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

雷銅、吳蘭帶着士兵快速的撤回到中軍。

張衛又上前衝殺一陣,方纔帶着得勝之兵耀武揚威的返回漢中軍營。

不出意料,又是無數的恭維和讚揚之聲。

連續兩日的勝利,已經嚴重的衝昏了張衛的頭腦。他現在已經遠遠沒有了當初對秦軍的畏懼。在他看來,秦軍僅僅是有幾名大將在支撐場面,除卻這些大將,麾下的士兵就是一羣烏合之衆。他放下手中大斧,席地坐在營帳中,得意的笑了一番,朝帳外叫來一名隨軍的書佐。

“這幾日的情況你也知道了吧?潤色一下,給將軍發一封捷報!寫的好的話,將軍封賞下來,少不了你的好處!”張衛摸着鎧甲,笑眯眯的看着書佐。張衛所說的將軍,指得就是張魯。張魯現在官拜鎮南將軍。

書佐領命,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

長安城內,府衙議事廳正聚集着無數文臣武將。長安城,在西周時稱爲“灃鎬”。“灃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灃京和鎬京的合稱。秦時稱“內史”,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置長安縣,在長安縣屬地修築新城,名“長安城”,意即“長治久安””,改長安城所在地區爲“京兆”,意爲“京畿之地”。後來改國都於洛陽,長安就漸漸有些沒落。但是作爲數一數二的城池,長安依然是拱衛中原穩定的西方第一大城。

此時,曹操正居中央而坐。身上一身紫色錦袍,頭戴一頂玉冠。周邊分別圍着幾個將領:徐晃、夏侯淵、許褚、荀彧、鍾繇、高柔等人。

建安十五年,司隸校尉鍾繇就已經率三萬曹軍與馬超的西涼部隊在關中相拒半年有餘,此時據守西涼、關中的部隊,實際上是一個由十個大、小軍閥組成聯合體,韓遂、馬超部是這個聯合體的核心,但是他們並沒有嚴密的統屬關係。平時,他們分散割據於自己的地盤,在發生利益相關的情況時,纔會集中一起,共同對敵。但是,關中之地在名義上是歸順於曹操的,所以,可想而知,曹操對馬超和韓遂多麼憎恨!西涼騎兵十分驍勇,所以強悍的西涼軍團總是曹操向西南進兵的一個巨大威脅,曹操想要擴張,卻擔心在自己的大軍深入漢中和巴蜀險地的時候,西涼騎兵從背後插上一刀,所以纔會在荊州亂戰的時候安排鍾繇插入關中腹地,本意是扼制西涼軍團的發展,沒想到卻激怒了馬超與韓遂,最終變成現在這樣進退不得的局面。

曹操根據賈詡的計謀,本來想通過冊封的方法,拉攏秦成新成立的益州集團,但是沒想到秦成竟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而且,在建安十六年春不顧益州是否安穩,就開始率領大軍北上,進攻漢中。曹操得知後,處死了在許昌爲質的馬騰及其兩個兒子馬鐵、馬休,然後安排曹丕駐守鄴城,荀攸、程昱留守許昌,自己親率十萬大軍奔赴長安,意圖從西涼的泥潭中走出來,搶在秦軍之前發動對漢中的戰役。

“元常,最近關中的情況怎麼樣了?”曹操首先問道鍾繇。

鍾繇久居長安,又與西涼軍團交戰許久,所以十分清楚情況

鍾繇身穿一身青色長衫,內襯是一身白色絲綢,腰間繫着一個白玉絲帶,正立於下方,看到曹操問話,急忙拱手上前。

“回丞相,自從馬騰死後,馬超與韓遂的軍團打着復仇的口號,聯軍十萬,在開春後,已經深入長安腹地。因爲卑職兵少將寡,只能退守長安。西涼軍團走的路線是出散關、過郿縣,現在已經在藍田附近!”藍田是古秦國面對山東六國修建的一座大型軍營,當時長年屯兵十萬。秦滅六國後,將藍田開闢成一片沃野之地。

“藍田!”曹操站起來,眯着眼睛看着旁邊懸掛的一張地圖。

“丞相,屬下看來,西涼軍團的目標應該是潼關!”看到曹操思索,旁邊的荀彧急忙起身,指着長安以東的一塊空地說道。

潼關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長安城高兵多,所以韓遂與馬超商議後準備越過長安,由潼關入中原。只要攻下了潼關,十萬西涼鐵騎可以橫掃中原大地。

“馬超與韓遂竟然敢孤軍深入?當真不怕死啊!”曹操冷哼一聲。

“荀先生覺得如今我軍該怎麼安排?”曹操望着荀彧。如今曹操的智囊只有荀彧在身邊。

“我等最初的籌劃是,震懾西涼,用大軍攻下漢中。但是,如今情況忽變,西涼軍團屯兵藍田,兵指潼關。當今之際,只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了西涼軍團,然後揮師天水、西涼,方爲上策。屬下的建議是,漢中不妨丟給秦成,我軍只取天水與西涼兩郡!”荀彧是一個乾瘦的文士,立在曹操身邊,顯得有些弱不禁風。

“荀先生的意思是我們不再管漢中了?”曹操有些不喜。

“不是不管,是現在我們管不了。如果丞相繼續朝漢中進軍,潼關肯定要失陷,一旦潼關被攻破,中原就岌岌可危了。不如捨棄一個無關緊要的漢中,得到天水與西涼兩郡,不僅如此,我軍還掃清了身後的障礙,一旦兩郡平定,可以兵分兩路進攻漢中,這樣豈不是更好?”荀彧分析的更加透徹。

自從西涼軍團決定進攻潼關開始,與曹操就已經是不死不休的結局了。

“漢中給了秦成,那上庸怎麼辦?”曹操用手指敲着地圖,若有所思的問道。

“這要看丞相的意思了,如果丞相想要漢中局勢更亂一點,不妨令新野的樂進、李典部隊詳攻襄陽,給劉備製造點壓力!”荀彧笑着說。

“怎麼又扯到劉備了?”曹操有些迷糊。

稍作思想,曹操就醒悟過來。一旦秦成進攻漢中,劉備定然會趁機去攻打上庸。如果新野軍隊給劉備壓力的話,劉備的軍隊就不敢輕舉妄動。那麼,張魯漢中一旦失守,就一定會潰退到上庸。屆時,漢中、上庸、襄陽三地可以彼此牽制,誰都無可奈何對方。到時候自己收復了天水與西涼,就可以再騰出手來進攻漢中了。

“文若當真是吾之子房啊!此計甚好!”曹操想清楚前後關係,立

馬笑顏以對。

“徐晃將軍,你先率三萬士兵,從長安沿黃河直下,與潼關守將曹仁將軍配合,鎮守潼關,我我親率大軍由後路包抄西涼軍隊,這次務必要將西涼軍團一網打盡!”曹操一邊說,將伸開的手掌緊緊握在一起。

曹操安排過徐晃,又叫來一名文書,將新野之事做了詳盡安排,蓋上自己的隨身印章,安排快馬送出。

......

此時的南鄭城,一片人心惶惶。隨着秦成攻克益州全境,西涼軍與曹軍又在關中之地反覆爭奪,漢中處於中心地段,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更有無數的小道消息,說曹操就要從長安出兵,進攻漢中。此時的張魯,正坐在天師府內仔細的觀看定軍山方面發來的信件。因爲張魯建立了五斗米教,自稱天師,所以他將州治府直接改成了天師府。

張魯一邊看一邊笑,肥胖的臉頰快要擠成一團。府外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張魯擡起頭,閻圃正快步走了進來。

“拜見主公!”閻圃頭戴一個方巾,身披一件褐色披風,身上是一身青色的棉麻長衫。

“閻功曹來的正是時候,快來看看定軍山發過來的捷報!”張魯揚着手中的信件,對着閻圃嚷嚷起來。閻圃目前在漢中擔任功曹,主要負責文事與政務。

“哦?”閻圃急忙上前接住。他此番前來就是爲了對張魯彙報軍情的。

閻圃一字一句的看完,眼睛不停的在眼眶內打轉,等了許久,纔對張魯說道:“主公,秦軍歷來兇猛,屬下擔心秦軍在使用詐敗之計,是否要提醒一下張衛將軍?”

張魯聽完,臉色刷的一下就拉了下來。“閻圃,你這是在諷刺我的弟弟不諳軍事啦?秦軍去年先被劉備所敗,又與劉璋大戰半年,如今勉強來攻,定是氣力不濟,豈有詐敗之理!以我看,秦軍就是一羣烏合之衆!”

看到張魯生氣,閻圃急忙告罪。

看到閻圃惶恐的表情,張魯大手一揮,表示不予追究了。

“閻先生,你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覺得張衛將軍打的很不錯,你說說,我該怎麼獎勵纔好?”張魯已經開始想着如何獎勵張衛了,彷彿秦軍已經被張衛的兩萬軍隊消滅乾淨一般。

“主公!可以贈送美酒黃金對將士進行嘉獎,其餘之事,留待勝利之後再說,屬下此番前來,主要是和主公通稟關中之事的!”閻圃不願意在張衛的事情上多做糾纏,急忙岔開話題。

“關中怎麼了?”張魯剛剛放下的心瞬間又提了上來。

“主公勿驚,是好事。西涼的聯軍越過了長安,朝潼關進發了,曹操估計要調兵去潼關與馬超決戰,一時半會,肯定不會進攻漢中。”閻圃看張魯緊張,急忙解釋道。其實他還想說,要不要從漢中抽出些兵馬去定軍山,看到張魯如此維護其弟,又擔心曹操使詐偷襲漢中,想了想,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既然主公不喜,自己又何必去找不自在那。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十一章 又添虎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退兵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第九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八十章 是去是留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十五章 計收黃忠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五十一章 兩軍匯合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二百一十一章 關羽敗亡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六十六章 做媒第二百五十四章 深陷泥潭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滅張魯第二百七十七章 曹丕落幕第二百五十六章 猶豫的曹休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野戰事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二十九章 激戰江陵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藏的危機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張飛之死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萁谷之殤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九十二章 拿下綿竹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二百二十三章 固執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難之際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不拜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第九十二章 拿下綿竹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四十九章 城內失火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四十七章 秦成中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二百三十章 坐看風雲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退兵第二十六章 龐統話天下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二十六章 龐統話天下第六十六章 秦成的選擇第十五章 計收黃忠第一百九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上還是東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二十八章 赤壁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兩百零一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二百五十章 我是鄧艾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八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六十章 退走第六章 初識魏延第二百七十章 陸遜之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起風雲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八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城求援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二百一十八章 日久見人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