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問策

“這個,因爲長沙之戰,秦大人對我家主公一直存在牴觸心理,所以和談之事,十分僵硬!”孫乾實話實說。

“哦!”這種情況在龐統意料之中。秦成這樣做已經很不錯了,如果換做魏延、沙摩柯等武將,可能直接就把孫乾給砍了!

突然,龐統想到一件事情,狡詐的笑了一下:“公祐此番前來,孔明沒有給你什麼應對措施?”

孫乾一聽,知道龐統故意要壓低諸葛亮。微微一笑說:“諸葛軍師有言,但在廣安,一切均可諮詢龐先生!以先生之策,足以化解危機!”

這次馬屁拍的相當到位,直接把龐統說的飄飄然起來。

“即使秦大人不喜,至少有法正張羅此次和談之事吧?”龐統想了想,問道。法正一直負責情報與對外事項,此次和談一直是法正的心願,他一定更願意此事成功進行。

“法孝直確實在四下張羅,而且提出三個條件。”孫乾欲言又止。

“哦?公祐且說給我聽下。”聽到法正提出條件,龐統也是來了興趣。

“第一,賠償軍糧一萬擔。第二,承認秦大人益州牧等稱號,第三,釋放所有戰俘與士兵!”孫乾簡介的說出了三個條件。

龐統聽完,微微點頭。這些條件和他意料中的一樣。軍糧、封號、戰俘,這三者無一不是秦軍最缺乏的。

“公祐覺得這三項最難的是那一條?”龐統沒有回答,而是反問起孫乾。

“這三項,戰俘是沒有問題的。此戰大約有三千多士兵和十幾個文職人員,關押在武陵,隨時可以歸還給秦軍。主要還是封號與軍糧。益州牧劉璋乃是漢室宗親,現在又無讓任何意外,如何可以另外承認秦大人的稱呼。軍糧嘛,不瞞士元兄,整個荊襄之地,軍糧一年收入也不過三萬多擔,拿出三分之一,確實比較緊張!”孫乾在談判上沒有太多技巧,遠遠不如龐統等人圓滑。很快就把劉備的根底交待了個底朝天。

“公祐此言差已!你且聽我給你分析。第一,封號問題,你大可不必擔心,秦軍要的僅是劉豫州的承認,並沒有需要明文證書之類的東西,再說,這些劉豫州也給不了啊!劉璋與秦軍面對益州牧一定會有衝突,這樣正好可以方便劉豫州在荊襄之地發展,而且,劉豫州可能在就想把豫州換成荊州了吧?”龐統說完,眼睛朝着孫乾眨巴了

幾下。

劉豫州換成劉荊州?劉備的豫州牧是當初在徐州時候獲得的,但是不等豫州牧坐穩,就被呂布偷襲,後來有被曹操逐出了徐州,所以豫州牧的稱呼一直是空有其名。很多時候都不願被人叫起。如果真的換成荊州牧就大不相同了,現在劉備坐擁荊州六郡(江夏被孫權佔據),此時稱荊州牧比劉表還要威風!想到這裡,孫乾就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爲人下屬,不僅要能力出衆,還要善於捉摸領導心理,孫乾朝着龐統豎起大拇指,心理暗歎:“果然夠高!”

見孫乾想通,龐統又說了下去:“軍糧問題,公祐就更不用擔心,秦軍現在失去了長沙幾郡,斷了軍備來源,如果沒有軍糧,勢必會和劉豫州發生衝突,倘若有了這批軍糧,秦軍就可以安穩度過這段時間,而不思征戰,秦劉兩軍都可以安穩修養,此事豈不是大好!”

孫乾仔細有想了半天,他對軍糧還是比較上心的。一萬擔軍糧,足夠秦成大軍靜養半年或者進行一兩次大型戰役,由不得他不小心。

“公祐可以慢慢思考!確定清楚,就可以給法正進行詳談了!”龐統看孫乾猶豫不決,也沒有多說,拱手後,帶領士兵朝遠方走去!

“這個龐士元,可是真心幫助於我?”孫乾拿不準,但是從龐統分析來說,確實是事情。法正提出的三個問題,細想之下,也並不是都不能接收,賠償、戰俘等都在劉備能接受的底限之內。稱號嗎?如果真的如龐統所言,和談完畢,恐怕主公還要褒獎自己一番那!

跟龐統聊完,孫乾精神大好,又在親衛的陪同下,仔細的細查起來廣安的物價及經商細節起來。

看着走遠的孫乾,龐統暗暗一笑:“孔明,讓你上次坑我,這次也小小坑你一次,免得你以爲秦軍之中當真無人!哼哼!”

......

第二日,孫乾一早就找到了法正!

“孝直,我思索了一晚,覺得秦軍提出的三個條件沒有十分過分,所以,可以代表主公應允下來!”孫乾也十分乾脆,一旦確定,就不再拖泥帶水,直接明瞭的說了出來。

“哦?公祐這麼快就想清楚了?”法正也沒有十分驚訝。

“確實如此,此番已經耽擱多時,早一日修成和約,孫乾也可以早一日回覆主公了!”孫乾笑着說道。

“既然如此,口說無憑,就立下字據吧!”法正找來一名文書,仔細的拿來一撥錦緞。在漢朝,一般情況下,隨意書寫,多用竹簡或者麻紙,正式一點的情況,例如戰書之

類的需要使用洛陽工坊所產的精紙,只有重大事項纔回使用錦鍛書寫。

看到文書帶來裝裱好的錦緞,孫乾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卻有找不到頭緒。

法正也不給孫乾細想的機會,吩咐文書將錦緞展開,一字一句的說着和約內容,令文書書寫上去。

秦劉和約,第一條:雙方爲兄弟至交,秦軍承認劉豫州在荊襄之地的合法地位,劉豫州也承認秦軍在益州所獲取的軍事地位,同時需上表朝廷加封秦成爲益州牧!第二條,襄陽向廣安補償軍糧一萬擔,一月爲期,與永安交割完畢。第三條,和約之日起,襄陽釋放所有扣押秦軍人員。

另外附屬了一些小的補充條例。按照法正的本意是需要劉備承認秦成爲益州牧,但是孫乾耍了個小心眼,一定要堅持由劉備上表,朝廷加封,這樣第一可以無限期延長上表的日期,第二又能將劉備放到是非之外,這也孫乾想了一晚上得出來的處理辦法。

法正與孫乾仔細看了看和約條款,確定沒有問題後。法正從腰間取下秦軍的印信,沾了一些印泥,朝着錦緞空白位置輕輕的按了上去。這是秦成針對於外交專門製作的印信,一共兩份。一份留給法正,一份再秦成自己身上,從這點也能看出秦成對法正的信任。

看法正按印完畢,孫乾也小心的在懷裡取出劉備的專屬印信。這是出使廣安劉備特意交給孫乾的,出使完畢還要歸還劉備。

孫乾又仔細的看了一遍和約,確定沒有問題,挨着秦成的印信位置,也小心翼翼的蓋上了劉備的印信。

看雙方都印信加蓋完畢,法正將秦軍的一份收起,將另一份遞在孫乾手中,笑着說:“大事已了,公祐應該放心歇息了,趁今天,你我不醉不歸!左右,安排午宴!”

孫乾仔細的收起錦緞,思索了一下,沒有回答午宴之事,而是問道法正:“不知孝直對官商之事可有了解?我看廣安物產豐美,價位低廉,如果秦劉兩家相互通商,豈不是很好?”

“公祐對經商如此在心?如果真的有意秦劉通商,法正倒是有一合適人選,秦軍主薄劉巴,此人善於經商,現在應該在劉豫州羈押之下,如果有機會,我會爲你們引薦一下,你們可以相互瞭解一番,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法正想了一下,對孫乾說道。

“如此多謝孝直了!”孫乾還想再說些什麼,不過還沒等說出,就被法正拉着走出了議事廳,留下了一路的思緒等待解決。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七十五章 劍指雲南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六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搞曹操第八十二章 惡鬥第三十八章 秦成之志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五十章 我是鄧艾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戰第四十一章 名士法正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六章 初識魏延第二百零五章 假戲真做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柴桑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五十二章 激戰達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水四傑第一百二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五十五章 至死不渝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反戈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滅張魯第一百八十七章 混戰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九十八章 序幕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反戈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度結盟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二百七十七章 曹丕落幕第一百九十七章 夫人要回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第一百三十八章 驕傲的夏侯淵第六十二章 長沙風雲二百四十一章 各自謀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戰落幕第二百二十九章 困獸之爭第八十章 蠻牛孟獲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借曹操之手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反戈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故突生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七十四章 問策第二十九章 激戰江陵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零六章 曹操的心思第二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四十章 協商對策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丕篡漢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七十三章 財迷孫乾第一百零六章 曹操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處要塞的駐防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三十九章 天妒英才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線戰況第二百七十三章 河北亂象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