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戰會稽(三)

山陰之野戰役結束後,孫策令大軍休整一日。

第三日,孫策命大軍圍城,四面攻打。

城下大軍陣前,孫策看着簡陋的攻城方式,眉頭微皺。

此時的攻城工具已經有了衝車,雲梯,投石車等,但是孫策軍中並沒有準備。準確的說,孫策軍中沒有相應的工程技術人員,能夠製造這些攻城武器。

而孫策本身雖然具備一些簡單的物理機械知識,比如槓桿啊,滑輪啊之類的,卻缺乏實際應用的經驗,自然不可能短時間內造出這些玩意。

所以,此時孫策大軍的攻城方式極爲簡單。

攻城兵士先用弓弩仰射,擊退城上守兵,隨後大量士兵持弓弩,操刀槍,迅速接近城牆,四面架梯,緣梯登城。

兵法有云,五倍圍之,十倍攻之。

此時,王朗上次逃回的潰兵加上原本城中留守的一萬士卒,約莫共兩萬餘。

而孫策大軍也只剩下兩萬出頭,兩軍人數相差不大。

因而,對於孫策軍來說,攻城十分艱難。

然而,在王朗眼中,孫策大軍攻城甚急,整個山陰已經搖搖欲墜。

焦急的王朗,氣急攻心之下,甚至想要派兵出城,與孫策決一死戰。

若是孫策知道王朗的想法,一定會激動的鼓掌,若是出城野戰,豈不是正合我意?

不過,王朗雖然急的神志不清,周昕和嚴白虎兩人還是很清醒的。

之前一戰人多尚且敗退,此時已經敗了一陣,更沒有了兵力優勢,如何敢與孫策大軍野戰?

若真要野戰,那豈不是老壽星上吊,活得不耐煩了。

當然,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嚴白虎和周昕當然不會赤裸裸的告訴王朗,我軍士氣低沉且戰鬥力低下,出城必敗!

只見,嚴白虎開口說道:“王太守,孫策兵勢強大,我軍宜深溝高壘,堅壁勿出,不消一月,彼軍糧盡,自然退走!”

嚴白虎看王朗似乎意動,便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到那時,我軍趁虛掩之,可不戰而破也!”

周昕一聽,心中大喜,只見他拍了怕手說道:“嚴兄所言大善,我等正當如此!”

王朗一看,連周昕也這麼說,便捋一捋長髯,點頭說道:“就依二位所言!”

此後,王朗固守山陰縣不出。

孫策派大軍連攻五日,城不能破,孫策大怒。

這一日,孫策召衆臣議事。

營寨中心處,孫策大帳中,衆人正在議事。

“都說說吧,這山陰縣到底如何打?”孫策右手食指緩緩的敲擊着案几,沉聲說道。

過了片刻卻見兵蓸朱恆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

孫策看到後,心中一動,開口說道:“休穆可有妙計?”

朱恆聽之一喜,開口說道:“回稟主公,我有一計,或可一試!”

孫策一喜,說道:“說來聽聽!”

“是,主公!”朱恆笑着繼續說道:“王朗負固守城,難可卒拔。會稽錢糧大半屯於查瀆,其地離此數十里,莫若以兵先據其內,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

孫策的右手食指又敲了敲桌子,嘴中默唸着:“查瀆,查瀆!”

過了片刻,孫策笑道:“此計妙矣,可破賊軍!”

孫策話音剛落,卻見周瑜開口進言道:“主公大兵一起,王朗必然出城來趕,可用奇兵勝之。”

“取城只在今夜,諸位當戮力同心!”孫策起身說道。

衆人連連稱諾。

是夜,孫策令人於各門燃火,虛張旗號,設爲疑兵,連夜撤圍南去。

卻說夜半時分,有士卒報與王朗,稱孫策大軍已退。

王朗便領嚴白虎,周昕等人上城樓觀看。

“城下煙火並起,旌旗不雜,孫策軍應該還沒走吧!”王朗看着城下,遲疑着說道。

卻聽周昕自信滿滿的開口說道:“孫策賊子必然已經退走,城下煙火並起,旌旗不雜,不過是疑兵之計罷了,我等應派大軍趁勢掩殺!”

王朗聽此一愣,正要說話,卻見嚴白虎也點頭說道:“周將軍所言有理!”

頓了一下,嚴白虎又繼續說道:“孫策此去,難道是要去查瀆?”

王朗一聽,大驚失色,驚怒道:“孫策此賊甚壞,查瀆乃是我會稽屯糧之地,若是有失,則此賊不缺糧草,我軍被圍,久之必敗!”

只見王朗一拳狠狠捶在城牆垛口上,顧不上疼痛,王朗怒聲說道:“你二人各領兵馬追之,引軍先行,我隨後領兵接應!”

嚴白虎與周昕二人領命而去,出城追趕。

此時已是深夜,嚴白虎與周昕命士卒多點火把,連夜而行。

離城二十餘里,嚴白虎與周昕領軍行至一處密林。

嚴白虎與周昕二人相視皺眉。

“周兄,我有些不好的預感!”嚴白虎緩緩說道,言語沉重。

周昕面色極爲難看,開口道:“我也有不好的預感!”

兩人話音剛落,忽聞密林中傳來一聲鼓響,兩邊頓時火把齊明,其亮猶如白晝!

嚴白虎隨之大驚,將胯下寶馬一勒,便要回走。

卻見這時,一將當先攔住嚴白虎,火光中望去,正是孫策帳下軍司馬李襄。

見是李襄,周昕舞刀來迎。

周昕原以爲,嚴白虎定然與自己一同迎戰李襄,卻不料嚴白虎早已被孫策打的嚇破了膽,根本不敢迎敵,直接領着手下數百騎兵親衛逃走。

約莫五六十回合後,無人相助,心中無比憤恨的周昕被李襄一槍刺死。

只見李襄手中大槍將周昕屍體一挑,高聲喊道:“爾等還不投降?”

話音一落,衆軍皆降。

嚴白虎殺出一條血路,往餘杭而走,一路上,不斷有親衛或故意或無意掉隊,待至餘杭,麾下騎士已經不足五十。

王朗聽知周昕與嚴白虎二人已敗,不敢入城,遂引部下奔逃海隅而去。

孫策率大軍返回山陰,山陰守卒見大勢已去,便不戰而降。

孫策命韓當領騎兵追捕嚴白虎,務必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至於王朗,孫策有些猶豫,思索片刻,最終還是命令徐琨與賈華二人領兵追擊王朗,務必生擒。

第二日,孫策命數十信使曉諭各縣。

五日之內,除孫策已攻佔的餘暨、山陰二縣外,會稽郡北部的上虞、餘姚、句章、鄮縣、鄞縣、諸暨、剡縣、烏傷、大末九縣皆降。

至於會稽郡南部的章安、永寧、東冶三縣,則由於距離較遠,暫無消息。

(三更,求收藏)

12、兵圍吳縣92、城破身死103、觀江閣之亂(二)133、皖縣喬氏75、孫策大婚21、挺進沙羨98、滿寵101、會稽的船9、城頭變幻大王旗124、馮方女97、棱堡計劃27、淮北混亂戰不休(一)99、黃射至濡須口59、平山越(一)43、豫章與丹陽155、寒夜出城37、孫策西巡(二)66、天生郭奉孝91、先登62、臨危不懼朱休穆93、袁術的使者90、傳人8、盛憲之死11、接風洗塵孫郎宴55、兼併豫章104、彭祖之死115、淮南戰事(二)146、書院考試(四)119、孫策的槍73、派系65、殺雞駭猴1、伐楚38、拔長劍兮倚長天43、豫章與丹陽89、許攸94、劫糧57、兄弟15、襲擾襄陽60、劉協陽痿了66、天生郭奉孝27、伏擊37、兵圍秣陵29、呂子衡閣中對10、楓橋24、無堅不陷張文遠(三)10、激烈交鋒13、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一)92、縣尉郭英67、平山越(九)165、陳公臺船中對80、彭澤都督65、平山越(七)65、後宮的糾葛102、觀江閣之亂(一)64、郭嘉被俘1、顧瀅有孕55、兼併豫章86、孫皎統兵41、戰前26、羣賢畢至44、血戰柴桑(二)81、誰能想到72、郭奉孝車中對91、先登27、伏擊87、巡視秣陵郡100、羣聚觀江閣(一)29、淮北混亂戰不休(三)7、引兵北上戰廣陵(五)69、平山越(十一)5、大業當興在江都97、毒士87、三大工程16、引兵北上戰廣陵(十四)37、孫策西巡(二)91、許都來使46、孫伯符遇刺5、劉表的應對39、龐氏叔侄12、一曲洞簫關山月78、兩個姐夫59、奇怪的海賊91、先登12、引兵北上戰廣陵(十)59、衣帶詔事泄40、急赴彭澤75、各議26、孫伯符大破祖郎(九)38、秣陵火起5、劉表的應對58、圈禁49、血戰柴桑(七)116、淮南戰事(三)72、關公戰顏良104、彭祖之死23、臨湘之戰(二)42、戰起137、淮南大都督府104、銅礦和鑄錢67、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