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

秦成大張旗鼓的搬遷州牧府,自然而然的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劉備已經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秦成將州牧府定於襄陽的消息,讓曹操與孫權坐立不安。襄陽地處中原腹地,從襄陽北上與東下,都十分順利。以往的時候秦成的州牧府在成都,山高地遠,哪怕秦成再強勢,也沒有切身的危機感。但是,如今襄陽城突然落入秦成手心,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爲了應對襄陽的局勢,曹操大軍屯紮在新野,孫權大軍屯聚在江夏,兩方都滿懷憂慮,生怕秦成這隻猛虎突然殺向自己,襄陽附近,風起雲涌。

然而,此時最大的變數,其實並不在襄陽,而是在遙遠的西北邊陲。

初夏的清晨已經很早就開始發亮,微風吹拂着地面,讓西北乾燥的地面出現了一些盎然的綠意。魏延與法正此時正在一排楊樹林中行走。微風吹來,四周颯颯作響。

“法軍師,主公讓我們出兵長安,卻又不說明如何出兵,這是讓我們擇機而動,這樣豈不是十分奇怪麼?這麼久了,第一次見到主公這樣的命令!”魏延從懷中摸出書信,又看了一遍,還是有些不解。

“這樣的主意,斷然不是士元想出來的。如果我猜的不錯,應該是出自諸葛亮的謀劃!”法正跟隨在魏延身邊,縷着鬍鬚說道。他和龐統相知多時,以龐統的性格,現在定然不會建議他偷襲長安。思來想去,能左右主公思想的,也只有諸葛亮了。

“那個劉備以前的軍師?”魏延一聽,臉色大變:“這廝不會是故意用計來坑陷我們吧?”

襄陽被拿下,要說諸葛亮沒有一絲怨言也不可能,萬一他心存不軌,豈不是糟了。

“這倒不會,諸葛亮的胸襟不會這般,再說了,此時進攻長安,確實是一步好棋!”所謂的英雄所見略同,法正聽聞襄陽拿下,就準備書信給秦成,建議他乘機拿下長安。誰知道,他的書信還沒送出,襄陽的書信就已經先送到了。

“那法軍師的意思,我們還是去進攻長安?”魏延問道。

“正是,此番我們兵分兩路!一路以王雙將軍爲先鋒,將軍爲統軍,我爲軍師,發兵四萬,直指長安,另一路以龐德將軍爲統軍,李嚴將軍爲輔助,起兵四萬,兩路齊下,現在長安只有曹仁與張郃的三萬多人,我們大軍突然襲擊,長安定然猝不及防!”如果單憑漢中的軍隊,自然不是長安的曹軍的對手,但是,加上停留在天水的龐德的幾萬鐵騎就不一樣了。

“恩,正好這段時間從成都送來的箭樓、衝車以及投石機都準備就位了,這次進攻長安,要省力不少!”因爲秦軍一直鼓勵馬鈞的研究事業,所以成都的匠人坊不斷的有新的發明出現。而如今秦軍主要是以攻城爲主,所以匠人坊內,目前除卻農業的工具研究外,主要就是製造攻城用品。這些箭樓、改良的衝車等,都是最新的研究之物,還未真正投入戰場使用。

“但是,我們的攻城時間不多

,如果想要拿下長安,必須在被曹軍發現的十日之內。一旦超過十日,屯聚在新野與宛城的援兵,隨時都可能回來支援!”因爲現在所有的兵力都被秦成吸引到了襄陽附近,如果曹軍得知長安被大軍圍攻,從最近的宛城附近調兵,也需要十日左右。

“這個到還好,現在陳倉關與天水都在我們手裡,出陳倉,一路潛心,先將子午谷的守軍包圍殲滅,然後在合圍長安,問題並不大,只要在五日內攻克長安,曹操就算知道,也無可奈何了!”現在的秦軍,已經具備了與曹軍一決高下的實力,再不是當初爲了一個小小的天水,都要猶豫好久的小勢力。所以,只要能拿下長安,進入中原爭霸,指日可待。

“那好,我現在就開始安排。後日出兵,趁曹軍沒有醒悟之際,我們殺曹操一個措手不及!”行軍打仗,需要許多前後準備之事,所以法正此時十分繁忙。

“辛苦孝直了!”魏延朝法正拱了拱手。

雖然法正爲人有些睚眥必報,但是作爲謀士,還是功大於過的,魏延不是秦成,他只講究上陣殺敵,只要法正對於大軍征戰有利,魏延就不會理會。

後日一早,漢中城下聚集了四萬大軍,許久沒有出戰的王雙,樂的大嘴都快咧到腦後了,他帶領一萬大軍先行,魏延與法正隨後出發,兩者要在陳倉關集合,然後從陳倉關出發,潛行到子午谷。

偏將軍張翼被從散關調回漢中,作爲漢中的留守之將。

魏延的漢中大軍在陳倉關與吳蘭的守軍匯合,稍作停留,然後開始晝伏夜出,隱蔽的朝着子午谷方向殺去。如今的子午谷守將是曹軍的大將戴陵,也是當初夏侯惇進軍陳倉關的副將。當初曹操與魏延大軍鏖戰,得勝之後,爲了預防秦軍再次從子午谷偷襲,特意安排戴陵領兵駐守子午谷。而魏延此番的目標,就是首先拔掉子午谷這個暗樁!

而在陳倉關大軍出兵不久,一道鋼鐵洪流如開閘之水,從天水郡傾瀉而出,隊伍之前是兩員大將,爲首是一員虎面武將,他手持一把大刀,目視前方,此時是西涼老將龐德,而旁邊一員武將,面目方正,神色嚴峻,是龐德的副將李嚴。兩人接到秦成與法正的信件之後,同樣帶領四萬西涼鐵騎,出天水,浩浩蕩蕩殺向長安城!

張任與費禕靜立在城頭之上,看着遠遠離去的大軍。

“張將軍,此番進攻長安,你覺得勝算如何?”費禕如今是天水太守,在他的帶領下,天水早已經恢復了當初的鼎盛,如今涼州在費禕與董允的治理下,各方面都步入正軌,百姓安居樂業,無數以往爲了躲避戰亂的居民也慢慢遷回了涼州。再等一兩年,政績考覈完畢,兩人估計也該調回成都或者襄陽任職了。

張任幾年前與曹軍大將張郃廝殺,導致身受重傷,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已經沒有什麼大礙,龐德與李嚴領兵出征,張任自然接手了城內的防守職務。他看來看遠方,微微一笑:“現在曹軍的大

軍都被吸引在襄陽附近,如果不出意外,此番大軍合擊,勝算當在九成以上!”

這麼高?費禕作爲文臣,擅長的是內政,軍事謀略還不太成熟,聽完張任的說完,他驚呼一聲。

費禕常年居於成都,對於漢中與天水的征伐之戰,還記憶猶新。當年馬超帶領十萬西涼聯軍進攻潼關都鎩羽而歸,此番秦軍出征,當真可以一舉成功嗎?

張任看到費禕疑問,細心的解釋道:“如今的秦軍,早已經兵強馬壯。以往缺乏的攻城設備,也被匠人坊大量的製作出來,現在漢中的魏延將軍的軍團,攜帶了大量的攻城設備。最主要的是,現在曹軍大軍居於新野與宛城,長安只有曹仁與張郃兩個守將!想必主公大肆的宣揚遷址襄陽,也是想要從側面麻痹曹軍。用有心攻不備,這樣的戰役,其實打起來最簡單!”

作爲益州的智將,張任的見識遠遠不是現在的費禕可以相比的。

“假如真的可以拿下長安,那接下來,我們就有的忙了!”費禕知道,如果真的長安拿下了,作爲數一數二的大城,肯定會有許多人事調動需要處理。成都的許多文臣都已經老邁,接下來,正是自己這些人大展身手的好時機。想到這裡,他不禁激動起來,如果能調任長安,那該有多好。

就在費禕思索的時候,幾百裡外的王雙大軍已經開赴到了子午谷附近。

從陳倉關出發,一路上人跡稀少,王雙的大軍又是夜間行軍,所以當一萬秦軍包圍在子午谷的時候,戴陵還尚在睡夢之中。

長安有大軍守衛,戴陵只要守住子午谷,預防秦軍從小道偷襲就可以,所以他這幾年過的十分愜意。更何況現在秦軍與曹軍相持在襄陽附近,他更加放鬆的警惕之心。

當四周喊殺之聲響起,他才意識到,自己被秦軍包圍了!

“混賬!秦軍都摸到眼皮下方了,你們的眼睛都被狗吃了嗎?”戴陵看着四周奔逃的士兵,厲聲責罵,他消瘦的臉龐,顯得有些慌亂。

他急速的穿好鎧甲,領着一隊親兵,趕赴到軍營之前。

外圍的防衛之物已經被秦軍摧毀,現在的秦軍步兵正在步步緊逼。

“將軍,現在秦軍大軍已經合圍,不知道數量多少,該怎麼辦?”從前方退回一個滿臉是血的小將,哭喊着向戴陵請示。

怎麼辦?只能突圍啊!戴陵看了看身後,他一直擔心秦軍從子午谷內偷襲,卻沒想到,竟然會有大股的秦軍從河西腹地攻入,現在如想撤離,只能全軍退入子午谷,但是子午谷的出口在漢中,進入必定被圍殲。能選擇的只有用盡全力,從側面突圍出去,秦軍圍攻子午谷的消息,一定要傳到長安去。

戴陵想到這裡,也不敢再做停留,在一百多名士兵的護衛下,策馬駛向軍營右翼,準備突圍出去!

(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一百一十六章 萁谷之殤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意弄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二十六章 龐統話天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零四章 成都易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線戰況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三十二章 邂逅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二十八章 赤壁之戰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日久見人心第四十章 協商對策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一百九十七章 夫人要回家第二百五十章 我是鄧艾第五十二章 激戰達州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六十六章 秦成的選擇第二百七十五章 奇兵之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曹丕落幕第二百七十五章 奇兵之計第三十二章 邂逅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五十一章 兩軍匯合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虎相爭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四十八章 孫權的心思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難之際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八十七章 戰前會議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藏的危機第二十八章 赤壁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曹丕落幕第一百五十五章 至死不渝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九十八章 序幕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安淪陷上架感言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雪回家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一百七十章 心碎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兩百零一章 吳下阿蒙第二百七十七章 曹丕落幕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郃行險招第二百一十八章 日久見人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奇兵之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不齒的計謀第六十章 退走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滅張魯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