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太史初戰

在曹嵩之事發生之後的第三天,曹操便親自統領大軍十三萬,從泰山郡直撲琅琊,短短四日,便已攻克琅琊全境,進逼東海郡。

彭城刺史府中,陶謙無力地癱坐着,數日之間,本就已經年邁的他,似乎又蒼老了幾歲,原本半黑半白的頭髮,如今竟然已全部變白。

下面的糜竺、陳珪和陳登等人,看得頗有些心疼。

一個三十多歲,身穿素袍,看起來十分斯文的儒士說道:“府君切勿過分憂慮。雍已去信給我家主公,主公向來仰慕府君仁德,待他與姜、張二位將軍趕到,從後方突襲曹軍,則徐州之危自解矣。且主公已命太史慈將軍,領三千騎兵,星夜兼程馳援而來,料想不日便可抵達彭城。”

“簡雍先生之言,竺深以爲然。玄德公如今擁兵六七萬衆,且其兄弟三人,勇不可當,若能舉兵南下,屆時我軍與簡雍先生的一萬五千兵馬聯手,回擊曹軍,曹操雖然勢大,也必敗無疑。”

糜竺與簡雍二人,雖然是這般苦苦相勸,可陶謙依舊面目憔悴,提不起半點神采。

“都怪老夫,都怪老夫啊……老夫早知那張闓是這等小人,何必派他前往護送,老夫害了徐州百姓,老夫有罪啊……”

陳珪拄着柺杖,走了出來:“府君不必自責。以老夫看來,曹孟德窺伺徐州,已非一日。當初泰山寇入境,他藉機佔據東海郡,將我徐州南北割裂,只怕彼時便有吞併徐州之心。今捲土重來,怕是早有預謀。”

“家父說得不錯,爲今之計,還是籌劃如何退敵,方是正事。”

陶謙聞言,看了看陳珪和陳登父子倆,強打起三分精神:“不知二位有何高見?玄德公此來,可能退敵?”

陳登說道:“若以常理度之,玄德公舉兵而來,當可解我徐州之困。然曹操既然謀劃已久,則此一節,必定有所防備。兗、豫二州,明面上有十七八萬兵馬,可那曹操野心不小,暗中還有多少實力,無人得知。其麾下更是猛將如雲,只恐玄德公亦將爲其所害。”

陶謙大驚失色:“如此,老夫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這時,糜竺說道:“想來此間之事,陛下已然知曉,朝廷必會派兵來救,則……”

不等他話說完,陳登就否定道:“曹操乃是爲父報仇,名正言順,合乎大義。如玄德公等諸侯,可因與府君私交,而前來助陣,但朝廷一舉一動,皆關乎天下道義,因此最多隻能居中調解,要朝廷興兵問罪,實無可能,況且朝廷要千里馳援,必用騎兵,然關、趙二將軍在西涼血戰近月,已是人疲馬乏,待休整完畢再前來,只怕徐州已然淪陷。”

陳珪也點頭道:“陛下雖會出詔書調和,然曹操一心要奪徐州,想來不會接受,即便接受,也必要佔我徐州城池,再以無數錢糧賠罪,方可令其退兵一時。只是這也不過是緩兵之計,待日後再有時機,曹操還會再次舉兵。”

陶謙又急又無奈:“這……這可叫老夫如何是好啊。所幸老夫出得城去,在兩軍陣前,自刎謝罪,總好過徐州百姓,徒遭戰火之苦。”

陳登等人大驚:“府君萬萬不可……”

這時,一個士兵慌忙跑來:“啓稟府君,今日凌晨時分,夏侯惇,領兵三萬,突襲東海郡蘭陵城,曹仁領兵四萬,突襲丞縣,曹操親自領兵六萬,已攻下襄賁縣城。如今其三路大軍合併一處,正往彭城殺來。”

陶謙嚇得面無血色,顫顫巍巍站了起來:“老夫已是無可奈何,只有自殺謝罪,方能免了徐州戰火。”

糜竺等人趕忙攔住了他:“府君,如今尚不到無計可施之時。當時元龍獻計,稟明玄德公之後,將簡雍先生統帥的一萬五千兵馬,一同撤來彭城,如今城中足有六萬雄師,糧草器械,足可支用一年。曹軍雖勇,也絕不能輕易攻下城池,府君還是待玄德公援兵來時,再做計議。”

簡雍也勸道:“我家主公不日就將抵達,況且陛下英明睿智,或許會有良策,也未可知,府君萬不可衝動。”

在衆人的勸說之下,陶謙這才作罷。

當天夜裡,蘭陵縣城以南五十餘里出的荒野之上,一座規模極大的軍營,坐落此地,此時早已過了子時,營中燈火盡熄,士兵酣睡,不過依然時不時見到一隊隊士兵,巡邏而過。

不遠處的樹林之中,幾個人影閃動,最後躲在了一片灌木叢之後。

其中爲首一人,輕聲嘆道:“久聞兗州曹操,慣能用兵,今見其營,果然不虛。”

旁邊一個士兵帶着一些調侃地問了一句:“他曹操有本事,卻不知和將軍您,還有比二將軍,三將軍又如何?”

那將領輕笑一聲,卻沒有回答。

就這樣藏在這裡觀察了將近一個時辰,那武將忽然身子微微向前一傾,熟悉他的這幾個親兵都知道,這是這家將軍找到了時機,準備出手了。

那將軍說道:“果然,敵軍巡邏再嚴密,也總有缺漏之處,就是這裡了,傳令下去,全體上馬,進攻!”

片刻之後,數千騎兵,忽然從這片看似寧靜無比的樹林中衝殺了出來。

這樹林與軍營,相隔不過百餘步,騎兵發起衝鋒,幾乎是轉瞬即到。

巡邏的守衛頓時驚慌高呼:“敵襲,有敵……”

剛剛喊出了幾個字,只聽得“嗖嗖嗖”幾聲連響,幾支利箭飛來,穿透了幾個巡邏守衛的喉嚨。

“將軍威武,將軍無敵!”

那些殺來的騎兵,見到自家將軍如此神射,個個士氣大振,幾千騎兵,轉眼就踏破了柵欄,衝入了軍營之中。

“放火!”

那將軍一箭射出,將一個火盆打翻,裡面的炭火,很快便點燃了旁邊的帳篷。

那些騎兵有樣學樣,轉眼之間,便是火光沖天。

這時,一個人影忽然騎馬衝了過來:“夏侯淵在此,來將通名!”

話音剛落,夏侯淵擡起便是一箭,直射對方門面。

那將不慌不忙,用手中長弓,翻手一擊,便將那支箭打落,隨後喝道:“某乃東萊太史慈是也,奉我家主公劉皇叔之命,特來擒殺曹賊!”

說話的同時,他以牙還牙,也是一箭射了過去。

“好射術!”夏侯淵躲過這一箭後,心中暗暗稱讚了一聲。

“那劉備麾下,何時多了這樣一員猛將,太史慈,此人聞所未聞,竟然有這般武藝,我需小心迎戰。”

兩人相距百步,一邊騎馬遊走,一邊以弓箭對敵。

“系統提示,太史慈對戰夏侯淵,宿主可選擇是否查看對戰信息。”

昨夜好不容易能夠早睡的劉赫,這時已經有些朦朦朧朧要甦醒之意,被這提示音一吵,當即徹底醒了過來。

“太史慈和夏侯淵,這倆人怎麼幹上了?啊,是了,劉備派了太史慈率騎兵作爲先鋒部隊,救援徐州,想不到太史慈居然發起夜襲,來,看看這歷史上魏吳兩大名將的對決。”

“二人當前以弓箭對決,夏侯淵射術95,手中鐵胎弓提升1點射術,當前射術96,射箭之時,射術替代武力,夏侯淵綜合武力96點。”

“太史慈射術96,沒有裝備加成,特技‘連射’:連續射箭時,每射中一名敵將,下一箭射術額外提升1點,上限8點,當前尚未觸發,太史慈綜合武力96點。”

“呵,這兩人棋逢對手啊,不過還是這太史慈更讓朕吃驚一些,他和夏侯淵雖然年齡相仿,可夏侯淵從軍多年,他卻剛剛加入行伍之中,竟然便有這樣的武藝,還自帶一個‘連射’特技,着實潛力不凡。若是在我麾下……”

劉赫不由得開始浮想聯翩,幻想着太史慈如果跟了自己,有自己的諸般培養,日後潛力不可限量。

“誒,想遠了,想遠了。”

劉赫使勁晃了晃腦袋,如今劉備雖然嚴格說來,還不完全算自己同一個陣營的,但終究是在相助陶謙,這一目的和自己是相同的。

第七百七十四章 兇悍典韋第十四章 少爺長工第五百四十九章 誰是漁翁第二百九十七章 霹靂驚雷第一百八十二章 接受任命第一千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五十五章 騎兵擴張第八百十三章 權謀之術第七百二十一章 張馬交鋒第三百一十章 重重阻截第一百八十三章 最後準備第二十五章 組團忽悠(謝衆書友加更)第一千六十二章 虎騎出動第一千零六章 俘虜逃跑第二百零八章 真的敵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忽悠董卓第八十六章 安撫軍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彧首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番點評第三百七十八章 荀氏大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審配闖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漢牧場第十二章 暗中考驗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朝堂變革第三百九十四章 張飛首戰第八百零三章 救人有方第一百三十八章 崔鈞歸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司馬出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甄家出手第六百六十四章 飛羽騎兵第六百六十四章 飛羽騎兵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門驚變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召天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士子倒戈第五百八十三章 壺關對峙第四百五十八章 劉備心思第四百六十五章 夜襲匈奴第八百十三章 權謀之術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局變幻第四百八十一章 衛氏計謀第一千七十一章 八門金鎖第一百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開端第一千八十章 夜襲漢中第七章 順着毛捋第二百三十五章 雁門大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合開酒樓第五十五章 夜襲兩河第三百六十八章 宦官末日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哉小卒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十二章 狼調鉅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他鄉故知第八百五十六章 敗漢武卒第四百七十章 張遼劫營第六百四十三章 兗州動向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降神兵第六百九十五章 援軍趕到第一百五十章 兵圍劉赫第八百三十四章 荊襄易主第二百六十七章 徐晃任務第三百八十七章 董卓上鉤第八百六十三章 尋找財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超級豐收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軍競賽第八百七十五章 以一敵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謠言之威第三百三十九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零五章 程良報仇第四百二十四章 絕頂軍師第四百四十一章 白袍小將第一千四十三章 函谷開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胡騎再現第三十三章 漢室宗親第七百九十二章 再度反轉第九百三十一章 終極謀略第七百零九章 姜桓反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中令旗第一千五十五章 洛陽之難第七百零八章 青徐皆危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角現身第一百七十章 真的天神第八百九十一章 徐庶獻計第一千三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二十六章 慶功賀宴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胡制胡第四百二十二章 荀氏辯論第七十九章 滅門之禍第四百一十五章 懸殊之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大肆壓價第九百二十章 驚呆士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程良劫營第四百六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一十章 跟你打賭第二百五十三章 杯弓蛇影第六百八十一章 關朱之爭第三百零五章 程良報仇第三百七十三章 酒樓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