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驚鴻

此時正當晌午,雖然寒風冷冽,但洛陽城裡依舊熙熙攘攘,幾人從朱雀大街向洛陽南面的小苑門走去。

漢代的洛陽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並且及其富有特色,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洛陽城“東西七裡,南北九里”城內以性質不同分爲若干區。

其中繁華的工商去就有南市、馬市、粟市和金市等。如果讀過班固《兩都賦》和張衡《二京賦》你就可以從中體會到東西兩都的繁盛。

這朱雀大街鋪的是青石路,平整寬闊的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從衣食住行生活所需到奇珍異寶,筆墨書畫無所不有。

因爲行人衆多摩肩接踵,幾人也就沒有騎馬而是牽着馬匹步行。

就在曹昂與袁尚說笑之際,迎面走來一個挑着一擔子東西的青年人。徒然地那人腳步一踉蹌身子傾斜就倒向了曹昂。

曹昂身手還算敏捷,就在即將和那人撞上的瞬間一個側身讓過那人。那青年人立馬跌倒在了地上,籮筐裡的幾件雜碎之物也滾落到地上。

“小的不是,請大人勿怪,大人勿怪。”青年人站起身來,一邊撿起地上的雜物,一面向曹昂賠罪道。

曹昂覺得無恙也沒往心裡去,牽着馬匹就要走。就在那年青人重新挑起擔子要走時他面前一黑,一尊高大的身軀擋住了他的去路。

年青人一瞧那人,不禁倒吸了口涼氣,擋在他面前的是個異常魁梧的壯漢。壯漢掃帚眉銅鈴眼鼻,面色黝黑,一把鬍子猶如鋼針,當真長的醜陋兇悍。並且他腰間還配着把環首大刀,人往那一站,真似一尊怒目金剛。

擋住年青人的正是典韋,他怒喝道:“豎子,膽敢在你典爺爺面前幹這等見不得人的勾當,還不把偷了曹公子的佩玉交出來!”

曹昂愣了一下後立馬摸向腰際,果然自己佩戴的一塊上好古玉不見了蹤影。

有漢一代時人崇尚佩玉,玉器的佩帶代表着人們的社會地位,士人也往往用玉來比喻人的德性。儒家就講究“君子必佩玉”“無故,玉不去身”等。

到魏晉時,士族中的一些人更是相信玉有長生不老之功效,每當尋得上好古玉必定碾碎吞服。

曹昂系在腰帶上的這枚玉環,乃是一枚成色上佳的古玉,這名毛賊倒也識貨並且身手了得,只是不湊巧碰上典韋這個眼神一流的凶神。

這時周圍也逐漸聚集起一圈圍觀的路人來。

袁尚聞言也不由得打量起那年輕毛賊來,見他穿着件粗麻衣,二十來歲相貌一般,身子有些消瘦,眼睛卻是有些黑溜有神,

年輕毛賊還想爭辯什麼,典韋也不和他多說,上前一步左手揪住他衣襟,右手握拳就朝他肚子揮去。

“啊!”,只一分力道的直拳,那年輕毛賊就吃痛抱着身子倒了下去。接着典韋在他那擔子雜貨翻了翻,就拿出了一枚環形古玉。

曹昂接過古玉怪叫道:“好呀,一個小毛賊竟敢犯到你曹大爺這來啦!”說罷揪起那年輕毛賊,“知道你曹大爺抓過多少毛賊進廷尉府衙麼?”

毛賊一手捂住肚子,一手擺哀求道:“大爺饒命,大爺饒命,且容小的說明,這其中大有緣由。”

曹昂倒也想看他能玩出什麼花樣,逐將他一推,放開了手。

毛賊接着神色有些慌張地說:“小人是受人指使來偷大人東西的,那人就……在那!”他指向後面人羣裡。

就在衆人看去時,毛賊身子蹲下兩腿一蹬,竟然從曹昂那匹青葉馬肚子下鑽了過去。不等袁尚等人反映他左手夾雜着一塊鋒利的物件往馬屁股上一拍。

青葉馬吃痛,前蹄蹬起老高,衆人怕被傷着各自退後了一步。接着青葉馬受驚朝前方發狂奔跑起來。圍觀衆人哪敢阻攔,都紛紛讓開,有一個小販稍稍遲了些結果被青葉馬撞出七八尺開外。

曹昂顧不得其他,急忙跑着追上前去。

就在那毛賊想趁亂從人羣溜走時,背後衣領被人一揪,身子瞬間向後倒去。痛徹心扉的一拳後他眼前一黑就暈了過去。

典韋再次放倒毛賊,叫曹昂的隨從將他綁住。袁尚擔心受驚的馬匹領着典韋也追上前去。

再說那匹青葉馬衝出人羣后,打着“呼哧哧”的響鼻,發了狂似的在朱雀大街上狂奔。貨攤被撞翻許多,人也被撞倒了好幾個。但因爲街上多了阻攔物件它倒跑得不是很快。

曹昂幾個加速之後終於追上了青葉馬,他竄上前去,從馬的背後一把抓住了繮繩。青葉馬四蹄不住刨地,拉着曹昂原地打轉,幾個來回後曹昂手一酸又被青葉馬身子一撞,立時被甩出旁邊去。

青葉馬沒了人牽制更加發狂起來,這一次是奔向回頭的方向,它奔到了一家寶貨店前。麻煩就在店外還站着幾個不知所措的女眷,其中就有位被名少女攙扶着的年過五旬的老婦人。

青葉馬響鼻嚇人,前蹄一刨地就蹬得老高,旁邊站着的兩個僕人嚇得傻了眼,不敢動彈,眼看馬蹄就砸到那少女和老婦人身上

這時袁尚終於是趕上來了,看着馬要傷人,也顧不得其。他一個縱步跨上前,側過身子一手撥開老婦人,另一隻手帶起那少女堪堪避過馬蹄子。

青葉馬後腿一蹬,作勢又要撞上前去,但是典韋就跟在袁尚後面,他哪容這畜生傷人。蒲扇般的大手抓起繮繩和馬的鬢毛怒喝一聲死命地往下摁,青葉馬吃痛“嗤溜溜”一陣嘶鳴四蹄亂騰,但再也動彈不得分毫,隔了會終於安靜了下來,典韋這才鬆開手。

看到這一幕路旁衆路人不住喝彩,真是好神力!

袁尚看青葉馬恢復,這纔打量起他救下的人來,對方是衣着華貴綢緞五十多的貴婦人,由於受到了驚嚇神色有些慌亂蒼白。

而那名少女卻讓袁尚覺得眼前一亮,她不過十二三歲的豆蔻芳齡,但臉色白裡帶粉,五官精緻眉目如畫。最讓袁尚在意的是,他從少女身上感到一股若有若無的嫵媚風情,袁尚心跳快了一拍,好似被什麼觸動了一般,升起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但他立即吸了口氣回過神來雙手作揖對那老婦人道:“夫人受驚了。”

貴婦人在少女的攙扶下微微點頭,“老身還要多謝公子出手相救,不知閣下是哪家的公子?”

袁尚答道:“舉手之勞罷了,中軍袁校尉乃家父,在下名尚草字顯甫。”

曹昂也走上前來,袁尚介紹道:“這位是典軍曹校尉大公子曹昂。”他逐將剛剛發生的始末簡略說了給老婦人聽。

曹昂也告罪道:“讓夫人受驚小可之過也。”

那貴婦人和藹道:“也怪不得你們。”她又對袁尚說:“說起來老身與公子倒是遠親呢,老身夫君是豫州刺史王子師,我與你母親是同族姐妹,只是因爲你姨夫那些事我們都不曾走訪過。”

袁尚輕輕“呀”了聲,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王允王子師的夫人,自己也曾聽母親也就是劉氏說及過,自己同族中有位族姐嫁與了王允,袁尚卻從沒有見過。

袁尚剛想說些什麼,就聽到一個嬌脆的聲音說道:“我也知道你,‘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你莫不是那個做有《花間集》的袁顯甫?”

袁尚吃了一驚,倒不是那少女認得他,以他今日的少年才子,太子伴讀的名聲,被人認出並不算什麼。

他驚奇的是看到那少女的秀麗嫵媚容貌,再聯繫起那個不見正史的傳說——貂嬋。這怎能不讓他驚奇於眼前的少女,少女雖然還不出落得絕豔但是確實有傾城絕色的資本。

袁尚收起心神微笑道:“原來是姨娘,我亦聽母親提起過姨娘只是無緣相見頗爲遺憾。”頓了頓問道:“這位小姐可是姨媽千金?”

王夫人微笑道:“說她是你表妹也不爲過,她是老身夫婦的養女,名喚秀兒。”

叫秀兒的少女給袁尚見了個禮道:“公子見笑了。”

袁尚心思一轉,還禮道:“秀兒表妹不必客氣,姨娘此次出門可是爲了姨夫的事情?”

原來王允年前因得罪張讓等宦官一黨,而兩度被逮捕下獄,歷經大將軍何進、太尉袁隗、司徒楊賜聯名向靈帝上書替王允求情,才赦免了他的死罪,但仍下獄定罪。

這個月又逢朝廷大赦,由於張讓從中作梗,王允仍不在赦免之列。王夫人無奈與兩個兒子各處奔走設法營救王允。

王夫人神情悽然的嘆道:“方纔去了楊司徒府上打探你姨夫的事情。”

袁尚安慰道:“姨媽不必擔心,我聽叔爺(袁隗)和父親他們說,已經再次向陛下上書,姨夫可能就在這幾日可以脫困。”

“但願如此,你姨夫他夫人神色依舊悽然。

袁尚看了看四周後說:“現在不太平,我們護送姨母回府吧。”

王夫人沒有推辭點了點頭道:“正好去見了你表兄。”

兩個僕人讓王夫人與秀兒上馬車,袁尚曹昂等人牽過馬尋見曹昂的隨從,那隨從早把毛賊給綁了結實。

曹昂心裡那個火呀,上前狠狠抽了毛賊幾個馬鞭,打得他哀嚎不止。

袁尚心思一動,勸道:“子脩,等會送他去廷尉衙門,在大街上動私刑也不怕被曹世伯知道。?”

曹昂恨恨地瞪了眼毛賊逐叫隨從牽着跟在馬車後面。

王允的府宅是王家在京中的故宅,典型的漢代院落。

到了府邸前門王夫人下車領衆人進前堂,車馬自有僕人牽去馬廄。毛賊由曹昂隨從看管着,典韋這個凶神被留在了院落迴廊裡。

王夫人招呼着袁尚曹昂在前堂坐下,其時還不盛行煎茶待客的禮儀,王夫人吩咐僕人添加炭火端上果脯點心。

兩人跪下正襟危坐,袁尚眼神的餘光好奇地不住向秀兒那裡瞄去,驚豔同時心裡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越發強烈。

曹昂也不客氣,一邊吃起案几上的豌豆胡麻糕,一邊同袁尚跟王夫人閒話家常。

秀兒自是服侍在王夫人身側聽着三人談話不曾有什麼表示。

她原本是王允在豫州時買的婢女,後來王夫人看她出落得可人,自己又沒有女兒,就認作了養女。她平時服侍王夫人,還有就是在府上學些歌舞詩文,雖然如此,但地位也只比那些僕從高了些罷了。所以她在天真爛漫同時,還是十分注意謹守自己的本分。

就在幾人絮叨的時候,一名青年急匆匆走進前堂來,口裡喊道:“母親,父親得赦免已經回到府外了!”青年一襲裘衣倒也文雅。

王夫人站起喜極而泣道:“可是真的?”

那青年是王允次子王定。王定拉着王夫人也哭了起來。

王夫人在秀兒攙扶下拍了拍王定肩膀指着袁尚道:“好了,快來見過你袁家的表弟袁顯甫。”

王定這才注意到袁尚曹昂兩人,拱手對袁尚道:“原來是袁家三公子,真是久聞大名。”

袁尚客氣了一番又爲他引薦曹昂,勸道:“我們還是快些將姨夫迎回來吧。”

王定點頭稱是。

衆人忙碌了許久,終於將王允迎回來到前堂,接着自然少不了又是一番引薦。

在袁尚看來王允五十多歲年紀,一身有些破舊的深衣外罩着件剛披上的裘衣。相貌清奇雖久經牢獄,卻不見頹色反而有種令人肅然的氣質。

曾經鄙夷痛恨他使“美人計”的袁尚此時也不禁暗歎:錚錚風骨,不愧是個忠直老臣。

王允對袁尚感嘆道:“我也是聽聞過你的一些事情,沒有負你袁家的名望呀,後生可畏吾衰矣!”

袁尚勸道:“姨夫不必傷感,當今雖奸佞當道,但還有姨夫和袁太尉楊司徒這樣棟樑之臣,終有一日會還朝堂一個朗朗乾坤。”

曹昂在旁也如是應和。

王允點頭道:“話雖如此,但通過這次變故可看出,奸佞一黨在朝中的力量還很大啊,任重而道遠吶!”

“姨夫可有什麼打算?”

“張賊一日還在他就容不得老夫呀,老夫雖說不在乎這一條老命卻也要保留有用之身,爲今只好儘快離開洛陽去避難。”王允神色有些黯然地說。

袁尚略一思索問道:“姨夫可有什麼去處,莫不是要回幷州老家?”

王允皺了下眉道:“閹黨爪牙衆多回幷州怕逃不過他們耳目,爲今之計恐怕只能先隱姓埋名去他處了。”

他看了看王夫人,歉意道:“只是苦了夫人。”王夫人和王定聞言不禁些悽楚,這就等於是逃亡了。

袁尚不失時機地說:“姨母嬌貴之軀怎經受得住顛簸,不如同表兄暫住我家,一來和母親有個伴,二來袁家還算有些分量,庇護姨母表兄是不成問題的,等除去閹黨再同姨夫團聚。”

王允想了想道:“好是好,只怕麻煩袁中軍。”“不,讓母親去袁中軍家避難我要隨侍父親.”王定說道。

王允寬慰地點了點頭,再經商權之下讓袁尚先回家請示袁紹,接着王允一家就開始收拾行李細軟。

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百章 父子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五章 情動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二十四章 亂前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一章 洛陽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十九章 才智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四十章 借兵第十六章 入主第九十章 盜掘第十九章 才智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四章 前奏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一三二章 護駕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六章 密謀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十五章 謀奪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五六章 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