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行軍

當孫策的命令下達之後,整個東吳彷彿變成了一架戰爭機器一般。

三路大軍,在各自都督的帶領下,陸續向制定目標進發。被徵集的十萬民夫,開始在文官的指揮下,絡繹不絕的往指定位置運送糧秣後勤。

江夏郡和長沙郡中,陸路和水路交通變得更加繁忙。江上的貨船,在戰船的護送下,溯流而上,寬闊的江面上變得有些擁堵。陸地上,各個交通要道,都能看到數不清的大車,人推馬拉,頗爲壯觀。

精銳的東吳士卒,衣甲整齊,兵刃鋒利,和煦的陽光下,依然帶着滾滾的殺氣,讓駐足觀看的閒人不禁心生寒意。

這般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根本不可能瞞過時刻警惕着的劉表。

當東吳軍隊開始集結行軍時,荊州牧劉表,也發佈了最高的等級的緊急動員令。所有的士卒都被集結起來,各司其職,全力應對此次孫策的入侵。劉表有理由相信,此次大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勝利者只能有一個。

甚至可以這樣說,袁曹官渡之戰,將會決定誰纔是北方霸主!而孫劉襄陽決戰,將會告知所有人,長江以南,由誰做主?

劉表已經不年輕了,但是他必須強打起精神,親自領兵,打好這一仗。

如若勝了,他可以將大半個安穩的荊州交給兒子,即使他還沒有確定究竟由誰來繼承他的事業。可若是敗了,他真的將一無所有,甚至包括生命!

相比於信心十足的東吳文武,荊州顯然早已是人心大亂。對於數萬編練不足一年的新軍,恐怕沒有多少人看好,即使是一手促成此事的劉表,心中也是沒有底。荊州不缺糧食,不缺甲杖,唯一缺的就是悍勇的士卒。

相比於悍勇的江東士卒,荊州士卒確實差了不少。

當然,這不是說楚人要比吳人軟弱。這只是因爲統治者的政策原因而已,畢竟劉表本身乃是文官出身。與出身武將的曹操、孫策等諸侯不同。在劉表眼中,他更希望見到一個文治昌盛的荊州。

安陸縣城外,一個小山坡上,孫策一身銀甲,騎在自己的寶馬踏雪無痕之上,九曲霸王槍掛在馬腹右側,左側掛着一張大弓和一壺鵰翎箭,腰間虎頭銀帶上掛着倚天劍,銀色的麒麟盔被孫策拿在手上,露出了束起的黑髮,在徐徐微風中,黑色的絲綢髮帶隨風飄揚。而此時,陽春四月的朝陽剛剛從東方升起。

太史慈和黃忠,兩人一左一右,披掛齊整,騎馬落後孫策半個身子,同樣注視着前方。

淩統依舊是一副冷漠的樣子,拒人於千里之外,眼睛四處看着,警惕性十足,身後的雙劍,以最舒服的姿勢綁着,以有利於淩統能夠隨時將劍拔出。太監小桂子,這一次也隨孫策一起出徵了,騎在馬上的小桂子,身上套着一件皮甲,腰間是一柄長劍,原本白皙中帶着病態的膚色已經沒有了,轉而是一種很精神的黑紅色。

吃過早飯的士卒,正在從安陸縣城外的軍營中絡繹而出,整齊有序。他們在各自軍侯和軍司馬的指揮下,迅速集結起來,排成行軍隊伍,沿着城外的阡陌小路,向西北方向緩緩而行。

雖然是早春時節,可這陽光很快就變得熱烈起來。

畢竟是地處南國,麻布軍服和皮甲套在身上,更顯得有些悶熱。手中的環首刀和鐵槍,也在陽光的照射下,逐漸散發出炙熱的溫度。偶爾有一陣小小的微風襲來,也讓人感到頗爲享受。然而,卻並沒有人有什麼怨言。

這些士卒,大多屬於禁軍,他們屬於職業軍人,大多數時候是脫產的,他們有孫策賜予的田地,有孫策發下的餉錢,有戰爭勝利的繳獲。這些,讓他們過着高人一等的生活。在孫策的刻意引導之下,軍人的地位,在東吳境內明顯很高。再加上,軍屬的生活相對不錯,雖然是生裡來死裡去,可還是有很多人踊躍參軍。

職業軍人的戰鬥力,顯然要比臨時徵召的農夫強不少。

換句話說,東吳境內的郡兵,也就是鄉軍,他們在一年中的絕大多數時間裡都是農夫的身份。只有在農閒的時候,纔會進行軍事訓練。而鄉軍的主要任務,也只是在郡中維持孫策的統治,另一方面便是保境安民,鎮壓盜匪和叛亂的少數民族。

而對外作戰中,孫策一般很少徵集郡兵作戰。即使徵集,也是出於邊郡的郡兵,相比於承平已久的吳郡等地,江夏郡、長沙郡的郡兵,戰鬥力明顯不是一個層次。即使如此,這些郡兵也不會承擔主要的作戰任務,大多數時候執行的都是押運糧草,把守城池,壓陣掩護等等。

“我們也走吧!”孫策戴上麒麟銀盔,一磕馬腹,輕聲說道。

隨即,衆人緊跟其後,拍馬而去。五百親衛營士卒,在沉默中隨了上去,他們身上的甲冑和兵器,隨着戰馬的奔馳而碰撞,發出鏗鏗的聲音,給人一種壓抑的窒息感。

長途行軍,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沿着道路,埋頭向前,就是唯一的選擇。

目前,孫策率領的虎賁營即羽林營甚至尚未進入敵境,所以,遠方來回奔馳報信的探馬斥候,也顯得有些無精打采。

親衛營中,有一個人看起來很是顯眼。

別人都拽着馬繮,沉默趕路,只有他很有興致的四處看着,靈動的雙眼滴溜溜的轉着,彷彿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他,就是寇封。

寇封顯然正是年少好動的時候,沉悶的軍營並沒有磨滅掉他的好奇。

並非沒有人注意到寇封的與衆不同,不過寇封的身份有些特殊,再加上寇封並沒有影響到正常的行軍,所以便也就聽之任之了。

孫策行軍的速度並不快,尤其是相比三路大軍,簡直就可以算是龜速。

孫策騎在馬上,緩緩的撫弄着踏雪無痕的鬃毛,眼神看向遠方,也許很快就會有好消息到了,孫策在心裡暗暗想着。

48、重回吳縣30、聽香水榭家宴14、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二)148、書院開學94、劫糧5、大業當興在江都47、血戰柴桑(五)128、廬江的安排11、此處當有寒山寺91、先登25、蠢蠢欲動曹阿瞞(一)75、孫策大婚66、天生郭奉孝49、血戰柴桑(七)76、顧曲周郎98、滿寵87、文聘63、平山越(五)116、淮南戰事(三)17、孫伯符一鳴驚人79、徐元直自西而來32、 事了拂衣抽身去84、薦才38、拔長劍兮倚長天63、悲劇的紅鬍子28、淮北混亂戰不休(二)88、丹陽趙氏89、許攸28、孫策大軍回江都63、悲劇的紅鬍子41、龐統偷聽51、沙盤和形勢11、圍魏救趙之計149、大喬出嫁了72、郭奉孝車中對35、公瑾子敬同來助165、陳公臺船中對82、一死而已21、戰會稽(三)17、孫伯符一鳴驚人2、毗陵城(二)96、大敗57、山越戰事(四)67、二女63、悲劇的紅鬍子38、拔長劍兮倚長天93、袁術的使者16、劉表受驚了97、棱堡計劃16、劉表受驚了85、彷徨的文聘5、引兵北上戰廣陵(三)17、應對3、引兵北上戰廣陵(一)57、山越戰事(四)52、血戰柴桑(十)59、平山越(一)130、秘密49、劉備反了37、兵圍秣陵42、戰起33、江都夜宴111、孫權府上59、平山越(一)109、十勝十敗論30、淮北混亂戰不休(四)31、神出鬼沒馬日磾92、城破身死10、楓橋164、南歸118、淮南戰事(五)144、書院考試(二)23、臨湘之戰(二)34、劉表要練新軍8、盛憲之死113、滿載而歸的海軍73、派系42、劉繇去豫章31、三家會盟21、戰會稽(三)6、引兵北上戰廣陵(四)96、視察秣陵縣(一)67、二女33、大軍班師回秣陵139、山越亂再起95、向北18、漁鹽之利(二)60、海賊紅鬍子79、富春山上27、巡視海鹽縣(一)18、美豔不可方物(一)48、重回吳縣101、會稽的船9、江左風流美周郎66、天生郭奉孝21、呂布的反擊71、三司衙門66、平山越(八)63、平山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