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陽泉之戰

有鄉民涉險走過太行山,但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太行山有許多稀世植被生長,這也惹的一些人趨之若赴,當收穫無限放大時,人們往往就把危險縮小了。

周瑜做足了功夫,走毛城穿越太行山曾經有過生還記錄,進山前也聘請了當地的鄉民當嚮導,否則他們要闖這太行山,必定死傷慘重。

鄉民在重金的誘惑下,也失去了理智,畢竟這一筆錢夠他們一家子過上富裕的生活了,如果自己能活着走出去,自然更好了。

這時候周瑜拿着一份歪歪扭扭幾乎看不出地形的地圖,和趙雲、鄉民們圍在一起討論,這地圖是鄉民們草繪的,不過標註到還詳細。

“大人,你看這裡,這裡是一個山坳,但地勢很高,向西北方向有一泓清泉,昔日我在這絕壁上摘些藥草,恰巧發現,清泉隔着老遠看着不寬,但實際情況不是很明確,山坳由東向西進,綿延很遠,看不到盡頭,傳聞就是有人找到了一泓溪水,順流而走,才穿出去到了幷州。”

周瑜見幾人都點頭,知道這則消息不似有假,與趙雲對視一眼,心中就有了計較。

“如此就由你在前面帶路,我們休息一晚,準備些乾草揹着,以備不時之需。”

距離趙雲和楊再興出發已有四日,李王這才收到劉虞的回覆,他與公孫瓚的先鋒已然合兵一處,此時正在往雁門出發,劉虞讓李王所部直接走樂平,他們隨後會大軍壓境,直接攻佔壽陽,相互倚靠,對晉陽形成合圍之勢。

這劉虞除了多疑外,還真算個老好人,樂平郡一地緊鄰常山,路途不遠,而且黑山賊寇大多都以流民的形態出現,李王想要收復樂平,簡直不要太簡單。

李王欣然允諾,差傳令士卒自去回覆劉虞。

太史慈點齊兩萬人,留下數千人交給王瑋,留守常山。

“王都尉,你跟我一年有餘,從逐命軍到都尉,每戰赴死,是我虧欠你許多。”李王拉着王瑋的手,自從逐命軍解散後,王瑋就被安排在了城門,做了都尉。

“爲太守大人分憂,敢不赴死。”王瑋大驚,納頭就拜。

李王將他扶起:“如此我便將常山交付與你,郝昭和韓浩治理地方,你們相互多溝通配合。”

“叮咚…檢測到王瑋好感度達到90,請問宿主是否開啓召喚輪盤。”

突然的系統提示音響起,李王一喜,但現在不方便,便選擇了稍後開啓。

“出發。”沒有多說,自有太史慈護在一旁帶路,牛金現在專職護衛工作,領了三百親兵護衛在李王身側。

綿延千米的部隊看上去的確壯觀,李王看着託着黑黑壓壓尾巴的兩萬名兵卒,頓時豪氣長空。

反正行軍中也無事,心頭想要默唸創世,但想想還是算了,王瑋的武力88點,如果按90的好感度來召喚,頂多能召喚到數值最高86的人,現在也沒有必要。

“給我查詢太史慈的數值。”

“叮咚…東萊太史慈,統率79,武力92,智力62,內政56,除了後天尚有3點武力的提升空間,其餘數值達到巔峰。”

這也不錯了,算是自己來到三國世界獲得的第一個一流本土武將。

大軍行進,比起以前逐命軍趕路慢了許多,醃菜也不能大規模配備,之前已經給了趙雲一批,此時只能只能生火做飯。太史慈派遣斥候出去,留下一部分人巡邏,其餘人各自升帳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王所部再次出發,不過兩日,就逼近了樂平郡,首當其衝的就是和順縣。

這裡是幷州冀州幽州交匯處,形勢最爲複雜,所以黑山軍也沒有貿然派重兵駐守,而是收攏防線,在郡治陽泉設立一軍。

“報。”一個斥候跑了過來跪在地上稟報:“和順縣沒有兵卒鎮守,但裡面的居民有半數都是年老體衰的黃巾遺寇,左右兩方的平定縣和昔陽縣情況差不多,只有陽泉縣駐有三千兵卒。”

李王面無表情,擡手示意他下去,轉身看向太史慈。

“既然這樂平郡只有陽泉駐有一軍,我們可以趁夜襲擊其餘三縣,在伺機圖陽泉縣,正好免了許多傷亡。”

太史慈點頭,遲則生變,黑山軍此時只知道幽州軍從雁門滾滾而來,不知道李王也發兵圍剿,此刻必然鬆懈,連夜攻城必然能夠馬到功成。

太史慈急忙下去召集兵士,當先一路大軍,攻佔和順,在分兵兩路,閃電襲擊平定和昔陽。

李王親率一軍,順利拿下和順,稍作休息後,便留下數百人看守,再次率領大軍西進,直抵陽泉縣,太史慈和牛金接踵而來,向李王覆命。

“平定昔陽已經順利拿下,摻雜在老百姓中間的黃巾也一一被清理出來,嚴加看守,想必不會有消息傳出去。”

太史慈拱手彙報,李王點頭不已,如此一來只要拿下這陽泉縣,樂平一郡就算進入囊中了,但看着眼前黑暗中沉眠的縣城,就有一股壓抑的氣息傳來。

“報,陽泉縣東面設有箭樓四座,有兩丈高,四周各有暗哨不明。”

太史慈皺着眉頭,看向被兩座矮山夾在中間的陽泉縣,城牆殘破,但正是因爲如此,才讓衆人覺得,這陽泉縣向伏着身子舔趾傷口的猛獸。

“陽泉縣夾在兩座矮山的中間,幾乎齊高,最近處也有三百步遠,普通弓箭難以到達,斜坡更是陡峭,雖然距離不長,但也易守難攻。”

李王聽太史慈分析,不住點頭,就算此時有心算無心,但就那四座箭樓也夠他喝一壺了,這才初戰,若是傷亡過大,想必軍心士氣都會受影響。

“子義,附耳過來。”

太史慈趕緊將頭靠近李王,也不知說了什麼,轉身點齊三百勇猛的兵士,向北方趕了過去。

李王親率大軍,找了個隱蔽的道路,悄然上了兩座矮山,隱藏身形。

大概半個時辰過去,北面傳來一陣喧譁之聲,原來是上千黃巾難民,佝僂着身子,驚慌失措的跑向陽泉縣。

突然的動靜將沉寂的城牆點燃,一束束火把紛紛亮起,城頭一個將領模樣的人探出頭,將火把往下一扔,這纔看清來人。

“黃老丈,你這是怎麼了,不在昔陽縣享受清福,沒事來消遣我?”

“眭固將軍,快開城門,朝廷的兵士來清剿我們了,快點。”

眭固一驚,不似有假,趕緊下令開啓城門,並望了過去,只見城牆下年邁的黃巾人,有一部分佝僂着身子,低着頭看不到面目。

“你們低着頭作甚,趕緊擡起頭來。”眭固之前沒有發現,現在才察覺道不對勁,呵斥太史慈等人擡頭。

太史慈餘光正好看到城門開了一半,嘴角勾了起來,冷笑一聲,扯掉身上的爛布袍子,露出甲冑,三百士兵紛紛效仿,跟隨太史慈衝擊城門。“兄弟們衝啊。”

突然的變故吧眭固嚇了一跳,不只是他,那黃老丈也被嚇得差點昏過去,之前在昔陽縣被關押時,不知爲何突然撤了數百人,只留下了十來人,黃老丈仗着人多,蠱惑黃巾人衝擊看押,順利跑了出來,他知道樂平郡只有陽泉縣有駐軍,所以也沒敢亂跑,直接向陽泉縣奔來求救,沒想到臨門一腳的時候卻橫生變故。

太史慈率領三百精兵霸住城門,讓箭樓箭矢也難以企及,早有準備的李王吩咐兵卒將壘好的石塊,從南面矮山滾下,不求傷敵,只需要眭固分兵到南門防守,太史慈的壓力就會小許多。

果然,聽到兵士的稟報南門遭受攻擊,眭固頓時慌了神,但又不敢貿然離開,派副將率領一千步卒前去支援。

就在這時候,早已得到命令的牛金率領大部隊衝向北門,陽泉縣的城門不似中原郡城一般牢固,是木質而成,在牛金等人合重力的衝擊下,終於在數十息後轟然倒塌。

“兄弟們,衝啊,你率一千步卒去東門接應太史將軍,”這時候牛金指着一個小將吩咐,轉而大手一揮:“其餘人隨我先去南門將城門打開,接應主公進城。”

衆兵士轟然應是,眼中閃着興奮,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新兵蛋子,這纔是第一次上陣殺敵。

第四百六十八章 投石車第一百三十八章 方傑力扛馬孟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第二百四十九章 野史天字第一號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尚香第二百六十二章 統軍者張燕第三百八十二章 上黨求援第二百一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七章 謹慎的馬超第二百九十一章 情絲玉瑙第一百七十六章 逼讓帝位第三百零三章 必須根除禍患第七十一章 鐵器構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餘留廝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五百八十六章 凝脂閣第一百二十章 濃情蜜意第五百八十章 十惡中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劉備的蹤跡第三百五十四章 猛虎藏身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務來襲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伐果決第一百五十四章 伏壽有孕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二百三十五章 小喬的柔弱第十一章 再興神勇第三百六十一章 張鬆第二百一十章 衆將齊聚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雙技能第三百八十四章 力戰當世一流第五百一十三章 活捉第九十章 李進第六章 河間張郃第六十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四百九十二章 系統的補償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封文書第三百五十六章 靈兒第四百四十六章 赴宴第二十五章 真定遇襲第三百八十二章 上黨求援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戰封神?第二百零五章 牧府變故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聞軍務第三百三十四章 生擒悍虎第一百零八章 不應該出現的人第四十五章 劫營奪糧第二十三章 攻伐壺關第二百五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內訌第七十章 黑石第三百六十章 尋找門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銅雀春深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伐果決第二百七十一章 怪物出場第四十八章 攜美秋遊第十八章 太行山險第三百二十五章 豪氣干雲第五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第十六章 壺關張燕第三百三十八章 雙帝第五十二章 冷箭風波第十一章 再興神勇第五百零六章 美周郎下戰書第三百五十三章 孫策的失蹤第十八章 太行山險第四百章 荒唐稱帝第三百二十八章 蓋世趙雲第二百九十二章 北地槍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殺機隱現第二百五十八章 金蘭令第二百九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七十四章 看似和諧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算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孫靜第一百二十三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技能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七十章 張布獻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無雙戰氣的屬性第五百四十六章 兵分四路第九十八章 即將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倒戈相向第三百四十七章 原來是她第二百九十章 二喬昏睡第五百四十九章 內訌第五百五十七章 詭異的投石車第十九章 北平公孫第五十章 完顏宗望第二百四十九章 野史天字第一號第六十六章 流民之禍第四百二十六章 瞞天下第四百章 荒唐稱帝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封文書第三百零八章 糧草阻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奪得優勢第四百二十五章 過分的要求第五百三十三章 新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曹老闆的表演第十章 少年周瑜第二百零六章 暗害趙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