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上千羣島

九月初旬。

科考已經接近尾聲。

參與第一輪的考生有5800人,卻只有300人中選。這比例差了十幾倍,比預想的還少。而且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這都要怪袁熙提出的刁專題目---頌聖。

這兩個字有多重意思。一是頌揚古時候的聖人,並向他們學習。二是頌揚當今天子,因爲天子也可被稱爲聖。還有一重意思,是頌揚自己忠誠的君主,就比如袁熙。

一般學子們都下意識的認爲,這題目是考驗他們對聖人的理解。紛紛頌揚古代聖人,對他們大加讚揚,雖然是文采飛揚,寫的極好,卻被袁熙暫留了,不讓他們參與第二階段的考試,也不直接錄取。

還有一些學子猜測到了袁熙的用意,‘頌聖’二字,代表漢朝天子。可是他們又不敢稱頌,於是改成頌揚袁熙的功績。

選來選去,只有三百人中選。

到了第二階段,考驗他們的人品。

各種權利、金錢、美色的誘惑、陷阱,層出不窮。在這一階段中,上當的學子佔絕大多數。唯有極少的七十餘人,勉強通過。

現在這七十餘人,正要下放到各地,進行實戰。

沮授、田豐、郭圖聚到一起,向袁熙進諫:“主公,在第一階段時,您留下的那一批人,準備如何處置啊?”這話是田豐問的。

“你覺得呢?”

“臣等不明白主公的用意。”三人搖搖頭,心中疑惑。

袁熙道:“頌聖二字,是有深意的,你們到現在還沒有理解嗎?”

“臣倒是理解了一些。”沮授道:“主公早晚要替代漢天子,成爲天下之主。主公希望所有的大臣,都心向主公,忘記漢朝。那些頌揚天子的,都被主公剔除了,是不想他們帶壞了其他的官吏。可是臣等不明白,那些沒有頌揚漢天子的,爲什麼也被剔除了?”

袁熙說道:“他們沒有被剔除,只是留用。因爲他們連題目的意思都沒搞清楚,不配爲地方要員。但是...我看了他們的文章,寫的確實不錯,可以派他們去二十四司,當個小小的官吏。”

“我真正看重的,還是選拔出來的這七十多人。他們不但通過了重重考驗,還對漢朝沒有絲毫留戀,由他們治理地方,我很放心。”

.........

袁熙的一番話,在沮授、田豐、郭圖聽來,並沒有覺得不適應,反而很激動。因爲他們看出來,袁熙是有大志向的,將來一定是天子。

從現在起就開始佈局,等到消滅了曹操、劉備,奪取天下也就順理成章了。

郭圖微微拱手:“主公做的很對。這批官員,可以着重培養。”

“安排進二十四司的人,大概都任職哪一級?主公心裡有數嗎?”沮授問。

“這是你們的事。着吏部看着給吧。”袁熙將案桌上的冊子拿起來,翻看了幾下:“這七十多人,立即下放到魏郡各縣,讓他們做半個月的縣令,視成績給官職。”

“是。”

沮授接了過去。

被選中的七十多人,都經過一層層篩選和考驗。他們的老家在冀州和幽州,這是袁紹、袁熙起家的地方,沒有不良記錄,風評也極好。

最重要是沒有表現出對漢朝的留戀,是推翻漢朝,支持袁熙的一股力量。

吏部尚書沮授親自帶領他們去吏部,分配職務。

在五天時間裡,替換調魏郡、以及平原郡大半的縣令。被替換掉的,都撤回鄴城,接受新一輪的教育(灌輸新朝代的思想)。

這一日。

駐濟州島的水軍,傳遞回來一個消息。

在距離濟州島東面很遠的地方,發現了幾千座島嶼。那裡住着很多矮小的人,由部落組成的微小型國家,自號爲大和國。

國王是女的。

他們派人來接觸,說要去中土朝拜大漢皇帝。

“大和國?”袁熙在朝會時,聽到這消息,來來回回的走動,像是在思考着什麼。

朝臣們都不敢說話,靜靜的等着。

“禮部。”

“在。”禮部尚書崔琰出列。

袁熙問道:“你應該熟悉歷史古籍,在漢朝、以及前朝時,有大和國來進貢嗎?或是海外的國家,臣服於漢朝?”

“有。”

崔琰還真是博學,當即回道:“西漢末年,曾有海外奴國,向漢朝進貢。並從中土學到了陶器、銅、鐵的製造方法,後又多次與朝廷有交流,漸漸學了水稻的種植和培育。但是自東漢開始,就很少有海外的國家來朝貢了,這個奴國也沒有再出現過。而由於他們在海外,聯繫不易,朝廷也沒有管制他們。從山東半島的水軍彙報,想來中土朝拜的大和國使臣,一定是當初的奴國。”

“原來如此...。”

袁熙已經大概知道,前來朝拜的大和國,是什麼來歷了。

“海外使臣前來朝拜,我們應該重視,禮部準備...。”

“準備什麼?”崔琰才說到一半,袁熙似有些不高興,道:“什麼也不用準備,我自有安排。你們該幹什麼還幹什麼。”

“主公,這...。”禮部尚書崔琰疑惑。

沮授也皺起眉頭:“這是...爲什麼啊?”

“我不想接待,就這麼簡單。散朝吧。”袁熙拂袖而去。對於前來朝拜的大和國,既無接待的準備,也沒派人去處理。

山東半島的水軍在未接到袁熙新的命令前,按照慣例,將大和國使臣送到了歷陽。再由歷陽的官吏,接往鄴城。

這上千裡的路程,走了一個多月。

直到十月初。一羣小矮人抵達鄴城街道,引起了許多人的圍觀。

按禮說,外國使臣前來,作爲中原的朝廷(雖然只是一方諸侯),應該派出所有的大臣,至少讓禮部去接待一下。可是因爲袁熙,沒有一個人去。大和國使臣就這麼尷尬的進了城,自己找地方住下,連驛館都沒法進去。

沮授實在看不過眼了,又找到袁熙:“主公,這太失禮了...自古以來,中原朝廷,都是禮儀之邦,不管哪的使臣,前來朝拜,我們都該給予最高禮節。可是現在連個招呼都不打,這...若是傳揚出去,恐失朝廷威儀啊。”

第227章 島上的居民第489章 冀縣之戰(4)第394章 突襲包圍,卻失敗第132章 戰事落幕,收穫頗豐第557章 滅曹之戰(19)第354章 郭嘉病倒第534章 同往邊地第97章 曹軍欲來,河北危急第198章 一兒一女第11章 收服田豫第413章 諸葛瑾來使第131章 軻比能被俘第81章 一個也不要留,全部殺光!第590章 滅曹之戰(52)第296章 馬超欲雪復仇第117章 東部鮮卑內戰,袁熙趁火打劫第107章 泰坦巨蟒vs青州軍第400章 魏延斬劉虎第177章 冀州軍政衙門(求推薦票)第447章 李嚴歸降,綿竹下第393章 許褚vs關羽第72章 瓊漿玉液第163章 不顧危險,挺身而出第34章 神獸顯威,佔領濮陽第412章 周公瑾洞悉敵情,主動撤軍第585章 滅曹之戰(47)第294章 夜襲潼關第382章 郭嘉猝亡第223章 真的是供不應求?第480章 郭淮第240章 實際效果第395章 詐降之計(1)第552章 滅曹之戰(14)第546章 滅曹之戰(8)第479章 曹操之敗(3)第347章 再與虎豹騎對決第408章 曹劉對壘,大戰將起第360章 被霸王龍打了第19章 虎嘯襄平第541章 滅曹之戰(3)第590章 滅曹之戰(52)第106章 張繡告急第139章 被嚇得不輕(求推薦票)第578章 滅曹之戰(40)第456章 上千羣島第74章 500錢一瓶!第570章 滅曹之戰(32)第438章 從洛陽傳來的噩耗第227章 島上的居民第220章 收購冀州土地第257章 隔河而望第443章 前往敵境迎接第133章 了卻一段孽緣第533章 幷州剿匪第305章 徐庶夜觀天象,劉表命不久矣第132章 戰事落幕,收穫頗豐第88章 袁譚被坑了第279章 兩道急報第405章 蔡瑁和張允歸降第423章 與周瑜之戰(5)第502章 蔡琰回國第137章 盧家不配合,袁熙欲打壓第310章 劉表身死,荊州軍投靠曹操第432章 臨回河北,囑咐顏良第530章 固執的姜維第591章 滅曹之戰(53)第321章 尚缺一物祭旗第544章 滅曹之戰(6)第219章 女式軟甲第75章 批發價比零售價還高?第70章 傢俱產業的興起第112章 土地和貨幣第14章 談判失敗,直取遼西第97章 曹軍欲來,河北危急第69章 曬鹽工藝第86章 于禁在此,誰敢接戰?第440章 一路吆喝着第249章 我們沒有害怕第577章 滅曹之戰(39)第33章 帶着神獸去攻城第205章 陳琳爲師第70章 傢俱產業的興起第574章 滅曹之戰(36)第485章 金城交鋒(3)第358章 遇到難處了第76章 幷州軍的異動(求推薦票)第380章 兩夏侯戰敗第141章 田疇巧施離間計第327章 沮授郭圖,超常發揮第333章 魁力第19章 虎嘯襄平第411章 劉備是一個強敵第189章 顏良私自行動,準備打黑山軍第464章 漢中大戰(1)第433章 倉促的慶功宴第265章 曹仁已逃第270章 曹操欲奪襄陽第316章 急功近利的袁譚第272章 攻克晉陽城第128章 拓拔鮮卑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