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李進遭劫

忙忙碌碌神州客,悠悠盪盪四海驚。

連續七日,李王軍豎起大旗,對黃河兩岸全面布控,投入兵力雖不比袁紹那次,但此次的規模也不小,一共十三萬人,劍指黃河南岸。

算起來在古代的起義軍中,幾乎沒有南方起事成功的案例,要說有的話就只能是朱元璋再濠州起事,一路入京北(這地不能打),是唯一的存在,不可複製。

在漢末時候同樣如此,所以北方起家的李王僅僅發展了四年便打算南下,也是怕夜長夢多,。

中興二年二月二十二,李王號稱領軍三十萬,分三路進軍,第一路由李王統率,李靖與趙雲爲副將,水陸並進,雄叩函谷關,並沒有走相對薄弱的曹陽一地,選擇了直面王守仁。

第二路由周瑜爲統帥,麾下先鋒軍由王浩民和蒲飛率領的逐命軍擔任,八百逐命軍將士領頭,其後有冀州本土五千將士跟隨,走牧野南下,遙望官渡,後面還有王雙和李通統帥的三萬大軍開赴戰場,局勢一觸即發。

第三路相對薄弱,平北將軍太史慈領三萬將士不設先鋒,反而步步爲營,由逃脫一劫的侯君集率部分兵,左右前往濟北,隨時都有南下的可能。

首當其衝便是青州的孔融和兗州的劉岱,此二人雖然不曾與李王有過節,但朝廷發起的聯盟事宜可是直接選擇了接受,暗地裡誰都知道他們有協同作戰的意圖,此二人在今日也是兵馬調動頻繁,各部將士前往黃河,大戰一觸即發。

李王渡河之後,便擇高地而守,但往來的戰船卻沒有停歇,一具具攻城器械被運了過來,都是纔將製造而成,依照李王的吩咐趕製,直至今日才落下帷幕,便即刻投入戰場。

井闌,古時候最複雜的攻城器械之一,也是漢朝時候最高的攻城器械,相傳是戰國時期的墨子發明,底下設置滾輪,能居高臨下移動射擊城頭的敵軍,最高可達三層,非常壯觀,

此刻李王正在巡視這些器械,身旁有懂行的工匠挨個介紹。

李王爬上井闌,扶着一旁的隔板也覺得有些發軟,要說李王的武力倒是提高了,但這恐高的毛病卻怎麼也剋制不了,而此時在人前不能畏縮,趕緊偏頭故作鎮定。

“這井闌確實不錯,我看這座井闌似乎要特別一些,不知……是否有所改動。”

那工匠得意道:“實不相瞞,我們爲了保險起見,在四個滾輪上加設了另外四個滾輪,朝向爲南北縱橫,可以上下升降,這能有效的避免敵軍衝殺出來搗毀基座,還能增加撤離時的機動性,非常實用。”

李王有些頭暈目眩,再問道:“那不知這類井闌趕製了多少,此次戰役是否夠用?”

那工匠笑道:“大都督放心,這類井闌一共有二十架,每架共有三層樓板,每層高有一丈出頭,總數上比普通井闌高出了近一丈,這也是針對司隸的幾處要塞設計而來,除了洛陽城頭,其餘要塞都要矮上不少。”

李王點了點頭,不想再停留了,踏着很窄的樓板慢慢下去,直到落到實地上才舒了口氣。

問道:“但我記得昔年楚王用井闌進攻宋國,便是被墨子使用火攻阻了腳步,不知可有良策解決。”

那人全程非常的篤定,這時候咧嘴笑道:“此事也已經得到解決,別看這井闌是纖細的竹木搭設,其內我們用生鐵熬汁,灌入打穿的竹孔裡,如今的井闌可不是易燃之物,內裡纔是別有乾坤。”

李王愕然,怎麼聽着像後世往模板裡灌混凝土一樣,只要成型了便難以鑿穿,不過也不在意,只要火攻難以奏效,那麼函谷關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就在這時,李王眼尖瞅到宇文成都沉着臉,正往這便趕來,一股很不好的感覺慢慢爬了起來。

“成都,發生了什麼事?”

宇文成都翻身下馬,眼神有些冷,咬牙道:“探馬來報,乘氏縣兩百餘戶,共計近千人被屠殺殆盡,縣長李叔節和其弟李進也下落不明。”

李王臉色徹底垮了下去,果真是李進遭劫了嗎,沉聲道:“去,讓將士們到帥帳來,就說我有要是相商。”

“是。”

李王邁步就走,那工匠有些着急,這次陪着李王巡視器械,可是揹負着數千直屬工匠的獎賞,要是搞砸了那些人還不把他淹死。

沒有辦法,那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有些豁出去的感覺,道:“大都督,這纔看了小多半,何不看完再走。”

李王一愣,看着這些質樸的工匠,一時間有些心涼,對啊,或許這些人還等着自己犒勞一下,也好爲家裡的妻兒老母添一件新衣,要知道這些工匠可是被李王嚴令不得休假的,哪怕是一年一次的返鄉休息,都必須得指派兩名兵卒相伴,就是怕走漏了馬鐙、鐵器等器械的消息。

李王轉眼笑道:“不用再看了,你們的心力我都記在心底,你直接去上黨尋諸葛瑾,讓他按人頭爲你們分配賞錢,就按一人五百金(同錢,不是赤金)來算,務必落實到人頭上。”

“大都督英明,大都督真是我等的恩人。”

那人大喜過望,這五百金等同就是他們一年的辛苦費了,李王一次這麼多,哪還能按捺住心頭的躁動,頓時磕頭如搗穗,連李王走遠了都不知道。

滿堂將士齊聚,一個個面色沉重,顯然宇文成都已經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他們。

坐定後,李王直言道:“想必都知道了我叫你們來的意圖,說吧,此事怎麼看。”

這裡與李進關係最好當屬宇文成都,走到堂前才說道:“主公,李進和李叔節突然失蹤,但憑藉他們的本事,再有流寇襲擊乘氏縣,也能讓他們有來無回,如此看來,應當有軍隊的人馬插手,才能籠困猛虎……定然是劉岱那匹夫。”

早之前也提到過,李靖和李進走的也近,這時候說道:“宇文統領所言在理,但不要忘了,李進是偶然回返家鄉,若是真有官軍針對他,也不可能這麼巧知道他回去了吧。”

第四百五十六章 子龍來勸說第三百六十七章 解君愁緒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三十章 司隸的局勢第一百八十三章 偶遇蔡琰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磐的絕望第四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章 喜獲饋贈第二十八章 官道奪糧第三百一十三章 綾羅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封文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差陽錯第三章 仗劍長歌,傾世佳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連誘戰第三百三十章 七絕陣第一百二十三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零三章 意外的人品爆發第八十五章 袁紹將廣第五百五十章 不對勁的新野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孫靜第四百三十九章 勢取沛縣第三百六十三章 對付北王第一百八十二章 師師的簡單想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颯沓如流星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出上黨第二百七十二章 成了玩具第一百九十一章 全能的宗望第八十九章 黴運和好運第四百四十三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故都洛陽第五百八十章 十惡中人第六十五章 冀州暗流第四百零四章 袁術逆天行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步步有殺招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後的商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計劃即將開始第三百七十四章 看似和諧第七十一章 鐵器構思第四百一十三章 提問俘虜第一百三十八章 方傑力扛馬孟起第七十八章 水軍都督第四百六十四章 得見援軍第四百七十五章 烏巢有問題第七十二章 新的任務第一百六十章 一氣袁紹第二百五十章 兩件神器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陵散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得偷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軍相接第五百八十四章 只能認命第二百九十章 二喬昏睡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虜的本錢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清香美酒第三十八章 忽悠李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超一流武將第四百六十章 滎陽的蹊蹺第五十六章 進入潼關第三百三十二章 合力戰元霸第六十章 新的任務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言愁可貴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一百二十章 濃情蜜意第九章 曹操送別第五百七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說中的偶遇第三百一十三章 綾羅第五十七章 蕩寇將軍第五百零六章 美周郎下戰書第四百章 荒唐稱帝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達戰書,約戰霸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殺機隱現第五百零九章 關羽第四百四十四章 無敵第四百六十六章 曹老闆的表演第二百九十章 二喬昏睡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議稱帝第三百四十四章 計劃即將開始第八十三章 夏口戰役序幕第一百二十一章 超一流武將第四百七十八章 奪得優勢第九十七章 玩物第八十八章 荊州雙猛將第三百零二章 怒而殺之第二百三十五章 小喬的柔弱第三百四十六章 旖旎的排場第三百七十章 何爲盟友第十七章 陽泉之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劉演員第三百五十一章 分發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 良謀周公瑾第一百六十二章 任務完成第二百八十八章 步步有殺招第四百六十章 滎陽的蹊蹺第三百八十一章 悄然深入第一百四十八章 都是演員第五百八十六章 凝脂閣第四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言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