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雙英定計

三軍目前兵力爲:孫權水軍步軍三萬,劉備水軍步軍一萬五千人,秦成步軍一萬五千人(秦成目前尚無水軍,由長沙至江夏全部使用的民間商船)。合計兵力六萬人。以孫權兵力最多,所以居統帥地位,由大都督周瑜統帥全軍。目前議事廳設在江夏城邊,水師營地。

秦成攜帶黃忠、魏延、劉巴、廖立前來前往議事廳,正騎馬行走間,聽到身後有人大喊:思遠賢弟!

秦成回頭一看,來人正是劉備。劉備一行十餘人,正在身後拍馬趕來。此次會議是三方第一次正式的戰前會議。所以劉備直接帶領全班人馬前來。一個紅臉大漢持青龍大刀,一個黑臉大漢持丈八蛇矛!必定是關羽張飛二將!趙雲與諸葛亮早在昨天就已經見過。幾人相互拱手,一起進入孫權水軍營地。

孫權水軍操練已久,依山環水,艦船林立,一看就知訓兵之人精通水事。江東多水,又長年與劉表進行隔江而戰,新的甘寧等人又是水賊出身,北人善馬,南人善船,仔細看來,果真如此。

此時,已有文士在軍營門口恭候許久。

離老遠,就聽到他朝劉備、諸葛亮打招呼!

“玄德兄,此乃何人?”秦成問道。

“魯肅,字子敬,目前任職江東,頗有謀略,長於外交,孫劉聯誼,都是子敬從中周旋的”劉備一面朝魯肅回禮,一面低聲給秦成介紹。

原來這就是魯肅啊。後世因爲三國演義的原因,對魯肅一直印象爲老好人、和事佬。其實,魯肅絕對是不輸於周瑜的江東大將,要不然,周瑜死後怎麼可能推薦魯肅接任。周瑜之能,在於軍事謀略,魯肅之能,在於政治眼光。在諸葛亮沒有提出三分天下的時候,魯肅就已經對孫權說過類似的話。

此時的魯肅,一身文士打扮,留有一撮山羊鬍,相貌普通,一副和藹的模樣。

不僅秦成觀察魯肅,此時的魯肅也在上下打量秦成。這位據說白手起家,用兩

年時間成爲一方勢力的年青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笑呵呵的引領一干人員進入議事廳,一邊隨便聊着家常。政治家的眼光總是很長遠的,在所有人目光還停留在對曹戰爭勝利與否的時候,魯肅已經開始考慮戰後如何對待秦成的問題。一旦曹操戰敗,孫權、劉備、秦成必然會圍繞荊州進行角逐。江東該站在什麼位置?魯肅也看不清楚。

議事廳極爲簡單。幾乎相當於加大版的行軍帳篷。幾名士兵將帳門打開,指引劉備、秦成一行進入。主席坐着一青年男子,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正是“美周郎”之稱的周瑜。周瑜之側是碧眼高鼻,頗有異相,此人是孫權。因爲周瑜是本次統帥,爲了方便發號施令,孫權只坐側席。

看着劉備秦成分別帶領部將坐定,周瑜緩緩開口:“本次聯軍會議,旨在制定作戰大方針。江東方面水軍爲主,所以此戰水路均可交付江東,至於陸戰,要勞煩二位大人了!”

劉備、秦成均無異議。

隨後,士兵展開一副簡易地圖,上邊標註地名、河流等,劉備、孫權一直使用這樣的地圖,所以沒有感覺不妥,只有秦成部將長時間受秦成立體沙盤影響,對此完全不以爲然,魏延甚至不屑的翻了翻白眼。

“差長沙的做工差遠了,這也叫行軍地圖?”魏延嗤之以鼻。

“你是何人?竟敢嘲笑我等?”周瑜身後一粗獷武將大聲吼道!

“不信?一會讓我家大人給你弄一份地形圖看看,保證立馬把你手上的丟掉!”魏延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更加激怒了在場衆人!

“你那紅臉漢子,趕緊給我出來,我們大戰三百回合!!!”周瑜身後粗狂的漢子立馬暴走!圓目大睜,直盯魏延!

“老子不殺無名小卒,報上名來!”魏延斜眼看着他!

“黃蓋退下!不得無禮!”周瑜大聲呵斥那個粗獷漢子。

黃蓋聽到周瑜的呵斥,也不辯解,慢慢的退了下去。

但是被魏延一鬧,所有人都被長

沙出產的地形圖吸引起來,急不可耐的想知道究竟有多麼精細。

“這個”秦成一臉尷尬。但此刻已經騎虎難下,由不得秦成後退。如果能利用這個機會,把精確版的地圖應用在赤壁之戰中,想必也能讓衆人大吃一驚吧。

想到這裡,秦成答應了下來,因爲要勘測地形,製作模型等,只能承諾十天後製作出來,給大家觀摩。

這件事情告一段落。本來周瑜準備按照地形圖分配駐防情況,也只能順勢後延。

接下來議論的重點是如何應戰。

這是謀士們的天下,周瑜與諸葛亮兩人針對現場情況不斷的提出各種思路見解,天馬行空卻別具一格,聽得秦成這個外來人都目瞪口呆。也只有這樣的智慧,才能當的起一流謀士吧。秦成身後的劉巴、廖立一臉慚愧,作爲長沙方面的謀士,卻完全不能爲主公爭取到一席之地,簡直太丟人了!

場中成了周瑜和諸葛亮的天下,兩人不斷的對問題提出修正、延伸,完善到每個細節。直至談到最後最關鍵的攻擊方式,兩人都停了下來。

所有人都閉住了呼吸,場中頓時安靜下來,等待着最終的定論!

“孔明先生,你我現在一起將心中的計策寫出來,你看可好?”周瑜笑道。

“也好,也好!”諸葛亮胸有成竹的應道。

士兵從門外拿來筆墨,分別遞到兩人手中。

只見周瑜、諸葛亮緩緩在各自手中寫下一個字,然後一起將手心張開,兩人手心都是一個大大的“火”字!

火燒戰船??

這是一個許多人都想不到的計謀。水上用火計,這樣的計謀,也只有寥寥幾人能猜想到罷了!

兩人見謀略一致,不由得相視一笑。同時,兩人又心照不宣的一起看向秦成。

會議會快結束了,幾股勢力分別離開,各自的心理只有各自知道!

江邊的風愈來愈大了!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十一章 又添虎將二百四十一章 各自謀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謀略之爭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三十四章 拆婚小分隊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上還是東下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六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十六章 龐統話天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力挽狂瀾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第一百八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二百七十章 陸遜之死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二百七十一章 東吳落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第九章 東風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夫人要回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三十九章 天妒英才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意弄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藏的危機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七十章 襄陽來人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零四章 成都易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二百五十章 我是鄧艾第二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二十四章 雙英定計第二十四章 雙英定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一百九十七章 夫人要回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處要塞的駐防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一百三十章 死守營地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大派系第二百七十三章 河北亂象第二十三章 三軍會盟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四章 廬中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一百三十一章 馬超首敗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二百零五章 假戲真做第四章 廬中對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處要塞的駐防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二十三章 三軍會盟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三十二章 邂逅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六十二章 長沙風雲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雪回家路第四十八章 孫權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六章 初識魏延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起風雲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丕篡漢第一百三十八章 驕傲的夏侯淵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二百二十章 執念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五十一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一百零八章 大辦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