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

李王起身走過去,老遠就伸出了手,有些急切道:“公明爲大義而戰,非自身之過,怎能受這綁縛之罪,快快請起。”

話音落下,就蹲下身體,爲他將繩索解開,臉上滿是真誠。

徐晃是大感意外,同時臉上也閃過感動之色,李王能做到這一步,不管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假意,都值得自己改變對他的看法。

李王拉住他說道:“將軍的風采我早有所見,此前在北地交戰,實屬無奈。那時遠觀將軍調度大軍,我甚是欣喜,奈何你我分數不同陣營,只得拔刀相向,如今何不棄暗投明,前來助我,爲天下蒼生重開太平大世?”

徐晃感動不已,但兀自有些猶豫:“殿下厚愛,但罪將手上沾滿幷州將士的鮮血,又怎能有顏面面對他們?”

“將軍之錯,非戰之過,乃世之所趨,今日天下蒼生仍舊飽受荼毒,將軍有萬人之勇,能守一方太平,孤爲蒼生請將軍出仕……”說着抱拳就要躬身,誠意滿滿啊。

“不可!”

徐晃嚇了一跳,趕緊擡住李王的雙手:“殿下不以罪將之殘軀而嫌惡,反而加諸重任於我肩上,若是能庇佑一方太平,便是飽受天下唾罵又如何,主公在上,受晃一拜……”

李王大喜,這一禮也沒去受,轉而扶起他說道:“成都,快快命人帶徐將軍下去,洗去風塵,晚間我要與將軍共飲。”

徐晃抱拳行禮,他也知道李王要提點朱元璋等人,自己留在這裡確實多有不便。

等徐晃離去後,李王衝不遠處點頭,得了吩咐的兵卒跑了幾步,下去領人了。

這一次帶上來的是李善長,此人智勇雙全,外表寬厚溫和,內心卻愛嫉妒,待人苛刻。

明朝建立後,參議李飲冰、楊希聖只是稍微冒犯了他的權威,李善長馬上將其罪上奏皇上,黜免了他們兩人。

並且有次李善長與中丞劉基爭論法令,以至於辱罵劉基,劉基內心不安,便請求告老還鄉。

而太祖所任用的張昶、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獲罪,只有李善長還像原來一樣在朝廷做官。李善長權勢地位到了頂點,心裡慢慢變得傲慢起來,朱元璋也對他也開始有所反感。

這些全都在說明此人的傲慢,甚至連劉基也不放在眼裡,但這一世,朱元璋之前尚在起步階段,他也不敢和劉基等人對着幹,至少在這幾年沒有顯露出來。

綜上所述,都在提醒李王,就算此人有才能,也不可着一而提拔,更不能任用他爲重臣,必須在他的頭上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才能壓制住。

這個人選在沒有考慮好是誰的前提下,李善長是不能帶在身邊聽調的,否則功績提上來,卻不加封賞,對自己賞罰分明的名聲是有很大的挫敗。

李善長被綁縛着拉了上來,直視李王不肯開口。

身後的兵卒一腳踹在腿彎,頓時將他踢倒在地上,撲通一聲,有些狼狽。

這次李王沒有禮賢下士,這些文人自有氣節,哪能像徐晃那樣耿直,能令他動心,再曉之以理便能使他棄暗投明。

朗聲道:“下方可是李善長?資以計謀禍民心,敗以亂策助賊首,你罔顧天下生死,不尊上下之分,提議朱元璋對我悍然發動進攻,導致我上郡數十萬百姓慘遭烽火,你可知罪?”

李善長毫不畏懼:“北王可知這天還是漢室之天,逆天行事,亂國之人非是州牧大人,而是你這反覆之小人,上郡同屬幷州,乃歸併州牧所有,大人是天子親自請奉之牧守大吏,罔顧百姓生死的人,是你纔對!”

李王嘿笑一聲,言語擠兌我,別說我現在智力就差你幾點,縱是纔出世的我偷換概念,也能和你辯論一番。

但此時李王確實懶得廢話,無所謂說:“就當你說的對,但你可知成王敗寇的道理,如今西涼馬騰卸甲安居在鄴城,天下十餘州我坐擁五州,已有半數天下是我統治,就連獻帝也不敢昭告天下我李王是謀反之人,你李善長和朱元璋有何權利蓋棺定論?我看,你們纔是賊人!”

一席話罵的李善長不想再說話,卻還是冷笑道:“果真如此,西涼已經投效了你,那就說明你在圖謀益州,若我所料不差,張魯出兵和他的反叛,也在你們的算計之中!我勸你們還是殺了我,否則等我有脫身的機會,便會向天下揭露你的嘴臉。”

李王陰冷的盯着他的雙眼,自己已經不是當時的那個人了,你tm敢威脅我。

寒聲道:“既然你有心求死,來人,將此人拉下去,送入鄴城天牢,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能去看望。”

等他被拉下去才呢喃道:“你確實有價值,但我可不缺人才,先關你一段時間,若是再冥頑不靈,就只能將你化爲20枚復活碎片了。”

李善長智力99,內政100,是頂尖人才,而他前世的事蹟也當得起這個數據,這也是李王再有怒火,也不願意就此將他殺了的原因。

“去,先將朱元璋給我帶上來。”

話音落下,只有小兵去提人,至於爲什麼不先看過劉基,全因爲李王的思想作祟。

朱元璋的數據各項不比劉基,加上他前世作爲帝王,是有相性的,哪怕他暫時同意在麾下效力,也是委身於自己,豈不知僞君子劉備前世換了很多領導,其中不止有公孫瓚,更有袁紹、陶謙、劉表。這一世同樣如此,只是因爲李王集團的謀劃,波折倒是小了不少,反而安居在徐州。

但他僞君子的名聲隱在暗處,這時候明裡和袁術合謀,但暗地裡卻揹着兩個結義兄弟,與袁術一道策劃謀害陶謙,篡奪徐州……

也就小几分鐘過去,朱元璋被壓了上來,同樣一副狼狽的模樣,全無前世帝王般的尊貴。

李王這次連身子都沒挪動半分:“朱元璋,中興元年收繳李傕郭汜殘餘勢力,趁我不備搶佔原屬於我的安定等郡縣,之後趙雲回返幷州,更是趁機攻入天水,使得我軍數萬將士無家可歸,你…可知罪?”

第四十六章 陰謀詭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各有敵手第五百五十二章 異獸大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曹操怒訓于禁第二百一十二章 完顏兄弟第四百三十六章 無雙戰氣的屬性第二百七十三章 虎頭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近首陽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封文書第二百六十章 李進遭劫第三百九十六章 有了異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申氏兄弟第二百九十七章 試手第五百零二章 面涅將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孫靜第四百零八章 給個教訓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軍怒殺當無悔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陵散第二十章 深夜劫營第二百一十章 衆將齊聚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雙技能第二百六十四章 埋伏遇見埋伏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虜的本錢第四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技能第四百七十五章 烏巢有問題第四百六十二章 互有準備第一百一十六章 伏貴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統軍者張燕第三十一章 麾下大爆第五百三十八章 神話中人第五十七章 蕩寇將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與愛妃交談第二百六十四章 埋伏遇見埋伏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尚香第四百六十七章 益州捷報第四百一十三章 提問俘虜第二百九十六章 餘留廝殺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屈第三百四十三章 諸葛亮來信第五百三十一章 銅雀春深第三十章 聲淚俱下第七十八章 水軍都督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術的意圖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傑第九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二百四十章 叢林遇險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言愁可貴第一百一十八章 呂布大婚第五百八十一章 悲劇的女媧第三百零九章 名師大將莫自牢第四十四章 西涼孟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狼羣來襲第五百一十三章 活捉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五百六十四章 歸來的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王雙戰曹昂第三百三十四章 生擒悍虎第四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言帝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狹路鬥計第一百零二章 小三英,戰馬超第九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四十六章 陰謀詭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言愁可貴第二百九十六章 餘留廝殺第二百零七章 水火雙棍第五百七十二章 章將軍第四百零四章 袁術逆天行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有了異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言愁可貴第二百零四章 論第二百八十七章 鐵騎交鋒第三百八十七章 回府第三百六十六章 張居正下獄第五百三十三章 新後第三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狹路相逢第二百九十章 二喬昏睡第三百四十二章 要行壯舉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第四百五十二章 私讓印綬第一百七十三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交戰驚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迷失方向第三十六章 郭嘉之謀第三百五十一章 分發計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進攻第三百九十章 閒來無事第三百四十章 給衆女安排第四十五章 劫營奪糧第五百五十三章 雙霸二傻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中謀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丹一散一神方第三百二十一章 只爲他鋪路第四百四十八章 追責第二百三十三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三十二章 合力戰元霸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三章 公孫越投降第二百六十二章 統軍者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