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投石車

次日一早,整裝待發,不過除了井闌等攻城器械,李王的大軍中這次還多了不少特殊的東西。

這也是李王第一次大規模投入使用的東西,名喚投石車。

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槓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槓桿原理將石塊拋出。

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飛將軍李廣的遠祖)攻楚,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後來戰國四名將之一的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才攻下了楚國,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

而李王這次使用的投石車,是經過了馬鈞改良後的產物,不需要數十人來操持的,而且下設巨輪,便於運送,之所以拖了一年沒有攻城,難免沒有此中原因。

馬鈞在原來作戰用的投石車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出了一種新式的攻城武器——輪轉式投石車。原來的投石車,象個大天平,一頭掛着一個鬥,鬥裡裝滿大小石頭,另一頭掛着許多根繩子,作戰時,兵士們一齊用力拉繩子這頭,裝石頭那頭就飛快地翹起來,這樣,石頭就被拋出去打擊敵人。這種發石車缺點很多,每發射一次,都要花費一些時間,而且效果不大。

馬鈞設計的新式輪轉式發石車,則克服了這些缺點,它是利用一個木輪子,把石頭掛在木輪上,這樣,裝上機械帶動輪子飛快地轉動,就可以把大石頭接連不斷地發射出去,使敵方來不及防禦。

馬鈞曾用車輪子來做試驗,可以連續把幾十塊磚瓦射出幾百步遠,這在當時說來,威力是相當大的。

當然,李王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他前世是工程師,雖然主攻網絡,但他可是一個軍事迷,不只是現代軍事,連古代的一些器物都有涉獵,只是可惜他對連弩等器械沒有了解,不然憑着記憶,加上馬鈞等人日夜設計,肯定能讓連弩提前問世。

不過雖然沒有具體細節,但他畢竟來自後世,對很多原理也有些獨到的見解,所以李王單獨會見過馬鈞,並將一些器械的意見提了出來,而馬鈞也是非常受用,耐心記錄。

可以說匠人在李王麾下,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尊重,這放在前世,根本不可能的事,哪還不夠這些能工巧匠感恩戴德。

馬鈞的能力在後世已經得到了認可,不過在前世的漢末,由於封建統治階級腐敗沒落,馬鉤的許多發明創造沒有得到重視。

他的一生,從少年到老年,一直不得志,雖然他曾作過給事中官,但他的工作仍然受到阻撓和蔑視,技巧一直未得到順利發展的機會。

西晉文學家傅玄對此感慨頗深,說:“馬先生的巧,雖古時的公輸般、墨翟,以及漢代的張衡也比不過,但公輸般和墨翟都能見用於時,張衡和馬鈞的一生卻不能發揮其長,真是最可痛心的事。”

足見神州多少發明家被埋沒,實爲可惜,只是李王一紙令下,便給了這些人一條生路,不只是首陽山那數千造船造車的工匠,常山那些聞聲而來的能工巧匠也效死力,更何況綦毋懷文和馬鈞這樣本就有本事的巧匠了。

這樣的作用在初始得不到理解,哪怕是張居正不說,李王都能清楚他也有怨言,只是考慮到自己沒有荒廢戰事和阻礙他的改革,一直沒提出來而已。

直到現在,從第一批馬蹄鐵等器物問世,李王的遠見才逐漸被理解,上次改良的鐵芯井闌初見端倪,只要這次投石車一鳴驚人,相信大部分麾下將士都會打心眼認可這羣人。

如若自己再封賞一批工匠,想必在民間也能帶動發明創新的風向……

不過畢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馬鈞等人能正名則罷,不能的話也只能徐徐圖之。

這時候大軍排布開來,連綿十里路而不絕,十餘萬人的壯觀不用多說,相信念過書,見過滿操場數千人的場面,再翻個幾十倍就能幻想這樣的場景,可謂雄壯。

各鎮將領來回奔走,調配各處大軍,足足花去了一個時辰,纔回返中軍,向王守仁彙報。

李王站立在戰車上,戰旗迎風飄蕩,戰袍也獵獵作響,意氣風發,何曾想過自己也有這一天。

不過李王在想一個問題,當初曹操南下展開赤壁之戰,號稱有近百萬的人馬,就算折半也有三四十萬吧,那糧草的調度問題暫且不提了,光是這大軍排布開來,恐怕也是一道難題,這樣一想,恐怕曹操在赤壁的時候,應該是將後方各鎮支援補給的人員都給算上了,實際人數應該就在二十萬左右。

很多人都不解,爲什麼雙方交戰,一開始能連克十餘縣,卻在不久後就相互大戰,投入兵力都是萬數來計算。

這樣的事情其實很好理解,就比如李王命趙雲出征徐州,一開始人馬投入四萬,這樣的兵力可不是一縣千餘人馬能阻擋,只能望風而降。

所以一般作爲防守方,會主動下達戰書,也就是請求大戰,用後世的話說就是一戰定輸贏,而作爲攻擊方,自然也希望能通過一場大戰來解決歸屬,這樣不僅省事省力,還能在大戰後給本方一個緩衝期,耗費很小的代價攻佔郡縣,也能讓其他勢力不敢妄動。

當然也有例外,就如同李王攻克虎牢關出現了難題,這樣作爲攻擊方,也會主動下達戰書,希冀迷惑敵軍露出破綻,只是戰局千變萬化,也不是單單一段話能說清楚。

而李王曾經迎戰袁紹,能在陽平奠定戰局,原因也是一舉克敵。

如果還有不懂,回頭去看張良從上郡防守劉基來攻,到他主動出擊向長安行軍,就能明白爲何雙方會在莫名其妙間就爆發了大戰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 銅雀春深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達戰書,約戰霸王第一百零八章 不應該出現的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曹操的考慮第三百章 孫氏大悲第一百八十五章 來自系統的警告第二百八十七章 鐵騎交鋒第二百零五章 牧府變故第二百零九章 繃緊的局勢第三百六十七章 解君愁緒第四百八十章 殺曹操還是救曹操第四百六十五章 曹操怒訓于禁第九十八章 即將開始第二百八十二章 中計第五百七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消息第一百零六章 士氣下滑第三百二十五章 豪氣干雲第四百九十五章 五行生剋第三十九章 雙虎酣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兵馬調動第四百一十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六十七章 伯樂和知己第五百零五章 安排第四百五十六章 子龍來勸說第五百章 繳獲戰氣第二百一十七章 惜才之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人論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異獸大軍第五百二十二章 封禪,祭天第二百九十七章 試手第二十一章 破解難題第二百零四章 論第五百三十二章 隱秘的消息第三十七章 毒士賈詡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言愁可貴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進的數值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第九十四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三章 仗劍長歌,傾世佳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星象的可信度第一百零三章 冀州變故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見伏壽第一百八十一章 清香美酒第七十四章 鄴城之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磐的絕望第二百四十七章 持天子詔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五百七十八章 火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都在計劃之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守株待兔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牧第一百八十六章 狼羣來襲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妖?第三百一十三章 綾羅第四百八十章 殺曹操還是救曹操第四百五十二章 私讓印綬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愛與相知第二十四章 互有死傷第五百四十二章 陳國皮癢了第四十章 宴請郭嘉第一百零八章 不應該出現的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誇大的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勸降黃漢升第五百三十九章 系統的目的第二百八十章 陷陣營第二百八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九十九章 勢壓梟雄第四百零二章 礦山坍塌第三百九十一章 洛陽朝堂第三百二十七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王雙戰曹昂第四十九章 李王遇刺第五百二十八章 新款內衣第二十二章 陣前殺將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岱撞上老將軍第一百四十章 飛燕之魅第七十章 黑石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磐的絕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謹慎的馬超第三百九十一章 洛陽朝堂第四百九十一章 毫無勝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良謀周公瑾第三百五十八章 孔融遞交降書第四百零二章 礦山坍塌第三百四十五章 入得銅雀臺第五百四十四章 迷霧重重第五百八十三章 拿錯藥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軍相接第一百一十六章 伏貴人第五百三十章 妲姬第四百四十五章 清剿羌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生擒悍虎第四百二十六章 瞞天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顧將士性命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章到)第一百章 小將有謀第三百五十五章 被擺了一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務來襲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進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