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毗陵城(五)

大軍仍舊在城外駐紮着,孫策只帶着昭武校尉黃蓋、揚武校尉韓當及侍衛司親軍諸位軍司馬等武將,還有主簿恆階,祭酒從事張紘,功曹秦鬆,參軍呂範四位文官一同入城。

當然,爲了自身的安全考慮,孫策還命孫海和鄧當各領本部士卒護衛着衆人入城。

孫策騎在健壯的西涼馬上,看着站在城門下徐盛,開懷大笑。

只見孫策跳下馬,扶起徐盛,說道:“此次破城,文向當爲大功!”

徐盛拱手說道:“末將不敢居功,此役多虧了周校尉,孫司馬,徐司馬和王縣令的協助!”

孫策點了點頭,不居功不自傲,勝不驕,果然是個好苗子,江表虎臣徐文向,此言不虛也!

“對了,其餘諸位何在?”孫策問道。

“啓稟主公,周校尉尚未歸來,王縣令正在巡城以安民心!”頓了一下,徐盛繼續說道:“昨夜俘虜與繳獲頗多,僅俘虜便有將近2000餘人,徐司馬和孫司馬正在看守俘虜和繳獲!”

孫策一聽果然大喜,正要說話間,卻見那邊有一騎快馬而來。

馬上之人,一個漂亮的翻滾,已經跪在地上,高聲說道:“啓稟主公,周校尉已生擒敵首嚴興,其軍師陸昭投誠,周校尉已從南門入城!”

孫策大喜,對秦鬆說道:“文表,給徐盛,周瑜,孫輔,徐琨,王偉五人記功!”

說罷,衆人才向城中縣衙方向行去。

縣衙中,孫策高居上首,看着兩側的文武,真是人才濟濟,心中不由的升起一股子豪情。

不一會兒,兩個侍衛司親軍便將嚴興和陸昭押了上來。

準確的說,兩人還是有區別的,嚴興是被雙手反綁着押上來,陸昭卻是自己走進來的。

兩人的表現也完全不同。

嚴興一進門,便對孫策破口大罵!

“孫策,爾不過是一區區黃口小兒,竟然強並我界,犯我疆土,你不得好死!”

說罷,嚴興還朝孫策吐了一口唾沫。

嚴興還待繼續罵下去,兩個侍衛司親軍已經一人一腳,踢在他膝蓋處,讓他跪了下去,其中一個還掏出一塊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破布,塞進了嚴興嘴裡,頓時使他言語不得。

另一邊,陸昭卻是搖搖頭,嘆息着對嚴興說道:“此言差矣,吳郡乃大漢之吳郡,天下乃漢室之天下,爾等父子僭稱東吳德王,討逆將軍自然要爲天子討不臣,此乃應有之意!”

嚴興聽陸昭此言,更是勃然大怒,雙目圓睜,欲要破口大罵,卻只能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孫策饒有興趣的看着兩人,輕聲向陸昭問道:“你姓陸,卻不知道和吳郡陸氏有什麼關聯?”

一聽此言,陸昭的臉上卻瞬時變得極爲難看。

孫策一看如此,不由更加好奇,恐怕此人與陸家有那麼一段不得不說的故事啊。

躊躇了片刻,陸昭終於緩緩開口。

“我是陸家旁門庶子,已經被開革出宗譜!”

孫策皺了皺眉,在這個時代,被開革出宗譜幾乎等於被判了死刑,尤其是在吳郡陸氏這種大家族裡。

這陸昭被逐出家門,竟然還能混的不錯,也算了得。

“你與涇縣縣令陸航是何關係?”孫策開口問道。

陸昭沉吟了一下說道:“家父乃是二叔從弟,不過血脈偏遠,二叔並不認識我!”

“你可願重回陸氏?”孫策想了想問道。

陸昭聞言一聽,心中便是一喜,只是沒過多久,又沉默下來,過了一小會兒,才緩緩說道:“昭不願再回陸氏,惟願爲將軍效力,他日光耀門楣也好重振家聲!”

孫策有些詫異的看了陸昭一眼,心中暗道,這小子可是個狠人。

畢竟孫策的提議還是很有誘惑力的,重回陸氏,雖然不可能享受到陸氏的資源,不過畢竟名望所在,吳郡陸氏號稱江東四姓必有其底蘊。

在這個極其看重家族的年代,陸昭的做法會惹來不少非議。

不過照孫策想來,陸昭如此也無可厚非,如果沒猜錯的話,陸昭必然是在陸家遭受了不小的屈辱。

孫策摸了摸下巴,看向周瑜和王偉,整個帳中也只有兩人與其共事過,當然嚴興除外。

周瑜會意,開口說道:“啓稟主公,昨夜陸昭曾助我生擒嚴興!”

周瑜的話很有意思,他在提醒孫策,陸昭這個人有功,但人品有問題。

孫策點點頭,看向陸昭。

陸昭卻不說話。

“你不想解釋什麼嘛?”孫策沉吟着問道。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當今亂世,主擇臣,臣亦擇主而事之!嚴興不聽我言,否則焉有今日?”陸昭負手而立,神情堅毅而自信,與之前在嚴興身邊時判若兩人。

嚴興看着陸昭,彷彿第一次認識此人一般。

王偉突然開口說道:“啓稟主公,撇開道德人品不談,陸昭此人還是頗有才能的,若非嚴興不能用人,也不至於有今日!”

孫策點了點頭道:“光正此言大善!”

陸昭也有些詫異,緩緩開口道:“想不到,竟然是與我鬥了數年的王光正替我說好話!”

王偉神色複雜的看了陸昭一眼,輕聲說道:“爲人臣子,舉纔不避親仇!”

孫策揮了揮手:“將嚴興拖下去,斬首示衆!”

看了看負手而立的陸昭,孫策笑了笑,說道:“子明暫且爲我幕府參軍可好?”

陸昭聞言,笑而躬身,道:“願爲主公效力!”

“子明先入坐!”孫策點點頭,對身側的一個侍衛司親軍說道:“傳我命令,把軍中無法醫治的傷馬殺掉,與死馬一同燉湯,犒賞諸軍!”

又對帳中諸臣說道:“此時腹中空空,大家先吃飯,再討論軍情!”

孫策話音甫一落下,帳外便進來七八個侍衛司親軍,端上了剛剛準備好的飯食。

飯食也簡單得很。

依舊是每人一碗米粥,幾張胡餅,然後便是幾碟小菜。

酸爽可口的蘿蔔絲,味道不錯的醃鹹菜,一碟濃香誘人的肉醬,再加一碗剛出鍋的馬肉湯。

馬肉粗糙,極其難吃,不過有肉吃總比沒得吃好,衆人對此也是不甚在意。

孫策照舊將胡餅攤開,用筷子給胡餅裡抹上肉醬和鹹菜,一卷,便大口嚼起來。

這種吃法方便快捷,大家都是有樣學樣,味道也確實不錯。

吃過幾張胡餅卷肉醬,又喝過米粥和馬肉湯,孫策滿意的舒了口氣。

(第三更,求收藏)

111、孫權府上58、江東的小團體60、劉協陽痿了86、孫皎統兵1、伐楚20、下邳來人62、臨危不懼朱休穆98、太史慈至濡須口62、臨危不懼朱休穆124、馮方女114、淮南戰事(一)89、于吉再現12、兵圍吳縣106、戰前瑣事54、血戰柴桑(十二)20、孫伯符大破祖郎(三)102、臨海的茶71、被改變的歷史53、粗中有細78、兩個姐夫17、漁鹽之利(一)66、平山越(八)155、寒夜出城24、隱士和屠夫116、淮南戰事(三)99、毗陵農事115、淮南戰事(二)114、淮南戰事(一)97、棱堡計劃53、血戰柴桑(十一)106、戰前瑣事107、回秣陵63、平山越(五)35、於糜之死95、風雨欲來風滿樓79、徐元直自西而來86、馬妍出嫁133、皖縣喬氏80、建安二年24、隱士和屠夫17、應對102、臨海的茶96、陸康之死1、顧瀅有孕164、南歸36、倒黴的蔡瑁24、臨湘易幟111、孫權府上35、孫權的恨意49、血戰柴桑(七)105、濡須都督66、平山越(八)21、孫伯符大破祖郎(四)92、城破身死22、無堅不陷張文遠(一)79、富春山上124、馮方女5、引兵北上戰廣陵(三)14、江表虎臣徐文向90、良辰美景19、孫伯符大破祖郎(二)166、黨同伐異23、臨湘之戰(二)166、黨同伐異118、淮南戰事(五)8、有人自曲阿來55、兼併豫章21、孫伯符大破祖郎(四)107、回秣陵93、糧食134、二喬的爹2、投石車89、于吉再現57、山越戰事(四)70、聲東擊西74、此子名爲孫定156、下雪了34、牛渚之戰77、爲了吳侯81、戰利品錦紗83、夫人莫急9、江左風流美周郎99、黃射至濡須口77、女刺客事件(一)27、遷山越以實丹陽16、全據吳郡159、奪城和逃亡68、嫁給孫郎可好?94、清公素履毛孝先82、一死而已153、下邳城外58、山越戰事(五)70、秣陵書院12、兵圍吳縣62、臨危不懼朱休穆18、孫伯符大破祖郎(一)41、戰前86、孫皎統兵62 、甘糜二夫人10、激烈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