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全據吳郡

孫策率軍在凌家莊休整了一天,這一天正要出發,卻一下子得到兩個好消息。

第一個消息便是黃蓋已經率軍攻下餘姚縣。

第二個消息則是三叔孫靜率家丁僮僕趕走了原來的縣令,此時富春縣也已經在孫氏掌控之下。

孫策聽到這兩個消息大喜,如此一來便只剩下錢塘一縣了。

四月底,孫策大軍兵進錢塘。

昭武校尉黃蓋,參軍呂範領兵出餘杭,與孫策中軍匯合。

孫靜領長子孫暠,次子孫瑜率僮僕500往錢塘見孫策。

當日,孫策命大軍休整,次日攻打錢塘。

錢塘乃是吳郡大縣,青磚夯土城牆極爲堅固,戶數萬餘,人口3萬多。

錢塘地理位置重要,是連接吳會的要津重鎮。出錢塘城往東南行數裡,便是浙江邊上西津渡口。之所以叫做西津渡口,是因爲這渡口正好在浙江西岸。

過了江,便是會稽郡要鎮餘暨縣,乃是扼守會稽郡郡治山陰縣的門戶。

第二日,孫策命大軍圍三缺一,留下南門。

同時,孫策也未派兵搶奪西津渡口。

嚴白虎早已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幾次三番敗於孫策之手,嚴白虎根本提不起勇氣再和孫策交戰。

既然不敢打,那就只能逃。

嚴白虎也算是看出來了,孫策這是要把自己往會稽郡逼!

嚴白虎破口大罵孫策貪心不足,佔了自己的吳郡,還想要佔會稽郡!這不是得隴望蜀嘛?不對,應該叫得吳望會!

不過,這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呢?嚴白虎心中反而有些暗喜,既然孫策要逼自己去會稽,那自己不妨就按照孫策的思路走。

看來在自己進入會稽郡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起碼性命無憂。

至於會稽太守王朗,嚴白虎完全不擔心此人可能會不接受自己。

畢竟脣亡齒寒,明眼人都看的清楚。

嚴白虎暗下決心,便借王朗之力爲自己報仇!王朗名望所在,想必不會讓自己的失望吧。

王朗有沒有讓嚴白虎失望暫且看不出來,反正嚴白虎沒有讓孫策失望。

嚴白虎又一次逃了,這一次,嚴白虎真的成爲了喪家之犬。

孫策聽聞嚴白虎已逃出錢塘縣城,嘴角掛起了一絲得意的微笑,如此吳郡已經全部被孫策佔領!

“主公,末將請命追擊嚴白虎!”卻是凌操站出來請命。

孫策最近對凌操極爲滿意,不過是幾天的時間,凌操已經將千餘俘虜練得服服帖帖,如今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別部司馬。當然,這一千來人的戰鬥力還有所欠缺。

孫策看着凌操,笑着說道:“坤桃莫急,這仗還有的打!”

凌操一愣,一時間有些想不通。

作爲主公,孫策當然不會告訴他,自己放嚴白虎入會稽郡,只是想要找一個藉口攻打會稽罷了。畢竟這年頭,大漢天子還在,幹什麼都得找藉口不是?

況且嚴白虎也只逃走了不足千人的潰兵,不足爲慮。

倒是城中留下的兩千潰兵,十分光棍,直接全部投降。

孫策也不多加考慮,直接任命孫暠和孫瑜兩人爲侍衛司軍司馬,將兩千俘虜分開,一人一半。

已經打了兩個月的仗,士兵們也多有疲乏,各部各營也多有減員,孫策在考慮先行讓士卒休整一個月,同時擴軍整編,將嚴白虎的那些俘虜消化掉,或放還爲民,或繼續從軍。

至於會稽和嚴白虎那裡,就先打一個月的口水仗吧!

出使王朗的人選,孫策都已經決定好了,就讓陸昭這小子去吧!

考慮好之後,孫策任命周瑜爲陪戎中郎將,督吳郡南部都尉事,簡稱吳南都督,並就地將陪戎營擴軍爲五千。有權節制侍衛司軍司馬孫輔,孫海,鄧當、李襄所部,及別部司馬凌操所部。

孫策同時任命陸昭爲吳南都督府長史,出使會稽郡,並要求會稽郡太守王朗捕捉嚴白虎,並將其交給吳郡,以明正典刑!

對於這樣的要求,孫策閉着眼睛也知道王朗不會答應,可是不答應又能怎樣呢?

孫策對陸昭的要求只有一個,儘量拖延一個月的時間。

WWW▪ttκΛ n▪c ○

安排好吳南都督府事宜之後,孫策領虎步校尉徐盛,揚武校尉韓當,昭武校尉黃蓋,侍衛司軍司馬孫暠,孫瑜所部返回吳縣。從事祭酒張紘,功曹秦鬆,主簿恆階,參軍呂範,兵蓸朱恆隨軍而行。當然,孫策的三叔孫靜也一同前往吳縣。

五月初,孫策領諸軍至吳縣。

三日,孫策於吳縣大宴羣臣。

四日,孫策命令割吳郡北部,丹徒,曲阿,毗陵,無錫,陽羨五縣爲毗陵郡,郡治毗陵縣。

以原討逆將軍府參軍呂範遷爲毗陵郡太守,以原毗陵縣令王偉遷爲毗陵郡郡丞。升任原昭武校尉黃蓋爲昭武中郎將,至毗陵郡後將昭武營擴軍至五千,行毗陵郡都尉事,兼毗陵屯田事宜。

同時,孫策還命令毗陵郡郡丞王偉招募江北流民,於長蕩湖及滆湖附近分置長蕩縣與嗝縣。

孫策下命之後,又召集呂範,王偉,黃蓋三人密議,明確毗陵諸事以呂範爲主,黃蓋和王偉爲輔。

割掉北部五個縣之後,吳郡還剩下南部八個縣,這八縣乃是吳郡最爲富庶的地區,人口密集,約莫有六十萬餘。而北部五縣人口只有三十萬餘左右。

五日,孫策再次下令。

以其三叔孫靜爲吳郡太守,陸俊繼續擔任吳郡郡丞,原忠武校尉程普升任忠武中郎將,納嚴白虎軍俘虜3000,將忠武營擴軍至5000,行吳郡都尉事,兼吳郡屯田事宜。

以原揚武校尉韓當爲揚武中郎將,將揚武營擴編至5000,其中一千五百騎兵,一千五百弩兵,兩千槍兵。

以原宣武校尉朱治爲宣武中郎將,督江北事宜,稱江北都督,將宣武營就地擴編爲5000。

以原江都縣令陳端兼任江北都督府長史。

六日,孫策再次下達命令。

召駐守丹徒、曲阿二縣的侍衛司軍司馬孫河領本部兵馬回吳縣休整,兩縣駐防事宜交接給黃蓋的昭武營。

召駐守陽羨的侍衛司軍司馬賈華領本部回吳縣休整,陽羨縣駐防事宜交接於黃蓋的昭武營。

召駐守烏程的侍衛司軍司馬宋謙領本部回吳縣休整,烏程縣駐防事宜交接於程普的忠武營。

召駐守由拳、海鹽二縣的侍衛司軍司馬徐琨領本部兵馬回吳縣休整,兩縣駐防事宜交接給程普的忠武營。

連續幾日,一連串的任命還沒有讓衆臣反應過來,孫策緊接着又再次下達命令。

升任原虎步校尉徐盛爲虎步中郎將,納嚴白虎軍俘虜3000,將虎步營擴軍至五千。

一系列的擴軍之後,嚴白虎軍的俘虜還有兩萬餘將近三萬。

孫策下命將小部分俘虜放還爲民,大部分則遷往毗陵郡,充實長蕩縣與嗝縣。

(第一更,求收藏!)

51、沙盤和形勢161、追擊20、沔口水戰(二)1、伐楚57、兄弟155、寒夜出城93、袁術的使者20、孫伯符大破祖郎(三)7、花貓109、十勝十敗論22、無堅不陷張文遠(一)27、巡視海鹽縣(一)159、奪城和逃亡94、清公素履毛孝先23、護山越都督府21、孫伯符大破祖郎(四)87、巡視秣陵郡26、蠢蠢欲動曹阿瞞(二)49、血戰柴桑(七)74、荊州戰起160、突圍20、沔口水戰(二)124、馮方女127、九江事78、兩個姐夫83、微服出巡23、無堅不陷張文遠(二)33、江都夜宴93、通風報信22、孫伯符大破祖郎(五)30、淮北混亂戰不休(四)42、倒黴蛋寇封80、建安二年136、一曲梁祝動芳心15、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三)8、有人自曲阿來32、張子綱席上對39、龐氏叔侄16、全據吳郡71、平山越(十三)49、諸郡雜事5、大業當興在江都20、孫伯符大破祖郎(三)14、江表虎臣徐文向29、呂子衡閣中對109、十勝十敗論129、巡視廬江68、平山越(十)45、茅山叛徒名于吉17、應對4、毗陵城(四)29、巡視長水縣120、碰撞29、呂子衡閣中對80、建安二年75、孫策大婚57、兄弟9、城頭變幻大王旗51、血戰柴桑(九)164、南歸45、茅山叛徒名于吉74、荊州戰起50、孫策有女16、討逆將軍烏程侯孫72、關公戰顏良57、豫章夜話11、接風洗塵孫郎宴50、孫策有女130、秘密97、毒士26、孫伯符大破祖郎(九)73、坐不住的馬日磾163、呂布之死21、呂布的反擊38、救人17、漁鹽之利(一)41、太史慈大戰小霸王35、孫權的恨意3、毗陵城(三)80、多愁善感141、于吉之死95、向北86、短兵相接90、兩道命令81、誰能想到51、視察會稽郡(一)78、兩個姐夫28、孫策大軍回江都66、天生郭奉孝6、青山有幸埋英雄3、引兵北上戰廣陵(一)18、漁鹽之利(二)163、呂布之死58、圈禁162、死生148、書院開學34、牛渚之戰98、太史慈至濡須口11、圍魏救趙之計1、百戰老將沙場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