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

盧植的軍隊前進距離,比劉備想象的短很多。

只是走了三四天,大概一百二十里或者更短。盧植就停下腳步,然後開始修整了。

大軍西側是大陸澤。中國北方的第一大湖。大河流經華北平原的產物。上古九澤之一,就好像南方的雲夢澤一樣。

作爲諸夏母親河的大河,目前既沒有泥沙淤積,也少有氾濫成災。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那麼在無數場戰亂,決口,砍伐,焚燒之後,她還能艱難的哺育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六百年。

而作爲大河重要組成部分的大陸澤也一樣。

冀州是河北糧倉,錢糧之光天下聞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陸澤。

大陸澤屬於鉅鹿郡。黃巾軍與漢軍交戰的兩個重點,廣宗與下曲陽,都在鉅鹿郡。

就是黃帝戰蚩尤的這個鉅鹿郡。傳說中蚩尤的部落就在湖畔繁衍生息,當年的鉅鹿之戰,也發生在這個地方。

傳說中黃帝和蚩尤的大戰持續了三天三夜,九黎與華夏諸軍士屍積成山,流血漂櫓。

不過以綜合科學的角度看,這隻能是藝術加工。以當時的生產力,生產水平看。真正的情況應該是一羣披着草和獸皮,拿着大量石制武器的野蠻人互相砍殺。

偶爾一點青銅兵器保留在最強壯,最強大的戰士手上。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軒轅劍與蚩尤五兵。現在隨便一把三十煉漢劍,就能輕鬆把那東西砍成八瓣。

至於戰爭的規模,這個不太好說,不過劉備相信,絕對不可能比現在即將發生的規模大就是了。

駐紮在大陸澤畔的漢軍等了八天,纔等來黃巾軍的偵騎。

三河騎士與他們戰了一場,輕鬆取勝,砍掉了十幾顆腦袋。於是再接下來過來的,是差不多五百騎的黃巾精銳。

於是這一次,三河騎士砍掉的腦袋是兩百多。

連續吃了兩次虧,黃巾軍的統帥張寶並不太在意。對於擁有十萬大軍的他來說,死掉幾百騎兵並不是事兒。只要將軍情弄清楚就行了。

他們對面的並不是漢軍偏師。而是主力。數量有幾萬。至於究竟是幾萬並不清楚。總之很多就是了。

“哦,那就戰吧。”

張寶的面色平靜,說出的話,讓周圍的黃巾軍頭目們覺得很奇怪。

太平淡了。好像這位地公將軍對什麼事情都不在乎一樣。

他們當然不知道,張寶隱瞞了大賢良師的死訊。如果他們也和他一樣,在第一時間知道了大賢良師的死訊,相信他們也會和他一樣,變得什麼都不在乎的。

關於自己弟弟張樑說的再造黃天,繼承大賢良師遺志的事情,張寶根本不信。

大哥這麼優秀的人才,都失敗,活活累死了,自己又能做什麼呢?

他現在覺得自己活着很多餘。

事實上他已經想好要去死了。

要以一個轟轟烈烈的死,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絕不辱沒大賢良師與太平道的威名。倘若千百年後,還有人記得的話,那希望他們在記得東漢中平年間,有一位大賢良師。自己沾大哥的光,勉強讓後人記得他有個叫張寶的弟弟。

這就夠了。

大陸澤以東,新河縣以西。拉開架勢的十數萬大軍正預備着開戰。

對面的黃巾軍,似乎對走着走着,突然對面就出現一支漢軍這種事,並沒有太多驚訝。

在張寶以下大小頭目的率領下,這些黃巾軍開始亂糟糟的列陣。

一批精銳黃巾軍以最快速度列陣完畢,並且開始前進,以防備大軍沒有整備完畢時,漢軍突然出擊,然後將他們的陣列打崩。

事實上董卓很想這麼做的。他麾下的五千涼州騎兵也一樣。這個特別想立功的胖子,幾乎按耐不住要衝出去殺人的心了。

他們的武器裝備上不如遼東騎兵那麼好。包括董卓在內,五千涼州騎兵身上的武器,盔甲都顯得非常破舊。

那一個個被小心擦亮的甲片上,佈滿了各式各樣的劃痕。或者刀劍弓矢,或者風霜雨雪。繫着甲片的革帶與繩索上,滿是煙燻的黑色。刀劍槍矛稍有缺口,握柄吞口略有破碎。

涼州騎兵本身,也和他們的武裝差不多。他們的臉上,胳膊上,手上。裸露在外的皮膚與衣甲下的皮膚有多少傷疤,恐怕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這一大羣爛臉,瞎眼,缺耳朵,豁牙,好像怪物一樣的士兵能把人嚇個半死。

這些西涼人的衣甲是破爛的,武裝是破爛的,甚至連人都是破破爛爛的。不要說與那些渾身披甲,好像純銀的白馬精騎了。即使與三河騎士相比,也像是一羣叫花子兵。

唯獨讓人驚豔的只有他們的戰馬。高大神駿,遠遠超過三河騎士的坐騎。想必是因爲地利優勢獲得的西域良馬。

劉備絕不懷疑這羣傢伙的戰鬥力,就像他絕不懷疑他們的人品一樣。他同樣覺得,在開戰伊始要這羣涼州騎兵衝一下子,就算不能大獲全勝,至少也能重創敵人,並且給自己的軍隊爭取列陣時間。

至於涼州軍的傷亡,想必他們自己都不會太在乎。

然而盧植拒絕了。

他固執的要求自己的軍隊列陣,嚴陣以待,給對面的黃巾軍足夠多的時間列陣。然後公平較量。

“這樣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啊?”

在劉備身邊,張飛忍不住這樣嘟囔。

“沒關係的,沒關係。”劉備則毫不猶豫的這樣說:“三萬精銳對陣十萬黃巾。這樣的戰鬥再簡單不過了。老師的心思也再明顯不過。等吧。張角是自己死的,已經沒機會了。但他弟弟好歹是個地公將軍。陣斬張寶的功勞,就看兩位賢弟的了。”

聽劉備這麼說,不單張飛興奮的了起來,另一邊的關雲長也微微睜開了眼。

“——玄德叔父不要小看人!”在另一邊,公孫續大聲說道:“這份功勞,小侄也要爭上一爭!”

“嗯,嗯。”劉備看着一臉認真地公孫續,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有多少本事就都使出來吧。天底下的精兵強將有的是聚在這裡呢,不拼盡全力,你可勝不過他們。”

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五章兩路人第十六章你問我支持不支持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七十一章巡查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五十三章老實人與軍隊建設第九章長江口水戰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九章瓜分狂潮第三十九章大軍出發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十一章新人舊人(第四更,四千字!求訂閱!)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四章頓兵堅城之下第十五章雅士第二十二章再次崩潰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第二十六章貪婪與瘋狂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十四章生氣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二章向外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八十四章服從帶來勝利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五十九章最後一點幻想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五十六章天下無雙第六十八章既然已經動手過了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四十三章分化拉攏的行動,不單單是你在做第十九章沒錢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十一章璀璨第十四章黃天之世第三十三章撤退第三十三章慶功宴上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第五十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五十章偶爾會有一些白癡混進革命隊伍第五十八章概念衝突第十章大計劃第二章冀州牧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八章初識第五十八章概念衝突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六章大將第四十章洛陽方面的慾望第十章大計劃第二章合兵第十二章內部鬥爭、無論漢羌(五更!求訂閱!)第八十九章接風宴,最後的晚餐第九章爭相拉攏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三十二章全線出擊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二十三章勝利第十六章潰退第十七章看前面的猛將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十七章看前面的猛將第三十章機會!!第五十二章田豐,田元皓第五十七章嚴重分歧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四十一章你們現在都是我的奴隸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六章認真思考第四十章洛陽方面的慾望第三十章機會!!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四十四章軍事分部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三十二章洛陽第七十章玄德公活我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五十一章天下!第八章初識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六十九章被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