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大賢良師

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後,徐生一路忍飢挨餓、隱姓埋名逃回到家鄉青州,找到了親人,卻發現他們也都快要餓死了。

爲了讓親族都有機會活下去,徐生不得不再次挑起大旗,打出黃巾軍的旗號,在本族兄弟們的幫助下,拉起一支隊伍,到處搶劫富戶,以他們家中儲存的糧草供給大家果腹。後來富戶搶光了,就去搶窮人,不管多少糧食都搶了過來,結果大家還是飢一頓飽一頓的過日子,也只能免於餓死而已。

身爲頭領,徐生對這一情況也無可奈何。雖然他不會餓着自己,但是面對飢餓的部下,他還是經常生出一種無力感。

“若是大賢良師還在,他一定能有辦法的……”徐生經常模模糊糊地想起這個念頭,隨即又會努力將它甩到一邊,不去觸動自己的傷心往事。

好不容易盼到自己從前認識的一名渠帥張饒自冀州帶着二十萬黃巾回到青州,徐生立即帶着本部軍兵和老弱婦孺去投奔了他,只希望他能象大賢良師一樣,帶領大家走出一條新路,讓黃巾軍的旗幟飄揚在中原每一處城頭上。

張饒的本領果然不凡,短短時間就打下了許多縣城,可是卻遇到了對頭,乃是北海太守賈詡和他部下的都尉張遼,在很短時間內訓練出一支精兵,打得黃巾軍落花流水,連敗數陣,信心都快磨平了。

前日,他跟着張饒趁着狗官們互相亂咬,帶兵偷襲臨淄,結果卻遇到了官兵的埋伏,本部軍馬折損大半,只得逃到兗州,將青州的基業都捨下了。

幸好,在泰山郡也有着大量的饑民,自己一入泰山郡,便有無數流民前來投奔,很快就湊足了兩萬軍兵,比以前還要多上一倍。以這兩萬人再加上數萬老弱婦孺一同攻打萊蕪,在城中黃巾兄弟的幫助下,一攻而克,做了這萊蕪之主。

渠帥張饒率大軍路過萊蕪,見了自己這般功績,大加讚賞,讓自己守衛萊蕪,雖是風光無限,卻也有着重大的責任:要防備青州的敵兵來襲。

北海兵已經佔領青州,驍勇之名震懾四方,讓徐生部下常常心懷恐懼。這倒還沒有什麼,最可怕的是,那勇名冠蓋當世的武威王竟然從洛陽來到了青州,自領青州牧,那埋伏在臨淄城外一戟刺傷張饒左肩的,就是那恐怖的武威王!

他將徐生本部黃巾在青州的基業連根拔起,又帶上數萬兵卒,一路殺奔兗州,難道他真的不肯放過黃巾軍,一定要趕盡殺絕麼?

想到憤恨處,徐生的牙狠狠咬起,眼中怒火熊熊。

他披衣而起,叫幾個侍衛進來,幫自己穿上甲冑,拔出寶劍,大步走出房門,向城牆而去。

城門已經緊閉,古老陳舊的城牆上,上千名黃巾將士緊張地望着城牆外面的煙塵,眼中都有惶恐之色。

徐生走到城頭上,舉目遠望,但見一支軍馬向這邊而來,遠遠停在城外,開挖塹壕,準備立下營寨。

徐生心中滿是憤恨,大喝道:“三弟何在?”

他的族弟徐和跑上城頭,大聲道:“哥哥,我在這裡!”

徐生咬牙道:“你去帶上一支精兵,我們趁着敵兵立足未穩,先去衝殺一陣,挫了他的銳氣!”

徐和眼中現出興奮之色,正要大聲答應,忽然目光一轉,落到城外疾馳而來的一匹駿馬上面,不由呆住了。

那匹駿馬高大無比,爲徐和見所未見,比別的馬都要高上一頭還多。它的渾身上下,盡爲純黑毛色,油黑髮亮,在陽光的映照下閃閃發光,絕無半根雜毛,顯是一匹雄駿已極的神駒,看得徐和羨慕不已。

馬上那名戰將,相貌英俊,面色冷漠,身材甚是高大英偉,手中提着一支又粗又大的方天畫戟,戟杆足有碗口粗細,戟端月牙刃甚是長大鋒利,寒光四射,顯然也是一柄神兵,令人見而膽寒。

那將身上的氣勢凌厲,頗有猛將之風,目光只向城頭一掃,城上黃巾將士便覺渾身發冷,登時便矮了幾分,向後退去,不敢與他那凌厲的目光對視。

徐和呆了半晌,醒悟過來,再轉頭看向徐生,卻見他也是兩眼發直,面現懼色,和滿臉的憤怒交織在一起,一副又恨又怕的模樣。

徐和小聲叫了他幾句,徐生才醒覺,回頭看到他,怒道:“你怎麼還不去調兵?”

徐和麪色凝重,輕聲道:“哥哥,我看外面那人,可能就是洛陽來的武威王!”

徐生聞言面色大變,拔刀欲出城去與那猛將拼命,刀在空中揮了幾揮,卻說不出話,腳步也停了下來,回頭望着那城外來回奔馳的武威王,頹然道:“不用出城衝營了,先守好城池再說吧!你去告訴兄弟們,一定要小心守城,不要讓敵軍衝進來了!”

徐和也是一臉沮喪,低頭接令,嘆息着去了。

在城外,封沙回頭看着挖壕立寨的士兵們,喚過一個隊長,吩咐了幾句。

那隊長磕頭而去,不多時,便帶上數十名大嗓門的士兵站在城前,大聲吼道:“武威王有令,城中黃巾軍將士,投誠者既往不咎,帶軍來投者可赦罪賜官,頑抗者必殺無赦!”

城中黃巾軍兵聽了,都現出半信半疑之色,有人卻是暗暗喜悅,知道自己的性命或許能在攻城之後,得以保全。

徐生看到部下軍兵臉上暗藏的喜色,不由大怒,站在城頭上怒吼道:“胡說!官軍一向出爾反爾,你們怎麼能聽信這種騙人的鬼話!來人,只我找幾百個大嗓門的兄弟,拼命向城外罵!”

徐和忙去叫了幾百人上城,對準挖壕立營的官軍放聲大罵,罵聲立時便將城外官軍的勸降聲壓了下去。

封沙聽到城中傳來的罵聲,也不以爲意,又吩咐一個傳令兵到營中傳訊,不多時,數千人圍住城牆,放聲大叫,齊聲將剛纔那些話說了一遍,聲音響徹全城,滿城百姓、黃巾都聽得清清楚楚。

萊蕪小城,只有十餘萬黃巾,其中精壯者不過兩萬餘人,也大都被連年饑荒餓得面黃肌瘦,渾身無力。見青州大軍來此,滿城百姓盡皆惶恐,只怕官軍入城屠戮、搶掠。後來聽說統兵攻城的竟然是那仁義之名傳播天下的武威王,百姓盡皆暗自喜悅,偷偷傳言,這一次可有活路了。

黃巾軍將士也怕敵軍勢大,聽了此言,雖不十分深信,心下卻也道:“武威王雖然殘暴,卻一向說話算話,他說不殺我們,我們若是投降了,多半就真的能活命,不會被人砍了頭去向朝廷報功。”自此便有幾分怯了,心中都有降意,只是恐懼徐生的威嚴,沒有人敢向他吐半個“降”字。

青州大軍陸續前來,到了黃昏時分,已聚集了二萬餘人,在萊蕪城外立下營寨。

這次跟封沙來的,只有張遼等人。賈詡等率二萬軍在後面趕來,秦瑤卻被封沙派去防守青州,以防冀州、豫州派兵來襲。

張遼率軍趕來,跑到封沙面前,下馬拜倒,道:“主公,我軍士氣正盛,是不是該進攻萊蕪,一舉攻下城池?”

封沙搖頭道:“不必了。萊蕪小城,可輕易攻下。只是泰山郡城中的數十萬黃巾軍,勢力頗大,我軍若攻下萊蕪,再去攻泰山,必然損傷甚巨。現在我軍只以二萬人攻打萊蕪,敵將恐懼,必向泰山郡黃巾求援,我軍圍城打援,黃巾只是一羣烏合之衆,在荒野之上,定能一舉擊潰敵軍!那時再攻打泰山郡城,就容易得多了。”

張遼這才明白,想想這麼做確實能省不少攻城的力氣,而且軍師賈詡也帶着二萬兵潛伏在後面,若在黃巾軍進攻時兩面夾擊,足可一舉擊敗黃巾賊,因此也不再有什麼異議,便聽了封沙的命令,下去命士兵們做飯休息了。

這一夜,封沙派出兩千士兵,輪番向城中喊叫勸降,並在箭桿上綁住數百份勸降文書,射進城去,城中百姓與黃巾兵撿到了,都悄悄地藏起來,拿到認字的先生那裡去求他讀出來,聽到裡面言道:若能在大軍攻城時投降者,可免一死;若在攻城前投降者,可得到賞賜的糧食。城中百姓可翹首以盼,待得大軍攻下萊蕪,當免除三年賦稅,三年以後的稅率也會比現在低得多。百姓和黃巾士兵得聞,不由都心下驚喜,雖然不敢深信,也都暗自盤算,都有了幾分降意。

徐生卻是徹夜未眠,站在城頭邊,手按古城牆,長吁短嘆,想起大賢良師在時的激情豪邁,再看看現在的悲慘局面,不由有兩行熱淚自飽經滄桑的臉上流過,飄然灑落到城下。

第157章 夜襲真定第111章 奏凱而還第38章 猛將初長成(上)第139章 櫻桃樊素口第304章 西行返京第140章 楊柳小蠻腰第49章 龍箭(上)第338章 烏桓王城第185章 曲線救國第182章 大賢良師第349章 再度相逢第110章 百鳥朝鳳第45章 凌虐公主(上)第357章 黑超特工第167章 黃天當立第321章 賊起七路第230章 織布廠與蒸汽機第373章 誘殲第51章 天子歸位(下)第58章 將星殞落(下)第78章 張飛岳父(下)第101章 豆蔻年華第377章 單于薨第85章 太傅神威(下)第368章 新年第66章 仙女文姬(下)第277章 輩份之亂第138章 新婚之夜第278章 三個臥龍第125章 劫持幼女第316章 劉慕第145章 傾國之色第77章 梅乾煮酒論英雄(上)第30章 攔路截殺第367章 李世民第74章 共謀國賊(下)第298章 初夜第45章 長安攻略(中)第96章 劫營計中計(上)第285章 帝王薄倖第72章 洞房春暖(中)第70章 公主誓言(下)第369章 輪迴第16章 皇后風情三國志xx之我就是董卓三第107章 臨陣脫逃第146章 幻夢成真第230章 織布廠與蒸汽機第184章 建立新社會第121章 癡情女子負心漢第228章 梟雄本色第247章 遙控守擂第33章 力敵千軍(上)第338章 烏桓王城第339章 攻守之間第245章 暗中強敵第75章 新婚燕爾(上)第366章 仰吞北斗第303章 許褚第140章 楊柳小蠻腰第273章 爲國捐軀第177章 憐取眼前人第214章 霸箭之威第141章 慕容公主第73章 鴛鴦交頸(下)第212章 背水一戰第86章 智勇兼備(上)第214章 霸箭之威第9章 死而復生第75章 新婚燕爾(下)第67章 少女心事(上)第16章 皇后風情第318章 婚配第346章 關心羣衆婚姻生活第75章 新婚燕爾(上)第91章 叛亂初平(下)第236章 孃家兄長第12章 齊天大聖第382章 不是結局第138章 新婚之夜第47章 兵臨洛陽(中)第93章 討賊詔書(下)第334章 鄴城之夜第330章 背主逃奴第83章 烈焰雄風(下)第101章 豆蔻年華第284章 酷似天子第56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78章 張飛岳父(上)第104章 月下花間第75章 新婚燕爾(中)第186章 攻取萊蕪第215章 全軍覆沒第134章 才子趙模第273章 爲國捐軀第181章 兵發泰山第43章 太后的夫君(上)第46章 長安攻略(中)第354章 偷情私會後花園第36章 野馬之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