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

洛陽城內的皇宮,要比縱火犯董卓當初離開時縮小了不少,尤其是後宮的面積,更是大大的縮水。

當初重建洛陽皇宮的花銷,都是由劉和審覈之後下撥的,所以當劉和置身於瘦身了的皇宮之內時,一點也不覺得詫異和奇怪。劉和之所以要把皇宮縮小,就是看不慣皇帝三宮六院卻無法讓衆多宮女雨露共沾的積弊,因此特意縮減皇宮的規模,逼着皇帝今後少禍害天下女子,把精力用於少數妃嬪的身上,確保皇室的優生優育從現在開始做起。

說起來,皇帝自長安返回洛陽以來,劉虞也就爲其選取了四名妃嬪侍奉左右,皇后更是至今未定。朝中有人呼籲要爲皇帝增選妃嬪,以便增加天家子嗣,都被劉虞嚴辭拒絕。劉虞拿當初漢靈帝在宮中荒淫無度,甚至令宮女們穿着開襠褲以便隨時宣淫說事,自然是把這些人駁斥的無話可說。

如今的皇宮之中,有每天負責安全警戒的龍虎衛士兵數百人,還有負責飲食、灑掃、服飾的老嬤嬤數十人,照顧四位妃嬪的婢女十數人,除此之外再無他人。以往在宮中隨處可見的閹人,已然徹底絕跡,今後估計也不會再有。

劉和將入宮面見皇帝的時間選在傍晚,來的時候只帶了二十人的衛隊,相較於當初董卓出入都是數百人前呼後擁的排場,明顯要低調許多。雖然帶的衛兵人少,但劉和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整個皇宮如今都在警衛營的嚴控之下,而負責守衛皇宮的士兵剛剛換防,用的全部是劉和從鄴城帶過來的龍虎衛士兵,領隊的將領又是慕容平,所以就算有人想要暗中收買和拉攏,也是根本沒有可能。

劉和與皇帝會面的地點選在御書房內。因爲談話內容十分重要,所以不僅有管寧和邴原兩位大儒作陪,更有史官負責記錄這次談話的內容。

劉和問皇帝:“這半月之間,可曾將我讓人送進宮內的書冊閱讀完畢?”

皇帝回答說:“幸有管學士和邴學士日夜在旁指點迷津,已將皇叔讓人送來的書冊通讀一遍,感覺大開眼界,耳目一新。”

劉和又問皇帝:“可知我爲何讓你通讀這些書冊?”

皇帝回答說:“皇叔是想讓我知道治理國家的一些道理和方法。”

劉和點頭,接着說道:“這些書冊都是燕京大學的學生必修的課程,內容涉及到歷史、地理、社會、經濟、律法、民生、財富、科技、宗教等許多方面,經過燕京大學衆多的師生多年來反覆修改訂正。代表了大漢目前最高的學術水準,僅僅是通讀一遍還不夠,今後你要更加勤奮努力,爭取做一個博學、明辨、深思、睿智的好皇帝。”

“皇叔的諄諄教導,侄兒銘記於心,今後一定身體力行。”面對劉和這位既是長輩,又像老師的大將軍,皇帝不敢有半分驕橫自滿的心思。

“我今日入宮見你,有幾件重要的事情與你商議。我們君臣之間不必拘謹,有什麼話都可以說出來,有道是‘真理越辯越明’,我們把話說透了。今後也能少些隔閡和爭執,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

WWW◆ ttκǎ n◆ ¢ 〇

“還請皇叔明示。”

“第一件事情,我想問問你,是否還記得當初廢帝劉辯被國賊董卓逼着飲下毒酒的那一幕?”

劉協聞聽此言。頓時面如土色,戰戰兢兢地看着劉和說道:“當時小侄與皇叔皆在場,那一幕慘事。此生不敢忘記!”

劉和不管皇帝的臉色,繼續說道:“劉辯之死,是因爲他品行不佳,還是因爲他治理天下的本領不夠?”

劉協雖然心中惶惶,卻搖頭說道:“皇兄之死,既非品行,亦非本領,只因當時局面混亂,奸佞當道。若是當時入主洛陽的是太傅或者皇叔,皇兄不僅不會死,還會穩坐皇位。”

劉和聽到皇帝這一通高明的馬屁,忽然笑了,他糾正劉協說道:“別給我和太傅戴高帽子,當時的情形,就算太傅從幽州趕回洛陽,遲早也會被董卓之流驅逐,劉辯在位子依然無法長久。廢帝之死,不過是承擔了靈帝之前種下的種種惡果而已!當時你被董卓推上皇位的時候,只有九歲,在長安的那些年,你定然也吃了不少苦,不僅沒有感受到大權在握的滋味,每天還要在死亡的威脅中驚恐度日。還記得你悄悄派我出宮返回幽州時說過的話麼?當時你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寧願不當這個皇帝,也要遠遠地離開長安和董卓。”

劉和重提往事,劉協聽得心中酸楚,不覺已是淚流滿面。“小侄比皇兄幸運,有太傅和皇叔力挽狂瀾,如今在洛陽錦衣玉食,高坐廟堂,再也沒有人敢以性命相逼。”

“你放心,只要有我在,今後再也不會有人能夠威脅到你!”

“皇叔,小侄有句話一直想對你當面講出來。”

“呵呵,我能猜到你要說那句話,不管你是試探我也好,還是真心誠意的,我都不會讓你把這句話說出來!你且把心放回肚子裡面,我來洛陽可不是跟你搶龍椅的,只要你能明白我的所作所爲一切都是爲了大漢,不要總是想着那些於國於民毫無利益的帝王之術,我就保你皇位穩固。”

劉和說這些話的時候,半開玩笑半認真,說的輕鬆之極,只是落到史官和兩位學士的耳中時,卻是人人聞之色變,心中驚駭不已。能把類似於“搶龍椅”這種話說的如此坦然自信的,恐怕劉和當屬古今第一人。

劉協的智商絕對不低,雖然缺乏治理國家的經驗,但從劉和這些話裡聽懂了很多意思。他一臉誠懇地望着劉和,語氣堅定地說道:“皇叔只管放手去做,小侄雖然武不能安邦,文不能治國,但也知曉如今的大漢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境地,皇叔但有吩咐,小侄莫不從焉!”

劉和對皇帝的這個表態比較滿意,從袖袋中掏出一疊手稿,說道:“我在入宮之前,已把近期要做的事情歸納出來,你先仔細看看,想不通的地方,可以問我。”

管寧上前,從劉和手中接過文稿,轉遞給了皇帝。

劉協仔細閱讀了劉和親手所書的奏章,然後一臉興奮地說道:“大漢有皇叔庇佑,真乃邀天之幸!”

第二日,在大朝會上,皇帝親口提出廢除大將軍的稱號的職位,另設大漢兵馬大元帥之職,統領大漢從中央到地方的全部軍隊,由驃騎大將軍劉和出任。衆大臣此前已經見過劉和,知道劉和出任兵馬大元帥的目的是要收攬各州軍權,因此無人出語反對。本來按照劉和的驚天功績,直接升任大將軍之職也不會遇到任何阻力,但因爲大將軍這個職位已經被何進之流徹底污了名聲,而且還容易與冠軍大將軍、驃騎大將軍等起衝突,所以劉和乾脆另起爐竈,以兵馬大元帥這樣更加“高大上”的稱謂執掌大漢的軍隊。

因爲兵馬大元帥位高權重,又是新設,所以皇帝命人在洛陽城北築壇,效仿當初高祖劉邦在漢中築壇拜韓信爲大將的做法,親自登壇向劉和授予印信節鉞,以向天下人表明劉和手中所握權柄乃皇帝親授,沒有任何問題。

劉和大權在握,立即從改革中央和全國的軍隊開始做起。他把司令署這一行轅機構遷往洛陽,直接作爲兵馬大元帥府中的主體機構繼續存在,司令署下設各司的司長依然保持不變,只是各自頭上加了一頂朝廷授予的官爵。

除了將司令署遷往洛陽,劉和還將北方錢行、大漢時報等機構一併遷至洛陽,以便他在掌握軍權的同時,還能緊緊掌控大漢的經濟和輿論喉舌。

劉和在洛陽的這番舉動,得到了北方各州的熱烈響應。遼州牧趙該,幽州牧劉惠,寧州牧杜畿,冀州牧韓珩,青州牧沮授,徐州牧荀諶,幷州牧臧洪,秦州牧朱皓,長安督皇甫堅壽等地方大佬紛紛在報紙上發聲,態度鮮明地支持大元帥劉和將各州兵權收歸中央。

繼北方的八州一督出聲之後,各州下屬的郡守也紛紛開始表態,支持劉和改革軍制的做法。隨後,趙雲、張郃、太史慈、徐榮、鮮于輔、鮮于銀、徐晃、張遼、文丑、郝昭、賈逵、臧霸、高順、田楷、徐盛、管亥等軍隊將領也在報紙上表態,支持劉和的做法。就連長安呂布也來湊熱鬧,表示願意將自己手中的軍權上交中央。

劉和不惜費時費力地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就是爲了自己下一步發起戰爭而進行輿論準備。

現如今的大漢形勢,與歷史上的三國紛亂局面完全不同,劉和麾下已經聚集了近三十萬大軍,這些部隊原本是屬於他的私軍,但因爲中央朝廷授予了他兵馬大元帥的權力,於是搖身一變全部成爲中央軍。如此一來,曹操、劉表、劉璋、孫堅等勢力所掌握的部隊便屬於地方軍,劉和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以中央朝廷的名義要求這些勢力交出手中的軍隊,否則便以謀逆論處,劉和自然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征討。(……)

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134章 顧慮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2章 夜幕殺機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367章 謠言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12章 欲擒故縱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338章 狂飆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196章 大胸懷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97章 危急關頭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57章 子龍往事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445章 振勇營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248章 北訪(下)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320章 封城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248章 北訪(下)第481章 借糧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188章 鬥智鬥勇三江感言第124章 慎重第22章 怦然心動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76章 分席議事第29章 坐地分贓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23章 造反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