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孫伯符大破祖郎(七)

孫策靜了一會兒,揮了揮手,讓身旁的侍衛司親軍叫來了程普,鄧當,宋謙,孫江四人。

孫策與四人耳語幾句,四人頻頻點頭,各自領命而去。

過了一會兒,又有侍衛司親軍叫來了孫輔,孫策與其耳語幾句,孫輔點了點頭,領命而去。

大帳裡沉默了片刻,此時只有孫策和陳端二人。

“子正,待明年我軍平定吳郡,該如何與吳郡四姓相處?”孫策突然開口問道。

陳端摸了摸短鬚,說道:“光武皇帝中興大漢以來,雖然多有抑制地方豪強之舉,但是自光武之後,天下便是天子與豪強共治。江東豪強以吳郡爲最,吳郡四姓則爲吳郡士族之冠。吳郡四姓,陸朱顧張,可抑不可除,主公與破虜將軍對陸氏宗族有恩,且前日陸伯向已經表達了對主公的支持,陸氏的掣肘暫時不是問題。我聞朱氏宗族有朱恆與朱據二兄弟,二人頗有將才,主公可以拉攏爲主,打壓爲輔,使朱恆入將軍幕府爲兵蓸。顧氏家族以顧雍爲主,此人爲蔡邕之徒,頗有才華,主公可以重用此人,以顧氏與陸氏相抗衡。而且我曾有聞顧氏家族有一女名顧瀅,頗爲貌美,且德才兼備。端以爲主公平定吳郡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娶妻以安衆將之心,而顧雍幼妹顧瀅應該是主公最好的選擇之一。”說到此處,畢竟涉及到了孫策的婚事,陳端停了下來,看孫策的反應。

孫策對此並不在意,點點頭笑道:“子正不必在意,我確實到了婚娶的年紀,此事我會告知家母及舅父,子正繼續說吧!”

陳端笑了笑,繼續說道:“至於張氏家族,其家主張允,輕財重賢,名揚州郡,主公可以命其入幕府爲典學從事,顯貴而權輕!以陸氏與顧氏相互制衡,張氏和朱氏拉攏爲主,打壓爲輔。待主公一統江東,自然能夠以會稽,丹陽,豫章,廬陵,廬江五郡士族與吳郡相抗衡。且孫氏,徐氏,吳氏三族猶如一體,主公可以大力提撥任用親族。以主公親族,吳郡士族,其餘五郡士族相互制衡,此乃爲上之道,御下之術!”

孫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子正所言即制衡二字,此言大善!”

陳端笑着繼續說道:“所謂制衡,雖爲上位者的權術,卻也不宜過分使用,主公使下屬各方勢力相互制衡,乃是爲了分下之權,集上之權,不至於使主公大權旁落。所以制衡應有分寸,各方制衡卻不分裂,面對外敵時,又能集中力量對抗敵人。此間分寸,主公應該有所思量!”

孫策點點頭說道:“子正於我,猶如高祖之子房!”

過了片刻,孫策獨自一人坐在大帳中,靜靜思索着。

分權制衡自然是應有之意,陳端並不能預料後事,但是孫策穿越而來,對於後來吳國的政治構成一清二楚。

孫權建立吳國之後,整個國家的政治格局有三股力量構成,分別是淮泗將領如周瑜魯肅等,流亡北士如張昭張紘等,江東士族如陸遜朱恆等。而東吳最大的問題也在於三股力量之間的相互傾軋,所以掌握一個度對於孫策來說非常重要。

陳端並不會想到淮泗將領和流亡北士在之後對於孫策的重要性,自然不能作出非常準確的預估。但是陳端的建議對於孫策來說卻十分中肯。

有分寸的制衡,就目前而言,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而且孫氏宗族的力量頗爲強大,孫策既要重用宗族不使親族寒心,也要以江東士族的力量來抑制宗族勢力。

這些事乃是日後孫策勢力中政治問題的重中之重,孫策此時已經開始着手佈局。

第二日,整個大營裡都安安靜靜,所有將士都在營中歇息,養精蓄銳。

夜漸漸深了,還有半個時辰就是子時。

孫策早已披掛整齊,黃蓋,徐琨,賈華,孫河,孫海,徐盛,吳奮諸將也已甲冑在身,兵刃在手。

山下的大營中依舊十分安靜,孫策已經帶領3000餘精神飽滿的甲士向祖郎山寨進發。

沒過多久,數千精銳便到了山寨不遠處。

孫策騎在馬上,看着不遠處朦朧的寨牆,有些擔憂。

過了片刻,子時已經到了,整個涇山裡顯得格外寂靜,不時有驚鳥飛過,那聲音顯得格外刺耳,可是祖郎的山寨中卻依舊沒有意識到危險將臨。

這一夜,寨牆上有祖郎的100名宗族軍守衛。

當然,享受着最好待遇的宗族軍可不會去幹守夜這種破事,這種事自然有山越土著和黃巾潰兵代勞。

而這次,恰好輪到了黃巾軍。

寨牆下的李襄,有些緊張,緊握着刀柄的右手已經浸出了不少汗水。

李豹和李文,這兩個李襄的得力手下緊緊跟隨在他身後。整個山寨裡,沒有人注意到幾乎有一千號人馬的黃巾軍今夜竟然全軍出動了。

只見,李襄揮了揮手,李豹已經抄起環首刀,帶着50名最精銳的黃巾力士衝上了寨牆,毫無聲息,約莫一刻鐘的功夫,李豹已經乾淨利落的解決掉了寨牆上一百號呼呼大睡的宗族軍。

李襄登上城頭,點燃了一支火把,那火把在昏暗的寨牆上顯得格外明亮。

山寨外的孫策,臉上終於露出了笑意。

那火把在寨牆上左右揮動了三下,孫策便聽見不遠處寨牆邊傳來了吱紐吱紐的聲響,孫策知道,那是山寨大門被打開的聲音。

孫策大喜之下,命左右點亮火把。

“傳我將令,祖郎山寨中凡有反抗不降者,殺無赦!”

孫策的命令不一會兒就被傳令兵傳遍了全軍。上千支火把同時被點燃,這便是孫策大軍進攻的信號了。

而此時,祖郎卻依舊躺在自己的大牀上呼呼大睡,懷裡還摟着兩個美姬。

這場戰鬥的結局早已經註定了,或者說,這根本就是一場屠殺。

在李襄一衆黃巾軍帶路黨的幫助下,孫策大軍絲毫不費吹灰之力便攻破了寨牆,準確的說是直接打開了寨門。

以黃蓋和徐盛二人爲先鋒,一千將士一馬當先衝在最前方,有李襄麾下黃巾軍的幫助,二人直接率兵前往祖郎宗族軍駐地屠戮。而宗族軍的駐地恰恰就是祖郎夜裡休息的地方。

孫策率領其餘衆將在李襄親自帶路下偷襲山越人駐地。

喊殺聲和山寨裡間或響起的慘叫,終於驚醒了呼呼大睡的祖郎軍。

不少人穿上單衣,還未披甲,便拽着一把長槍或是一柄環首刀衝了出來,可是他們面對如狼似虎、士氣旺盛的孫策大軍,不過是羊入虎口般的送死。

祖郎也被驚醒了,又驚又嚇的祖郎,一把推開兩個美姬,命親兵趕緊給自己披甲,卻見親兵統領祖劍飛奔而來,背起祖郎便走,邊走邊說:“族長,擋不住了,黃巾賊兵投降了,那孫策已經帶兵攻上了山寨!”

(第一更,求收藏,求支持!)

55、兼併豫章78、兩個姐夫92、袁公路僭越稱帝56、去陽羨看看100、吳郡漁鹽146、書院考試(四)10、楓橋112、封賞羣臣103、豫章與廬陵113、滿載而歸的海軍164、南歸92、城破身死26、長沙士族13、驚慌失措嚴白虎56、自薦枕蓆88、丹陽趙氏38、救人12、兵圍吳縣67、顧氏有女初長成137、淮南大都督府94、翩翩貴公子152、我要去徐州28、淮北混亂戰不休(二)38、救人15、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三)81、誰能想到95、向北25、孫伯符大破祖郎(八)40、兵圍宛陵10、激烈交鋒9、下無錫22、無堅不陷張文遠(一)46、董貴妃和衣帶詔68、平山越(十)55、山越戰事(二)26、長沙士族98、滿寵69、白馬45、血戰柴桑(三)23、臨湘之戰(二)34、牛渚之戰46、血戰柴桑(四)51、血戰柴桑(九)76、迎親48、重回吳縣44、彭林與祖劍6、青山有幸埋英雄145、書院考試(三)22、無堅不陷張文遠(一)10、激烈交鋒13、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一)127、九江事159、奪城和逃亡75、行軍90、良辰美景51、血戰柴桑(九)82、享用戰利品53、視察會稽郡(三)30、淮北混亂戰不休(四)65、殺雞駭猴143、書院考試(一)35、公瑾子敬同來助57、山越戰事(四)6、初見甘寧56、自薦枕蓆69、平山越(十一)53、視察會稽郡(三)106、宛陵山越事84、書房夜議54、血戰柴桑(十二)144、書院考試(二)75、孫策大婚65、殺雞駭猴75、行軍18、拼速度44、血戰柴桑(二)2、龐季王粲扶柩來37、孫策西巡(二)116、淮南戰事(三)78、殺奔襄陽4、引兵北上戰廣陵(二)59、衣帶詔事泄92、袁公路僭越稱帝15、襲擾襄陽66、天生郭奉孝89、孫伯符升官加爵45、茅山叛徒名于吉10、激烈交鋒91、濡須口鎮40、急赴彭澤91、先登69、平山越(十一)70、秣陵書院129、巡視廬江116、淮南戰事(三)75、行軍118、淮南戰事(五)58、江東的小團體121、兵圍壽春87、文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