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

夏末初秋,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秦成安排好了天水諸事,帶領着一干屬下,一路走走停停,歷經近一個多月的行軍,大軍終於抵達了成都境內!

秦成一人在前,策馬慢行,他看着遠處高大漆黑的城牆,長出了一口氣:“成都,我終於得勝歸來了!”

秦成返回的日期,早就被龐統計算準確。

大軍還在三裡之外,早有無數文武之人出城,準備迎接秦成的得勝之師!街道上錦旗飛揚,此時的秦成,已經成爲了整個益州的驕傲。與以往劉璋的懦弱相比,秦成纔是所有人心目中的明主!

他在短短几年的時間,東征西討,發展民生,已經將益州的勢力範圍擴大了整整一倍,這種成就,足以震懾每一個人。

“龐軍師,州牧大人回來了!”一個士兵飛奔到早已經望眼欲穿的龐統身邊。

“擊鼓奏樂!”龐統用右手遮住眼前,依稀看到了大隊軍馬的身影,急忙下令擂鼓奏樂!

在轟鳴的鼓聲中,秦成騎着戰馬,慢慢的走在成都城門之前。

“恭賀主公,凱旋而歸!”龐統爲首,身後文武諸將一起跪拜!

“都起來吧!諸位鎮守成都,也都辛苦了!”秦成從衆人身邊走過,將文武諸將一一扶起。

四周的街道之內,滿是圍觀叫好的百姓,無數秦軍士兵拼命的拉着防線,讓秦成可以緩速通過。

這才叫萬衆一心啊!

秦成滿含笑意的走過歡迎的人羣,回到府內的時候,整個臉都快要抽筋了!

想保持一個明主的形象真的不容易啊!

累了那麼久,秦成與祝融夫人早早的洗漱完畢,開始休息。

窗外月色皎潔,無數樹木搖曳着,漫天的星光靜靜的注視着這個城市!

......

第二天,秦成打着哈欠慢慢的走出房門。

“唉,好久沒有睡過這麼好的覺了!”秦成伸了伸懶腰,走到一旁,拿起一杆銀槍,反覆操練起來。

“參見主公!”遠遠的一個身穿灰袍的文士大步走到秦成身邊。

秦成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龐統!

在秦府內,能夠不經通報就自行進出的人,也只有寥寥幾個罷了。

“士元,怎麼這麼早就來了?”秦成放下銀槍,看着龐統略有發福的臉龐問道。

“這麼早?”龐統看了看已經升起的太陽,尷尬的乾笑了幾聲。

看龐統發笑,秦成也反應過來,急忙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哎呀,睡過頭了!士元莫笑!”連續那麼久的奔波,好不容易休息下來,貪睡自然是難免的。

“哪裡哪裡,是主公太辛苦了!這是這段時間的文件,主公請過目!”龐統從懷裡摸出幾沓文書,遞給了秦成。

秦成接

過文書,自己坐在一旁的石凳之上,慢慢的看了起來。

在秦成離開的幾個月內,龐統將整個治下的所有農事、兵事、政事、商事都分別彙總,讓秦成一一過目。

秦成一行行看的十分仔細。

在這段時間,整個益州的屯田與商業都在有序的發展着,秦錢的流通更加廣泛,在許多地方甚至已經取代了當地私自制作的錢幣,這讓秦成更加欣喜。永安與江州的兵力與防備也在穩步提升。

看了半天,秦成纔將文書緩緩的合上。

“辛苦士元了!其實我知道,士元是個謀略之才,用在政務上,有些大材小用了!”秦成看着在下側坐立的龐統,真摯的說道。

“爲主公分擔辛苦,是屬下的本分,哪裡有辛苦之言!再說,謀略之事上,有法孝直在,足矣解除主公憂慮了!”龐統中肯的說。其實龐統確實有些失落。自從法正達到秦軍後,隱隱已經取代了龐統的第一軍師的地位,許多人甚至認爲法正纔是秦軍的頭腦人物,作爲謀士,不能在前線與主公一起征戰,何其難堪!

“士元,最近有沒有關於孝直的問題記載!我的意思,你應該知道!”秦成聽龐統提到法正,猛的想起關於天水、西涼任命的問題,不動聲色的問道龐統。

“這個......”龐統聽到秦成這麼問,有些意外。

“此處只有你我兩人,直說就行,不必隱瞞!”秦成點了點頭,示意龐統如實來說。

“如果主公不問,屬下也會尋找機會和主公詳談的,在屬下任職期間,有多人聯名上書,言軍師中郎將法正爲人性格孤僻,恩怨分明。尤其是對於冤仇之事,睚眥必報。在他鎮守漢中的時候,許多曾經對他有過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顧,而與他有過矛盾的人,則被攜私報復。屬下擔心,長期下去,會對軍心造成影響!”龐統說完,看了看秦成:“那些信件都在機密文件內保存,如果主公要看,屬下這就去整理!”

真的變成了這樣?

秦成聽完後有些憤怒!雖然歷史中的法正確實是這般,但是秦成還是希望自己可以改變法正的爲人作風,只是沒想到,法正性格依然如此。

秦成緊緊的攥住拳頭,思索了半天,又慢慢的鬆開了。

法正確實在性格上存在很大缺陷,但是功大於過,因爲這些事情就處置法正,有些誇大其詞。

先緩一緩吧!

“回頭把那些信件都燒了吧!關於孝直的問題,我改日會親自和他談一談!人無完人,我相信他能改過來的!”

“是!”龐統低頭回應。

“士元,如今漢中與涼州都已經平定,我已經安排龐德在涼州訓練騎兵!我希望三年內,可以有一支不遜色於虎豹騎的西涼鐵騎。只有這樣,我們纔可以東出潼關,與曹操一決高下。但是,這幾年,我

們也不能停止腳步,接下里,我想拿回我們的老根據地,你覺得時機可以嗎?”天空萬里無雲,湛藍的似乎一片畫布。秦成擡頭望天,似乎有無盡的思緒。

長沙,那片夢想升起的地方!

“主公準備對劉備動手了嗎?”龐統對此毫不意外。

涼州已經拿下,既定的目標已經完成。此時需要在涼州招募騎兵,所以短時間內,肯定不會與曹操再起爭鬥,而上庸與永安的軍隊早就準備整齊,進攻荊襄之地,早晚都會被提上議程!

見龐統問話,秦成點了點頭。

“士元,馬超失敗後,如今天下只剩下四家勢力!曹操穩居中原,無論兵力與財力,都遠勝其餘幾家。孫權居於江東,保守有餘,進取不足,劉備雖然志向遠大,卻無爭霸的契機,此時,我軍與劉備隔山而望!只要穩定住了涼州,我們就可以出永安與劉備一決高下了!”

在秦成看來,曹操新敗,只要天水與漢中防守穩妥,曹操一時半會是不會進攻的。而孫權遠在千里之外,只有劉備,纔是秦軍發展的最好奠基石!

“但是主公,我們現在與劉備和孫權還是同盟關係,如果貿然背盟,會被天下人恥笑的!”正是因爲當初劉備的背盟讓許多人不齒,所以龐統才十分擔心這個名義的問題。

“士元放心吧,我不會主動被盟!此時我們只要安心等待,伺機挑動一些爭端,自然會有人跳出來的!”秦成看着着龐統,笑着說道。

“哦?請主公明示!”龐統有些疑惑。

“荊州與襄陽是中原的交叉地段,如今天下大亂,紛爭不停,曹操與孫權才能忍住不動手,只要局勢穩定,無論是江東的孫權,還是許昌的曹操,都會想辦法拿下荊州!得荊州,就得沃野千里!要知道,荊州幾郡可遠遠超過了涼州!如果有機會拿下荊州,你覺得孫權與曹操能放手不要嗎?”秦成反問龐統。

“是啊,再好的盟約,在利益的驅使下也會化爲灰燼!只是主公,如何可以挑起荊州的矛盾?”龐統還是有些不理解。

“重點就在鎮守江陵的大將關羽身上!此人性格高傲,爲人有極度自負,我們可以從他身上下手!只要我們按兵不動,劉備與孫權之間一定會發生摩擦,因爲壽春由曹操佔據,如果孫權想要強大,就一定要拿到荊州!我們只需要等,然後再乘勢加把火,整個荊州就會亂起來了!”秦成有了後世的經驗,對於荊州的得失看得十分清楚。

“如果荊州真的大亂,那麼我們就正好可以渾水摸魚了!”龐統摸了摸自己的鬍鬚,笑着說道。

“回去準備吧!我們休整一年,一旦局勢有變,我們立馬出兵荊州!拿回屬於我們的東西!”秦成看着東方,那是他起兵的地方,劉備,你佔據了那麼久,也該還回來了吧?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七章 曹丕落幕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一百六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四章 廬中對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混戰第五十九章 嚴顏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二百二十九章 困獸之爭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二百二十章 執念第一百五十五章 至死不渝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難之際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城求援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十一章 又添虎將第一百六十六章 做媒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故突生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一百六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六十六章 做媒第三十九章 天妒英才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七十五章 劍指雲南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五十一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柴桑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六十六章 秦成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雪回家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十四章 第一戰第二十四章 雙英定計第三十二章 邂逅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反戈第六章 初識魏延第七十五章 劍指雲南第一百零二章 裡外夾擊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安淪陷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襄陽論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一百三十章 死守營地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四十七章 秦成中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八十二章 惡鬥第一百四十章 援助馬超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一百三十章 死守營地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滅張魯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夷陵之戰第二百七十章 陸遜之死第四十七章 秦成中計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一百七十章 心碎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六章 初識魏延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二百一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