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光和七年

光和七年十月初的一天,晌午剛過,如縞如素的濃霧正在漸漸散去。

徐無縣東北外的郊野平原,祖昭與三、四十衆祖家子弟,一起駐馬在一處些微隆起的土丘上。連同祖昭在內,所有子弟皆是白衣白馬,所有白馬也都是近七尺的高頭大馬,如此這般的陣勢頗有莊嚴儀仗的態勢。而事實上今天祖昭正是奉了祖父之命,專門在此迎接由玄菟郡前來造訪的一衆公孫家貴客。

公孫家的僕騎兩天前剛到徐無縣,先行遞交名刺並告知相關接待事宜,方便祖家上下能夠提前張羅打點。儘管身爲一家之主的公孫王或因爲職務繁忙未能同行,但畢竟貴爲一郡太守,祖家上下或多或少都要表現的更爲幾分殷勤。

祖昭身爲祖家嫡長子,此番公孫家到訪又專門是爲姻親之事,他理所當然要親自前來迎接。對於祖昭而言,眼下在個人感情上他並不很情願這樁婚事,可一方面有家族長輩之命,另一方面也要考慮玄菟郡太守府的往來利益,歸根結底都得做出一些樣子來。或許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中,說不定還能借助這位公孫太守的幫助。

這時,隨從之一的祖季一邊極目遠望,一邊有些沉不住氣的說道:“不是說都已經到令支縣了麼。令支來咱們徐無不過六十里,怎麼這會兒還不見人影。”

祖昭未及說話,陪同在側的三叔長子祖湛打笑着說道:“你把人家太守府當什麼了,出入少不得要有排場,大大小小十多車乘,男女老少怕是要過五、六十餘人,豈能像我等這樣任意策馬馳奔?再耐點性子吧。”

祖季百無聊賴的嘆了一口氣。

祖昭只是淡然的笑了笑,並沒有多作聲。他現在不得不多花點心思想想接下來該如何面對公孫家的這次造訪,很多先哲都說過諸如“個人情感是小、大局爲重”的大道理,可真正要讓一個人完全放下個人情感絕非易事,否則人既非人了。

沒過多久,祖季又打馬靠過來,略顯遲疑的又向祖昭問道:“大公子,那……今天下午還要去西河橋跟張文義他們一起練馬麼?”

祖昭扭頭看了祖季一眼,臉上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直截了當的說道:“練習貴在持之以恆,豈能有一日沒有一日。爲了在此等候公孫家的客人,我已荒廢早晨唸書的光景,總不能一天到晚一事不做。”

祖季連連點頭,很是興奮的說道:“那真是太好了。昨日我便與張預約好,今日下午再跟他好好較量一次,就擔心去不了會讓那小子說我怕他呢。”

祖昭笑道:“切磋比劃點到爲止即可,切莫爲爭一招半式而鬧得大打出手,記得麼?”

祖季應諾下來。

自上次在西河橋與張遠比試騎射之後,祖昭勇武的名頭便漸漸在市井遊俠當中傳開。張遠縱然被祖昭奪了風頭,但到底是一個通曉事理又重風度的人,並沒有在這次比試的輸贏上面蠻纏狡辯。非但如此,他第二天還專程設下酒席邀請祖昭、祖季以示結好,酒後又主動與祖昭會商關於今歲備盜之事。

雖說眼下備盜尚早,往年縣府發佈官文都是在十一月中旬,隨後方纔陸續組織各亭各鄉籌備相關訓練及防務。不過提前組織訓練總不是一件壞事,像祖昭家境優越的公子哥和張遠這樣閒散的遊俠兒,平日無須務農,聚在一起練馬習武總比遊手好閒要來得正經。

在過去七八天時間裡,祖昭固定每天午後帶領本莊空閒的子弟前往西河橋,與張遠、張預兩兄弟集結的一衆青年共同練馬。祖家子弟未有定額人數,時而人多、時而人少,能堅持參與的基本上是與祖昭一樣的富家子弟。張遠、張預帶來的人有不少安陽亭張氏的族人,但更多的還是附近鄉鎮的遊俠兒。好在這些遊俠兒都有各自座騎,不似那些純粹的無賴地痞,因而兩撥人之間還是能保證一定融洽。

名義上是“練馬”,實際上這幾日基本上是在嬉耍玩鬧,或比賽騎射,或者摔角爭強,全然更像是在郊遊。祖昭幾乎沒有把“備盜”、“操練”這些詞彙掛在嘴邊,反而還鼓勵本家子弟積極參與遊戲,以至於連張遠都猜不透其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當然,這一切都在祖昭的盤算之內。

“大公子,看!”

遠處,一名祖家子弟指着東邊方向大喊了一聲。

祖昭提了提繮繩,拽着坐騎向前邁了兩步,舉目眺望。只見東邊的地平線上逐漸浮現一行旅隊的身影,爲首的是六、七名乘着高頭大馬的騎士。無論是騎士的着裝,還是坐下馬駒的配飾,無一不是透顯着華貴。隨着旅隊越來越近,可以進一步看到所有馬車盡皆是雙乘華蓋,就連趕車的車伕也都是神氣十足。在車隊後方,還跟着多達三十餘人的雜役,大多是徒步跟行,有少數人負責看護着裝載雜物的馬車。

衆祖家子弟紛紛打起精神,自覺的在土丘上列出陣型。他們雖不常見這般顯赫的排場,但好歹是將門世家,該有的底氣自然是少不了的。

片刻後,旅隊總算慢慢悠悠來到土丘前。爲首的幾名騎士先行趕了上來,一個個昂首挺胸,似乎有意在與祖家子弟爭一個高低。

“諸位可是徐無縣祖老將軍門下?”領頭騎士三十出頭,着裝與其他人略有不同,多了一件黑色緞子披肩,迎風招展,頗顯出三分威儀。從他剛強而又幹練的嗓音倒是可以猜出,對方理應是行伍出身。

“在下祖昭,奉家祖之命在此迎接玄菟郡客人。還未請教閣下大名?”祖昭在馬背上抱拳施禮,無論言語還是舉止一應瀟灑自若。

“哦?原來是祖大公子親自來迎,實在客氣。某乃玄菟郡太守別駕從事淳于沛,奉公孫太守大人之令護送家人到訪徐無。”領頭騎士仍然保持着高傲的態度,不過也露出幾分對祖昭的禮貌之意。

“真是一路辛苦淳于大人了。”祖昭禮節性的笑道。

不一會兒,後方排在第一位的馬車上傳來動靜,一名穿戴華衣的年長者在兩名僕從攙扶下走出馬車,步履緩慢的來到土丘上方。年長者年過五十,面色清黃,儘管尚有幾分精氣神,卻仍擋不住歲月衰老的痕跡。

頭領騎士淳于沛縱身跳下馬,往回趕了兩步去接應這位年長者。祖昭見狀,已知這年長者必是公孫家有地位的人,十之八九也是此行的代表人,他隨即也翻身下馬。

“祖公子,這位是公孫太守的叔父。公孫太守由於公務纏身不得親往,此行只得由叔長全權代表。”淳于沛向祖昭介紹道。

“祖公子有禮了,老朽公孫治。”老人用年邁的語氣先行虛禮。

“晚輩見過公孫老先生。如此長途跋涉,讓老先生顛簸勞頓了。”祖昭一邊說着,一邊以晚輩身份向公孫老人行了躬身禮。

“哪裡哪裡。昨日在令支縣便聽聞祖公子不久前擊退胡賊的壯舉,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好不氣魄,真真正正壯我大漢聲威。巴不得儘早一睹少年英雄的儀容,今日祖公子親自來迎,老朽豈能倍感榮幸。”公孫老人神采熱情的說道。

“老先生言重了。如今晌午剛過,寒舍已備下宴席,還請老先生與諸位再辛苦幾步。”祖昭謙虛的說道。他對這位公孫治老先生的熱情感到很親切,不過也沒有太過於失本分,始終保持着一份禮節與距離。

“有勞祖公子引路了。”公孫老人連連點頭。

祖昭跟着淳于沛一起送公孫老人返回馬車,隨即各自上馬,引着公孫家旅隊往縣城去。

在返回縣城的途中,衆祖家子弟在前方帶路,祖昭以東道主身份跟在公孫老人馬車一側。公孫老人索性挑起車簾子,隔着車窗時不時與祖昭說一些閒話,一會兒談論弓馬,一會兒又聊及經文,雖然話題跳換頻繁,但祖昭仍能覺察到對方正是在爲姻親之事打探自己的底細。對於這些旁敲側擊的盤問,他沒有做過的修飾,簡略屬實的做了回答。

除此之外,緊隨在公孫老人馬車後面的另外一輛馬車也引起了祖昭的注意。他用眼角餘光看到第二輛馬車的車簾子經常挑起,有一個身影似乎在透過車窗偷窺。儘管這並非是什麼大事,只不過公孫家是官宦名門,家屬理應都是規規矩矩、遵守禮法纔是,多少有些奇怪。

於是在到縣城腳下時,他趁着隊伍轉向官道之際,特意看了一眼第二輛馬車。透過剛剛掀起的車簾子,他看到車內坐着一個扎着頭巾的少年,對方似乎有所發現,連忙又放下車簾子,因而沒能看得太仔細。在接下來的路上,車簾子再也沒有撩開。

第48章 ,大戰紀靈第48章 ,大戰紀靈第70章 ,千斤大魚第63章 ,進退維度第85章 ,訓練之日第100章 ,血濺宮牆第83章 ,甦醒過來第58章 ,新式軍服第68章 ,別有爭執第73章 ,太守遭遇第87章 ,千斤之火第119章 ,三路奔襲第66章 ,夢兆再靈第61章 ,硬上弓第99章 ,消滅馬賊第78章 ,暗夜追擊第44章 ,戰術演練第76章 , 無名小卒第83章 ,故人來見第56章 ,各有計謀第50章 ,胡騎遊射第12章 ,動員勞力第56章 ,空空如也第65章 ,趁火殺人第33章 ,回程路上第125章 ,勁敵第61章 ,察舉方正第30章 ,對衝之下第7章 ,又一公孫第95章 ,兵臨城下第79章 ,勢如破竹第12章 ,背後故事第19章 ,下自成蹊第97章 ,獲勝之餘第30章 ,對衝之下第11章 ,新羅之豫第33章 ,難得良將第63章 ,進退維度第25章 ,縣令之豫第33章 ,回程路上第25章 ,突發事故第16章 ,城下一戰第91章 ,大破妖法第2章 ,安居樂業第85章 ,訓練之日第74章 ,冀州之急第29章 ,城外接敵第98章 ,打造裝備第74章 ,急轉而變第8章 ,明經算術第11章 ,徐無之議第124章 ,殺公孫第34章 ,搭救胡姬第35章 ,兩地之思第107章 ,徵高麗第45章 ,聚圍四方第60章 ,削鐵如泥第60章 ,縣牢線索第94章 ,接連慘敗第13章 ,海蠣產品第53章 ,指點兵馬第77章 ,暗箭傷人第64章 ,雲心鶴性第41章 ,斷水決口第83章 ,故人來見第35章 ,一事而起第102章 ,欲更帝位第13章 ,光和七年第10章 ,新有挑戰第26章 ,冷麪銀槍第14章 ,公孫客人第26章 ,冷麪銀槍第46章 ,殺無赦第101章 ,尋找少帝第8章 ,明經算術第112章 ,雙雄爭鋒第46章 ,田豫田憲第51章 ,一酒一言第56章 ,空空如也第12章 ,動員勞力第44章 ,戎裝出討第57章 ,情話第76章 ,一有失誤第76章 , 無名小卒第37章 ,遠在薊縣第77章 ,暗箭傷人第18章 ,西涼之禍第98章 ,和睦相處第8章 ,夜幕殺人第108章第32章 ,新的線索第93章 ,馬鈴幕下第4章 ,山原之外第55章 ,貪圖己利第100章 ,以正威名第51章 ,投敵未遂第41章 ,斷水決口第5章 ,郡府之變第59章 ,蒲元識水第97章 ,鮮卑之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