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一曲梁祝動芳心

《陽春白雪》是中國十大名曲之一,相傳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師曠所作。

這首曲子表現的是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欣欣向榮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暢,節奏輕鬆明快。

曲子的難度不怎麼高,但勝在聽起來使人愉快。

孫策算不上精通音律,但也頗好此道,尤其是喜歡羌笛。周瑜倒是頗爲精通音律,可惜孫策不會給他們接觸的機會。

大喬和小喬看起來也是頗爲精通音律,這一曲《陽春白雪》確實彈得不錯。

孫策坐在那裡,看着兩女的柔荑不斷撥弄着琴絃,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

如此佳人,我見猶憐。

一曲奏畢,孫策微笑着鼓掌,說道:“兩位姑娘琴藝精湛,這陽春白雪,倒是讓我彷彿時而感到萬物知春、和風盪漾,又讓我時而感覺凜然清潔、雪竹琳琅。正是曲中有情,情中有曲,所謂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孫策這話,倒是讓二喬聽了,有些不好意思。

小喬原本已經擡起的臻首,又微微垂下,臉上還有些淡淡的紅暈。孫策不經意間看到小喬的那張俏臉,小心臟竟然有了砰砰直跳的感覺。

這種感覺就彷彿前世孫策第一次遇到初戀時的驚豔!

大喬畢竟年長了幾歲,倒是沒有小喬那般羞澀,只是臉上仍舊微微有些紅暈。

喬旭在邊上看着,心裡嘿嘿直笑。

只見喬旭接口說道:“小女琴藝粗疏,吳侯實在是謬讚了。”

孫策搖了搖頭,說道:“喬公不必謙虛。”

想了想,孫策突然說道:“我曾經聽聞過樑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因而譜曲一首名爲《梁祝》。”

頓了一下,孫策又說道:“不知喬公和兩位姑娘可願一聽?”

大喬和小喬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了一抹驚喜之色。

揚州各地,有關孫策的故事很多,其中有一個故事就是一曲洞簫關山月,據說是在一個冬夜裡,孫策與其麾下將士宴飲,當衆人酒醉之時,孫策一人坐在孤山上用羌笛吹奏了一曲《關山月》。

這個故事傳開後,揚州百姓無人不知,吳侯頗好音律。

然而大喬和小喬沒有想到的是,孫策竟然還會譜曲。

“奴家願洗耳恭聽!”大喬和二喬齊聲答道。

喬旭也在一旁應和道:“吳侯彈奏就是!”

孫策微微一笑,起身走到大喬身邊,單膝跪地說道:“姑娘可否借琴一用?”

大喬臉色微紅,趕忙雙手將琴抱起,遞給孫策,口中說道:“吳侯請!”

孫策雙手接過大喬遞來的琴,手指間不經意的觸碰,滑膩卻有一絲冰涼。

這一下輕輕的碰觸,卻讓大喬面上的紅暈更甚。

孫策微微一笑,回到自己位置上,將琴在案几上擺好。

這把古琴乃是桐木所制,聞起來有一股子淡淡的沉香,琴面的斷紋不少,看起來這把琴倒是有些年月了。

孫策不記得這年代有什麼名琴,除了蔡邕的那把焦尾琴之外。

“好琴,好琴!”孫策輕輕撫摸着琴面和琴絃,不由的開口讚歎道。

隨即,話音剛落,孫策已然擡手,撥弄起琴絃來。

整個曲子,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曲子的感覺是在柔和抒情。先是展現出一副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景色。隨即則表現的是梁祝二人同窗三載,相互愛慕的深情。節奏明朗而歡快。

第二部分,節奏急轉。原本的柔和明朗變得嚴峻和陰森。這展示的是祝英臺抗婚時的悲痛和驚慌。當梁祝二人再會時,曲音彷彿纏綿悽苦,如泣如訴一般。最後琴音頓時高昂起來,祝英臺縱身投墳。

第三部分,節奏再次變得柔美起來。這正是化蝶部分,也是前世梁祝曲子裡流傳最廣的部分。這一部分凸顯出的彷彿是一種神話般的仙境,梁祝二人共死之後,化作了一雙蝴蝶在花叢中歡樂自由地飛舞。

當孫策一曲奏完之時,喬旭倒還好,可大喬與小喬二人卻已然沉浸在了樂曲之中,不能自拔,臉上竟然還掛起了淚痕。

過了許久,二喬才緩了過來。

孫策輕輕嘆了口氣,心中暗道,自己這一手玩的還真是漂亮。

只見大喬緩緩拭去眼邊的淚痕,輕啓朱脣,開口問道:“不知吳侯能否爲我姐妹講一講這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孫策聞言,微微點頭,開口講起了故事。

要說孫策講故事的水平,還真是沒的說,連喬旭也在一旁聽得一愣一愣。

孫策用他充滿磁性的嗓音,帶着感情,緩緩講起了梁祝的故事,從鳥語花香、草橋結拜,講到同窗三載、十八相送、長亭惜別,再從英臺抗婚、哭靈控訴,一直講到墳前化蝶。

當這故事講完的時候,連喬旭也在一旁不住的抹着眼淚。

小喬聽完了故事,競一邊抹眼淚,一邊開口罵道:“馬文才真是個壞蛋!”

那嬌嗔的樣子,讓孫策心動不已。

而喬旭也算是從那悲傷的故事中反應過來,對孫策拱了拱手,說道:“吳侯博學多才,老夫佩服啊!”

大喬和小喬此時滿臉淚痕,哭的稀里嘩啦,自然是不好再見客。

“我姐妹二人略有不適,暫且告退,請吳侯海涵!”只見大喬緩緩起身,盈盈的行了個禮,開口說道。

孫策自然明白二女的意思,點了點頭,說道:“無妨無妨!”

看着二女離去的背影,孫策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意。

還真就不信了,一曲《梁祝》還搞不定兩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

不過,關鍵的還得看面前的這位喬老爺子。

喬老爺子看着孫策這幅模樣,心中暗喜,面上卻嘆了口氣說道:“我這二女已經到了婚嫁的年齡,卻始終瞧不上任何人,不知吳侯可有年輕俊傑給老夫引薦一番?”

孫策聞言,開口問道:“不知喬公希望要什麼樣的年輕俊傑,以招之爲婿?”

只見喬旭摸了摸翹着的鬍子,笑着說道:“如吳侯這般,那是最好不過了!”

孫策朗然一笑,開口說道:“既然如此,我爲喬公之婿如何?”

喬旭一聽,心中大喜,可臉上卻露出一副大驚失色的表情。

“怎麼,喬公認爲策不配嘛?”孫策笑眯眯的反問道,只是那話裡透漏出來的殺氣,任誰都聽得分明。

喬旭一聽,不敢在裝模作樣,急忙說道:“吳侯多慮了,此乃婉兒之福!”

孫策心裡想着,恐怕喬婉就是大喬的閨名了。

只見孫策微微一笑,對喬旭拜道:“策拜見岳父大人!”

87、巡視秣陵郡50、血戰柴桑(八)5、引兵北上戰廣陵(三)97、毒士34、楚王好細腰63、說客徐晃116、淮南戰事(三)148、書院開學12、引兵北上戰廣陵(十)53、血戰柴桑(十一)9、引兵北上戰廣陵(七)14、老將黃漢升24、隱士和屠夫62、平山越(四)7、黑衣魚服親衛軍25、蠢蠢欲動曹阿瞞(一)79、徐元直自西而來97、視察秣陵縣(二)82、一死而已74、此子名爲孫定96、大敗60、海賊紅鬍子55、家事78、殺奔襄陽100、羣聚觀江閣(一)78、女刺客事件(二)66、天生郭奉孝87、文聘8、盛憲之死86、孫皎統兵6、初見甘寧11、圍魏救趙之計99、黃射至濡須口88、官渡78、兩個姐夫70、秣陵書院108、建安二年的消息20、下邳來人73、內衛司衙門25、徐庶的分析64、郭嘉被俘43、豫章與丹陽119、孫策的槍9、引兵北上戰廣陵(七)79、薄霧20、孫伯符大破祖郎(三)79、富春山上18、漁鹽之利(二)129、巡視廬江100、羣聚觀江閣(一)33、江都夜宴4、火燒下雉城78、殺奔襄陽32、熾焰焚城28、巡視海鹽縣(二)83、夫人莫急95、風雨欲來風滿樓23、臨湘之戰(二)98、滿寵32、 事了拂衣抽身去98、定淮堡68、平山越(十)75、行軍48、血戰柴桑(六)27、淮北混亂戰不休(一)132、周家大院83、夫人莫急22、白虎死王朗逃97、棱堡計劃91、許都來使73、坐不住的馬日磾150、各有所想28、孫策大軍回江都87、巡視秣陵郡116、淮南戰事(三)65、平山越(七)47、血戰柴桑(五)36、樊能之死72、郭奉孝車中對73、坐不住的馬日磾22、臨湘之戰(一)93、袁術的使者28、巡視海鹽縣(二)46、董貴妃和衣帶詔33、武漢三鎮的設想96、大敗27、巡視海鹽縣(一)10、楓橋52、猛人張翼德24、隱士和屠夫163、呂布之死11、此處當有寒山寺149、大喬出嫁了37、兵圍秣陵105、濡須都督163、呂布之死14、老將黃漢升107、回秣陵21、戰會稽(三)42、倒黴蛋寇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