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全軍素槁

不動如山的羅春也急了,王雙馬快,自己並無趕上的機會,而貿然出手,疾馳下會讓他重傷,甚至因此丟了性命也不無可能,如何是好?

王雙雖在衝殺,但羅春和高順的舉止盡收眼底,見他們猶豫不決,頓時心頭大定,這二十來步的距離,就是幾個起落而已。

“納命來!”

王雙虎目圓睜,臉色憋得通紅,眼見大功就在手下,只差一揮之力。

“王雙住手!”

熟悉的話音傳來,但王雙猛力一擊,已經無法收住攻勢,這一刻他的嗓子眼都提了上來。

“嗖”一道破空聲刺耳,雕羽箭劃破虛空,即刻而至,原來是宇文成都彎弓搭箭,險而又險的將長槍擊偏,王雙虎口崩裂,已無提槍之力。

鋒利的寒芒從曹操耳邊劃過,罡風颳破了皮膚,一道血痕布在其上。

而就是這一錯身,跟隨而來的羅春反手挑飛王雙的長槍,將曹操拉在身旁擒下,但實則是保護他,未免再生事端。

李王從亂軍中趕馬上來,怒道:“王雙,是何人給你下的命令,竟敢擅自砍殺朝廷三公之一?忘了我有叮囑,不可害孟德兄性命?”

王雙啞然,但轉念一想,自己不說李王遲早也能知道,便將王守仁下達滅殺令的事情述說了一遍。

李王沉默了半晌,甚至曹操在一旁也側目以待,很想知道李王的心情。

又停頓了一下,才說道:“王雙、默顏自作主張,聽錯將令,但此戰功績甚大,容軍師論功之後,再抵消一部分封賞。”

王雙抱拳不語,看來自己是要給王守仁背鍋了,李王不想處置王守仁,是因爲接下來必須要讓他依靠這一戰的功績,奠定在北方集團的巨頭身份,其目的便是應對稱帝之事和緊隨而來的法制改革。

如果沒有信得過的人來操作,那改革一事連帶的獨攬大權,將會適得其反。就如同張居正一樣,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中心。

如今李王身邊信得過的人不多,張居正要打理貢院,今後還要獨自面對土地改革的風暴,所以他就不能處理法制改革。

而除了張居正外,周瑜還要統籌大局,並且他的政治也不夠應對七州的改革,賈詡原本是李王的心腹,可現在他也不那麼可靠了,從王守仁提醒李王小心賈詡,到銅雀臺被謀刺一事,已經說明了他在籌備什麼不爲人知的事情,如今他爲了躲避鄴城擴散的風暴,更是深入漠北,至今音訊全無。

而諸如李思、海瑞、楊堅一列,能力是不錯,但畢竟沒有耀眼的功績,而且他們不是前世有敗筆就是爲張居正不看好,還不能讓麾下將士折服,所以刻意爲王守仁造勢,就是必行之舉。

哪怕他擅自下達滅殺曹操的命令,也依舊可以原諒,畢竟他的出發點是爲李王着想,所以作爲夠分量的人,王雙就只能背這個黑鍋。

李王說完這些話後,這才抱拳見禮,道:“孟德兄可讓我好找,何不隨我回營一敘?”

曹操嘆息道:“若我能撤回洛陽,尚有一線勝利的機會,可李老弟搶先一步,倒是讓諸多計劃付之一炬,白白苦了將士。”

李王自然知道他說的什麼,爲戰就要不擇手段,火燒烏巢若是成功,北地改姓爲曹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只是可惜了李王來自後世,對曹操的瞭解可不少。

笑道:“孟德兄不必自責,妙才和元讓已在大營等候多時......”

曹操一怔,旋即苦笑一聲:“那便請北王前方帶路......”

稱呼的改變,就是說明曹操也認輸了,夏侯淵和夏侯惇出現在李王的軍營,那襲擊烏巢斷絕糧草的計劃算是破滅了。

“孟德兄請!”

一路上收攏兵將,曹性等人也沒再廝殺,相互退出戰團,向李王合攏。

而曹軍將士在見到曹操被抓住後,失色下也不敢再生事端,只得悻悻的扔掉兵器,束手就擒。

李王立在馬頭,疑惑道:“孟德兄,戰馬上爲何人,便是退走也不忍拋棄?”

曹操瞧了眼一旁沒有生機的荀彧,悲苦道:“若是子龍將軍飲恨,想必縱是千軍萬馬,北王也不會將其拋卻。”

李王一愣,旋即大驚,命將士們停步,翻身去查探那屍首。

待看清此人果真是荀彧,李王頓時如遭雷擊,愣愣的立在原地,眼色明滅不定。

半晌後幽幽一嘆:“往昔幷州,公尚且隨我一同監考文武大比,卻未曾想如此便去了......”

又是一陣沉默後才說道:“王雙,清理戰場後,命全軍素槁,披麻爲文若先生送行。”

王雙受李王感染,嘴角有些發苦,抱拳道:“這便通傳全軍。”

李王嗯了一聲,翻身上馬,而思緒早就飛回前世今生,念及荀彧,乃是忠之楷模啊。

荀彧的謀,荀彧的政,荀彧的忠,三國鮮有人能匹敵,別看前世的曹操出戰帶的都是郭嘉,但每每臨行前都會與他先商議一番,然後郭嘉又找他商議一番,可見他的大局觀就連郭嘉也自嘆不如。

作爲曹操統一北方的謀臣和功臣,荀彧常備冠以王佐之才的名頭。

前世曹操攻伐徐州,後方卻受到呂布的襲擾,便是荀彧細絲密謀後,才建議曹操回援,請注意這裡是建議,所以如果曹操沒有回援,相信荀彧也能據城而守,只是周邊鄉縣恐怕難以顧及。

而荀彧跟隨曹操二十餘年,在戰略方面爲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和耳熟能詳的迎奉天子。

戰術方面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上面那事),奇謀扼袁紹於官渡,行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飾其無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

政治方面爲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羣、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爲“吾之子房”。

只是三國演義神話了諸葛亮,又有郭嘉的神機妙算,這才使得荀彧的光芒削弱了不少......

第三十二章 名將出世第五十八章 軍中宴席(第二章求收藏推薦)感謝兄弟們的陪伴!第二百六十九章 南方的反常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良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烤串和叫陣第四百一十章 無心插柳第五百二十六章 劉備的蹤跡第四百八十章 殺曹操還是救曹操第四百二十章 沙盤第五百六十四章 歸來的人第七十五章 代領印綬第五百四十一章 烤串和叫陣第一百八十五章 來自系統的警告第一百三十七章 謹慎的馬超第五百三十六章 抵達虎牢第五百零六章 美周郎下戰書第一百八十八章 星斗象盤第三百八十章 血戰第四百零三章 不遠送第四百章 荒唐稱帝第一百五十六章 劉基的猜測第一百七十一章 未使用的權限第八十五章 袁紹將廣第二百二十二章 破軍楊再興第七十一章 鐵器構思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天聖武第三百四十七章 原來是她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屈第二百四十三章 平淡的歲月第一百二十八章 武綽天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全軍素槁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四百八十七章 背刀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軍怒殺當無悔第六章 河間張郃第五百零八章 窮途求生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第一百六十二章 任務完成第四百二十五章 過分的要求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計可施第三百四十八章 神藥第一百九十四章 異象突生第四百二十四章 孤軍入蜀第四百六十三章 被嚇了一跳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連誘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虜的本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脫出掌控的局勢第一百一十七章 永遠的秘密第一百五十六章 劉基的猜測第五百一十一章 劉演員第三百二十一章 只爲他鋪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互有準備第五百二十四章 華朝框架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得偷腥第五百二十章 絕戶之策第五百八十六章 凝脂閣第五百八十六章 凝脂閣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排第三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二百一十七章 惜才之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變天第四百五十三章 劉璋驚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肺腑之言第七十一章 鐵器構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寅顧慮戰子龍第三百九十七章 四徵將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務來襲第五百四十三章 荊州大捷第四百九十九章 創世第五百一十二章 真小人僞君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脫出掌控的局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演技爆棚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後有後計化無形(四更)第二百零九章 繃緊的局勢第八十五章 袁紹將廣第四百三十章 司隸的局勢第五百六十一章 國之根本第二百五十二章 營口被堵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鎮劉基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王上陣感謝兄弟們的陪伴!第三百二十八章 蓋世趙雲第一百六十五章 兵馬調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對峙第四百五十二章 私讓印綬第二百八十章 陷陣營第四百八十一章 全軍素槁第五百八十四章 只能認命第五十一章 潼關戰局第四百五十九章 雙雙被剋制第四十七章 先鋒徐榮第三百章 孫氏大悲第一百八十五章 來自系統的警告第五百三十三章 新後第一百零九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陛下救我第三百九十一章 洛陽朝堂第三百八十七章 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