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書院考試(二)

至於信中的內容,龐和並不清楚,不過想來也不外乎是些簡單的寒暄之類。龐季是不大可能在信裡說什麼重要事情的。

龐和相信,自己這一次絕對會進入秣陵書院,這就是荊州龐氏的面子。

當然,龐和也希望能夠儘量表現好一些,不能給荊州龐氏丟臉。

對於秣陵內外的各種議論,大部分消息都是孫策放出去的,一來是給趕考的士子一些準備,二來是讓一些士子知難而退,因爲孫策必須承認組織一場超過2000人蔘加的考試,實在是有些麻煩。

整個考試會分爲三天進行。

8月1日,是考試的第一天。

這天早上,主要考察士子對儒家典籍的熟悉程度。孫策對此自然不算擅長,所以主要還是張昭和張紘二人出題。最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討論,整份卷子會從《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裡各出一題。每題10分,總分40分。

這天下午,主要考察的則是士子對法家典籍的熟悉程度。此時還不是儒家一統天下的時候,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其餘各家雖然式微,卻也仍有傳播。孫策雖然尊重儒家,但認爲一個政權的統治更需要法家。正如中國曆代王朝,都是外儒內法的代表。

因而,這天下午的卷子,會從《管子》和《韓非子》中各出一題。《管子》事實上並不算是完全的法家典籍,其包含的理論相當龐雜,既有道家,儒家,法家的思想,還有兵家,名家,農家的思想。

如果政治嗅覺足夠敏銳的話,那麼完全可以從這第一天的考試科目中看出孫策的施政思想。

8月2日,是考試的第二天。

這一天,主要考察的是君子六藝中的“數”。說白了就是數學。

當今流傳最廣的數學方面的著作,自然是《九章算術》。所謂《九章算術》,顧名思義,可以分爲九個章節。即,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

而孫策要考察的主要是粟米和均輸兩個章節。

8月2日,早上,是關於粟米的3道題,主要是穀物糧食的比例折換問題。

下午,是關於均輸的3道題,主要是合理攤派賦稅的問題。

由此就可以看出,書院的入學考試極爲務實。不管是領兵作戰的武將,還是郡縣之中的文官,都必須對數學有所涉獵。武將排兵佈陣,計算後勤,安排行程都需要數學。而文官收稅納糧,計算人口更與數學密切相關。

孫策仍舊記得後世明清之時,多有州縣長官不通世務,上任之時需要聘請兩個師爺,一是錢糧師爺,一是刑名師爺。也正是因此,紹興師爺的大名才一直傳到了後世。

孫策可不希望這種現象出現。

8月3日,對於許多士子來說可能並不好過。這一天考察的正是君子六藝中的“御”和“射”。

御,應該是駕車的意思。可是當今的戰場上,戰車已經被淘汰,所以,孫策就改成了考覈騎馬。這考覈說起來,倒也不算難,只要能繞着秣陵城外的軍營校場跑上一圈,便算過關。

射,自然就是射箭了。在冷兵器時代,射術永遠是一項極爲重要的技能。因爲,射箭是戰場上遠程攻擊最重要的手段。孫策倒也不算難爲這些士子,30步外,十中其三便算通過。

這次考試,主要由長史張昭、從事祭酒張紘和典學從事張允三人負責。有趣的是,三人恰好都姓張。

除了這三人外,以參軍職輔助典學從事張允的喬滎、虎賁中郎將太史慈也都在這次考試中各有任務。

時間過的飛快,8月1日,很快便到了。

這一日,天氣格外晴朗。

考試被分爲了四個場地,每個場地可容納500餘人,張昭、張紘、張允和喬滎各自坐鎮一處考場。每一處考場都被太史慈安排了一名軍侯率領500人負責維持秩序。

而太史慈本人,則親自率領1000騎兵,在四處考場之間巡弋。

這四處考場,其實就是秣陵城外的四處軍營校場。

陸議和朱然被分在了城北的校場內,校場內已經搭起了遮陽的帳子,參加考試的士子們已經紛紛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每個人面前的案几上都貼着自己的姓名和籍貫,紙張由吳侯府提供,每人桌上約莫有五張左右。筆墨硯臺和鎮紙則需要自備。

張昭坐在點將臺上,周圍是幾個書佐和虎賁營負責維持秩序的軍侯。

“考試開始!”張昭中氣十足的聲音緩緩響起。

很快便有帳子周圍的士卒將張昭的聲音大聲重複出來,試卷被迅速的發到了每一個士子的手中。

每個士子,都和前後左右距離2米左右。

當士子們拿到手中的試卷時,大多數人都鬆了一口氣。顯然,早上關於儒家經典的考察並不算難。據張昭估計,恐怕有六成的人能夠通過,也就是能夠得到一半分數,即20分以上。

考場上,有的人下筆如有神助,筆走龍蛇,寫的很快。

有的人則在第一道題上就被難住了,這樣的顯然是不學無術之輩,連一部《論語》也沒背熟,想要通過考試自然是癡心妄想。

更多的人則是在寫了兩三道題之後,才苦苦思索起來。

當太陽懸於衆人頭頂之時,早上的考試纔算結束。

陸議和朱然還算相熟,兩人一同出了考場。

“伯言,想必考的是極好吧!”朱然微笑着對陸議說道。

陸議笑了笑,開口道:“我對四書還算熟悉,至於答道好不好,就要看能不能入得了考官的法眼了。”

頓了一下,陸議又對朱然說道:“義封考的怎樣?”

朱然搖了搖頭,說道:“最後《中庸》那道題不是很熟悉。”不過,看朱然的樣子並不是多麼擔心。這倒也能理解,朱然作爲朱治的兒子,多少也瞭解一些此次考試的目的。

如陸議和朱然這般的對話,在四個考場之外,同時發生着。

正所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的人興高采烈,信心滿滿,而有的人已經準備收拾行囊,打道回府了。

13、江東孫郎美名揚32、大發神威太史慈93、通風報信48、許都的暗流12、夜襲鄂縣82、享用戰利品72、平山越(十四)28、淮北混亂戰不休(二)46、董貴妃和衣帶詔84、再見趙靈兒141、于吉之死58、圈禁5、大業當興在江都33、孫策出兵44、長沙的人事任命69、返回吳縣19、孫伯符大破祖郎(二)23、無堅不陷張文遠(二)110、嬀覽和戴員70、平山越(十二)53、視察會稽郡(三)29、攻城難2、錦帆甘興霸46、血戰柴桑(四)64、平山越(六)81、戰利品錦紗63、說客徐晃34、步練師7、花貓143、書院考試(一)37、霍峻投降32、張子綱席上對35、公瑾子敬同來助86、孫皎統兵145、書院考試(三)52、血戰柴桑(十)43、豫章與丹陽58、圈禁36、樊能之死7、蘄春城降159、奪城和逃亡77、洞房花燭夜148、書院開學55、兼併豫章161、追擊64、郭嘉被俘46、孫伯符遇刺80、多愁善感143、書院考試(一)87、三大工程68、平山越(十)22、臨湘之戰(一)116、淮南戰事(三)49、血戰柴桑(七)93、袁術的使者21、呂布的反擊28、淮北混亂戰不休(二)61、偷襲海鹽縣4、十六少年去江都97、毒士51、沙盤和形勢149、大喬出嫁了22、白虎死王朗逃34、牛渚之戰33、大軍班師回秣陵50、血戰柴桑(八)5、劉表的應對46、血戰柴桑(四)158、末路121、兵圍壽春143、書院考試(一)65、殺雞駭猴7、引兵北上戰廣陵(五)98、定淮堡40、兵圍宛陵85、孫瑜勸兄64、無奈的關二爺94、清公素履毛孝先27、遷山越以實丹陽106、宛陵山越事106、戰前瑣事55、兼併豫章144、書院考試(二)92、縣尉郭英3、引兵北上戰廣陵(一)49、諸郡雜事149、大喬出嫁了8、水戰對決3、順水直下向富春64、無奈的關二爺73、內衛司衙門51、沙盤和形勢36、倒黴的蔡瑁15、襲擾襄陽24、臨湘易幟150、各有所想62、臨危不懼朱休穆121、兵圍壽春35、公瑾子敬同來助81、戰利品錦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