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

??劉和這一席話,裡面的內容很豐富,就像銅火鍋中涮着的各種菜餚一樣,劉虞需要一段時間來仔細的消化。

“世仁方纔說要在家族之內破除‘官本位’的思想,這一點爲父大概能夠理解,可是你辛苦打下的基業不讓自家人幫你守着,難不成還要交給別人不成?”劉虞有些不解的問。

劉和笑了,覺得老爹其實也挺“實在”。他反問劉虞說:“父親覺得靠着嚴密制度組成的一個政權存在的時間長,還是靠着親情維繫起來的一個政權存在的時間長?”

劉虞思索再三,有些艱難的回答:“似乎各有優劣,並不能一概而論。”

“孩兒卻認爲真正穩定的政權和組織,必然是依靠嚴密的制度來延續,而不是家族關係。靠親情維繫的政權組織在初始階段肯定佔有優勢,但隨着時日一長,各種問題就會浮出水面,那時候因爲礙於情面,很多事情處置起來就會十分艱難,這樣用不了多久,政權就會千瘡百孔,最終走向覆滅。”

劉和說的這個道理,被後世太多的家族式產業驗證過,因爲東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差異,中國人總是相信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結果往往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與中國不同的是,西方社會很早就引入了經理人制度,雖然控制着產業股權的還是大家族,可人家卻很少用家族內部的人來管理產業,所以存在的時間遠遠長過了東方家族式的產業。

管理一個家庭如此,管理一個國家同樣存在這種問題。

在東方,從古到今都是不斷的強調維持皇權的至高無上,卻很少有時候能讓內閣的相權得到擴大和鞏固,結果各朝各代的內閣大臣就成了權力鬥爭的犧牲品,根本不能將主要的精力和心思用在治理國家上。東漢時代的外戚干政和宦官專政愈演愈烈,就是皇帝不放心將手中權力交給輔政大臣,卻寧願相信那些從小陪着自己的沒鳥太監和養雞殺豬的親戚。結果治理國家這麼專業的事情,卻沒有交給一羣專業的人去打理。

在西方,雖然也有君王專制的極端例子,但多數時候君權和相權都有明確的界定,皇帝作爲國家主權的象徵,儘量減少參與具體的內政事務,只是在攸關國家的擴張征伐之類的大事上纔會表態。而平時只是監督着內閣大臣們替自己治理國家。

東方家天下式的皇權制度,造成的結果就是一個朝代頂多支撐三百年左右,然後就要發生劇烈的內部動盪,有的朝代甚至連一百年都不會超過。而每當改朝換代的時候,現在執政的皇室家族總要被後來者趕盡殺絕,斬草除根。

西方經理人式的國家權力制度。在賦予總理大臣或者宰相較大權力的同時,又頒佈了保護皇權的各種制度和法典,這樣的好處就是想要冒險造反當皇帝的人大爲減少,因爲只要當上了總理宰相或者內閣大臣,就可以實現治理國家的抱負,這樣反而讓皇權存在的時間延長了一大截。

在劉和看來,“官本位”和“家天下”這兩種可怕而且無恥的觀念正是荼毒國家和社會的幽靈。人性本就貪婪,一旦掌握了頂層權力的那羣人理所當然的將“官本位”和“家天下”的思想灌輸到天下讀書人的頭腦之中,那麼普通草根百姓就永無出頭之日,只能做權貴階層的“兩腳羊”。

劉和也有私慾,他也想登頂人世間至高權力的寶座,品嚐那種大權在握、生殺予奪的獨特感覺,可他更希望數百年後大漢朝還能屹立不倒,千百萬的大漢百姓不會被尚未開化的草原蠻族當成羔羊隨意捕殺和食用。所以他在八字還沒有一撇的時候,就開始着眼於未來的一些核心制度的構建。

很顯然,劉虞在劉和未來的政治構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劉和的工作首先要從劉虞開始做起。

劉和這次回到幽州之前,與劉虞分開已經有兩年了,今夜還是父子兩個在重聚之後第一次如此深入的談論。劉虞沒有想到短短兩年時間。兒子的見識和眼光竟然變得如此犀利深遠,他腦子裡到現在還在琢磨着兒子剛纔的那些話語中出現的新鮮詞句。

“幽州戰事已經結束,你下一步有什麼打算?”劉虞問兒子。

“孩兒打算先把幽州現有的官員任職調整一下,然後去公孫瓚的老巢令支一趟。另外再幹一點稍微離經叛道的事情。”

“說說看,你準備怎麼調整幽州的人事任免?”

“先說軍事方面的吧。我打算這次將幽州所有的兵力進行一次大整編和重組,使幽州的總兵力達到十萬之數,分爲東南西北中五路。首先是組建驍騎衛,由輕重騎兵構成,兵力爲一萬五千人,輕騎一萬兩千,重騎三千,由趙雲擔任主將,夏侯蘭擔任副將。驍騎衛作爲幽州的機動兵力,平時駐守於幽州西線,戰時根據需要進行調度。”

“擴編龍虎衛,兵力達到兩萬五千人,其中輕騎三千,近衛營兩千人,輕步兵一萬五千人,重步兵五千人,主將由我親自擔任,副將由慕容平和孫禮擔任,軍師爲郭嘉。龍虎衛居於幽州正中,平時承擔薊城和其餘重要城池的防守,目前有五千人臨時駐守在洛陽。”

“組建鎮北軍,兵力兩萬人,其中輕騎三千人,車營兩千人,步兵一萬五千人,主將由徐榮出任,副將李蒙,暫不設軍師。鎮北軍主要職責是守衛北方長城沿線,在戰事需要時也可南下或者西進作戰。

“組建幽燕軍,兵力兩萬人,其中輕騎五千人,輕步兵一萬五千人,主將由張郃出任,副將暫定爲牽招,軍師由徐邈擔任。幽燕軍平時駐守於涿郡緊鄰中山國附近,主要防範太行山匪和幷州方面的入侵,同時也可支援冀州方面的戰事。”

“組建度遼軍,兵力兩萬人。其中輕騎三千人,舟營兩千人,步兵一萬五千人,主將由鮮于銀擔任,副將爲徐晃,軍師爲李儒。度遼軍平時駐守於遼西臨渝一帶,日後將作爲平定遼東公孫度的主力。”

劉和一口氣說完了重組擴編部隊的大致構想之後。然後眼巴巴地看着劉虞,希望能聽到幾句類似吃驚或者讚賞的話,結果劉虞悶頭只顧着涮羊肉。

等劉虞喝完一樽酒後,這才擡起頭來說道:“度遼軍伐東,鎮北軍防北,驍騎衛守西。幽燕軍在南,龍虎衛居中,看似佈置的十分嚴密,但你從哪裡一下子徵集這麼多的兵力?幽州一直保持着五萬兵力,如今一下子擴增到十萬人,你又如何養活這支大軍?”

劉和回答說:“這次我們先後俘虜了公孫瓚、公孫越和遼東騎兵許多降兵,總人數加起來超過了四萬五千之數。從這裡面至少可以挑出三萬五千合格士兵,加上我們現有的四萬五千人,就是八萬之數。兩年之前,我已開始在代郡和上谷推行預備兵役制度,現在從兩郡徵調兩萬預備兵入伍並非難事。”

“至於如何養活這麼多的軍隊,其實也不用父親大人擔憂。遼西郡和右北平兩郡雖然地廣人稀,但養活度遼軍兩萬人馬還是綽綽有餘;廣陽郡和漁陽郡供養龍護衛兩萬五千人並無太大的壓力;代郡和上谷郡供養鎮北軍更加容易;涿郡乃是幽州最爲富庶之地,供養幽燕軍也不是問題。”

劉虞提醒兒子:“你好像把最費錢的驍騎衛給忘記了。而且。僅憑涿郡一郡之力供養兩萬幽燕軍,分明就是你對當地的豪族大戶暗中支援公孫瓚有意見,有意想要打壓他們。”

劉和解釋說:“驍騎衛雖然最花錢,但他們也最能掙錢,缺錢少馬的時候,趙雲只要越過長城前往鮮卑人的地盤上掃蕩一圈,不就什麼都有了麼?至於說涿郡那些豪族大戶。讓他們供養幽燕軍還是輕的,且看以後我怎麼收拾他們!”

看着兒子咬牙切齒的樣子,劉虞搖搖頭,不好勸說太多。“你準備怎麼安排李嚴、鮮于輔和太史慈?他們幾個可都是老資格了。這次卻沒有出現在你的任命當中,如果不能安排到合適位置上,軍隊這邊的事情就沒有理順。”

“鮮于輔和太史慈如今在冀州盧植手下聽用,他們共同掌管着冀州三萬兵馬,我準備下一步將袁紹逼出冀州之後,再給他們增加一萬人的編制,然後拆分成兩支部隊,到時候鮮于輔和太史慈就能各領一軍,職位比幽州這五路部隊的主將一點不低。”

“李嚴如今人在洛陽,他手下實際控制的部隊已經超過兩萬人,今後很有可能會超過三萬人,我把申息軍交給他不算,另外還將龍虎衛五千精銳也交給了他,似乎他手中的權力比誰都大。”

“照這麼算,整編重組完成之後,你能調遣的部隊總數實際上是十五萬?”劉虞這次終於露出了吃驚的表情。

劉和一臉得意地說:“父親還有漏算的呢。你忘記了鎮守居庸關的尾敦和鎮守五阮關的張瓚!他們麾下兵馬加起來也有一萬人,所以我能調動的兵力實際上是十六萬。”

“哼,你不提這事我也會提!你手下那些將領都升職了,田疇、鮮于銀和鮮于輔幾個跟你走得近的幽州舊將也擢升了,爲父麾下這兩位兢兢業業的老將爲何不見你提到?”

“孩兒哪裡敢把這兩位幽州功臣給忘記了,我打算讓尾敦出任漁陽太守,讓張瓚出任涿郡太守,這樣他們就等於是軍政一把抓了,這可比給他們一個雜號將軍來得給力吧?”

“這麼安排還差不多,算你小子有心!”

劉虞點點頭,露出了笑臉。

第475章 常平倉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26章 申息軍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15章 屈家塢堡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21章 公子練兵第189章 說服第476章 補天裂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156章 插翅難逃第322章 攻!守!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58章 見張合第152章 強硬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494章 天正教在行動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436章 勸說第436章 勸說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201章 互助社第157章 後怕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371章 歸順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72章 不同分工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33章 夜襲第462章 接見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479章 作死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40章 雞飛狗跳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47章 北訪(中)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4章 超級驚喜第189章 說服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8章 汗毛倒豎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71章 後花園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377章 春將近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98章 重任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106章 後患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57章 子龍往事第5章 巧舌如簧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52章 強硬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22章 怦然心動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367章 謠言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