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黨同伐異

顯然,陳宮是一個被低估的謀士。

既然如此,孫策自然要發揮出陳宮的最大價值,以人盡其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正月底,孫策一行終於回到了秣陵。

在孫策離開秣陵的這段日子裡,整個江東發生了許多孫策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總結起來,這些事情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即“黨同伐異”。

黨同伐異,這四個字出自《後漢書•黨錮傳序》:“自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

事實上,所謂的黨同,是孫策的有意爲之,或者說這本就是人類的天性。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不過如是。

黨同,是孫策爲了平衡所需,是帝王權術。

然而,伐異,卻讓孫策很不爽。有黨同,自然就會有伐異。然而孫策始終竭盡全力的避免大規模的伐異爆發,是因爲這種內耗將會極大的削弱集團的實力。

如歷史上有名的,唐朝的牛李黨爭,就是其中的典型。

如今以孫策爲中心的江東利益集團,其主要任務是對外攻伐,一統天下。然而,內部無休止的紛爭,將會讓集團對外的能力大爲削弱。這絕不是孫策想要看到的。

秣陵縣,吳侯府,孫策的書房裡,看着楠木桌上碼放的整整齊齊,厚厚的摞在一起高達一尺的奏章,孫策無奈的嘆了口氣。

他已經仔細的翻看過了這些奏章,其中並沒有什麼太大不了的事情。

不過是一些相互之間的彈劾罷了。

歸納總結一下,不外乎是江北士族和江東士族之間的互相彈劾。

以張昭、張紘爲首的江北士族,和以吳郡四姓爲首的江東士族,本就有着天然的矛盾,再加上孫策自己的有意引導,矛盾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孫策端起剛剛泡好的清茶,微微啜了一口,皺着眉頭,靜靜的思索着,到底是不是自己玩脫了?

過了半晌之後,孫策終於確定,自己並沒有玩脫。

或者,準確的說,這應該是兩大利益集團之間的一次相互試探。

也許是孫策上一次迎娶大喬時,造出的聲勢,讓江北士族看到了自己對吳郡四姓的不滿。

當然,吳郡四姓也可能希望藉着這一次的互相彈劾,來搞清楚孫策到底是怎麼想的。

事實上,孫策的想法很簡單。

作爲一個統治者,爲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和利益,顯然不能讓自己的手下鐵板一塊。

孫策的統治,離不開其治下世家豪門的支持。

原本孫策的統治區域,僅僅在江東一隅,雖然孫策手下同樣有大量的江北士族爲官,可是江北士族的勢力與江東士族一比,便遠遠不如。

然而,孫策的勢力在不斷擴張中。

當孫策控制了整個淮南之後,江北士族的勢力急劇擴大。

以廬江周氏和喬氏爲代表的江北士族,不能允許江東士族長期騎在他們頭上。

尤其是讓舒縣周氏和皖縣喬氏不爽的是,廬江郡太守竟然會由吳郡四姓之一的陸氏子弟來擔任,這簡直是對江北士族的一種侮辱。

孫策對外表現出,一種對吳郡四姓的妥協,然而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講,孫策讓陸航去擔任廬江郡太守,也有幾分有意爲之的意思。

孫策不希望任何一方獨大,不論是以吳郡四姓爲首的江東士族,還是以淮南士族爲主導的江北士族。

制衡,制衡,就是制約與平衡。

孫策要的是江北士族和江東士族之間相互制約,同時又相互平衡。

如何做到相互平衡,顯然就要看孫策自己的水平了。

好在這一次,江北士族和江東士族之間的相互彈劾,還算是比較有分寸,沒有搞得讓孫策下不來臺。

而且,以孫策上千年的見識來看,他們之間彈劾的水平實在是太低了。

大都是些什麼貪污,瀆職,不作爲之類的事情,而且絕大多數涉及的都是縣令、縣長之類的基層官員,沒有上升到郡一級的官員。

顯然,這是一種試探。

孫策相信,如果自己沒有什麼劇烈反應的話,很快新一波的攻訐和彈劾就會來臨。

而且新一波的攻訐和彈劾,絕對會更加猛烈!

這不是孫策想要看到的。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這是多麼重要的一年。

可以說,建安四年和建安五年,這兩年是能夠決定天下走勢的關鍵兩年,孫策怎麼可能在內耗中度過?

所以,孫策的措施很簡單,也很粗暴。

既然你們彈劾,那好辦,全部撤職好了。

沒錯,不管是江東士族,還是江北士族,凡是在這一次彈劾中涉案的,孫策不分青紅皁白,甚至連查都不差,全部撤職,而且,更重要的是三年內不可在孫策治下爲官!

當孫策命令一出,整個治下一片譁然。

顯然,所有的人都看出了孫策的不滿。

於是乎,不論是江東士族還是江北士族,都暫時消停了下來。

對於他們來說,這一次的相互彈劾,損失實在是有些大,出身江東士族的縣級令長被撤職13個,出身江北士族的縣級令長被撤職7個。

雖然從表面上看,江東士族的損失要大一些。

但是,江東士族的人數本就要比江北士族多,尤其是在基層的縣一級衙門裡,大多是江東士族充斥其中。

所以,事實上江北士族的損失要更大。

江北士族頓時肉疼無比,而江東士族則暫時放下了心來。

孫策各打五十大板的命令,讓兩大利益集團明白了,起碼暫時是沒有東風壓倒西風,或是西風壓倒東風的可能性。

將矛盾暫時壓制下去之後,孫策治下進入了緊鑼密鼓的備戰之中。

袁曹之間的關係在不斷惡化,去年袁紹已經平定了公孫瓚,而曹操也解決了心腹之患呂布。袁本初和曹孟德,一個佔據河北,一個控制中原,兩雄爭霸的形勢已經不可避免。

明年的官渡之戰,更是會決定整個中國北方的歸屬。

孫策若是不從中奪取一些好處,那也就不是他孫策了。

12、引兵北上戰廣陵(十)54、回秣陵23、孫伯符大破祖郎(六)64、無奈的關二爺45、茅山叛徒名于吉25、蠢蠢欲動曹阿瞞(一)102、臨海的茶17、孫伯符一鳴驚人91、濡須口鎮68、平山越(十)73、內衛司衙門37、霍峻投降1、百戰老將沙場歿96、視察秣陵縣(一)79、薄霧9、江左風流美周郎23、護山越都督府9、城頭變幻大王旗152、我要去徐州84、書房夜議130、秘密99、毗陵農事83、夫人莫急50、牆頭草陳登59、衣帶詔事泄52、猛人張翼德2、毗陵城(二)91、許都來使48、重回吳縣66、天生郭奉孝10、激烈交鋒48、重回吳縣63、平山越(五)106、宛陵山越事16、劉表受驚了10、激烈交鋒61、平山越(三)62、臨危不懼朱休穆24、無堅不陷張文遠(三)41、龐統偷聽124、馮方女93、糧食161、追擊64、平山越(六)57、兄弟26、孫伯符大破祖郎(九)89、孫伯符升官加爵22、孫伯符大破祖郎(五)71、被改變的歷史25、徐庶的分析19、戰會稽(一)62 、甘糜二夫人38、拔長劍兮倚長天28、巡視海鹽縣(二)12、引兵北上戰廣陵(十)20、沔口水戰(二)45、血戰柴桑(三)8、有人自曲阿來47、蠢蠢欲動的董承31、廣陵張子綱2、龐季王粲扶柩來156、下雪了45、憤怒的劉協133、皖縣喬氏48、重回吳縣89、于吉再現117、淮南戰事(四)38、秣陵火起51、血戰柴桑(九)36、倒黴的蔡瑁37、霍峻投降12、兵圍吳縣46、董貴妃和衣帶詔151、朦朧夜43、進擊的寇封142、亂平50、孫策有女31、廣陵張子綱92、袁公路僭越稱帝138、書院考試前83、人獸相搏50、牆頭草陳登126、花房裡的風情32、大發神威太史慈11、接風洗塵孫郎宴68、平山越(十)141、于吉之死28、騎兵來了166、黨同伐異93、通風報信56、山越戰事(三)116、淮南戰事(三)59、平山越(一)18、拼速度6、初見甘寧97、視察秣陵縣(二)64、平山越(六)56、自薦枕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