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受封燕王

百官們衆口一詞,劉協又心意已決,任憑敖烈如何搪塞,始終改變不了最後的結局。當即,劉協十分流利的一邊口述,一邊親筆揮毫潑墨,在明黃色的聖旨上寫道:冠軍侯、驃騎大將軍、領北方五州大都督敖烈,原系皇族出身,依照皇族譜與朕平輩。在其鎮守燕趙期間,履立奇功,平定北疆異族動亂,先後使匈奴等數個異族歸降大漢,接受漢化,爲大漢的版圖增輝添彩,此開疆擴土之不世功勳,自古未聞。更兼其心繫大漢,屢屢拯救大漢於爲難之際,水火之中,功不可沒。因此,今加封敖烈爲燕王,賜九錫,享有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之特權,北方五州依舊歸燕王節制,都於燕京,國名爲燕。燕王所到之處,如朕親臨。欽此!

當劉協的聖旨寫完,儘管滿朝文武早就知道劉協對敖烈的封賞一定會很厚重,但依舊吃了一驚。封敖烈爲王,這是劉協和百官們早就達成的一致,沒什麼可驚訝的;讓敖烈擁有入朝不趨等三項特權,也是劉協早就讓敖烈享有的特權了,衆人也早就見怪不怪了;可是劉協卻賜給敖烈九錫,這就有點特殊對待的意思了,九爲數之極,九錫本身就代表着極高的榮譽和尊貴之意,往往被加封九錫的人,深一層的含義,就是被當做天子的接班人來看待了,尤其是王莽篡政之後,九錫幾乎就已經成爲了篡政的代名詞,一些手握重兵的人,往往要請求傀儡皇帝先賞賜給他們九錫,在大義上佔據一個名分,纔好進行正式的篡權陰謀。

可是敖烈這次卻不同,敖烈受封九錫。完全是劉協心甘情願的,劉協的潛意思,就是用這樣一種方法來告訴全天下的人,如果有朝一日劉協不幸駕崩,大漢也不會隨之重新陷入動盪,因爲,還有敖烈!敖烈在這一刻,被劉協正式任命爲下一任天子的接班人!

劉協的這份心意,還有一個佐證,那就是在聖旨的最後部分。劉協直言,凡是燕王所到之處,如天子親臨。劉協的這句話,已經很露骨了,欽點敖烈爲帝位第一繼承人的心思。一覽無餘。況且,劉協還在聖旨中點明。敖烈的燕國。將定都於燕京,燕京是什麼地方?那可是大漢的備用帝都之一啊,在備用帝都稱王,這種殊榮可不是誰都能擁有的。

百官們能想明白的事情,敖烈自然也能想的通透。劉協的這道聖旨,已經把敖烈放到了天子繼承人的位置上了。就差正式的任命了,這也不奇怪,敖烈是劉協的皇兄,如果立敖烈爲太子。實在是有悖禮儀了。可是對於天子繼承人的身份,敖烈卻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爲敖烈根本不想當什麼天子,自古高處不勝寒,隨着身份地位越來越高,敖烈清楚,自己勢必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一個孤獨的人。平心而論,敖烈還是喜歡像現在這樣,可以和部下的衆兄弟們肆無忌憚的開着無傷大雅的玩笑,時常聚在一起大醉一場,儘管他的酒量並不好。如果當了皇帝,做了天子,那些平日裡和自己親密無間的兄弟們,肯定會多出一份忌憚,而少了一份親密,正所謂伴君如伴虎,更何況是敖烈這樣一個強勢的君主?

另一方面,現在的敖烈,從他內心來講,他只求問心無愧,爲天下安寧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成功了固然可喜,失敗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爲敖烈知道歷史的潮流總會向前發展,天下終有結束戰亂,重歸一統的那一天,敖烈現在只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可如果自己天子繼承人的身份坐實,一份沉甸甸的重擔就會無形的壓到敖烈的肩上,讓敖烈時刻感到有一份重大的責任在身,對於敖烈這樣一個靈魂來自後世的人,熱衷於探險和武道的人,這份責任,實在有些太過重大了。

早知道這樣,昨夜就應該連夜帶兵趕回河間去,敖烈懊惱的想着。現在這個局勢,劉協的封賞是無論如何也推不掉的了,自己的這個燕王,看來是要當定了。算了,封王就封王吧,反正也不是當皇帝,劉協正值花樣年華,讓位給自己還早着呢,自己還可以像以前一樣的生活,大不了再爲大漢的子民們多費點心就是了,反正費心的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了。

見到推辭不掉,敖烈只好安慰着自己,接受了劉協的冊封。領受了九錫等物件之後,敖烈再也不敢在洛陽逗留了,他怕劉協在弄出點什麼他接受不了的事情來,當即就在早朝上正式向劉協和文武百官提出了辭行。

劉協也沒在挽留敖烈,畢竟河北的戰事吃緊,沒有敖烈主持大局,誰也不會感到放心。因爲戰事的關係,敖烈受封燕王的儀式極爲簡單,並沒有設壇登臺祭告天地的一系列繁瑣活動,劉協下達詔書佈告天下,百官見禮參拜之後,就算是完成封王儀式了。早朝剛一結束,劉協就帶着文武百官給敖烈送行,這一送,就是二十里之遙。送行的路上,劉協騎在一匹白色的駿馬上,一直和敖烈並駕齊驅,伸出右手拉着敖烈的左手,帶着無盡的不捨,絮絮叨叨的不停地說着話,似乎在敖烈面前,平日裡十分沉穩的劉協,有着說不完、訴不盡的心裡話。

無論前進的速度有多慢,二十里的距離,終於還是走到了盡頭,又到了分別的一刻了。劉協鬆開了右手,翻身下馬,恭敬的站到路邊,高聲說道:“爲燕王送行!”文武百官連忙也都翻身下馬,分作兩列,整齊的跟着說道:“臣等爲燕王送行!”

劉協自降身份,像個小書童一樣給自己送行,着實讓敖烈的心中有些感動。敖烈翻身下馬,向着劉協和百官們團團行了一禮,感慨着說道:“某何德何能,竟勞天子與衆位送行,實在愧不敢當。”

兩滴清淚從劉協的眼眶中滑出,他用誠摯的語氣說道:“我是天子,可更是皇兄的弟弟啊,弟弟爲兄長送行,乃是理所當然。若無兄長這許多年的教導和幫襯,劉協焉能穩坐龍庭?說不定早就淪爲亡國之君了;若無兄長南征北戰,威懾四方,天下間早就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了。大漢之所以有今日的中興,離不開兄長的功勞,請讓小弟扶兄長上馬。”

說着,劉協上前兩步,拉着敖烈走向了照夜雪龍駒。敖烈感覺得到,劉協此刻的手,是顫抖的,在這一刻,劉協不再是大漢的掌控者,而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鄰家大男孩,懷着激動和不捨,正在送自家的兄長出徵一般。

翻身躍上照夜的馬背,敖烈感到自己的眼眶也有些溼潤了,在馬背上向着劉協和百官再次行了一禮,大聲說道:“陛下,諸位大人保重!某一定儘早還我大漢一個朗朗乾坤!後會有期!”

劉協倒退兩步,眼中的熱淚再次涌了出來,雙手合十,對敖烈說道:“兄長保重。”百官們也被眼前這感人的一幕撩撥的心潮澎湃,不少人都已經流下了淚水,在一片抽泣聲中,他們向着敖烈高聲呼喊道:“燕王保重啊!”

最後,敖烈深深地看了劉協一眼,眼神中,有鼓勵,也有讚賞;有離別的哀愁,也有他日再見的期盼……無數種思緒全部交織在這一個眼神中,傳遞給了劉協。儘管敖烈的這一個眼神如此複雜,但是劉協依舊看懂了,因爲,他們是兄弟,是一起歷經過生死,同根同源的兄弟。

在殺氣凜凜的血殺軍和虎賁軍的移動中,敖烈終於還是悄然離開了,正如他悄然的到來,只留下一個穩定的洛陽,卻沒有帶走一絲雲彩。

看着敖烈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視線裡的背影,劉協依然站在原地守望着,久久不肯離去。沒有人能體會到他現在的心情,甚至就連劉協自己都說不清楚,爲何會對敖烈如此的眷戀。

劉協不是傻子,無論是歷史上的傀儡漢獻帝,還是現在正在向一代明君發展的劉協,他的聰慧都是毋庸置疑的,冊封異姓王,是對大漢正統的破壞,這一點,劉協不是不知道,可是他依舊還是這樣做了,因爲他覺得,如果有一個人能站出來拯救大漢,那麼這個人,一定就是敖烈。劉協相信敖烈,這種信任,已經超脫了所有的束縛。

正如劉協自己所說,是敖烈這些年的教導和扶持,才讓劉協逐漸掌控住了局面,有了自己的御林軍和正規軍,擺脫了傀儡皇帝的尷尬局面,找回了大漢天子應有的尊嚴和威儀,如果沒有敖烈,現在劉協所掌控的一切,根本就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罷了。

帝王心術是每一個帝王心中都潛藏着的思維,即使是在昏庸的皇帝,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盤,劉協自然也不例外,他清楚地知道,這樣放權給一個人,搞不好就會讓剛剛有點起色的大漢江山,再度陷於動亂之中。可是劉協首先是個人,其次纔是大漢的天子,是人就會有感恩之心,現在的江山是敖烈浴血奮戰打下來的,劉協只不過是坐享其成罷了,如果有一天,敖烈要從劉協的手中收回這座江山,劉協也覺得無可厚非,畢竟,在重建這座江山的過程中,敖烈的貢獻要比劉協多得多,況且敖烈也不是外人,大漢的江山最終還是屬於大漢的,並沒有落到外人的手中去。

不過劉協清楚,敖烈是絕對不會主動收回江山的,因爲在敖烈的眼中,情義永遠要比江山重要得多。(未完待續。。)

第413章 放虎歸山(一)第13章 初露鋒芒第217章 匯合呂布第137章 常山趙子龍第90章 遼西危局第359章 七進七出(一)第70章 拜將封侯第218章 一直都在、從未離開!第2章 漢末重生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10章 相互授藝第344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433章 鷹視狼顧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66章 血殺!血殺!!第263章 且看馬如龍第104章 東風破、百花殘(三)第367章 過五關斬六將(一)第374章 劉備稱王第14章 左賢王授首第168章 敖烈班師第337章 天降異象第138章 西涼錦馬超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270章 封狼居胥(六)第490章 決戰官渡(五)第233章 逢場作戲第207章 一戰而定第484章 斬將奪旗(一)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136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二)第254章 蕩平烏桓第272章 堅辭不受第343章 漢中爭奪戰(一)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312章 夜襲袁營(三)第184章 親情的溫暖第118章 呂布的抉擇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365章 張飛醒來第297章 血戰洛陽(二)第313章 連戰連捷第418章 溫柔與殺戮第129章 歃血爲盟第283章 祭師出征第181章 返回幽州第40章 約法三章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75章 錦帆甘寧第90章 遼西危局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44章 三年之後第388章 攝政王第100章 功成萬骨枯(六)第255章 挺進大漠第429章 七擒孟獲(三)第14章 左賢王授首第105章 忠烈碑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355章 不歡而散第173章 血色歸途(五)第396章 火力全開第25章 倒履相迎第60章 河東徐晃第451章 王平出使第26章 剿滅紅石谷第305章 千里覓知音第81章 損人不利己(一)第332章 撕破僞裝第215章 用糧草釣魚(二)第491章 大決戰(上)第135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108章 四面合圍第463章 擴軍備戰(一)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61章 二虎相爭第58章 更上層樓第195章 洗盡鉛華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489章 決戰官渡(四)第206章 半渡而擊之(二)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321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第108章 四面合圍第473章 強盛的北漢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480章 金戈鐵馬(五)第283章 祭師出征第90章 遼西危局第33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27章 奔赴酸棗第268章 封狼居胥(四)第115章 暗影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297章 血戰洛陽(二)第28章 商會雛形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42章 再收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