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私讓印綬

吳懿抱拳下去,自去點齊兵馬搜查府邸,雖是春節好時機,但對成都的百姓來說,卻人人自危,他們不知道高層起了什麼變故,只能躲在屋內,閉門不出。

張鬆轉身又看向龐羲,說道:“議郎大人,你早年更隨老主公,麾下門客足有三千,今日交給你一個任務,在兩日內清剿成都城內有逆反聲之人,等張布率軍入城,也好一併邀功。”

龐羲大喜過望,張鬆所言正合心意,此前還擔憂益州改換了門庭,會不受重用,如今他所言所講直擊本心,不錯。

忙抱拳道:“從事放心,我這便去安排。”

“且慢。”張鬆拉住他,說道:“李嚴和幷州有舊,不管他應不應,都權且留一條生路,而李恢等人忠義重情,也不要隨意殺伐,只等楊將軍做主。”

龐羲心領神會,看來張鬆並非要鎮壓一羣不合心意的人,而是要對士族下手,這樣看來自己作爲東州士族領袖,算是站對了隊伍,否則第一個開刀的恐怕就是自己,他還沒自大到和李王硬來,北方那些被滅的士族歷歷在目啊。

前世這龐羲最初效力劉焉,擔任議郎,後面又事劉璋,同時也是劉焉的託孤重臣,他嫁女於劉璋長子劉循爲妻,爲劉璋親厚。好幾次與張魯交戰,後面又擔任巴西太守,所以專權勢,攬大權,好結交士人,而且還招合部曲以備亂局,因此被劉璋猜忌。

這龐羲也確實有一顆躁動的心,他開始想脫離劉璋自立爲諸侯,效仿張魯拒城而守,只是被程畿勸說住了,後面劉備入蜀,他就順勢投降了劉備。

所以他也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只是爲人性格有些搖擺不定,容易被人勸說,其個人能力還是值得中肯的,要不然他也不會一力扶持劉璋上位,並在投效劉備後輔佐他登位漢中王……

在場的人都有吩咐,一個也沒有跑脫,各領其命,下去安排。

成都並沒有亂起來,有龐羲劃分取捨,將士族分爲兩派,這次留了個心眼,並沒有把親和自己的士族全數留下,反而是秉公辦案起來,只要搜查到誅連族人的罪狀,一概都不放過,他也是聽聞過李王的舉措,可不敢在此時起幺蛾子,否則就算現在自己能安全度過,也難免在往後的日子被清算。

滿街風雨,人人自危,一些本來還傲骨的將士向趕鴨子似得往張鬆那裡跑,生怕慢了一步就會被牽連一樣。

不管是知道原由還是不清楚因果的,都在效仿,接連兩日過後,成都城內一片和諧,當然,這也有張鬆刻意壓制的原因。

大清早張鬆等人就穿戴好各自的官袍,都是非常正式那種,今日將是幷州軍入城的日子,不可怠慢。

而除了原先迎奉張布的那批人外,卻又多出來數十人,都是在察覺了殺劫後,趕馬投效之人。

一行人立在城頭竊竊私語,旁人根本聽不出在說什麼,只不過清楚前因後果的人,都知道他們議論的事情,無外乎皆與幷州軍有關。

時間越行越遠,而張布遠來的腳步卻更加的近了,蒼涼的號角聲由遠及近,預示着幷州軍按照約定,正式進入了成都範圍。

張鬆等人正了正官帽,由他帶頭,向城下走去,此處已經被軍隊包圍,沒有任何百姓會出現在此處。

城門咯吱的聲音響起,絞索繃緊的聲音也是悲壯的,吊橋緩緩落下,再想升起來,需要數十人一同絞動,耗費十來分鐘才能再次升起,這對已經跨入攻擊範圍的幷州軍來說,等同門戶大開。

顯然這一切都在張布的意料之中,倒是王寅和鄧艾一左一右,護衛他上得前來。

張鬆手捧一個紅木盒子,其上一道白玉雕砌的印綬擺放,那絲絲縷縷的斑駁痕跡,顯然是使用了不短的時間,由來上百年也不爲過。

張布哈哈大笑,於吊橋前二人終是碰面了,其餘將士各自站在後方近十米遠,暫時沒有靠近。

張鬆暮然拜倒,朗聲道:“益州牧近來染病,臥於牀榻,未能遠迎,由別駕從事張鬆代爲交付州牧印綬,並帶話一席:我益州牧劉璋,感念當今天下大亂,王綱不振。北王乃王位正宗,布爲其麾下軍師,正可代北王宜力扶社稷,臣頗感無能,情願將益州相讓,萬望勿要推辭。”

張布卻沒有去接,說道:“益州牧乃是漢室宗親,德才豈能妄斷,與我軍雖然偶有嫌隙,又怎能越俎代庖,今入成都,乃是求一安生之所,還望益州牧收回成命。”

一言既出,周遭人員都不甚明白,這張布爲何拒絕,倒是張鬆心領神會,這是要裝逼裝到底,給天下和百姓看啊。

配合道:“我益州牧劉璋自知薄才愚鈍,已不堪重任,北王是皇室親封之王,名正言順,德廣才高,可坐領益州,臣情願乞閒養病,以安天命。”

張布再次拒絕道:“我來益州相助是出於大義,益州牧莫非懷疑我等有吞併之心?私讓印綬,名不正言不順,萬望收回成命,我等退反駐地便是……”

張鬆再次躬身,誠懇道:“羌人盡數剿滅,止爲其胡蠻之故,今因楊將軍前來相助得以大勝,來春說不得還會至矣,加之益州牧突然病已危篤,朝夕難保;萬望北王可憐漢家城池爲重,受取益州印綬。”

張布說:“君有二子,長子劉循頗有勇武之名,次子劉闡雖尚在年幼,卻素有賢才之名,何不傳之其位,也好盡善其美,爲漢室江山鎮守疆土。”

張鬆說:“二位公子術無專攻,其名皆是趨炎附勢之人的妄論,還需北王入主益州,稍加教誨,才堪重用。”

張布沉思了一下,說:“北王雖然有才德,卻遠水難解近渴,益州之氣,厚積薄發,相信劉益州能完善其功。”

張鬆說道:“劉益州有言,命我左右輔佐,必能不負百姓所託,另劉益州提點二人,可助北王坐守益州,乃巴郡太守嚴顏,益州從事……”

話音未完,那大軍之後卻突然傳來喧譁之聲,竟有人率軍衝殺過來……

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見伏壽第五百三十九章 系統的目的第二百八十三章 逆境中的安排第二百七十一章 怪物出場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柔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鎮劉基第四百七十八章 奪得優勢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愛與相知第三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五百零一章 初探通天塔第五百八十八章 來看你第一百四十八章 都是演員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將過招第一百八十九章 盟友自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凝脂閣第五十八章 軍中宴席(第二章求收藏推薦)第三百六十八章 巧言善辯第三十九章 雙虎酣戰第二百四十章 叢林遇險第三百零六章 出營對壘第五百三十五章 賈詡的大禮第三百五十七章 下令開溝渠第五百三十七章 陛下救我第三百零四章 陽明先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魏延也擅辯第三百一十四章 綢緞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過小勝第五百七十四章 密信中的驚世消息第一百六十二章 任務完成第四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領調動第五百一十七章 定下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拿錯藥了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第二百八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六十四章 曹操的考慮第五百一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九章 樹旗反叛第二百三十五章 小喬的柔弱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傑第八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七十六章 都在計劃之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舉攻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收網第二十八章 官道奪糧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步錯滿盤輸第四百七十八章 奪得優勢第一百九十九章 勸降黃漢升第一百六十五章 兵馬調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偶遇蔡琰第三百三十五章 劉基遇上陳宮第一百七十九章 貓兒聞腥第五百二十章 絕戶之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六十章 可以做點文章第九十一章 中原之亂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算計第七十七章 練師心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狼羣來襲第三章 仗劍長歌,傾世佳人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第九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三百六十二章 魏延也擅辯第五百章 繳獲戰氣第二百二十九章 海瑞告狀第二百八十八章 步步有殺招第五百一十一章 劉演員第二十一章 破解難題第二百三十七章 李思第三章 仗劍長歌,傾世佳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務來襲第五百八十章 十惡中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諸葛姐妹第五百一十三章 活捉第四百六十二章 互有準備第五百一十四章 對峙第五百零二章 面涅將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荊州好取渡江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投效袁紹第四十六章 陰謀詭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遭遇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持天子詔書第二百章 游擊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術的意圖第五十五章 猛將歸曹第五百章 繳獲戰氣第二百五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六十七章 毒士效忠第五百七十章 意圖何在第五百二十四章 華朝框架第十五章 周瑜定計第五百七十章 意圖何在第一百九十章 蔡琰的意圖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臣之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孫靜第五百六十四章 歸來的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脫出掌控的局勢第一百一十九章 故都洛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九十八章 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