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

金銀銅礦的出產量,可以說是大漢共和國和大漢帝國最大的短板。他們或許可以通過貿易,獲得外國那部分的貴金屬收入,但也基本上是杯水車薪。

新幣發行數量不足,再加上之前經濟危機造成的政府信用缺乏問題,使得重新發行的新幣,在百姓那邊的認可度並不高,若非貴金屬含量還算足,且針對政府採購強制要用新幣進行階段,民間持有量的確不高。

反之,有了金瓜石金礦的補充,在短期內華夏共和國的新幣數量迅速提升,這就直接使得其新幣迅速佔據市場,成爲了華夏大地主流的貨幣單位。

在這次假幣危機之中,華夏共和國也賺了一大筆的資金,雖然這種金屬貨幣比不上紙幣的利潤更高,但隨着交易的進行,利潤逐漸提高到了400%的利潤,足以讓任何人瘋狂。

兩個國家就如同奶牛一樣,藉助這次假幣事件,大量的原材料不斷供應給各個廠家。這最大限度的壓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利潤,也帶動了稅收。

有了錢的企業進一步研究更先進的技術,又或者擴大經營的規模,於是產量進一步提高,迅速搶佔市場。偏生其他兩國不少企業,都因此這次經濟危機倒閉,使得華夏共和國的商品迅速搶佔市場,有着鐵血盤龍旗標誌的商品,已經被華夏人民所認可和接受。

這種情況,使得原本就處於低迷狀態的大漢共和國,自然是雪上加霜。近段時間,更是有些商家爲了減少成本,所以使用了比較差的原料,使得品質也跟着下降,兩國之間的品質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質量好,價格合適的商品,當然纔是挑選的首選對象。

大量商品的積壓,使得不少企業又面臨着倒閉或者縮小規模的趨勢。這意味着大量的百姓會失業。好在這年頭土地並不缺乏,沒辦法工作,開墾幾畝地也好歹能活下去。

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懂得思考的百姓,甚至一些小世家,已經意識到大漢共和國的無能。他們選擇離開,免得什麼時候再遭遇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國家根本沒有對經濟危機的處理能力,宣傳工作也不到位,甚至拉仇恨的手段也並不高明,於是他們對政府就沒有信心。

別人或許可以相信,那些世家門閥的宣傳,但他們本身有不少就是這次危機的直接受害者,對他們本質已經是看穿了。

他們開始南遷,或進入荊州大漢帝國境內,因爲這裡後續處理工作做得不錯,百姓的生活迅速就穩定了下來。甚至政府緊急修建數條公路,數座水壩,使得就業率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提升,又針對本國的企業進行一定的稅收減免,終於是讓經濟穩定了下來。

少數人選擇進入軍政府那邊,他們本身就是破產百姓,據說軍政府以民爲本,維護百姓的利益,於是就留下來,畢竟這裡距離中原也不遠。

還有很大一部分人,直接來到了華夏共和國境內。原本以爲這裡是蠻荒之地,至少世家們一直宣傳這裡是蠻荒之地。但真正來到這裡,哪怕是進入廬江郡之後,就發現這裡其實也並不蠻荒,而且越往南越繁榮,少數人甚至來到了桃源市這裡打拼,看到了經過了第四次擴建的這座城市後,驚歎其繁華程度不亞於雒陽和長安!

經濟危機的餘波,自然也波及到了荊南和交州,兩地本身就沒有自己的貨幣。大漢帝國已經放開了對南四郡和對交州的貿易,是故大量的新幣也流入了這兩個地方。

這次的危機裡面,楊浪也專門針對交州和南四郡投入假幣,還不是小數目。每次都採購一大批的物資,包括了硫磺、硝石和石灰石等,每種都是大宗採購,以金幣結算。最後給出去的肯定是大漢帝國的金幣,而且品質越來越糟糕,含金量越來越少。

最後隨着經濟危機的爆發,兩個勢力的經濟自然是直接被破壞,大量的商人破產。而這些商人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偌大的世家,比如交州最大的是商會,其實本身就是士家的商會,其次便是劉璋麾下的商會。

兩個勢力,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大漢傳統統治模式,換言之就是糧本位模式。最多是鼓勵經商,並且給予一些免稅政策什麼的。糧本位到底已經不存在,就算是孫堅和劉璋也必須要承認這點,所以爲了家族的繁榮,甚至是治下的稅收,他們也得發展商業。

只可惜他們本身沒有多少技術,所以只能去做原始的材料供應商。他們以爲大量供應原材料,也能夠爲他們賺取大量的收入。

實際上別人就算收了一車幾百斤的棉花,只需要反過來傾銷一匹精品棉布,說不得就把這筆數給填補回來了?問題是,幾百斤的棉花,只能紡織一匹精品棉布嗎?於是,最終吃虧的其實還是這兩個勢力,只是他們還不懂這個換算公式!

其實這些都無關了,在真正的大事面前……此刻的孫堅府邸之中,就來了個客人。

下人拿着名刺前來通報,孫堅在看到名刺上的名字之後,居然親自出面相迎,看到來者,欣喜的行禮說道:“威彥先生,能有勞你來一趟長沙,孫某不勝榮幸!”

來者便是如今的交州別駕從事,僅次於劉璋的存在,更是在交州有着很大影響力的士燮。他本身就是交州蒼梧郡治所廣信縣人,士家在交州經營時日已久,交州又地處偏遠,所以世家抱團情況比益州更加嚴重,是故在這裡士燮的話事權,某些情況下只怕比劉璋還要高得多。

“看了孫將軍(孫堅去年被劉辯封爲鎮南將軍)的書信,老夫也沒辦法繼續沉默下去。”士燮今年已經六十五歲,在這個時代自稱老夫也並不奇怪。

早些時候,孫堅就曾經去了一封信,告訴他如今劉璋年紀還太小,對經濟把控並不到位。關鍵還不斷重用外地的士人,壓制本地士人,長久下去交州本地的士人,除了少數人才哪裡還有出頭之日?

好吧,實際上那封信的確是這個意思,但字裡行間還真沒有半點這個意思。真要拿去劉璋那裡告發,且不說他隨時可以否定;就算劉璋真打算要追究,以孫堅如今半獨.立的狀態,還真不怕他發難。

實在不行,直接封鎖交州往北的所有出路,組織南來北往的商隊,讓其困死在交州也不是不行。別的不說,只需要封鎖三年,交州的世家絕對會起來把他給推翻。

除非,交州繼續回到那糧本位的時代,依靠着出售糧食,就能夠過得非常滋潤的時代。可問題又來了,就算有糧食,賣不出去該怎麼辦?其實大家都明白,已經是回不去了!

“威彥公此言差矣,說得好像孫某在挑撥離間似的?”孫堅似笑非笑的回道,士燮的反應早在他的預料之中,張昭已經爲他安排好了一切應對的方法。

甚至於那份書信,其實都是張昭描述,孫堅抄寫。若沒有張昭這個文人,要寫出如此純淨,但卻充滿了暗示性的書信,可不容易。放眼望去,整篇文章幾乎都是在歌功頌德,讚揚劉璋,後者若看到,說不得還要向孫堅親近一番。

“此處沒有別人,孫將軍有話直說無妨!”士燮無語了,這個武夫什麼時候也會玩內涵了?心裡也清楚必然是有高人相助,說不得別人就在那裡看着,索性也懶得廢話下去。

“交州是交州人的交州,威彥公以爲然否?”孫堅笑吟吟的問了句。

“然!”士燮必須要承認,交州人尤其是交州世家,在當地辛苦開拓了好幾代,花費了不知道多少心血,才驅逐了當地的蠻夷,打下了這份家底。

劉焉和劉璋兩父子上位之後,卻是招募了不少的山民,又通過提拔外地的士人來制衡他們當地的士人,官府的職位就那麼多,別人多拿了一個,那麼本地的士人就少拿一個。交州的士子的確不多,但也容不得被這樣區別待遇!

更別說近幾年,他們已經努力進行啓蒙和開設私立學院,致力培養能爲他們所用的士人儲備。只是劉焉他開設了好幾個學院,培養忠誠於他的士子,仗着自己是刺史,有着交州的稅賦作爲便利,若非有一支完全忠於他的軍隊,只怕士燮他們早就要推翻他了。

“我霸交州,交州將是交州人的交州!且威彥公之才,擔任交州刺史,其實綽綽有餘!”孫堅給出了交易的條件。

“哪裡哪裡,威彥不過一酸腐文人,還要多多仰仗孫將軍纔對!”士燮顯然是上鉤了。

一場黑暗的交易就這樣出現,士燮掌握着交州的民間輿論權,而孫堅手中卻有兵權。兩者狼狽爲奸,交州改朝換代自然也不是什麼問題。

公元193年5月,孫堅發動對交州的戰爭,士燮引動交州兵變,呼應孫堅的南下。劉璋麾下老臣鄒靖無力彈壓,最後只能帶着劉璋,及其子嗣喬裝改扮,離開交州。最終在兩個月後才狼狽逃到了長安,以漢室宗親的身份,接受劉辯的安置。

士燮本來以爲,孫堅上位後會讓他成爲交州刺史,卻不想孫堅卻是以他身爲劉璋麾下,卻公然挑動兵變爲藉口,直接就將其斬殺。好在也沒有爲難他的幾個兒子,沒有收走士燮的家產和田產。

這根本不需要他動手,實際上孫堅接待的交州世家,從一開始就並不只有士家。

士家在交州作威作福也有些年月,卻不想本來別的世家多少對其也有點怨念,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的田產家產就被其他世家聯合侵吞完畢,不少人因此上位,士家人男子幾乎都死去,女子也幾乎淪爲歌女舞姬。

兩家的商會資源被瓜分,孫堅自然是最大的獲利者,但其他世家也得到了不少是毛利。大家都成了醜陋的分贓者,但也因此消除了所有的隔閡,成爲了真正的‘自己人’。

孫堅因此,徹底坐穩了交州這片區域,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一股勢力。居然也是學着呂布,建立了交州軍政府,但走的卻是資本主義的道路。

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148章 小樣玩死你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13章 荒唐的戰鬥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99章 幫呂布自立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3章 祖橫的報復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54章 社會黨成立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04章 九江軍政府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97章 決戰的準備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97章 決戰的準備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