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文官治軍

從趙雲耐心說服段煨放棄兵權一事,可以看出他的胸懷和眼光又有了新的提高,用劉和的話說,也就是大局觀又有提升。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首先趙雲在段煨一事上十分的耐心,雖然他對於段煨的多疑和反覆心有不快,但一直不曾厭煩,更沒有對段煨做出一些陰謀算計的事情。正是因爲趙雲的這一份耐心,最終打消了段煨的多疑,使段煨覺得自己就算放棄了兵權,也不會淪落到狡兔死、走狗烹的地步,所以最終段煨以十分平和的方式接受了趙雲的提議,甚至臨走之前還幫着趙雲安撫人心。

若無寬容的胸懷,如何能夠真心接納段煨這樣獨立特行而且生性多疑之人?

其次,趙雲不是簡單對段煨許以武將高位,而是讓段煨放棄兵權,從武轉政,這便是趙雲眼光長遠的地方。對於段煨這種有能力,有想法,還有威望的將領,趙雲如果想的只是暫時收服利用,那麼就會留下“後遺症”。就像前些年劉和在解決潼關五千李蒙手下的降兵時,便是耐心採取迂迴手段,將之最終轉往幽州以北,雖然過程繁瑣費力了一些,但卻沒有留下隱患,反而使得這支部隊煥發出戰鬥力,甚至成爲鎮北軍的核心。

段煨和他麾下的部隊與當初李蒙和那五千降兵的情況更加複雜,因爲段煨和他的部隊不算投降過來,而是投效過來,所以趙雲不可能像當初劉和暫時閒置李蒙那樣對待段煨。而且洛陽目前正值用兵之時,段煨帶過來的這一萬多兵馬也需儘快投入戰場。所以趙雲需要這支部隊脫離段煨的影響,但又要人心可用。

如果段煨繼續保留軍職,就算他離開自己的部隊,但只要還在洛陽,就會對部隊產生影響,而讓他繼續留在洛陽,但是轉而從政,卻可以既安撫原來部屬的心。又最大程度降低段煨對於這支部隊的影響干預。

趙雲收了段煨的兵權,卻給段煨安排一個實職的地方長官職位,這會讓段煨那些手下覺得自己今後有出路,就算實在混不下去了,還可以就近跑到洛陽去找原來的老上司投奔嘛。

最令人感到佩服的還是趙雲在解決段煨這事的同時,順便還將朱儁所代表的洛陽保皇派也安撫了一下,使得洛陽內部能夠繼續保持穩定和團結。

朱儁雖然年邁。但還沒有到下不了牀的那種地步,再熬個兩三年應該不成問題,因爲段煨之事,朱儁需要讓出河南尹的位置,但同樣是因爲段煨之事,趙雲卻會力保朱儁出任司隸校尉這個更加重要的職位。

大漢司隸地區。有河南、京兆兩府,有左馮翊和右扶風兩輔,還有河內、河東和弘農三郡,若論地盤面積,司隸比青州、兗州、徐州和豫州都大。若論人口之數,也是大漢數一數二。河南尹不過是司隸地區下屬的一個府。而司隸校尉聽着官不大,纔是一個小小校尉,但實際上在朝堂有着“三獨坐”的稱呼,權力大的不可想象。

按照東漢時的官制,尚書令、司隸校尉和御史中丞三名官員在朝會時有專門的席位就坐,百官朝會時,其他官員都是坐席緊挨在一起,但三獨坐卻是一人佔據朝堂一塊地方,顯示皇帝對他們三人的優寵。

司隸校尉府設有從事曹掾十二人,主管察舉中央朝廷百官犯法者和本部的各郡事務,因此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司隸校尉參與議論朝政時,位在九卿之上,監察權之大,無所不糾,唯不察三公。

雖然如今的司隸地區尚處於分裂狀態,關中一府兩輔之地被李傕、郭汜和張濟三人分別掌控,而河東之地又爲袁紹所奪,但好歹還有河內、弘農和河南尹三郡之地可供朱儁發揮,所以朱儁一旦出任了司隸校尉之職,絕對不是隻得虛名而無實權。

洛陽保皇派存在的意義,既是要給天下忠於漢室的讀書人一個投奔的方向,同時又要替劉和抵擋來自長安朝廷的壓力,所以不僅不能刻意打壓,反而是要適當的扶持和保護。政治鬥爭比軍事鬥爭更爲複雜,屬於權力爭奪的最上層,不能簡單依靠暴力解決問題,而是要通過各種利益分配,各種協調和平衡,最終達到動態的穩定,而非僵硬固化的一套。

當然了,說一千道一萬,趙雲之所以能夠這樣從容的在洛陽佈局,最終還是靠了劉和的全力支持和絕對信任。趙雲連司隸校尉和河南尹這樣的官員都敢替劉和做主進行安排,雖然名義上只是舉薦,但能做到這麼誇張,既需要他對自己的這份安排有自信,也需要他對劉和有足夠的認識,缺了哪怕一點,可能都會引起很大的誤會和猜忌。

說完了段煨離開軍營之前的諸多首尾,再看段煨離開之後的情形。

洛陽這邊如今缺少帶兵將領已非一天兩天,正是因爲缺兵少將,劉和才忍痛將最信任的大將趙雲派到了洛陽,而段煨從軍隊中離開之後,派誰去替他便成了一個問題。

洛陽地區現在可以信得過的,能夠統兵作戰的將領,從趙雲往下數,也就李嚴、鄧海、陳貴等人,如果算上剛剛從張邈那邊挖牆腳招攬過來的典韋,再算上南陽那邊剛剛從平春市集上“淘寶”出來的魏延,看着似乎也過得去。畢竟這裡面可是有着“五虎上將”一員,武力值爆表的“惡來”一頭,未來後備丞相一位,未來一流將領一位。

但是,趙雲和李嚴兩人現在要負責整個洛陽太傅府的運作,所以不可能跑到黽池去接段煨的班,典韋已經領了駐守軹關陘的重任,而魏延現在還是生瓜蛋子一個。而鄧海和陳貴一人守陝縣,一人守函谷關。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一旦河內戰事爆發,趙雲可能要親自前往指揮和獨鎮,所以放眼洛陽,竟然難以找到一位可以信任同時又能力出衆的人來接掌段煨留下的部隊。

這個棘手的問題如何解決呢?答案是讓文官掌軍!

從大漢四百年的過往軍事行動來看,既有衛青和霍去病這樣的武人立下絕世功勳,同樣也有班固和班超兄弟投筆從戎,開疆拓土,揚國威於外域。在大漢朝廷。讓武將當丞相的事情幾乎難以看見,但讓文官當大將軍的事情卻時有發生,由此可以看出文官掌軍其實有着深厚的政治土壤,從來都沒有缺少過。

遠的不說,就說現任的徐州牧盧植,便是典型的文官出身,而且還是享譽天下的名儒。但誰敢說他統兵打仗的本領就差了?

文官掌軍,有利有弊,關鍵不在於用不用,而是究竟該用誰。如果選的人像盧植這樣文武雙全,那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若是選的人像趙括。只會紙上談兵,那就會把一支部隊活活的葬送。

那麼,趙雲和李嚴最終選擇了誰來接替段煨留下的空缺呢?

答案其實早就已經悄然揭曉,此人便是陪着趙雲前往新安會見段煨的曹掾賈逵!

賈逵現在太傅府中擔任曹掾,與陳羣一起協助李嚴處理政務。他和陳羣兩人幾乎等於是李嚴的左膀右臂,賈逵主要負責與軍隊有關的事務。陳羣主要負責與民事有關的具體事務,正是因爲有了這兩人的出力,李嚴在洛陽才能遊刃有餘,沒有被諸多的事務活活累死。

如今形勢着急,李嚴也來不及捨得捨不得,直接向趙雲舉薦了賈逵,而趙雲也是對賈逵的能力充滿信心,所以先讓賈逵以協助段煨處理後續事務的方式進入段煨軍中,等到一切妥當之後,則正式宣佈由賈逵接替段煨掌軍。

在另一個時空當中,賈逵一生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是曹魏政權當中具有政治、軍事才幹的重要人物,終其一生爲曹魏政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建安九年,曹操攻陷鄴城,袁紹外甥高幹迫於形勢而降曹,被任命爲幷州刺史。建安十年,曹操率軍北上援救被烏桓人圍困於獷平的左度遼將軍鮮于輔。歸降不久的高幹趁機在幷州反叛,並勾結河內人張晟、河東人衛固、弘農人張琰等,禍亂於崤山、澠水之間。賈逵起初不知張琰已經反叛,前去會見張琰。他在張琰的住處察覺了這一陰謀,想馬上返回又難以脫身,於是急中生智,裝作願意同張琰一起反叛的樣子,煞有介事地替張琰出謀獻計,取得了張琰的信任。當時澠池縣的臨時治所在蠡城,城塹不固。賈逵以修築城牆的名義從張琰那裡借到一些部隊,回到蠡城後,城中那些圖謀反叛的人以爲賈逵也已經反叛,因此都不避諱賈逵,結果被賈逵一個個抓起來殺掉。等到賈逵修好城塹之後,便堅決與張琰對抗,直到張琰失敗。

太和二年,東吳鄱陽太守周魴按照吳王孫權的主意,佯稱得罪了吳王,要棄吳投魏。他跟大司馬兼揚州牧曹休私通消息,約曹休發兵去接收鄱陽郡。曹休中計,上書請求獲准後便率領騎兵步兵共十萬名往皖縣去接應周魴。曹休從壽春發兵以後,魏明帝又派賈逵督前將軍滿寵、東莞太守胡質等四支軍隊由西陽直攻東關、司馬懿領兵進攻江陵。

賈逵至五將山時,曹休已經孤軍深入吳地。尚書蔣濟向魏明帝表示駐守上游的吳將朱然可能會從曹休後方襲擊,吳軍隨時會東進切斷曹休退路,建議派兵救援曹休。魏明帝詔司馬懿停止前進,讓賈逵東進與曹休合兵一處。賈逵料到東吳在東關沒有防備,一定是將軍隊集中在皖城,曹休孤軍深入必敗無疑。於是,部署諸將,水陸並進。行了二百多裡,抓到一個東吳兵,經盤問,才知道曹休的軍隊果然已經戰敗。

原來,孫權早就親自到了皖城,拜陸遜爲大都督,朱桓、全琮爲左、右都督,各帶三萬人馬,三面埋伏。曹休的兵馬進至石亭一帶時,就立即被吳軍包圍。曹休遭遇突然襲擊,一時不知所措,交戰不利後便慌忙退兵,吳軍在其後追亡逐北,斬殺魏軍萬餘,繳獲軍械車馬無數。曹休退至夾石,發現夾石西北的退路已被孫權阻斷。此時,東南有追兵,西北無退路,曹休軍士卒叛逃,丟棄甲兵與輜重甚多,幾乎將要全軍覆沒。

賈逵聞知曹休兵敗,而且孫權正在遣兵截斷夾石,部下將士大多不敢下定決心前往救援,也有人表示不應該再深入犯險,最好等待後面的援軍到來。賈逵力排衆議,說道:“大司馬兵敗於外,路絕於內,進不能戰,退不能還,危在旦夕。東吳知道後面沒有接應的軍隊,纔敢大膽地追上來。現在我們疾速前進,出其不意地趕到夾石,突然打過去,這就是所謂先人以奪其心,東吳看見我軍必然退兵。如果坐待援軍到來時,東吳已經將把險路全部斷絕,到那時兵馬再多又有何用呢?”

於是,賈逵指揮軍隊備道兼程,到了夾石附近,他命士兵在山口要道上豎起很多旗子,並留少數士兵不停地敲鼓,迷惑敵軍,然後賈逵親率主力部隊迎戰吳軍。吳軍以爲魏國救援大軍已至,於是急忙撤離戰場。賈逵佔領夾石之後,拿出糧食和軍資供應曹休的部隊,使得曹休得以重新整頓隊伍,最終安全退回揚州。

這些僅僅只是賈逵在掌軍方面的兩個片段,但足以證明賈逵的軍事眼光和才幹,除此之外,他在治理州郡方面也是政績卓然,魏武帝曹操稱讚他說:“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賈逵,吾何憂?”魏文帝曹丕稱讚他說:“逵真刺史矣。”魏明帝曹叡稱讚他說:“逵存有忠勳,沒而見思,可謂死而不朽者矣。”

那麼,劉和攪亂的這個時空當中,賈逵在段煨留下的一萬多部隊當中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68章 以禮服人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288章 處置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54章 慾壑難填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345章 合圍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134章 顧慮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322章 攻!守!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303章 大棋局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18章 魚目混珠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91章 折服(下)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36章 血染丹水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137章 遼東行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124章 慎重第281章 千里鏡第130章 神射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498章 耳目一新(下)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91章 三殺令第445章 振勇營第10章 豈能無信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355章 誰偷誰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435章 陰溝裡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