽調一空,這就面臨着被人偷襲的危險!孫策也暗暗點頭,這魯肅和張昭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他不禁又擡眼望向魯肅,看他如何辯駁,只見魯肅淡然道:“張大人說得有理,只不過我軍調兵都是走的秘密路線,其他諸侯不易發現,再說,如果撤退,我們是退回哪裡?壽春?還是建業?如果是退回壽春,那麼江東內地依然空虛,要知道咱們從各地調來的兵馬,如今要想重新分配回去,卻也不可能了!戰事吃緊,我軍所付出的已然很多!如果當真分散回去,那麼壽春的兵力必然受到影響,我們也不能保證撤兵之後劉表不反咬一口,真要到了那個地步,那就會形成壽春告急,內部空虛的局面,到時候可就難了!”

孫策輕輕一嘆,魯肅說的這種局面確實有可能形成,他心中左右拿不定個主意,微微懊惱,卻在這個時候,突然聽到賬外一個士兵高聲叫道:“襄陽有急報傳來!”

龍爭虎鬥許昌城 龍爭虎鬥(六)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十七)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大敗曹軍(三)鐵騎橫渡荊襄地 江東的決策鐵馬金戈書勤政 奪小沛(三)龍爭虎鬥許昌城 奪城(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幷州李彥(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報仇血恨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三喜臨門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益州之變龍爭虎鬥許昌城 楊修歸來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建鄴大亂(三)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孫權設宴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大敗曹軍(七)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建鄴大亂(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神兵堂的使命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罪罰關羽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七)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袁紹的敗局龍爭虎鬥許昌城 周家的危機鐵馬金戈書勤政 捲入風波(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龍虎際會(三)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三)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二十三)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神醫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幷州李彥(四)鐵馬金戈書勤政 陳宮之禍(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戮戰樊城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故敵鐵馬金戈書勤政 青雲道人(二)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十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名將(三)鐵馬金戈書勤政 貂蟬的逼迫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各自籌謀(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各自籌謀(二)龍爭虎鬥許昌城 會三英(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徐州危機鐵馬金戈書勤政 一箭雙鵰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襄陽(四)龍爭虎鬥許昌城 龍爭虎鬥(三)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三)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襄陽(十六)鐵馬金戈書勤政 下邳之戰(二)鐵騎橫渡荊襄地 智取新野(二)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江東勢危鐵馬金戈書勤政 金屋藏嬌(二)龍爭虎鬥許昌城 龍爭虎鬥(九)鐵馬金戈書勤政 呂琦玲(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大敗曹軍(五)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襄陽(十七)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八)鐵馬金戈書勤政 徐州女將(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建鄴大亂(三)鐵騎橫渡荊襄地 反間(求月票)鐵馬金戈書勤政 賈詡的弱點龍爭虎鬥許昌城 風起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建鄴大亂(四)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建鄴大亂(九)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許昌之急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孫權的困境鐵馬金戈書勤政 陳家父子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神箭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八)鐵騎橫渡荊襄地 連哄帶騙(求月票)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大敗曹軍(八)鐵馬金戈書勤政 兩個內奸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齷齪的勾當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赤壁之戰(十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議江東(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劉協與貂蟬(一)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箭神(四)鐵馬金戈書勤政 螳螂捕蟬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八百使團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議江東(二)鐵騎橫渡荊襄地 許田圍獵(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兩個內奸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德陽軍政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大戰(五)鐵騎橫渡荊襄地 戰襄陽(五)鐵馬金戈書勤政 奪小沛(三)龍爭虎鬥許昌城 奪城(一)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虎豹騎(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得三英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忠義無雙(三)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神箭龍戰四野,君臨天下 火拼劉備(十)鐵馬金戈書勤政 救美(二)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幷州李彥(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初定荊州鐵馬金戈書勤政 陳宮之禍(二)鐵騎橫渡荊襄地 許田圍獵(一)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女兒恨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徐州危機(二)羣英會,江東起干戈 天子之詔鐵騎橫渡荊襄地 文治武功決戰天下,誰主沉浮(大結局) 江州事(二)鐵馬金戈書勤政 劉協與貂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