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賈詡的大禮

次日,李王依舊早朝,只不過張居正卻沒有來,直接告病在家,至於是不是真的生病了,誰都清楚。

“既然張丞相告病在家,就準他休養三月,聽聞丞相的老宅也在真定縣,特賜車駕,送丞相回老宅休養,並且爲陛下視察民情。”

李王抱着雙手坐在龍椅上,一臉癡迷的看着妲姬,那副模樣被大臣們盡收眼底,各有滋味。

“按皇后的旨意行事,張叔大爲天下操勞,也該安享些時日了,等病好了再上報,酌情恢復官職。”

王守仁抱拳道:“陛下,前些時日便接到漠北的消息,本要上報,但一直拖沓至今,還請陛下傳召幾人上朝,方能明瞭。”

李王說:“那便先傳上來敘話。”

王守仁衝張公公點頭,傳召的聲音便傳了出去,不多久一行三人走了上來,當先一人腰背筆直,其後兩員猛將各自捧着一個木盒子,目不斜視。

“罪臣賈詡,擅離職守,今貿然回返鄴城,特來領罪。”

李王心底是有喜色的,不管之前賈詡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計策再是歹毒,也不能否認他的功績,並且此人不說其他,單說衷心便是李王的鐵桿心腹。

但人前不敢表露過多,斜眼說:“賈詡有罪自然當罰,不過前些時日你命人前來回稟,說有一場驚喜要進獻於我,可有其事?”

賈詡早在之前就瞭解了李王近日的異常,這時候躬身道:“話已出口,自然當不得假,冉將軍,高將軍,請獻上厚禮。”

二位將軍早早被卸了佩刀,但錚錚鐵甲卻依舊傍身,那股揮之不散的殺氣兇猛凜然。

“哐當”一聲後,二位將軍打開木盒子,兩個緊閉雙目的腦袋就安放其上,面容慘白,格外嚇人。

“大膽!”

李王拍案起身,怒道:“此等恐怖之物,豈能上的朝堂,若是嚇到了皇后,看我不拿你們人頭來謝罪!”說完轉身看向妲姬,臉色又柔和了下來:“皇后可有不適?”

妲姬笑道:“陛下勿需憂心,臣妾在倭國見慣了殺戮,不會被嚇到,況且二位將軍也是出於好心,到不知此兩個頭顱,屬於何人?”

賈詡面色如常,說道:“此乃南匈奴單于劫布和右賢王去卑的首級,自今日起,匈奴前單于羌渠之子,左賢王於夫羅向大華稱臣,大華朝版圖徹底擴寬至漠北一地。”

李王大喜,哪怕是妲姬在身邊也不能讓他掩飾。

前世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國人殺死單于羌渠,子左賢王於夫羅即位。

而參與者右賢王去卑恐被報復不認可新單于,另立一位單于,就是劫布(杜撰)。

當時於夫羅只得前往漢朝申訴求助,正值漢末大亂,只好留在河東。

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

216年,曹操拘留呼廚泉單于,而派右賢王去卑監國,並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安置在平陽郡,匈奴單于王朝才得以終結。

可以說李王整整提前了十七年,這個意義可就不同了,只要李王能用文化等手段來內部分化他們,對進一步避免百年後的五胡亂華有基礎的作用。

其實前世的曹操有很多偉業的,要不是劉備等人蹦躂個不停,說不定一統天下後能征伐向極西,以震中華天威。

漢末一部分匈奴人漢化後南遷,一部分被趕去了西方,光是這一點,就足夠青史留名了。

“好好,數百年來邊關百姓遭受匈奴,烏桓等異族入侵,連年戰火,如今賈詡倒是爲大華開了百年太平,賞,重賞。”

側目看了眼李王,妲姬並未多說什麼,一雙媚眼轉而看着雙手,在出神。

而賈詡怎麼做到的,其實很簡單,六年前賈詡悄悄跑了,有目的去避開李王北方體系的混亂,另外一方面也是去尋找冉閔,並且通過暗線,聯絡走投無路的於夫羅,內外進攻,分化匈奴的王庭,導致匈奴人不得不分散。

這也就造就了之前完顏宗望上報那件事,在扶余、烏桓等領土陸續發現了匈奴人的蹤跡。

鐵血斬殺了去卑和劫布,於夫羅憑藉前單于子嗣的身份,重登寶座,但他見識了賈詡的毒計和冉閔、高寵二人的勇武,哪裡還敢過河拆橋,只能跟着他們進入大華過境,依附於大華朝。

李王賞賜了賈詡之後,看了眼妲姬說:“雖然南匈奴是平了,但極北之地仍舊有不少異族活躍,留下遲早也是禍患,賈詡聽令。”

“微臣在。”

“着命你爲督北將軍,正四品,麾下有冉閔、高寵聽調,與完顏宗望東西互望,對極北之地展開大清繳,若是冥頑不化,就地砍殺,不用回稟。”

賈詡不悲不喜,拜伏道:“微臣領旨......”

在百姓和妲姬面前,李王還是決意先平了蠻夷之禍,不然遲早會生出事端。

“若無其他事情,退朝吧。”

“陛下且慢。”妲姬緩緩起身,走下階梯拜倒,道:“洛陽獻帝尚在,臣妾苦心思慮,天下不統一,何以爲國,臣妾懇請陛下允諾,御駕親征,征討洛陽......”

李王點頭,笑着將她扶起來,說:“此事不是早就說好了,兵符也交給了皇后,今日何須再議?”

妲姬輕嗯了一聲,說:“此前商議是春深行軍,但臣妾如今卻覺得事不宜遲,正該此時出兵,才能壯大華天威。”

李王也不問爲什麼,笑道:“那就依皇后所言,王守仁出列。”

王守仁趕忙抱拳,躬身走到前面來:“微臣在。”

李王說:“由兵部着手,調集鄴城大軍,並起虎牢關十萬將士,合軍一處,另外命曹仁在陳留徵召大軍,以作後援,朕與皇后,會親自提領一軍,前往虎牢關。”

王守仁抱拳道:“微臣領旨。”

李王轉念道:“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諸葛瑾抽調糧草往烏巢去囤積,專配虎牢大軍用度,斷掉趙雲軍糧草,改換爲豫州補給,力求專一而不亂。”

“微臣領旨。”

“退朝!”

“吾皇萬歲......”

第一百二十一章 超一流武將第二百一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章 梨花之下第一百五十章 下藥第九十一章 中原之亂第三百三十七章 豐厚的獎勵第二十一章 破解難題第五十九章 曹操設宴第五百三十一章 銅雀春深第三百一十九章 殺機隱現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戰而先輸一籌第五百五十六章 戰黃忠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鎮劉基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舉攻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力戰當世一流第二百四十五章 成大事者第三十九章 雙虎酣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走投無路第六十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一百零五章 煤炭的野望第四十四章 西涼孟起第一章 創世系統第三十三章 平原甄宓第二百零五章 牧府變故第四百二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九十四章 第二塊黑石第四百五十四章 十大惡人之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封王第四百四十一章 轉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言不合就上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見鍾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劉璋驚變第九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六十九章 亂了亂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言不合就上車第五百一十三章 活捉第二百七十一章 怪物出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武綽天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故都洛陽第三百一十四章 綢緞第五百五十章 不對勁的新野第十章 少年周瑜第一百二十八章 武綽天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北地槍王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岱撞上老將軍第二百三十章 兩枚錦囊第三章 仗劍長歌,傾世佳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歸來的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伏壽有孕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愛與相知第二百零六章 暗害趙無雙第五百零九章 關羽第五十一章 潼關戰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師師的簡單想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餘留廝殺第九十三章 有子楊修第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變天第一百零一章 平衡攻守第二百六十四章 埋伏遇見埋伏第一百一十一章 各有其意第三百零三章 必須根除禍患第四百章 荒唐稱帝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傑第一百三十二章 倒戈相向第二十六章 袁氏結怨第三百三十五章 劉基遇上陳宮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後三昭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見孫尚香第七十八章 水軍都督第四百六十三章 被嚇了一跳第三百九十五章 爲孫策設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助馬超第四十一章 各方所動第五百七十六章 都在計劃之中第二百零二章 隱藏獎勵第五百四十七章 錯誤的判斷第一百六十八章 良謀周公瑾第五百八十四章 只能認命第三百五十八章 孔融遞交降書第三百四十章 給衆女安排第五十四章 賢明之勇第二百六十二章 統軍者張燕第四百六十六章 曹老闆的表演第四百零四章 袁術逆天行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金蘭令第三十二章 名將出世第十五章 周瑜定計第五百五十七章 詭異的投石車第三十章 聲淚俱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將過招第五百八十二章 虐待女媧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第一百七十九章 貓兒聞腥第四百七十章 被噁心到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公孫越投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國之根本第十四章 洛陽告捷,羣雄四散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蘭會始第四百六十章 滎陽的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