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諸郡雜事

想了片刻,孫策說道:“茅山宗茅宗主就要回去了,你們派人與茅宗主一起回茅山查一查,那麼多人,茅山一定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頓了一下,孫策又說道:“對吳郡所有酒館和客店都好好查一查,我感覺他們似乎就在附近!”

“屬下遵命!”二人領命,拱手而去。

孫江和孫湖走了,可這事還得繼續議下去。

“大家都說說吧,這龐大勢力可能來自何方?”孫策敲着面前的案几,沉聲問道。

只見主簿嚴畯開口說道:“主公,臣以爲這股龐大勢力極有可能來自劉表!”

孫策點點頭,問道:“說說看!”

“回稟主公,南陽爲荊州牧劉表所有,且劉表與主公有仇怨,自不願意看主公崛起於江東,因而派出刺客助彭林行刺於主公!”嚴畯開口說道。

孫策感覺這個理由並不充分。

卻見嚴畯又繼續說道:“且當初劉表謀害破虜將軍之計便與此如出一轍,皆是暗放冷箭。”

孫策搖了搖頭,說道:“劉表守戶之犬,無有進取之心!”

嚴畯聽了一笑,開口說道:“正因爲劉景升不過一守戶之犬,所以不管這次行刺是不是由他所爲,主公都應對外宣稱是劉景升所爲。”

孫策一聽,恍然大悟。

卻見嚴畯繼續說道:“一則,主公將來討伐荊州藉口更加充分。二來,可以試探此事是否爲劉表所爲。三則,若不是劉表所爲,還可以使真正的行刺者放鬆警惕!”

孫策聞言連連頷首,看來這個黑鍋只能讓劉表背了。

第二日,孫策對外公佈,荊州牧劉表派人於茅山行刺於己。同時,孫策一面向朝廷上表陳情,一面給劉表送去一封信。

這信裡自然沒有什麼好話,大有發兵攻打荊州之勢。

事實上,孫策已經對緊挨着荊州江夏郡的鄱陽郡下達了命令,除了防備劉繇之外,可以派兵向西出柴桑,襲擾荊州。

雖然,對外公佈行刺乃是劉表所爲,但是孫策依舊沒有停下調查的步伐。

孫策幾乎可以確定,那個道士就是于吉。

於是乎,密碟司又多了一個任務,便是捉拿于吉。

此時的于吉不過是被逐出茅山宗的一個落單道士,遠遠不像書中所記載的那般信徒無數,影響力巨大。

起碼,孫策曾經詢問過很多人于吉之事,皆未曾聽說過。

也只有茅清,這個于吉曾經的師傅說出了于吉之事。

孫策發現,自己似乎在尋找隱藏的歷史。

于吉能夠從一個落單道士發展成在江東極有影響力的天師,一定有其原因,想必是受到了某些人的幫助。

本着誰得利,誰所爲的簡單邏輯,幫助於吉的人一定是孫權了。

算算時間,也對的上。

從195年到200年,五年的時間足夠于吉成長爲一個名滿江東的天師了。

只是碧眼兒如今才13歲,難道說古人都這麼早熟?

倒也能夠理解,自己不也小小年紀就隨父親征戰沙場,如今不過20歲也佔據了大半個江東!

整個江東有條不紊的按照孫策的設計發展着。

鄱陽郡都尉孫賁不停地招兵練兵,一邊防備着南部的劉繇,一邊兵出柴桑縣襲擾緊挨着的江夏郡。

秣陵郡太守恆階和秣陵縣令步騭,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重建秣陵城,當然還有討逆將軍府,這個工程可是不小,也許要明年的這個時候才能建成。

當然秣陵都尉孫河也在緊鑼密鼓的徵兵練兵,時刻防備着江西的袁術。

如今袁術新敗,所考慮的也是爭奪中原和徐州,雖然對於孫策控制江東的速度有些驚訝,卻仍舊認爲江東非成事之地。

而宛陵郡郡丞魯肅的重要任務則是教化山越,至於宛陵郡都尉董襲,則一邊徵兵練兵,一邊出兵山越。

對於宛陵郡西邊的廬江郡,孫策暫時不好下手,如今陸康還沒死,依舊是廬江太守。

除非孫策想和吳縣陸氏一刀兩斷,否則絕不能攻打廬江。

反正陸康也70歲了,恐怕活不了多久。

毗陵郡的屯田做的不錯,毗陵郡郡丞王偉已經初步建起了嗝縣和長蕩縣。

吳郡的漁鹽之事也發展迅速,海鹽縣和長水縣出產的鹽和醃魚越來越多。而吳郡郡丞陸俊也知趣的遞上了辭呈。

孫策當然不能一下子就同意,好像自己巴不得陸俊辭職似的。

推辭了兩次之後,孫策改任陸俊爲幕府議曹從事,而吳縣縣令虞翻則是新任的吳郡郡丞。

會稽郡郡丞高岱前些日子來報,說是一百畝試驗種植的冬小麥長得不錯,大概五月底六月初就能成熟。

六月份正好能夠趕得上種一季水稻,十月份正好成熟。接下來十月份又可以種一季冬小麥。

雖然小麥的產量比較低,不過總比一年只種一季水稻強得多。

這個時代南方的畝產要比北方低一些,主要原因是生產方式粗放,不像北方人多地少精耕細作。因此南方水稻畝產差不多在3石左右。南方小麥畝產則在2.5石左右。

《漢書•律曆志》記載,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即一石爲120斤。

因此水稻畝產約爲360斤,摺合現代爲180斤。

小麥畝產則約爲300斤,摺合現代爲150斤。

孫策認爲,自己的治下,如今毗陵郡,吳郡,會稽郡以及秣陵郡和宛陵郡都可以嘗試種一季冬小麥,一季水稻。

這樣一來,討逆將軍府每年可以多收六分之五的糧食,將近翻了一倍。當然往南比如鄱陽郡,豫章郡,廬陵郡則可以試種雙季稻,再往南交州則可以種植三季稻。

如果自己再派人往占城得到占城稻這種極爲高產的作物,那麼想必自己征戰天下的糧食就不愁了。

當然,想要一下子提高糧食產量是不現實的。

會稽郡雖然試驗成功,卻依舊還有一系列的問題要解決。

所以,孫策不可能一道命令下去,毗陵郡等五郡一下子就全部開始試種兩季糧食,一季水稻,一季冬小麥。這樣老百姓接受不了,恐怕衆多的官員也無法接受。

以會稽郡爲試驗區,在全郡範圍內推廣。

孫策的打算是用一年的時間在會稽郡完成實驗和推廣,用三年的時間在毗陵郡等五郡內進行推廣。

用五年的時間保證這五郡都實現一年種兩季糧食。

同時,孫策也會盡快派人前往占城收集占城稻。

要知道,占城稻這種高產作物對於這時的中國南方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作弊器。就像後世明末清初從美洲傳來的玉米和紅薯一樣。

農業時代,糧食就代表着一切!

32、大發神威太史慈32、 事了拂衣抽身去35、孫權的恨意32、大發神威太史慈42、倒黴蛋寇封130、秘密18、漁鹽之利(二)94、翩翩貴公子92、城破身死25、會稽賢郡吏77、爲了吳侯113、滿載而歸的海軍92、縣尉郭英77、洞房花燭夜93、糧食49、血戰柴桑(七)82、朝貢天子92、縣尉郭英91、許都來使14、江表虎臣徐文向98、滿寵76、顧曲周郎13、長沙戰事104、銅礦和鑄錢6、初見甘寧76、迎親97、毒士14、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二)72、平山越(十四)7、黑衣魚服親衛軍92、縣尉郭英127、九江事48、血戰柴桑(六)53、粗中有細82、享用戰利品34、牛渚之戰63、悲劇的紅鬍子40、出城110、嬀覽和戴員7、蘄春城降21、戰會稽(三)113、滿載而歸的海軍130、秘密69、白馬74、荊州戰起83、夫人莫急118、淮南戰事(五)68、平山越(十)45、茅山叛徒名于吉159、奪城和逃亡22、無堅不陷張文遠(一)13、江東孫郎美名揚117、淮南戰事(四)160、突圍52、猛人張翼德73、內衛司衙門33、武漢三鎮的設想146、書院考試(四)79、徐元直自西而來99、毗陵農事88、丹陽趙氏116、淮南戰事(三)1、毗陵城(一)120、碰撞60、海賊紅鬍子97、毒士54、血戰柴桑(十二)63、平山越(五)13、長沙戰事94、劫糧92、城破身死35、孫權的恨意93、糧食96、大敗67、二女106、戰前瑣事143、書院考試(一)126、花房裡的風情59、衣帶詔事泄39、陳橫之死8、引兵北上戰廣陵(六)100、吳郡漁鹽84、再見趙靈兒100、吳郡漁鹽17、孫伯符一鳴驚人2、投石車38、救人106、宛陵山越事39、龐氏叔侄4、毗陵城(四)70、平山越(十二)89、許攸42、劉繇去豫章28、騎兵來了31、廣陵張子綱59、奇怪的海賊56、自薦枕蓆8、有人自曲阿來62 、甘糜二夫人17、漁鹽之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