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司馬動向

這一日,在曹操治下三州的數十座城池之中,同時有一隊隊差役,出現在了城門、府衙,以及城中鼓樓等處。

這些差役取出了一份份榜文,張貼在了城中各處,隨後,一陣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傳遍各城,引得百姓們紛紛駐足。

“自高祖創業,四海平定,光武復國,九州息寧,傳而至今,凡四百餘年,卻有宦官釀禍,賊臣亂政,以至於國祚漸衰,宗廟不興。朕本陳留王也,董賊喜怒無常,廢吾兄而專擅,立朕位而橫行,此後數年,多經波折之難,久受荊棘之苦,至有天下分崩,佞臣肆起,社稷累卵,蒼生塗炭。”

“幸而天不絕漢嗣,大將軍曹操,忠良之後,智勇雙全,扶保朝綱,有伊、霍之功,此祖宗福庇,亦爲朕與萬民之福也。”

“劉赫其人,鄉野惡民之後,冒託宗室,誆騙世人,勾結胡虜,重商輕士,違背禮法,篡改祖訓,欺君擅權,盜竊神器,其後更屢誅忠臣,多犯殺孽,無端增稅,濫施苛政,實有大逆不道之罪,真乃厚顏無恥之徒。爲臣時,惡比董卓勝三分。爲君時,暴似桀紂多一罪。”

“朕嘗聞:江山多義士,國難逢英豪。匹夫受辱,拔劍而起,國家蒙難,挺立而出。爲祖宗江山所計,爲天下萬民所思,朕特頒此詔,招羣賢齊至,共討國賊。朕願效燕昭王之事,求賢若渴,不吝千金之重,不惜公爵之顯,以期有志之士,以國家爲重,內誅國賊,外討胡寇,使國無內禍之患,民無離土之哀,則蒼生幸甚,國家幸甚。”

一份招賢榜文一出,四方震動。

司隸,河東郡。

司馬氏乃是河東數一數二的望族,雖然數年前,司馬防卸任了京兆尹一職,如今司馬氏一族中,已經無人在朝中出仕爲官,可即便如此,憑藉司馬家的聲望、地位,在河東一郡,也依舊不可撼動。

不過這幾日,司馬氏卻一改往日閉門謝客,安靜讀書,潛心習武之風,族內各支,頻頻出動,將田產、宅邸等等,不斷變賣,惹得尋常百姓,十分不解。不過司馬府周圍的其餘大族,似乎對此沒有半點驚訝,甚至於其中也有不少,和司馬家一樣,在迅速變賣家產。

“兄長……”

一個面若刀削,神情冷峻的中年男子走入大堂,對司馬防行禮。

司馬防看到來人,忙問道:“二弟,事情辦得如何?”

那人說道:“家族於司隸、涼州、幷州之產業,已悉數轉出,其中半數換了徐州、荊州和豫州的良田,這是田契。”

他從懷中取出了一摞契約,雙手交給司馬防。

司馬防接了過來,長長呼出一口氣:“二弟辦事,果然神速。如此一來,我司馬氏也可安心了。”

這時,又三個人影,從門外走了進來。

“父親。”

這三人之中,有一個是二十多歲的青年,另外兩人,都不過十餘歲而已,卻都身形挺拔,雙目有神,司馬防看到他們,馬上吩咐了一句。

“你們也莫要閒着了,速速收拾好自己的細軟、書冊,帶上幾個兄弟姐妹,三日之後,我等舉家搬遷。”

那年長些的青年,當即領命:“謹遵父親大人之命。”

他拱手再拜,隨後就拉着兩個弟弟,準備離去,不過看起來年紀最小的那少年,卻是開口問起了司馬防。

“父親,孩兒有一事不明,特來請教父親。”

司馬防一愣,他如今正是忙得焦頭爛額,本無暇顧及此事,正要推託時,見到自己這個三子司馬孚的眼神,再想到自己一家,對後輩之教育,向來極爲重視,因此到嘴邊的拒絕之語,也就說不出來了。

“孚兒有何疑問?”

司馬孚問道:“孩兒知道,此次朝廷頒佈新政,進行賦稅改制,我司馬家田產雖不如弘農楊氏、潁川荀氏等大族,卻也超過了四千畝水田。自新政頒行之後,父親和二叔,便四處變賣家產。孩兒斗膽猜測,父親可是有意投靠豫州曹操?”

司馬孚臉色一沉,帶着幾分叱責的語氣說道:“此乃家族大事,非你等小兒所能妄議。所謂長幼有序,父命如天,不必多問。”

司馬朗也幫着自己父親勸起了這個弟弟:“是啊三弟,這是父親和二叔所定,你我乃是晚輩,只需依命行事便可,怎能對長輩妄加猜疑?”

司馬孚卻搖了搖頭:“聖人有云,天地君親師,世間綱常之所在。君尚在親之前,父親此舉,形同叛逆,孩兒不敢因愚孝之舉,而行不忠之事。”

“放肆。”司馬防怒斥一聲。

司馬朗也教訓起了三弟:“父親當年從洛陽令被拔擢至京兆尹,乃是如今身在豫州的天子所爲,我司馬氏自然也當尊奉豫州天子爲大漢正統。今天子發詔求賢,父親應召前往,乃是大忠之舉。”

“可是……”司馬孚歪着頭,還是有些不服氣。

司馬朗見狀,急忙拉扯着身邊的二弟司馬懿,向他使着眼色,想讓他也幫忙勸上一句。畢竟司馬懿和司馬孚年齡只差一歲,平日走得最近,彼此關係,比起他這個年長了八九歲的大哥,要親近得多了。

司馬懿一對鷹目,轉動了一圈,說道:“孩兒以爲,所謂忠君者,固然是人之大倫。然家族興衰所繫,並非依靠一個忠字,便可全其功業。”

此話一出,在場幾人,都有些詫異。

司馬防問道:“那依你之見,我司馬氏要想興盛,該當如何?”

司馬懿不假思索道:“自身實力,方是在這亂世中生存乃至壯大之根本。尊誰爲正統,依靠哪家主公,不過末流而已。”

“嘶……”司馬防大感驚訝,看着自己這個兒子,眼神之中,充滿了震驚。

“自身實力……可我司馬家既非一方諸侯,更無要成爲諸侯,逐鹿天下之心。”

司馬懿說道:“家族實力,並非只有成爲諸侯,方能體現。我等自身實力越強,即便投靠哪家主公,也定會受到重用與優待。可如今我司馬氏,無論名望、地位,在天下士族之中,不過二流而已,楊、荀、王、盧、鍾等大族,都遠勝於我。如此情勢,投靠曹操也好,歸順洛陽也罷,父親最多做一方太守而已,根本無力成爲人主身邊近臣。如此一來,我司馬一族,也便是風雨飄搖,天下安則我安,天下亂則我亦亂,能否自保,全仗其主。將身家性命交託他人,豈是亂世生存之道?”

“說得好。”那個二叔撫掌稱讚了起來。

“兄長,你這個二兒子,天生聰慧,格局非凡,日後成就,只怕還要在你之上啊。”

司馬防也聽得頻頻頷首,雖然有些驚駭,可內心深處,卻也深以爲然。

“嗯……說得有些道理。那以你之意,這豫州是去不得了?”

司馬懿卻搖頭道:“不,孩兒也贊同父親與二叔之舉,這河東已不可留。洛陽天子,對我士人,多有輕視之心,而朝中又多有諸如楊氏、荀氏、王氏等當今頂尖大族,我族留在此地,毫無伸展之處。倒是豫州,與朝廷交戰,屢屢不得勝,正是用人之際,且曹操麾下,少有當世大族,以我族名望,如若投靠,必得重用。”

“二哥,你怎麼……”司馬孚有些不滿地看着司馬懿。

“好了,孚兒不可再胡鬧,此事已然決定,三日之後,舉家前往豫州,不得延誤。”

司馬孚努了努嘴,雖然不甘,也不得不從命。

第二百零三章 特殊禮物第一千四十四章 火神周瑜(三章合一六千字)第一百一十章 跟你打賭第三百八十章 丁原問罪第六百六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胡三策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戰結局第一千十五章 射術對決第一百四十二章 洛陽生變第九百九十五章 智退劉備第七百七十四章 兇悍典韋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公進言第九百五十五章 少年身份第七百七十三章 典韋刁難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利局勢第一百十三章 大治之縣第四百二十二章 荀氏辯論第九百二十二章 爭奪書籍第四百二十二章 荀氏辯論第四百七十六章 高覽中計第七百七十三章 典韋刁難第四百二十二章 荀氏辯論第四百三十三章 呂布出城第四十章 解救衆人第九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八百五十三章 奇異勝利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三十四章 三英戰呂第三百四十二章 聲威大震第六百二十五章 雙雄對話第六百十四章 曹劉動向第二十六章 慶功賀宴主角勢力一覽第六百五十一章 華佗自責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將破陣第三百一十一章 草原大戰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問罪劉正第六百六十三章 趙雲趕到第七百九十六章 收服陳宮第四百四十五章 單龍戲鳳第六百四十五章 外臣入宮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漢牧場第四百八十一章 衛氏計謀第一千章 西域列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角現身第三十七章 不堪一擊第八百九十七章 徐庶之計第八百一十章 曹操得手第七百三十五章 程朱打賭第一千八十章 夜襲漢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再次攻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高覽出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水師首戰第一千四十七章 守株待兔第一千章 西域列國第九百五十章 甕中捉鱉第八百九十三章 陳氏餘孽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軍神威第五百四十七章 曹洪發懵第四百七十章 張遼劫營第六百十一章 衆臣心思第三百四十五章 世家密議第一百四十六章 城頭激戰第六百零二章 袁門劇變第五百九十八章 糧車被劫第九百九十章 孫堅登城第九百九十一章 城破在即第八百八十八章 陣宗之能第七百五十六章 故友探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人標準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發橫財第二百五十三章 杯弓蛇影第五百七十六章 田豐之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兵臨洛陽第一千八十四章 奸雄之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倒黴神使第二百七十九章 樂極生悲第九百七十四章 劉赫出關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孫回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絕頂軍師第四百五十九章 北境豐收第四百四十一章 白袍小將第八百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第八百五十七章 身陷包圍第一章 倒黴穿越第九百六十四章 三撫二剿第四十三章 惡賊中計第八百十三章 權謀之術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七章 武聖顯威第三十章 進城賣藥第三百六十三章 圖謀大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驚世倡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密召董卓第四十六章 鄉勇集合第七百九十九章 飛來橫禍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姓震動第二百零八章 真的敵人第七百零七章 彭城之戰第八百零一章 驚詫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