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被高句麗公主看上了?

“臣明白了。”

沮授似撥雲見日一般,笑道:“主公也想鑄幣?”

“呃....。”袁熙神色一愣,說道:“先生別想歪了,我鑄幣和別人鑄幣不一樣。別人鑄幣是爲了斂財,我鑄幣是爲了控制市場經濟。”

“臣明白,只是...談何容易啊?”沮授嘆道。

“借用主公剛纔的話,百姓不是傻子,不會相信新出的貨幣。五銖錢雖然貶值,且物價飛漲,可畢竟還能使用。誰會拿可靠的貨幣,去換不確定的貨幣?”

“真要是逼急了....。”

田豐瞅了眼袁熙,起身道:“臣敢請主公三思,不能鋌而走險啊。”

“先生提醒的是。”袁熙道:“但凡掌權者,都想要斂財,推行自己的貨幣。可沒有一個能成功。百姓寧願以物易物,也不願意配合。搞不好還會激起民變、兵變。可反過來一想,萬一成功了,物價得到了控制,由我們發行貨幣,那得到的好處是不可限量的。”

“兩位先生,我決心一試,你們可有實際的對策?”

“主公當真要試嗎?”沮授的神色凝重。

“嗯。”

袁熙坐到案桌的後面,準備好筆墨紙硯,說道:“關於推行新幣,你們有哪些建議,都不妨說出來,我給分析分析。”

沮授道:“推行新幣最難的便是建立信譽,要使百姓相信,新出的貨幣能替代五銖錢。一者,官府明確規定,廢五銖錢,使用新幣以正名。二者,張貼告示,以新幣購買百姓手上的五銖錢。三者....。”

沮授一口氣說了很多,且沒有絲毫停滯。

可見他在袁紹執政時,就想過要推行新幣,是以胸有對策。

“先生說的極好,我都記下了。還有沒有別的?”袁熙問道。

“稟主公,沮先生剛纔說的,幾乎都是廢話。沒有一句實用。”田豐否決道:“新幣的推行,要順勢、借勢,不可強行推廣。若是官府明確規定,廢除五銖銅錢,那百姓手上的銅錢,立刻就會變成廢銅爛鐵,他們到市場上買不到東西,便會造成餓死、暴動的現象。”

“官府以新幣購買五銖錢,看似公平合理,實則沒有人會願意....。”

“等等。”袁熙越聽越糊塗了:“你剛纔還說,廢除五銖銅錢後,百姓手上的銅錢,會變成廢銅爛鐵。我以等價的新幣收購廢銅爛鐵,百姓怎會不願意?”

“問題就在於此啊。”田豐說道:“有些外來的商客、當地的世家、富戶,他們只承認五銖錢。因爲五銖錢是全國同用的貨幣,他們在主公這裡買不到貨物,便會去別的諸侯那裡買。百姓拿着新幣使用,他們會承認嗎?”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沮授皺眉道:“官府廢除五銖錢後,下發的軍餉,是不是也要使用新幣?士兵們拿着新幣,買不到吃的,會造成什麼後果?很可能激起兵變啊!”

田豐道:“還有,推行新幣的事情,不能讓世家參與。新幣流通之前,更不能落到世家手裡....。”

“這是爲何啊?”袁熙問。

“新幣一旦落到世家手裡,世家會強行使用。百姓不承認新幣,輕則人口流失、重則激起民變啊!”田豐道。

“你們說的也太嚇人了...。”袁熙笑了笑,收起筆墨。

於亂世推行新幣,確實會有阻礙,但他有信心辦成。

“關於推行新幣的事,我會好好斟酌的。”袁熙話鋒一轉,道:“兩位先生,現在有比推行新幣還重要的事,必須馬上落實。”

“請主公示下。”兩人回道。

“自官渡之戰後,我們的軍力大損,冀州十二郡,地方軍的數量佔了一大半,且由當地太守轄制。中央軍羸弱,威信全無。”袁熙緩緩起身道:“你們可還記得,大漢的天下是怎麼亂的?中平元年,張角組織黃巾起義,朝廷下旨讓各地的太守,募兵守備,雖然擊退了黃巾軍,但也增強了地方軍的實力,各太守擁兵自重,相互攻伐...。”

“就拿眼前的事情來說。我父親把青、並、幽三州,分給我們三兄弟,由我們自己掌管軍政、民政。結果怎麼樣?”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怎麼能再沿用這種混蛋的制度呢?”

“主公說的極是!”田豐道。

沮授走到大堂的正中,跪下道:“稟主公,臣早就建議過先主公,削弱地方太守的權利,另派可靠將領統帥全軍,中央集權,便於調動。可先主公非但沒聽,還把剩餘的三個州也分封了出去...。”

“主公一向英明,請下令免去各太守的兵權吧。”

“先生快請起。”袁熙扶起他,說道:“若在幾個月前,我要辦成此事,還有些困難。現在爲了抵禦曹操,將冀州的地方軍抽調一空,各太守有名無實,我只需下一道令喻即可。”

“主公英明。”

沮授心中大定,心道沒有跟錯人。

中央集權,冀幽兩州的軍力,定然大增,軍心凝聚,更便於發展和壯大。

商議了一會兒...

袁熙一錘定音的道:“購買土地、推行新幣的事,暫且放到一邊,容我斟酌。先傳令冀州的太守、縣令,除了守備城邑的士兵,都派到鄴城來,由我統一整編。再令幽州主簿荀諶、都督焦觸,挑選一批會製造傢俱、釀酒、造紙的工匠,與甄家的族人一起,護送來鄴城,我有重用。哦對了,還有我妻子甄宓、小兒袁卓,也送來鄴城。”

“諾...。”

沮授和田豐應道。

商談結束。

天色已近黑。

袁熙累了一天,準備歇息。

郭圖送來一份公文,道:“稟主公,幽州急件。”

“什麼事啊?”

袁熙打開公文來看。

公文上寫道:臣荀諶百拜主公。日前,高句麗國王高延憂,遣使赴薊,欲將高句麗公主高靈,許配給主公,結秦晉之好。高句麗在我遼東之側,常有東顧之心,既有此誠意,請主公答應,切勿得罪敵國。

“你已經看過公文了吧?”袁熙問道。

“是的。”

“你有何高見?”

郭圖笑呵呵的道:“恭喜主公,這是天大的好事啊。高句麗起源於扶余,地處偏遠,難以剿除,他們想結交主公,結秦晉之好,既解決了遼東的邊患,還能牽制烏桓,使幽州的邊境更加太平。實在是利國、利民、利於主公前途的好事。臣以爲,當娶!”

第429章 酒後之言第559章 滅曹之戰(21)第232章 禁地單挑第53章 疑兵之計嚇張繡第447章 李嚴歸降,綿竹下第226章 郭嘉的新發現第295章 馬騰被殺第32章 張頜連斬兩將第391章 毒士賈詡(2)第85章 甄家傾其所有,相助十萬石糧第88章 袁譚被坑了第43章 金剛巨猿第418章 你以爲我會怕你?第11章 收服田豫第483章 金城交鋒(1)第99章 敢言議和者,必重罰!第109章 想退軍?第228章 小蛇也敢猖狂第353章 孫權的無奈第510章 打壓江東(2)第324章 逃離臨淄第17章 兵貴神速第387章 與諸葛亮交手(1)第120章 狼騎軍第242章 高懷調虎離山,差點掛了第221章 鼓勵農耕第39章 袁熙vs關羽第303章 雪恨第415章 反奪廣陵港第192章 黑山軍殘部,不戰而降第496章 陳倉之戰(5)第265章 曹仁已逃第200章 伙食差第93章 襲擊第148章 大敗烏桓,收穫獸晶第21章 諂媚的陽儀第224章 準備出海第521章 重創衆異族(7)第388章 與諸葛亮交手(2)第167章 鄴城第一酒樓(1)第87章 于禁vs張顗第445章 遷移百姓第585章 滅曹之戰(47)第471章 馬雲祿第536章 姜維大捷第592章 滅曹之戰(54)第156章 公主,能不能矜持點?第409章 百鳥朝鳳敗許褚第535章 二十億五銖錢第530章 固執的姜維第410章 神機營發威,白眊兵身陷火海第419章 與周瑜之戰(1)第550章 滅曹之戰(12)第526章 記分制度(2)第25章 去不去官渡?第110章 佔領河內第450章 劉備的野心第162章 老毒物---古巨蜥!第84章 曹操準備北伐,黑山軍趁火打劫第311章 諸葛亮胸有成竹第44章 袁熙救駕,金剛顯威第312章 郭嘉請纓第168章 鄴城第一酒樓(2)第415章 反奪廣陵港第518章 重創衆異族(4)第159章 袁熙出手,斬殺楊朔第56章 爲父決定,立你爲世子!第361章 戰事不順第246章 先鋒營中伏(2)第576章 滅曹之戰(38)第554章 滅曹之戰(16)第57章 與袁紹的談話第380章 兩夏侯戰敗第482章 三敗司馬懿第415章 反奪廣陵港第283章 驚呆第312章 郭嘉請纓第197章 製造香水第249章 我們沒有害怕第562章 滅曹之戰(24)第287章 張繡被斬第193章 嚇到諸侯們了第502章 蔡琰回國第343章 杜懷援助張頜第593章 滅曹之戰(55)第14章 談判失敗,直取遼西第211章 長城被匈奴佔第571章 滅曹之戰(33)第244章 祭天出師第9章 猛獁象第65章 袁紹一反常態,要重賞袁熙第247章 試探攻城(1)第234章 毒霧第153章 奇險無比的丸都城第350章 一反常態的青州軍第508章 默寫古籍第524章 百姓的熱情第81章 一個也不要留,全部殺光!第430章 甘寧投效第98章 大戰來臨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