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陣前殺將

這一日竟然飄起了小雪,但對幷州等地的影響卻不大,李王騎在照玉麒麟上,與公孫瓚等人並立,面對着壽陽城,自有鮮于輔上去叫陣。

不長時間,就有一些黑山軍的將領站在城頭回話。

“黑山賊寇,可敢出城一戰。”

鮮于輔哇哇大叫,這異族人說的中原話就像本地人一樣,非常流利。

“朝廷軍隊看樣子有兩萬人左右,我們憑藉一萬人再徵召些士卒,想要守住壽陽不難,而且已經向晉陽求援,想來這些中原蠻子,是自討苦吃。”城頭上有一個將領低聲解釋。

“前將軍,看來是要強攻了,聽說你們北平的將士不止馬上功夫厲害,步行衝殺也極爲在行,何不做那先登之人?”魏攸雙眼閃動,刺激公孫瓚。

李王低着頭冷笑一聲,好戲來了。

果然,只見公孫瓚冷笑一聲,面容扭曲,喝道:“誅我之心果然不假,你這匹夫,爲何不讓你的將士先登?”

魏攸聞言血氣上涌,竟反言相譏:“別以爲你是前將軍職位壓我一頭就能指使我,我可是州牧大人親封的參軍,職務上你也得聽我的。”

魏攸面容一冷,想要用劉虞壓着公孫瓚,但公孫瓚可不吃這一套。

也沒給魏攸時間反應,抽出佩劍手起劍落,將魏攸首級削下,噴涌的血液濺了公孫瓚一臉,還是滾燙的。

變故太快,魏攸連慘叫都來不及叫出便身首異處,鮮于銀大驚,大叫一聲,看向公孫瓚的目光充滿了殺意,提着長戟劈向公孫瓚。

而公孫瓚的士卒早就得到了吩咐,此時看到前將軍暴起,各個都抽出兵器,砍向魏攸所部。

一時間人仰馬翻,魏攸的部下一陣慌亂,但也沒有忘記反抗,這時候一個個將兵器抽出來,廝殺到了一塊。

鮮于輔自然也看到了變故,眼見哥哥鮮于銀招架不住,就想策馬幫忙。

李王自然看在眼裡,對着混在人羣中的太史慈打了個手勢,太史慈早有準備,此時得到授意,彎弓搭箭,一箭之力竟有奔雷之勢,直接齊根沒入鮮于輔的咽喉,鮮于輔從馬上墜下,雙手捂住血流不止的脖子,難以置信的看向來箭的方向,斷氣了尚不能閉目。

這時候公孫瓚正好一劍砍在鮮于銀的肩膀,血液順着手臂流了下去,鮮于銀人高馬大,使出蠻力揮動長戟,公孫瓚躲閃不及,左耳被齊根削下,痛的他撕心裂肺。

壽陽城上的人看得目瞪口呆,短短一炷香的時間,敵軍竟然發生了內訌,這不就是正好便宜了他們。

“所有將領點齊兵士,隨我出城殺敵。”嗚嗚的戰角聲響起,夾雜着兵卒被撕裂的幹吼,剛剛墊起薄薄一層的雪,竟都被染紅了

看到黑山軍出城迎戰,李王知道時機到了,吩咐牛金去高臺揮動戰旗,不長時間,早在遠處左右兩翼待命的兵士衝殺過來,對那些黑山軍不管不顧,涌向大開的城門。

壽陽城上的守城將軍還在羨慕出城戰鬥的人,卻被突然出現的一萬兵卒嚇破了膽,此時想要關閉城門已經來不及了。

李王和太史慈率領剩下的一萬軍隊殺向黑山軍,沙場殺敵,互有死傷很正常,但誰都沒有注意到,李王的一些步卒將黑手伸向了幽州兵,一匹匹駿馬被李王收入囊中。

李王身高不足一米八,身形顯瘦,太史慈一直認爲李王是文將,就算之前逼退呂布的功績擺在那裡,他也認爲是趙雲的功勞,現在看到李王殺敵,才知道看走眼了。

“好。”李王佩劍如龍過江,雖然略顯秀氣,但也不乏殺伐果斷,自成一派。

太史慈的喊聲吸引了李王,李王佩劍剛剛斬殺一個黑山軍,回頭笑道:“子義,我知道你使用短戟,不擅長馬上功夫,可願下馬與我一比,只要你殺敵數量超過我,我答應你將你的功績稟報冀州牧,冊封你爲從五品的平北將軍,品秩上與我一樣。”

太史慈大喜,誰都想升官加爵,榮歸故里,而且自己也被李王的豪氣所感染,欣然應諾,撤了馬匹,下馬衝殺。

趙雲曾經也說過,和李王並肩戰鬥時,才叫真正的戰鬥,油然而生一種叫做敢不赴死的心態。

黑山軍剛剛衝進公孫瓚和魏攸的亂軍就懵了,不管他們內訌有多厲害,但只要看到黑山軍裝束的人都會停下兵戈,倒而指向黑山軍。

而後面的黑山軍更是鬱悶,城門處已經被李王所部佔領,恐怕此時城牆也失守了,而公孫瓚的亂軍也久衝不散,退又退不得,進又無路可走,黑山軍在迷茫的同時竟也譁變了。

李王看着公孫瓚追着流血不止的鮮于銀狂砍,趕緊策馬過去拉住他。

“你做什麼!”公孫瓚怒喝一聲,看到鮮于銀經過這一耽擱,跑到了自己的部下中間。

“他不能殺,你把他殺了誰幫你作證。”李王示意他冷靜。

公孫瓚怒氣消了不少:“他不告我一狀就不錯了,怎麼會幫我作證。”

“我問你,之前魏攸是怎麼說的。”

公孫瓚又是一怒,在一旁兵卒的照顧下包紮耳根,撇嘴時牽動了耳根,痛得他倒吸涼氣。

“魏攸匹夫,竟讓我的騎軍棄馬先登,真是狼子野心,想要謀害於我。”

李王一笑,接過兵卒的碎布,親自爲公孫瓚包紮。

“那之後呢,竟然還用職務取笑將軍。”

公孫瓚沉着臉點頭。

“只要這兩點就夠了,將軍可是天子親封的前將軍,是正三品的官員,陣前殺敵哪有他指手畫腳的份,將軍貿然派遣兵士向劉虞回覆,先不說劉虞信不信,光是將軍陣前擅自斬殺魏攸,就夠你喝一壺了,但鮮于銀卻不同,你放他回去說明並非要與劉虞爲敵,而是不滿魏攸,只要鮮于銀照實回答,劉虞大人也不會多說什麼。”

公孫瓚略一沉吟,算是默認了李王的做法。

“將軍稍作休息,好好養傷,待我前去收復壽陽城,將軍放心,有攻下壽陽城的功績,劉虞也不能公然不滿將軍。”

李王笑了一聲,公孫瓚滿是血跡的臉龐也笑了起來,沒想到李王竟然將這樁大功績讓給了他,自己可是什麼都沒做,而且還陣前擅殺將領,傳出去就是謀逆的大罪。

回過頭李王這纔看到,太史慈竟然憑藉一人之力,殺出了一條血路。李王咋舌不已:“這得殺了多少人啊。”

“我投降。”就在李王拉住太史慈的空擋,一個黑山軍的兵卒跪伏下去,渾身不住顫抖。

有一個投降自然就有第二個,不長時間地上黑壓壓跪着一片。

李王算是死傷最少的一部,公孫瓚和魏攸的騎軍常年戍守邊境,素質自然很好,如此內訌拼殺一番,自然刀刀見狠,不留性命,這還便宜了李王,收納馬匹達到兩千之數。

“主公,末將殺敵八十三名,斗膽問詢將軍手下亡魂幾何?”太史慈一臉的肅殺,跪伏在李王面前。

李王咧嘴一笑:“子義殺敵之數是我的數倍,你且放心,待我覆命之時,自會向韓馥提拔你。”

太史慈這才欣然一笑,之時血跡尚且掛在嘴角,看起來十分猙獰。

“叮咚…恭喜宿主,太史慈好感度達到100滿值,宿主獲得一次開啓召喚輪盤的權限,請問是否使用。”

李王默唸退出,此時卻也不便開啓召喚系統:“子義,你與牛金一道,張榜安民,黃巾遺卒一概免罪,只要心向朝廷,可以免去一切刑賦。”

太史慈和牛金拱手應諾,各自下去安排。

李王提起毛筆,現在是二月初,但算算時間,今年的潮汛想來會提前,遂提筆寫下一封密件,傳給壺關楊再興,至於張燕的生死,全在趙雲一念之間。

第四百一十三章 提問俘虜第二百五十章 兩件神器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機者劉伯溫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助馬超第四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言帝位第五百五十一章 驚變連連第五百六十九章 資金怎麼用第四十六章 陰謀詭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進攻第二十七章 長治賈逵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三百五十四章 猛虎藏身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言愁可貴第三百四十五章 入得銅雀臺第一百五十四章 伏壽有孕第五百五十一章 驚變連連第五百零七章 不敢妄動第三百零二章 怒而殺之第四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打聽消息感謝兄弟們的陪伴!第一百零一章 平衡攻守第一百五十一章 投效袁紹第五百零二章 面涅將軍第三十二章 名將出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二十五章 真定遇襲第五百五十九章 曹操的選擇第五十一章 潼關戰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只爲他鋪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真小人僞君子第九章 曹操送別第一百零三章 冀州變故第一百一十一章 各有其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狹路鬥計第七十章 黑石第三十九章 雙虎酣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清香美酒第三十五章 四美絕色,定居上黨第一百四十章 飛燕之魅第三百零五章 看透了本質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議稱帝第一百五十六章 劉基的猜測第二百五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二百零九章 繃緊的局勢第十七章 陽泉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有了異心?第二百零一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四百一十九章 到達牧野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務來襲第三百七十四章 看似和諧第四百七十二章 烏騅馬龍息第五百二十八章 新款內衣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務來襲第五百七十八章 火人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良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靈兒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二百六十九章 南方的反常第二百八十二章 中計第五十四章 賢明之勇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鄴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互有準備第四百二十六章 瞞天下第五百六十章 可以做點文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術的意圖第五百八十章 十惡中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打聽消息感謝兄弟們的陪伴!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八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瘦無雙第十五章 周瑜定計第五百八十二章 虐待女媧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象的變化第五十章 完顏宗望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子龍的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五百四十九章 內訌第六十六章 流民之禍第二百三十六章 小喬推到老司機第一百五十章 下藥第四百五十章 妥協投敵第四百八十四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界地圖……第三百六十八章 巧言善辯第四百章 荒唐稱帝第五百四十四章 迷霧重重第五百五十七章 詭異的投石車第二百六十四章 埋伏遇見埋伏第四百七十五章 烏巢有問題第一百七十九章 貓兒聞腥第四百六十四章 得見援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丹一散一神方第一百零二章 小三英,戰馬超第五百六十章 可以做點文章第四百四十章 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