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並不知道,他早就成爲了孫策的特別關注對象。
內衛司的人第二天就將孫權怪異的表現寫成報告,放在了孫策的書桌上。
內衛司的人不明白這是爲什麼,可是孫策卻看得分分明明,清清楚楚。
哼,這個臭小子竟然敢對他的嫂子有非分之想?孫策不滿的在心中罵道。
他纔不會管,步練師在歷史上明明就該是孫權的女人。
嗯,反正步練師是現在是老子的女人。誰敢打老子女人的主意,誰就該死。孫策暗暗想着,眼中閃爍着絲絲怒火。
過了一會兒,孫策平息了一下心中的不滿,仔細思考起來。
他在考慮這件事情對孫權的刺激有多大。
之前,孫策之所以將程普調往江北都督府,一方面是爲了防患於未然,另一方面也是爲了給孫權一個機會。
畢竟孫權是自己的親弟弟,母親吳夫人絕對不會允許自己對弟弟動手。
多行不義必自斃,走着看吧!孫策嘆了口氣。
有時候,身處高位,不一定就能夠爲所欲爲。
位置越高,考慮的問題就越多,各方面掣肘的因素也就越多。
日子過得很快,孫策雖然人在秣陵城中,心卻早已飛向了彭澤都督府。徐盛已經多次發來彙報,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三司衙門依然在調查宛陵郡和鄱陽郡極有可能發生的山越叛亂之事。
這一場戰爭,將是孫策與世仇的第一次對決。
如果孫策勝利,那麼他將在今後征討荊州的戰爭中獲得極大的戰略優勢。與孫氏關係密切的長沙士族,荊州內部牆頭草般的世家大族,他們都在關注着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
這場戰爭之後,就是他們下注的時候。
然而,若是孫策戰敗,那麼他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戰略守勢。
甚至可能讓孫策前期迅速一統江東和北伐廣陵所取得的威望全部大打折扣,嚴重影響到江東內部的團結和穩定。
孫策絕對不能允許這場戰爭出現任何差錯。
北面的袁曹呂之戰,孫策已經沒有時間去關注了。
正所謂外行看裝備,內行看後勤。
對於一場戰爭來說,後勤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
尤其是在在冷兵器時代,武器裝備沒有代差的情況下,後勤對於一場戰爭的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
江東雖說長期安定,但相比中原,開發依然不足。甚至相比荊州和益州也有所不如。
但好在孫策前期的積累比較豐富,嚴白虎、安氏和趙氏就猶如送糧大隊一般。
江東的糧食儲備完全能夠支持這一次對荊州的作戰。
但是,此次大戰之後,孫策將不得不迎來長期的休養生息。短時間之內,將無力再對外發起戰爭。
戰後的事情暫且不提。
爲了打贏這場戰爭,孫策已經徵發了近十萬民夫,他們的任務就是向彭澤都督府輸送糧草和武器裝備。
一車又一車,一船又一船,絡繹不絕。從秣陵前往彭澤的水陸交通極爲繁忙。
而大量的侍衛司親軍也開始向彭澤進發。
經過一個月的補充和休整,7月上旬,侍衛司陪戎中郎將周瑜以及侍衛司校尉呂岱各領本部兵馬,共計7000大軍,向彭澤縣進發。
7月中旬,沉不住氣的孫策終於決定西巡。
之所以是西巡,而不是西征,主要是孫策前不久得到了兩個好消息。
一個是秣陵郡石城縣附近的馬鞍山鎮發現了大量的鐵礦。另一個是宛陵郡涇縣附近的銅陵鎮不僅發現了鐵礦,還有大量的銅礦和煤礦。
得到這兩個消息的孫策,簡直要笑得合不攏嘴了。
爭霸、統一、戰爭需要三樣東西,分別是武器、錢和糧食。
糧食先不提,武器和錢就是鐵和銅。
這一次一下發現了大量的鐵礦和銅礦,孫策怎能不高興?
孫策一聽到馬鞍山鎮和銅陵鎮的名字,就知道絕對不會錯。
後世天朝兩個大名鼎鼎的工業基地,孫策怎麼可能沒有聽說過?
馬鞍山的鐵礦和銅陵的銅礦,將會對孫策未來的戰略部署起着極爲重要的作用。孫策必須要親自前去查看一下,對這兩處礦產的開發做出部署。
7月16日,孫策辭別了母親和妻妾,開始西巡。
揚武中郎將韓當領本部兵馬隨行,虎賁校尉太史慈、以及最近才被升爲侍衛司校尉的孫輔、宋謙和潘璋也一同領兵而行。
這陣勢,不算已經先行的周瑜和呂岱,光是孫策身邊的兵馬就高達13000。
隨行文官的陣容也十分龐大。
這一次由長史張昭坐鎮秣陵縣,從事祭酒張紘、軍事郭嘉、主簿嚴畯、功曹魏騰、倉曹從事諸葛瑾一同隨行。
引人注目的是,廣陵郡海陵縣縣令徐宣以及廣陵郡郡從事陳矯也被孫策徵召一同隨行。
孫策之所以帶着這兩位,自然是有他的打算。
這打算也不算什麼秘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甚至連徐宣和陳矯自己也都多少知道一些,不外乎就是將採礦之事交給二人罷了。
鐵礦和銅礦的重要性二人自然是知道的,孫策能讓剛剛投效不久的兩人去負責如此重要的事物,兩人說不感動那是不可能的。
至於孫策還有沒有別的用意?
當然有。
史書中曾經記載過徐宣和陳矯的不睦。兩人雖爲同鄉,關係卻不怎麼好。徐宣常常在衆人面前談論陳矯的過失。
而孫策就是要利用二人的不睦,來激起他們的競爭心理。只有競爭,纔會有更好的成果。兩人究竟能做到什麼地步,孫策很是期待。
石城縣距離秣陵縣並不算遠,約莫一天多的時間,孫策便到了石城縣。
孫策甚至都沒有進縣城,便在石城縣令的帶路下,往馬鞍山鎮而去。
後世的馬鞍山礦區位於長江下游寧蕪——羅河成礦帶,是中國七大鐵礦區之一。孫策只記得一個大概的數字,已探明的鐵礦儲量在10億噸以上。
馬鞍山鐵礦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得到了部分的開發。漢武帝曾經在此設立過鐵官,鍊鐵的工人在這裡並不缺少。馬鞍山鎮附近的百姓,很多都會鍊鐵。
對於馬鞍山鐵礦來說,採礦工人的缺少纔是主要問題。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只能是看孫策的了。
而孫策則把目標對準了山越人。
沒辦法,誰讓山越人在歷史上就一直是東吳的經驗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