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蓄勢等待

劉璟給出了十天期限,爲了配合這十天期限,甘寧也從京口撤軍,大軍返回江北,敗退至毗陵縣的韓當又重新返回了京口,扼守住京口的戰略之地,但他手下只剩下五千軍隊,無法守住京口。

爲此,韓當幾次寫信向孫權求援,卻沒有任何答覆,彷彿孫權已經對京口不感興趣了。

事實上,當劉璟提出三個條件後,孫權便一直保持着沉默,建業宮沒有任何表態,再沒有接見任何人,也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儘管孫權沉默,但江東朝野卻陷入了暴雨來臨前的短暫平靜之中。

平靜的局勢下‘波’濤洶涌,劉璟開出的三個條件早已家喻戶曉,家家戶戶都在關‘門’‘激’辨這三個條件,有人認爲這是劉璟故作姿態,開出江東無法接受的條件,也有人則認爲這是劉璟仁義之舉,是江東不識時務。

但不管是支持方還是反對方,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江東這一次恐怕難以倖免了,當年,江東信誓旦旦要滅亡荊州,統一南方,而今天,統一南方越來越近,卻是江東的老對手,荊州劉璟所爲,這不得不讓人感到命運的無情捉‘弄’。

對於普通民衆,漢軍攻佔江東,意味着輕徭薄賦到來,意味着他們能吃飽飯,家中男人不用東躲西藏,再不用承受戰爭之苦,這是他們渴盼已久之事,他們只恨十天太長,恨江東軍還要抵抗。

而對於高官大將,江東覆滅將使他們重新面臨前途的選擇,是返回北方投奔曹魏,還是和吳侯一同赴死,或者爲了家族利益而效忠漢國,每個人都面臨選擇,難以決定,很多人都還抱着一線希望。

或者奇蹟還會發生,就像當年曹軍中發生瘟疫一樣,曹‘操’兵敗赤壁,撤離南方,總之,不到最後一刻,高官大將都不會輕易做出最後的抉擇。

時間一天天過去,江東發生的情況也由曹魏的情報系統迅速傳到了鄴都,呈到了曹‘操’的桌案上。

鄴都銅雀宮內,曹‘操’將最新的情報遞給了軍師程昱,笑道:“仲德看看吧!這是江東最新的情報,着實很有趣。”

程昱接過情報,大致看了一遍,又遞給了坐在旁邊的曹丕,對他笑道:“世子如何看待此事?”

這個情報便是曹丕向父親彙報,他早已瞭然於‘胸’,他見程昱給了自己一個開口的機會,便道:“我以爲這是劉璟故作姿態,想使自己攻打江東變得合理合法,才用僭越來說事,事實上,孫權根本不可能答應這些條件。”

曹‘操’點點頭,“吾兒說得不錯,這確實是劉璟找到的藉口,不想落下以強凌弱口實,當年我出征荊州,也需要天子下詔同意,雖然現在很多人已把天子遺忘了,有沒有天子詔書也不影響什麼,但劉璟畢竟是以漢朝嫡統自居,出師之名對他還是很重要,他指責孫權僭越,卻不給他改正的機會,這分明就是衝着我來,不給我幫助孫權的機會。”

程昱笑道:“魏公想助孫權一臂之力?”

曹‘操’苦笑一聲道:“去年我爲了保住孫權,不惜以舉國之力在合‘肥’和劉璟對抗,只要能保住江東,三國鼎立之勢就能出現,但合‘肥’不幸落敗,江淮失守,就意味着我無法再助江東,也意味着漢軍對江東的包圍完成,那時我就知道,江東已無力迴天,被滅亡是遲早之事,現在就算我再封孫權爲吳王,除了能噁心劉璟一下,對江東又有什麼意義?”

“父親的意思是說,我們放棄江東嗎?”曹丕有些不甘心道。

曹‘操’瞥了他一眼,拉長了聲音說:“不是我要放棄江東,而是江東大勢已去,我根本無力迴天,吾怎麼還看不透局勢?”

曹‘操’語氣中帶着一絲不滿,嚇得曹丕連忙道:“孩兒的意思是說,父親也需要表個態,就算幫不了江東,至少也可以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這句話倒有幾分道理,曹‘操’又問程昱,“仲德意思呢?”

程昱微微一笑,“微臣覺得,沉默就是最好的表態,言多必失,有些話還是不說爲好。”

曹丕大爲不滿,他回視程昱,“江東發生劇變,我們卻保持沉默,這豈不是掩耳盜鈴?會讓天下人以爲我們是示弱,是向劉璟妥協,今日我們不同情江東,他日誰又會同情我們?”

“你在胡說什麼!”

曹‘操’一聲怒斥,打斷了曹丕的話,曹丕不敢再說下去,只得恨恨低下頭,心中暗罵程昱。

曹丕沒有聽懂程昱的意思,曹‘操’卻聽懂了,程昱是讓他不要輕易表態,孫權政權已不得人心,統一南方是民心所向,若他在這個節骨眼上力‘挺’孫權,非但救不了孫權,還會將自己拖下水,保持沉默,佯作不知此事,確實是目前最好的選擇,至於表態,以後再說。

曹‘操’和程昱對視一眼,兩人都心照不宣地笑了起來,他們想的都是同一件事。

這時,曹‘操’又瞪向曹丕,曹丕的選擇着實令他失望,三十五六歲的人,政治頭腦還這麼簡單,自己若去世,他怎麼可能是劉璟的對手。

曹‘操’越想越惱火,又質問曹丕道:“出丁令現在進展如何了,你爲何一直不向我稟報?”

曹丕心中猛地一跳,他就害怕父親問他出丁令之事,分田棄奴,這將觸動無數高官豪‘門’的切身利益,地方官府普遍牴觸,根本就推行不下去,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他本想不了了之,沒想到父親在這個節骨眼上又問起此事,讓他怎麼回答?

但父親正目光嚴厲地瞪着他,讓曹丕無法迴避,他只得硬着頭皮道:“出丁令牽扯太廣,不是父親一個命令就能解決,也不是幾個月就能完成,孩兒需要時間。”

“哼!什麼需要時間,我看你根本就不想做此事!”

“孩兒當然想做,自耕農太少,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財力復甦,夏糧雖然豐收,但官府稅賦卻比去年降了三成,當然和大量逃民有關,但根本原因還是豪‘門’大戶藏匿了太多的人口,使自耕農戶數已不到十年前的一半,孩兒知道這是社稷之本,所以也很焦急,但確實需要時間。”

曹‘操’臉‘色’稍緩,“既然你知道問題嚴重,我也不苛責於你,但你必須要給我一個計劃和時間,我想知道你準備怎麼做,需要多少時間?”

曹丕無奈應道:“孩兒這就回去草擬!”

“去吧!”曹‘操’揮揮手,讓曹丕離去,

曹丕起身慢慢退下,望着兒子走遠,曹‘操’才嘆息一聲,憂心忡忡對程昱道:“仲德,我現在真的很擔心,我這個世子是不是選錯了,或許我讓三子繼承我的事業纔是明智之舉。”

程昱心中暗暗苦笑,對曹‘操’道:“既然魏公已經做出了選擇,就不要再輕易改變,否則會動搖國本,世子雖然在政治頭腦和駕馭大局上皆不如劉璟,但至少他很勤政,而且出丁令之事我也略知一二,反對人很多,尤其軍方強烈反對,地方官府也消極應對,不願得罪世家,所以世子推行得非常吃力,這種奪田廢奴之事,劉璟尚且用了十年時間才漸漸有所成效,更何況利益根深蒂固的曹魏,微臣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怕最後和孫權開鑿運河一樣。”

程昱說得很含蓄,曹‘操’卻很明白,推行出丁令,最後是給劉璟做了嫁衣,曹‘操’也很無奈,只得嘆息道:“當年我就是無法動搖高官權貴們的利益,才用了妥協的辦法,令軍隊屯田,解決缺少軍糧的燃眉之急,但妥協不是治本之策,我希望在我離開人世之前,能將我一直未能完成的心腹之患解決,看來,還是沒有希望了。”

程昱見曹‘操’有些當局者‘迷’,便忍不住提醒他,“魏公的心腹之患,應該是外患,而不是內憂。”

程昱一語驚醒了曹‘操’,他頓時醒悟,他的心腹大患是劉璟,若強行推行出丁令而引發曹魏內‘亂’,正好給了劉璟出兵曹魏的機會,他險些主次顛倒了。

他又問:“那依軍師之間,我該怎麼應對這次江東之變?”

程昱笑道:“魏公爲何把‘女’兒嫁給劉璟?”

曹‘操’終於點點頭,“我明白軍師的意思了,以不變應萬變,抓緊時間恢復實力。”

程昱意味深長道:“劉璟和我們定了兩年和平之約,我想他一定也是深思熟慮,如果我沒有猜錯,漢軍滅亡江東後,下一個目標必然是‘交’州劉備。”

...........

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80章 初獲良才第83章 進營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37章 少女人質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36章 奪權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93章 好消息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198章 告密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577章 危局反擊(中)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章 絕地求生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264章 賈詡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