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

不過這也是他申儀和申耽的聰明處,前世投效曹軍便是看中了他們的勢力,今世的李王的勢力同樣不輸曹操,跟着戰車走,總不能波及到自身,天塌了還有個高的頂着不是嗎。

看着他離去的背影,楊再興低聲道:“軍師,此人與我等萍水相逢,如此和盤托出,會不會不利於我軍?”

張布端起茶盞,淡然道:“世人從一而不全忠,性格斑駁雜亂,有人爲利所趨,有人爲色忘義,更有甚者爲了私慾殘殺親人,此人性格不過小民,雖然作用不大,但他的哥哥卻可堪大用。”

楊再興眉頭一挑,可堪大用,張布可是很少說這樣的話:“這是爲何?區區一縣太守,豈能左戰局。”

張布搖頭道:“不要看輕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擦身而過的路人,也有可能會在下一秒幫你擋住殺劫。申耽作爲益州士族,我們必須要取得他的信任,想要打開殿下對付士族餘留的僵局,還得他們牽頭,這是其一,作爲一方諸侯,申耽恐怕有着自己的體系,上庸只要回軍,換作楊將軍和張魯易位相處,又會怎麼去對待?”

想了一下,說道:“兵出漢中,上庸乃是荊州和益州的門戶,取之便可進退有度,況且漢水阻擋,易守難攻,只需一員戰將,就可保此處無恙。”

張布點頭:“正是如此,加上張魯心眼很小,又急於求成,只要我等假傳申耽回援,此舉卻不是奉了劉璋之命,而是張魯假傳命令,調虎離山,他張魯肯定會急火攻心,但他身邊有張永年相助,以我看來,最後下達的命令必然是嚴顏從綏定出軍,並且申耽也會支援而來,屆時不管此人是否要投效我等,只消威脅申儀,必然令他不敢亂來。”

楊再興這才心安了一些,畢竟孤軍入蜀,可以說支援全無,哪怕是糧草輜重也要依賴劉璋,只要這些供給一斷,遲早也會被慢慢消磨完,實在是太險了。

這時候張布一拍桌子,道:“差點將這件事忘了,之前就有探馬前來,說是在大營外撿到一封密信,我一看就察覺了不對,書信印有記號,恐怕是出自馬孟起之手。”

楊再興一愣,說道:“孟起的大軍早已分兵,此時不知道在哪裡徘徊,這往來書信都是要經過龐德之手,爲何匆匆送來書信。”

張布撇了撇嘴:“誰知道,看了就知道了。”說着就將封皮拆開了。

書信很薄,幾目下去就快看完了,從開始的愕然到之後的欣喜,轉變的很快。

張布很少露出愕然的表情,倒叫楊再興嘖嘖稱奇:“軍師何以面目古怪?”

把書信遞過去,說道:“孟起確實讓我雙目煥然一新,就差刮目相看了(還沒有這個詞,當張布原創)。”

幾個呼吸就看完了,楊再興詫異道:“沒想到孟起卻走到了我們前面,只是不知道這吳懿有多少分量,他的妹妹能不能鎖住他的心,否則會適得其反。”

張布笑道:“楊將軍的考慮是多餘的,此前我在長安就瞭解了益州體系的人員,這吳懿作爲一鎮將軍,自然也去了解過,不過此人最讓我上心的並非他的能力,而是他的妹妹,此人芳名吳莧,原爲陳留人,後面老父亡故,便轉投益州,在劉焉麾下效力,不多久吳莧就被劉焉看中,許配給兒子劉瑁,這次馬孟起看來陰差陽錯,是立下了大功啊。”

楊再興深吸一口氣道:“既然是這樣,想必吳懿也不敢暴露,否則我軍雖然會遭此大禍,但他也逃不了劉瑁的怒火,此事軍師看來,可有作爲?”

張布說道:“用殿下的話說,便是瞌睡遇到枕頭,我等去廣漢乃是百步登天,卻步步爲營,如今有了這吳懿作爲內應,耳目通明,便可以行殿下巧取司隸之舉,取了益州。”

楊再興一愣,疑惑道:“什麼意思?”

張布雙目大亮,就似有精光射出:“分化內部,巧取豪奪……”

……

足足等候了半個月的時間,馬岱領軍支援燒當羌,將先零羌等部族人馬全數驅趕進廣漢郡,其中尤以涪(fu)城分佈的羌人最多。

期間劉璋命人催促楊再興出兵已經有好幾次了,但直至今日,楊再興才正式提兵出征,並親自修書一封給劉璋送去。

信中有言,羌人彪悍,極擅騎戰,山地多崎嶇,深入兵馬不可過多,藉此希望劉益州能聯絡馬岱,使其在外埋伏,稍候本軍兵馬會追趕羌人,屆時西出益州,必然能瓦解這羣蠻夷之人。

而劉璋這次沒有犯糊塗,直接回信說:拜託楊將軍聯絡西涼馬岱,務必將異族驅趕出益州,其中所部人馬直接斬殺,保證廣漢的平定。

這次沒有再停留,雒縣城門大開,楊再興甚至沒有留下任何一個兵馬駐守,但是不要忘了,如今近一月過去,上庸的兵馬已經在回返的途中,申耽同意倒向楊再興,但他行事並不果決,若非申儀親自前往相勸,說不定還會添亂子。

不過一切還是按照計劃在進行,如今張布掐好時機,領兵出征,正好能在成都反應過來時,轉交給申耽駐軍,庇佑門戶。

西漢時候,研鍾羌是最大的羌人部落,而這先零羌便是繼研鍾羌之後的第一部落,雖然經過了數次大戰的洗禮,勢力大不如前,但依舊不可忽視。

之所以這一次會被驅趕出西涼等聚集地,還是因爲張布的計謀。

他先是利用親漢的燒當羌策反了鍾羌,使得他和先零羌大戰不止,隨後暗中放出消息,便是燒當羌所爲,至此鍾羌和先零羌已有隔閡。

不過他們對燒當羌的怨恨卻超過一切,便聯絡了西羌二十部對偏南的燒當羌發動進攻,至此一步步落入陷阱。

馬超的祖母就是燒當羌的族人,等於有着四分之一的羌人血統,所以馬超在後期羌人中的呼聲可不小,李王雖然也有考慮這一點,但顯然排除了,真要自己再去等十多二十年,顯然是不明智的。

只要有利於名族團結的事情,就要用心去做,所以他直接下達的命令不是改善,而是屠殺……

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柔第三百零七章 一聲炮響第五百三十一章 銅雀春深第五百五十七章 詭異的投石車第七十四章 鄴城之變第五百零四章 通天塔外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天聖武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言不合就上車第九十二章 挾劉稱帝第四百五十三章 劉璋驚變第七十八章 水軍都督第三百零五章 看透了本質第四百九十二章 系統的補償第一百九十章 蔡琰的意圖第三百九十一章 洛陽朝堂第五百零五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天聖武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居正危矣第四百零八章 給個教訓第七十四章 鄴城之變第九十九章 武比第二百六十五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一十八章 甄逸引路第六十四章 種子到來第七十七章 練師心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只爲他鋪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爲孫策設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雙霸二傻第三百二十八章 蓋世趙雲第一百六十章 一氣袁紹第三百一十二章 銅雀第三百五十九章 蜀道強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原來是她第四十二章 馬騰憂慮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四徵將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故都洛陽第一百七十七章 回上黨,布大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神話中人第八十四章 劉岱出征第四百零八章 給個教訓第二百二十一章 羣魔亂舞第四百七十六章 烏巢火起第四百七十三章 趙雲落敗第九十章 李進第二百零九章 繃緊的局勢第五十三章 小人得志第五十五章 猛將歸曹第二百五十九章 荀彧的發問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見伏壽第五百八十一章 悲劇的女媧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誇大的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蠶絲第五百五十二章 異獸大軍第一百零三章 冀州變故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人論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走投無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十二章 再興屠董,權限等級第四百二十四章 孤軍入蜀第二百二十二章 破軍楊再興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瘦無雙第二百六十六章 活捉高幹第三百一十四章 綢緞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過小勝第四百四十章 僞君子第七十四章 鄴城之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計劃即將開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虎威猛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私讓印綬第四百三十三章 交戰驚變第七十四章 鄴城之變第三百四十六章 旖旎的排場第二百二十二章 破軍楊再興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林羣雄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將過招第一百七十四章 薊縣戰報第五十一章 潼關戰局第五百六十四章 歸來的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孫靜第五百一十八章 拖住敵軍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第三十二章 名將出世第四百零五章 法孝直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柔第四百四十四章 無敵第二百六十二章 統軍者張燕第十章 少年周瑜第三十章 聲淚俱下第六十四章 種子到來第二百七十章 張布獻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王上陣第五百三十二章 隱秘的消息第四百零一章 悲劇的徐榮第三百九十三章 鄒夫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只爲他鋪路第五百章 繳獲戰氣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助馬超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天聖武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雙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