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成大事者

次日一早,李王例行召開會議,但今日的情況卻顯得有些古怪,衆人紛紛避開戰事和政務不提,任憑李王怎麼發問,在場的將領都是三言兩語就帶過,所有言談僅圍繞李王的子嗣發表意見。

這時候李靖簡單的彙報了黃河的軍事部署後,道:“主公,末將以爲大公子的名字都該定下了,如今我方勢力趨於平緩,正該立下正統,有名有字才能使麾下懾服。”

李王確實在爲此事煩心,討論一下也好:“嗯,大家集思廣益吧,我的兒子正該如天驕明星,不能蒙塵。”

還是李靖拱手道:“末將昨夜想慮了一夜,思及《春秋》有言,‘蓋之如天,容之如地’,何不將大公子取名爲蓋,字喚容之,既能庇護百姓如天地,又可寬待天下如后土。”

李蓋?李王趕緊在心頭排除了這個名字,一聽就是武將類型,自己有雄途,要做天下之表率,自然不能讓自己的子嗣成爲一介武夫。

搖頭道:“蓋之爲遮蔽,容之爲寬厚,我的子嗣自當如此,不可在名字中表露,否則略顯做作,讓百姓笑話。”

聽李王否決了一個提議,周瑜還沒爲人取過名字,趕緊走出來,也不管想的對不對,拱手道:“主公,高祖曾言,‘夫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見張子房老謀深算,主公同樣善謀,何不單取策字爲名,留先賢之子房爲字?”

李王一愣,趕緊掃視了四周,發現出世的張良並不在,也對,他跟薛仁貴還在上郡駐軍呢,這才鬆了口氣,不管如何,帶了子房兩個字都會讓自己覺得彆扭,也不能使用。

回話道:“先賢張良,庇佑高祖登上大寶,宛如流星之可貴,日月之獨一,我李王尚且不敢企及,更何況犬子,公瑾還當慎言。”

周瑜嘿笑一聲,也不在意,縮回去默默想着名字。

這時候諸葛瑾出列,慎重道:“先賢屈原,繼吳起之後提倡變法,但他慘遭罷官,行至江邊,與漁父對話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可見其本心昭昭,主公何不爲公子單取名爲白,江海湖泊均可見白,又取字爲獨清,用以警醒自身,克以自律。”

李王微微點頭,李白...李獨清......好是好,但只要知道後世的某仙,都會覺得怪異吧。

搖頭不語,諸葛瑾只能退回去,躬身靜候。

這時候張居正笑道:“諸位不用再爭了,某添爲上黨太守,斗膽爲公子取名爲想,字號爲思之,正可謂想天下之民生,思天下之疾苦,方能內治太平,外安社稷,何必引經據典,徒然失了寓意。”

衆人猜不透李王的想法,個個將頭低下去,不敢迎合張居正。

李王仔細想了一陣,道:“李想,這個名看似平淡,實則包涵世間萬物,此名暫時定下,等我與夫人商議之後,再定下來。”

諸葛瑾趕緊提醒道:“主公,公子的表字爲何不就此定下,我等也好入籍歸檔,傳告天下。”

李王罷手道:“表字的事情我自有安排,就不勞諸位費心了。”

李王確實有考慮,在東漢末年,能稱得上文治武功、雄圖霸業的,恐怕只有諸葛亮和曹****吧,名望高如死去了的蔡邕也不比二人,更談何其他人,此刻的諸葛亮才十來歲,就算李王找到他也沒資格爲自己的兒子冠字,所以這件事還得落到曹操身上。

說起冠字,庶族的人一般需要在行冠禮的時候,才能由本鄉德高望重的長輩定下,而李王作爲一方諸侯,是沒有這些顧慮的,同樣的事情在士族中也非常常見,比如周瑜的表字、曹操的表字,都是出生就定下了。

李王散會後直接來到書房,提筆修書,命人暗中交給嶽精,避過耳目,送到豫州牧的手中。

......

荊州、長江以南。

李世民善用陽謀,在之前的夏口戰役中,便是用陽謀將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展示在衆目睽睽之下,然而就是如此坦蕩,卻暗藏殺招,一步釜底抽薪,就差那麼一點就能使半個荊州易主。

在世人看來,差了的那一點是偶然的,但此事除了李世民,只有兩人知道,這事情並非巧合。

李世民的帥帳燈火暗淡,帥帳中三人坐定,以李世民爲主,房玄齡和魏徵分列左右,低聲分析局勢。

魏徵拱手道:“都督,上次用劉磐贖回甘寧,他與周泰都對都督都心生好感,此役過後,應當堅定不移的支持都督纔是。”

李世民點頭道:“爲了打進江東的核心,尉遲敬德的犧牲固然可惜,但他自願如此,成全了我的崛起,此後我定然會爲他重置墓室,在下面樂享其成。”

房玄齡並指扣在桌案上,道:“都督建議孫將軍將傳國玉璽交出,如今觀袁術的動向,恐怕也收了傳國玉璽,圖謀不軌的心思越加膨脹啊。”

李世民繼續道:“不錯,我正是算準了袁術的脾性,才設計於他,等隨後孫堅施行我的計劃,必定會引起江東士族的反彈,到時候袁術無論是稱帝還是謀立他人爲帝,忠於漢室的孫堅都會舉大軍平亂,內憂外患之下,死期也不遠了,如今我軍只消拖住荊南的大軍,再暗中策劃逼迫孫策,以他的急性子必然冒進,我們再徐徐圖之是爲上策。”

房玄齡微微點頭,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他們合謀江東已有兩年,直到此時,犧牲了無數可以犧牲的東西,才換來這一個好機會,不能輕言放棄,更不能被可笑的感情左右,那是匹夫才應該具備的東西。

魏徵緩緩道:“也只有如此了,孫堅直爽,如此信任我等可爲仁至義盡,我等如此恩將仇報,此事過後,當高懸靈堂,以主之禮相待,也好減輕我等的罪孽。”

李世民雙目閃過一絲狠厲和不渝,但也是一閃而逝,轉眼沉重道:“玄成所言甚是,但此事並未落定,不可輕言,到是之後江東大亂,我等再披麻戴孝回返江東,武力鎮壓士族,即可解決士族之禍,也可讓我等安生立命,方能成就一番事業。”

第一百三十一章 肺腑之言第四百五十九章 雙雙被剋制第五百零四章 通天塔外第三百零四章 陽明先生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災人禍第四百二十六章 瞞天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五十四章 巧力羅春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災人禍第四十二章 馬騰憂慮第五百一十九章 時間正好第二百一十二章 完顏兄弟第四百四十三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第一百九十六章 猛將交鋒第五百五十二章 異獸大軍第三十五章 四美絕色,定居上黨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狹路鬥計第三百六十章 尋找門路第二百八十五章 王允被斬第六十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八十三章 拿錯藥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牢獄中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拿錯藥了第五十五章 猛將歸曹第三百零一章 董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密信中的驚世消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五章 真定遇襲第四十一章 各方所動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年第五百五十六章 戰黃忠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顧將士性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迷失方向第一百五十六章 劉基的猜測第二百八十五章 王允被斬第五百六十章 可以做點文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錯誤的判斷第一百五十一章 投效袁紹第三百零四章 陽明先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屈第七章 槍挑華雄,子龍楊威第五百八十八章 來看你第三百五十七章 下令開溝渠第四百零四章 袁術逆天行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打聽消息第九十四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議稱帝第四百零四章 袁術逆天行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專業坑人的系統第七十三章 各自有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三章 夏口戰役序幕第四百六十七章 益州捷報第五十七章 蕩寇將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妖?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王的愁容第三百六十四章 曹操的考慮第一章 創世系統第三十七章 毒士賈詡第一百三十七章 謹慎的馬超第三百一十四章 綢緞第一百七十四章 薊縣戰報第五百一十七章 定下來第三十八章 忽悠李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綾羅第三百二十九章 率部救援第三百五十一章 分發計劃第五百一十章 勸說關羽第五百零九章 關羽第四百五十五章 開國之皇,今世之臣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雙技能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妖?第一百五十章 下藥第四百一十一章 再次開啓系統第三百九十九章 勢壓梟雄第四百七十九章 放棄虎牢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交戰驚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靈兒第五百三十一章 銅雀春深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雙戰氣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侯有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神話中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戰而先輸一籌第三百六十二章 魏延也擅辯第五百二十四章 華朝框架第一百九十一章 全能的宗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虎威猛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貓兒聞腥第三百六十七章 解君愁緒第四十三章 強攻高平第四百四十八章 追責第三百二十四章 封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演技爆棚第四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陛下救我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術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