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異象突生

隨着孫策話音落下,場面瞬間冷場,倒不是將他們震驚了,而是覺得孫策言不符實,數百斤的巨石,別說雙手抱住,就能撼動分毫都需要極大的巨力,人力如何能做到。

反而是孫堅先說話:“楊再興此人我聽聞過,僅靠一人萬騎,逼得域外近十萬大軍走投無路,當得起武將之最,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如果伯符所言爲實,那我孫堅在其手下也走不出二十個回合。”

周泰憤憤道:“主公何以漲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我看那李王也不過黃口小兒,麾下武將大多言不符實。”

這時候黃蓋道:“周幼平此言差矣,昔年李王率領趙雲赴宴虎牢關,詐出西涼猛虎華雄,其義弟趙子龍僅僅數合便將其斬殺,數萬人親見,天下都爲之震驚,更有虓虎呂布被趙雲逼退,窺一斑而知全貌,足見其本人也是不屑謊言之人,何來言不符實。”

周泰還想說什麼,卻被蔣欽拉住,二人同出一郡,走的最近,彼此間的話還是比較信服,當下又是一陣悶悶不樂,但還好不在言語了。

李世民拱手道:“東鄉侯的崛起並非偶然,而且世民覺得,能說出爲生民立命的人,不會是蠅頭小兒。”

張昭這時候也附和道:“我也覺得如此,李王的氣節還是值得肯定的。”顯然張昭也是通讀了李王的詩詞。

文人和武將有一點極爲相同,文人之間想要建立感情,往往只需要一句詩詞,而武將間想要建立感情,也許僅僅一場浴血奮戰就夠了。

孫堅罷手道:“與其研究東鄉侯,不如好生分析我江東戰局,現今我軍佔得名望,倒不失爲一個好時機。”

李世民篤定道:“我江東兵馬十數萬,但連連征戰,已是疲憊不堪,既然水路強攻不成,何不陸路迂迴,將軍,世民只需三萬人馬,其中騎兵三千,餘者步卒跟隨,便可拿下長江以南的大片地域。”

孫堅點頭道:“既然戰事再起,我就予你三萬人馬,由張昭爲你調配糧草,在柴桑作爲中轉,但還需派遣一員猛將作爲守將,何人願往?”

程普出列道:“某願往。”

說起來這程普還是右北平郡的人,祖籍土垠,算是最早跟隨孫堅的將領之一,在整個江東體系中有着不可忽視的話語權。

孫堅點頭道:“有德謀爲世民拱衛後方,大可無憂。”

李世民欣然點頭,要說這江東之人,唯有孫堅對他側目相看,他自己也是受寵若驚:“將軍,世民尚需三位將軍同往,不知可否就此點將?”

孫堅點頭道:“允了。”

李世民揮了揮袖袍,道:“少將軍年輕有爲,其氣勢堪比猛虎下山,可爲一將。”

孫策大喜,原本還有些不對付的情緒早已煙消雲散,趕緊出列應下;而孫堅早先允諾孫策從軍,此時也不好收回。

李世民繼續道:“甘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足以撐起一軍戰事,此役可爲一路先鋒。”

甘寧趕緊出列拱手,隨後手按佩劍,不卑不亢,原本在夏口戰役的不滿情緒也淡了不少。

李世民又看向周泰,道:“周將軍,你是九江人,對道路熟悉,並且你對步戰有着獨到的見解,何不就此隨我前往。”

談到戰事,那就是武將的第二生命,原以爲怎麼也輪不到自己,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趕緊拱手應是。

……

是夜,李世民獨自來到孫堅的大帳,李王早先就說過,黑夜能掩蓋一切醜陋的罪行,誠不欺人。

李世民拱手道:“將軍,我也不拐彎抹角了,傳國玉璽在哪裡?”

孫堅聞言,瞳孔一縮,握住椅子的雙手不由得緊了又緊,半晌後沉聲道:“世民哪裡聽來的流言蜚語。”

李世民一臉的真誠,拜服道:“傳國玉璽不過是一件器物,主公留之無用,何不贈與世民,可爲將軍謀取一州之地。”

孫堅拿捏不住李世民的意圖,眼神明滅不定,大帳中瞬間沉靜了下去。

李世民也不慌,握住茶盞來回撫弄,靜候孫堅回話。

也不知過了多久,孫堅沉聲道:“傳國玉璽真的能爲我江東謀取更大的利益?”

李世民也不點出話語的漏洞,篤定道:“傳國玉璽就算真的不在將軍手裡,此時也必須在,將軍可明白?”

孫堅神色一凜,李世民這是話中有話啊,再次問道:“不知世民有何計劃,大可道來。”

李世民站起身子,揹負着手走到孫堅面前,附在耳邊低語了一陣,擡頭道:“如此一來,主公可保江東不失,更甚者,中原的廣闊也大可染指。”

孫堅用手杵着眉頭,左手卻在腿上摩挲,其焦灼的心態不言而喻,大概過了一刻鐘,這才擡頭道:“此事的把握有多少?”

李世民搖頭道:“五五開罷了,但事有可爲,主公只是損失一塊石頭而已。”

孫堅再次沉思,揹負着手來回走動,這一過就是半個時辰,腳步一頓,拍案道:“此事我允了。”

說完後孫堅走到佩劍的基座前,一把將其提起,猛力砸在地上,隨着基座四分五裂,一個紅綢包裹露了出來。

掀開紅綢,一枚印綬露出真容,其外觀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印面八個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乃是左丞相李斯親書,真的不能在真了。

就在李世民接過,手捧傳國玉璽的同時,一道四溢金芒的五爪金龍沖天而起,直入虛空,沒入一道原本黯淡無光的星宿中,引起各方震動。

幾乎同一時間,葛洪也察覺到了星象的變動,如此逆命的天象,不容其隨意置之:“來人,爲我備好馬匹,我要即刻前往上黨,面見東鄉侯。”

下人見葛洪急匆匆的,知道有大事發生,不敢多問,趕緊下去安排。

而洛陽城中,王守仁眉頭合攏到一處,未曾鬆開。

王允察覺到異樣,問道:“伯安,何時煩心?”

王守仁聞言趕緊行禮,拱手道:“義父,南方星象移位,真龍之氣直入天門主星,恐怕漢室江山易主,已經在所難免。”

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岱撞上老將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四百六十八章 投石車第四百四十三章 鬥智鬥勇第四百五十六章 子龍來勸說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軍怒殺當無悔第五百七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六十章 尋找門路第五百一十八章 拖住敵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陽謀易查第三百九十九章 勢壓梟雄第四十七章 先鋒徐榮第四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倭國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五章 脫出掌控的局勢第五百八十章 十惡中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說中的偶遇第四百九十章 完顏宗望到了第五百零一章 初探通天塔第二十九章 殘陽如血第四百八十九章 蠶絲第三百零八章 糧草阻路第八章 虓虎避退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封文書第二十章 深夜劫營第二十三章 攻伐壺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到上黨第三百八十七章 回府第四百二十三章 大加封賞第三百二十章 十三位巨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帝王勝敗第二百六十章 李進遭劫第三百三十章 七絕陣第二十六章 袁氏結怨第一百四十一章 飛燕的癖好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說中的偶遇第一百八十四章 狼鄉第一百八十七章 妖狼尋主第二百零四章 論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近首陽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岱撞上老將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孫靜第二百九十二章 北地槍王第二百零九章 繃緊的局勢第五百二十二章 封禪,祭天第四百五十一章 逼迫劉璋第二百二十九章 海瑞告狀第二百四十章 叢林遇險第四百七十五章 烏巢有問題第四百五十二章 私讓印綬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千將士的行蹤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章到)第六十八章 大婚前夕第三百六十四章 曹操的考慮第三百八十章 血戰第九十一章 中原之亂第三百零五章 看透了本質第八十五章 袁紹將廣第七十八章 水軍都督第三百五十五章 被擺了一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曹操的考慮第二百四十章 叢林遇險第五百五十二章 異獸大軍第五百四十章 陣前賜婚第四十三章 強攻高平第四百七十五章 烏巢有問題第五百四十章 陣前賜婚第一百六十二章 任務完成第五百七十八章 火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言不合就上車第五百二十四章 華朝框架第八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劉備的蹤跡第九十九章 武比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戰封神?第七十三章 各自有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賈詡毒謀第一百九十六章 猛將交鋒第五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第三十章 聲淚俱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七十三章 各自有命第五百三十章 妲姬第三十七章 毒士賈詡第四十一章 各方所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埋伏遇見埋伏第九章 曹操送別第三百三十三章 各有敵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荀彧的發問第三百五十五章 被擺了一道第三百三十五章 劉基遇上陳宮第八十七章 計劃展開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丹一散一神方第五百一十三章 活捉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侯有子第五章 子龍神運,驍將出世第二十五章 真定遇襲第五百七十六章 都在計劃之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帝王勝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