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蕩寇將軍

李王這時候正在審閱批文,爲什麼是他親自審閱呢,因爲幷州這一年在張居正爲首的文士帶領下,已經進入了正軌,所謂飽暖思****,李王閒着沒事就想着弄個文武大比,在來年春季廣招天下之士齊聚一堂。

而張居正覺得此事可行,便全權着手處理,這時候應該正在幷州和冀州兩地遊走宣傳,畢竟要想天下人都響應那是癡心妄想,所以只要照顧到這兩地,也不至於落了下乘。

“主公這是南邊的戰報。”

李王性格跳脫,如果真讓他天天坐在桌案前審閱批文,還不得煩死他,這不,賈逵在一旁作爲下手,將所有的批文都先行審閱一遍,再將一些需要李王親自過目的東西挑選出來。

“給我吧。”

李王揉了揉眉頭,感覺繃的慌,他已經在此坐了一個上午了。

李王看批文有個習慣,喜歡輕輕念出來。

原來直至十一月下旬,南方已經全面罷戰,孫堅親率大軍,在廬江居巢兩地鎮守,其麾下都督李世民在柴桑郡厲兵秣馬,養精蓄銳。

至於潼關已經易主,曹操親自在此處操練兵馬,分兵兩萬支援宛城朝廷,與其一道攻伐春泥隘口。

“報…冀州急報。”

李王愣了,加入公孫瓚麾下的周瑜遲遲沒有消息傳來,莫非是公孫瓚等三方勢力出現變故?

“速速道來。”

傳令兵單膝跪在地上,手中捧着急報道:“祁鄉侯袁紹向冀州牧借糧未果,率軍突襲了陽平糧倉,公孫瓚也趁機攻佔了河間等地,短短五日,冀州半數鄉縣被二人的勢力侵吞。”

“恩,你下去吧。”

李王慢慢看了起來,沒過多久就看完了,將急報遞給賈逵,自己沉思了起來。

冀州牧韓馥每年都會在立夏之時交付袁紹半年糧草用度,按說此時諸侯割據,袁紹治下賦稅和徵收的糧草不會上繳,而且今年整年平原郡和渤海郡沒有天災,那麼袁紹必定事出有因。

李王想到這裡忍不住拱了拱眉頭,看來是自己的出現讓劇情推進了啊,這袁紹是要逼迫韓馥高掛州牧印綬,好自己代爲掌管啊。

“主公,這祁鄉侯莫非就不怕天下人辱罵嗎,韓州牧乃是其上官,貿然攻伐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啊。”賈逵也看完了急報。

李王豎起中指揮了揮:“韓馥本就是袁氏門生,就算攻伐那也是他們自家的事,而這次袁紹表面與公孫瓚爲惡,看起來是戰事吃緊,實則分頭並進,這是要穩步蠶食冀州的節奏啊。”

賈逵畢竟智力不高,內政頂天了也只能作爲一郡太守,問道:“那會不會對毗鄰的魏郡和常山郡造成影響。”

李王笑了一聲:“影響肯定在所難免,但他們都是聰明人,如今我幷州糧草豐備,兵將精廣,暫時不敢直攖我的鋒芒,最多就弄些小動作惡心我罷了。”

賈逵沒有再說,既然李王已經拿定了主意,他只需要聽令行事。

“之前我向雁門徵召的人到了嗎。”

賈逵拱手道:“完顏宗望昨日就已經到了,只是張太守去魏郡巡視,主公處理事物繁忙,暫時也就安排他在廊橋閣待命。”

李王點頭:“成都,你去傳喚他和子義來見我。”

宇文成都領命自去,李王正好趁此機會眯一小會。

也不知過了多久,李王這才幽幽轉醒,而堂下太史慈和一個陌生的面孔也不知等了多久。

“末將太史慈參見主公。”

“末將完顏宗望參見幷州牧。”

“請起。”李王調整了一下身軀坐直,揉了揉乾澀的雙目:“子義,如今魏郡周邊被公孫瓚拿下,雖然我們暗中有盟約在身,但畢竟不是我們一派,應該事事防備,史可法作爲你副將值守魏郡,但臨近年關卻也不能鬆懈,你即刻前往魏郡,加強戒備,適當的時候可以直接決定兵馬大權。”

太史慈感動萬分,雖然自己是李王封的平北將軍,本就是統管魏郡兵馬大權:“是,末將敢不效死。”

太史慈離開後,李王這才仔細打量起另外一人,此人與漢人模樣幾乎沒有差異,要說唯一的區別就是那種骨子裡的異域彪悍,直擊心魄。

“完顏宗望,擡頭說話。”

完顏宗望這纔將頭擡起,直面李王,那種彪悍的氣息根本掩蓋不了:“請幷州牧吩咐。”

完顏宗望其實挺忐忑的,自己本是扶余人,是異族,因爲不滿其弟弟的理念,弄得反目成仇,這纔不遠千里逃亡幷州,按說扶余和大漢本就不對付,也不知李王存了什麼心思召見於他。

“楊再興曾向我彙報,說雁門有一人,手腳功夫異於常人,可敵千軍萬馬,統率兵卒更是一絕,不知是否言附其實。”

李王說話很不客氣,這也是起了打壓他的心思,畢竟完顏宗望前世名頭太大,如果自己鎮壓不住,將會付出怎樣的代價誰也說不準。

完顏宗望眉頭一挑,傲氣道:“我自認武力敵不過楊將軍,統軍不如楚王韓信,智計比之謀聖張良更是不如,但如今天下,又有幾人能出我左右。”

李王點頭:“楊再興在信中已經說過了,完顏宗望勇武可當天下,但畢竟眼見爲實,既然你如此自負,我也不能埋沒了人才,聽說過常山郡嗎。” шшш◆ ttκan◆ ¢ ○

完顏宗望不卑不亢的說道:“我爲扶余人,但扶余地不過千里,我幼時自知身處之所乃天下一角,只有漢室天下才是真正的天下,所以我熟知神州的歷史和地名,幷州牧就不必再考校於我。”

李王不置可否:“戍守雁門終究是爲了抵禦鮮卑、烏桓,有楊再興一員驍將鎮守,足以震懾異域,既然你如此自負,那我便抽調魏郡兩萬人於你,由你主掌常山郡軍務,並且加封你爲蕩寇將軍,右中郎將侯君集作爲你副將。”

李王其實是有考慮的,侯君集統率94點,與完顏宗望99點的統率值只差距5點,相互之間也有共同話語,而且侯君集前世作爲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居功自傲,以至於晚年做出了許多錯事,有完顏宗望鎮壓,想必也不會翻起什麼浪花。

“既然如此,那末將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完顏宗望面容沉着,也不知心裡的想法。

李王隨手查看了一下完顏宗望的好感度,沒有一點提升,不過也對,要是隨意一個雜牌將軍的稱號封下去,就能提升好感度,那不就成了單機遊戲了?

“如果主公沒有別的事情吩咐,那我就先趕去常山郡接掌兵權。”完顏宗望拱手告退。

“不慌。”李王趕緊將他留下:“常山郡如今有侯君集鎮守,暫時也沒有要務處理,你就先留在我身邊,隨我往首陽山走一趟。”

完顏宗望不解,但他對幷州兵事極爲關注,知道此時首陽山有李靖五萬大軍扣邊,想來李王不會無的放矢,便只好耐着性子跟隨李王。

李王並非臨時起意,此去首陽山有兩點目的,其一便是爲了安撫五萬兵卒和犒勞那些造船的民工,第二點嘛,自然就是安定與曹操的聯盟。

李王與李靖早在出徵前就合計,無論誰勝誰負,都按兵不動,至於衍生出來的假象,倒是讓曹操謀士認爲是在等候時機伺機而動,所以李王爲了安曹操的心,打算走一趟首陽山。

第一百二十三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二十五章 豪氣干雲第七十七章 練師心計第三百二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助馬超第二百二十章 孤狼戰四猛第三百三十三章 各有敵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領調動第三十九章 雙虎酣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猛虎藏身第七十二章 新的任務第五十六章 進入潼關第四百一十三章 提問俘虜第四百八十章 殺曹操還是救曹操第二百一十八章 何人稱龍膽第四百二十章 沙盤第一百九十六章 猛將交鋒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侯有子第二十四章 互有死傷第三百七十九章 帝王勝敗第四百七十五章 烏巢有問題第二十二章 陣前殺將第一百七十四章 薊縣戰報第三十四章 順利出城第二百零五章 牧府變故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見伏壽第十一章 再興神勇感謝兄弟們的陪伴!第四百七十二章 烏騅馬龍息第四十三章 強攻高平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五十三章 孫策的失蹤第一百二十五章 敗後賞罰第九十四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四百零五章 法孝直第五百三十章 妲姬第三百五十一章 分發計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陛下救我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雙戰氣第九十八章 即將開始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見孫尚香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進的數值第二百七十三章 虎頭山第四百三十七章 吃了敗仗第一百六十七章 伯樂和知己第二百六十三章 陽謀易查第一百五十二章 棲鳳灘第二百八十三章 逆境中的安排第三十四章 順利出城第二十八章 官道奪糧第二百二十八章 陳到求師第四百零六章 求援楊再興第四百三十六章 無雙戰氣的屬性第二百六十五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征之前第二百九十一章 情絲玉瑙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尚香第八十二章 責問第二十七章 長治賈逵第三百三十三章 各有敵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狹路相逢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第四百九十九章 創世第四章 喜獲饋贈第六十五章 冀州暗流第二百三十六章 小喬推到老司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綾羅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第二百章 游擊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爲孫策設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勢取沛縣第四百三十九章 勢取沛縣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出上黨第一百零六章 士氣下滑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八十七章 妖狼尋主第五百一十章 勸說關羽第五百四十三章 荊州大捷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寅顧慮戰子龍第四百八十四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八十七章 妖狼尋主第一百八十章 大宏願第一百三十七章 謹慎的馬超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王上陣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妖?第三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一百七十九章 貓兒聞腥第一百六十七章 伯樂和知己第五百四十七章 錯誤的判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公孫越投降第五百三十五章 賈詡的大禮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柔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五百五十一章 驚變連連第四百八十三章 朝堂人人自危第五百七十三章 項羽都懵了第二百零一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一十一章 各有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