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奇思妙謀

衆人定睛一看,李王同時也順手將牌子插了上去,正是延津港口和烏巢。

李王沒有閒着,繼續將一些更小的牌子插上去,都是周邊的一些要寨小縣,爲的是讓他們更清楚的明白,這烏巢周圍的一個情況。

劉基細細思索,良久才說道:“定下烏巢爲屯糧所我看可行,但未免曹軍繞道從濟陰偷襲,還得派遣一名能征善戰的將領駐守,此人不止要懂得審時度勢,還得安於固守。”

這時候人羣外響起一道求見聲,正是太史慈趕了過來。

李王哈哈大笑:“來得好不如來得巧,伯溫,子義隨我征戰已久,立下汗馬功勞,烏巢糧倉乃是第一要務,固守糧倉之事唯有他能擔任,便可保萬無一失。”

劉基對太史慈也僅僅停留在初步瞭解,並沒有過深的研究過,這時候不置可否。

王守仁笑道:“太史將軍爲人忠厚實誠,最擅穩步求取,絕處也知行險取勝,若爲烏巢守將,略有大材小用,不過此次戰事不比其他,糧草乃是重中之重,由太史將軍來擔任才能省心。”

李王點了點頭,命人將他讓進來。

太史慈抱拳道:“末將參見殿下。”

笑着將他扶起:“軍中不必拘泥禮數,子義快來看看此物。”說着拉起他圍在沙盤旁邊,爲他講解,倒叫他嘖嘖稱奇。

轉而說:“子義,你雖貴爲平北將軍,但我不放心烏巢,我思來想去,此事還得你挑起來,略有屈才,你看如何?”

太史慈感動道:“爲將者便該爲主分憂,進而可攻,退而可守還是殿下贈我之言,今日就讓子義有所擔當,便是爲諸位拱衛後方,禦敵固守本爲一體,同樣是上計,怎能提委屈二字。”

李王感嘆了一下,拍着他的肩膀道:“如此就定下了,此事由你即刻準備,稍後我會修書鄴城,命張叔大統籌糧草,發往烏巢,你提點本軍將士,等宴席之後,就可以出發。”

太史慈抱拳道:“爲殿下效力,非百死而不能明志。”

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轉而又指着虎牢關說道:“諸位請看,這裡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更有洛水從此處淌過,護佑城牆,我等想要破開城門,就必須使巧。”

衆人跟隨牌子而動,等一個個地名都標註出來,才陷入了各自的思索。

虎牢關作爲洛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但作爲天下當之無愧的第一雄關,就如同一道天塹,橫亙在衆人心頭。

李王笑道:“諸位也不必煩憂,前次十八路諸侯伐董,雖聚集大軍三十萬,但各自心力不齊,纔會被呂布的五萬西涼兵卒攔在此處,可我軍不同,今日我等齊心合力,加上我軍人馬都是精兵強將,哪怕是呂布在世,我也能再將他送入地獄。”

李王說的輕鬆,好些將士都覺得正該如此,但劉基這幾人卻不這麼認爲。

曹操,別看他此時並不醒目,但只要你去研究他,就能知道此人的不凡,從一開始倚靠的一縣兵馬,卻能在諸侯聯軍的時候和袁紹平起平坐,還能使那些心懷鬼胎的諸侯心悅誠服,這種本事就鮮有人做到。

之後別看他沒有作爲,但暗地裡卻屯糧屯錢,幾年來休養生息,招納兵馬,再之後取得豫州便一發不可收拾,光論富庶程度,比之陶謙的徐州也不遑多讓。

而近來更是不凡,在朝廷話語權雖然被打壓了,但也是他無心去爭,否則憑他的本事獻帝也只能仰仗其鼻息行事。

劉基從未小看過任何敵人,自然也包括曹操。

“殿下,我軍遠來,雖不至於疲累,但敵軍固守,難以撬開城門,既如此,爲了避免傷亡過大,何不在士氣上做些文章?”

李王忙道:“伯溫是否已有良策,何不速速助我。”

劉基作揖道:“殿下與曹孟德關係匪淺,君子之戰便不該太過詭變,何不命麾下將士單挑賭鬥,只要連克三場,定能讓敵軍士氣頹廢,此消彼長,我軍必然能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李王蹙眉,問道:“即便如此,曹操也大可固守不出,憑藉司隸的富庶,我軍根本無法在各方面壓倒。”

劉基笑道:“這倒無妨,我軍的財力不輸於他,取天險本就不是一朝之功,這時候殿下大可遣一支精兵,左右出征。”

李王愕然,旋即搖頭道:“不可,我既然與曹操約戰虎牢,又怎能矢口?貿然改進路線,落了下乘不說,就算取得洛陽,也會遭人詬病。”

“呵呵,殿下多慮了,我所言並非如此,此時還得系在公瑾和趙將軍身上。”

李王一愣:“此話怎講。”

劉基笑看着周瑜,示意他自己說來。

周瑜作揖道:“殿下,軍師的意圖不在曹操,而是在於徐州。”

“徐州?”李王凝眉道:“我不是說了此處不急?”

周瑜笑道:“殿下不忙拒絕,徐州的事情確實不急,但卻關係着虎牢關的成敗和南面的局勢,這一來就非取不可了。”

李王索性閉嘴,縱然自己智力一流,也不敢再妄加言論了,示意他繼續。

“殿下,前日南面傳來消息,水軍都督李世明命黃蓋等人爲將,領五萬大軍出征荊南,其原本攻佔的江夏更是駐有大軍,弄的劉表人心惶惶,若我沒有看走眼,李世明的意圖並非在荊州,反而是更南面的南越之地。”

李王吃了一驚,道:“這怎麼可能,李世民前年才攻佔長沙,長沙往南纔是零陵,再之後便是桂陽,如此行路何止千里,那南越更是毗鄰大海,路途直比那天涯之遙,他瘋了嗎。”

劉基這時候說道:“李世民沒有瘋,這纔是他的聰明之處。”

李王感覺腦子有些跟不上了,只能聽着。

“江東人士多擅長水戰,戰艦樓船多不勝數,南越遠來襲擾周邊,已成大患,李世民並非沒有能力取得荊州和揚州,而是他清楚的知道,如今中原的局勢在短暫的平定,殿下征戰曹操的消息也在流傳,所以他想要先據守長江,穩固後方,等殿下的戰線越拉越長,再尋找時機加以圖謀。”

第五百零九章 關羽第三百七十五章 脫出掌控的局勢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顧將士性命第二百二十章 孤狼戰四猛第三百一十一章 凌霄閣第二百九十六章 餘留廝殺第二百六十四章 埋伏遇見埋伏第二百六十四章 埋伏遇見埋伏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機者劉伯溫第五十二章 冷箭風波第三百三十五章 劉基遇上陳宮第二百一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九章 武比第五百三十三章 新後第三百三十章 七絕陣第一百一十六章 伏貴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磐的絕望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近首陽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二百零六章 暗害趙無雙第二百八十七章 鐵騎交鋒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愛姬一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勸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技能第一百章 小將有謀第三十三章 平原甄宓第二百八十二章 中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平淡的歲月第三百三十三章 各有敵手第二百九十二章 北地槍王第四十八章 攜美秋遊第三百八十章 血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鐵騎交鋒第二十七章 長治賈逵第四百八十七章 背刀客第六章 河間張郃第五百章 繳獲戰氣第三百九十五章 爲孫策設計第九十六章 小仙翁第二百九十八章 勝卻無喜第五百零五章 安排第五百零四章 通天塔外第四百零四章 袁術逆天行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良謀周公瑾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軍相接第二百五十四章 巧力羅春第一百六十五章 兵馬調動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鎮劉基第一百四十一章 飛燕的癖好第五百零三章 打通四層第五百一十章 勸說關羽第一百九十七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雙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處理難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海瑞告狀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務來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惜才之心第五百一十章 勸說關羽第一百零四章 綦毋懷文第三百三十九章 尚香要走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伏壽有孕第二百四十章 叢林遇險第四百零九章 吳莧第七十七章 練師心計第四百零九章 吳莧第一百六十二章 任務完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機者劉伯溫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近首陽山第四百四十九章 收網第三百二十四章 封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災人禍第三百五十八章 孔融遞交降書第三百八十六章 後有後計化無形(四更)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戰第三十二章 名將出世第一百七十一章 未使用的權限第四十九章 李王遇刺第四百章 荒唐稱帝第四百一十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深帳暖佳人期第五百七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消息第五百七十二章 章將軍第二百九十七章 試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神話中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務來襲第四百五十四章 十大惡人之九第四百五十一章 逼迫劉璋第五百七十六章 都在計劃之中第二百八十章 陷陣營第六十二章 復活碎片第一百六十三章 公孫越投降第五十六章 進入潼關第五十一章 潼關戰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都是演員第三百五十五章 被擺了一道第二百六十六章 活捉高幹第三百六十七章 解君愁緒第七十三章 各自有命第四百七十六章 烏巢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