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先鋒

漢建安五年(公圓一九九年)春。

雖然兗州發出了備戰的傳令,但在這一年之計之,鄉民百姓還是要周而復始地春播耕作。此時已經春末夏初,天氣逐漸升溫,齊魯大地的原野上一派綠茫茫的生機。

魯國治地雖然不大,但歷史上曾創造出燦爛的文化,一場齊魯長勺之戰,更是讓一代霸主齊桓公飲恨。

泰山與大峴山、樑父山是齊南天險,兩山之間的平原是齊魯兩地的通途,佔據泰山與奉高的青州軍可以依險而守,無疑處在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

一支五千多步騎的青州軍越過長勺古戰場,迅速向魯縣行

魯縣並不大,但經過曹仁兩年多的經營,已經成爲兗州軍抗擊青州軍入侵的橋頭堡。

“將軍,發現幾千數的青州軍,距魯縣不足十里!”斥候飛快地跑進了駐所。

正在會客的曹仁、曹休都是大吃一驚,雖然從年初開始就有備戰,但此時剛剛春播完,城外百姓沒有撤離。

“子孝族叔,讓末將率一支精兵前去阻截!”曹休請命道。

“此時據險而阻已經來不及,魯縣城東北有洙水,是兩軍比奪的水源要地,文烈你領兩千精兵佔據洙水旁高地,與縣城成犄角之勢,共同抗擊青州軍攻城!”曹仁吩咐道。

正當年少的曹休欣然領命,急匆匆地下去集結兵卒。

青州軍兩千騎兵很快開赴魯縣城外。一員白臉黑鬚地大將策馬來到最前。他手持一杆長鐵槍。樣貌硬朗氣度不凡。正是袁尚拜地安東將軍張。

張對着身後幾個部將道:“洙水從魯縣北面流過。此河不深可以泅渡。但這又是魯縣重要水源。只要佔據上游。就等於掌控了此戰取勝關鍵。河岸不利於騎兵作戰。你們率兵沿河射箭襲擾敵兵。等步卒跟上來後奪取上游高地!”

“喏!”幾個鬨然領命。他們立即帶本部兵馬前行。

兩千多兗州兵已經開赴出城。青州騎兵就向對岸射箭襲擾。

“嗖!嗖!”青州騎兵騎射功夫不差。特別是這支青州軍地先鋒。他們是軍中精銳。

“立盾!立盾!”曹休不停地喊道。雖然兗州兵配有盾牌。但被不停地騎射擾亂了陣腳。

雖然兗州兵一陣忙亂,但在曹休收攏下漸漸組成了隊列。

“前部半渡射殺!”張下令道。

青州騎兵得令,分下一半人涉水來到河中心,在近距離下他們再次張弓射箭。

“好啊。竟敢如此進攻!”曹休一陣冷笑,“第一曲下水去擊殺敵軍!”

“嘩啦啦!”六百多兗州軍步卒衝下洙水,在河中他們可不懼怕騎兵。

“撤!”張一聲令下,旌旗隨之舞動,河中的騎兵也紛紛跑上岸來。

“嗖!嗖!”河岸上剩餘的騎兵憑着精湛地箭術,一齊仰天拋射。

“頂不住啦!”“追不上,不要上去!”下河的兗州兵被這一陣齊射阻截住。傷亡了百多兵卒。

看着退回岸邊的兗州兵。張再次下令襲擾,雙方弓箭手也憑着本事對射起來。

北面一陣煙塵揚起,青州軍步卒終於開赴到了魯縣北面,三千多步卒沿河排開,弓弩上箭盾牌立起,就等主將一聲令下。

身材高大但面貌平凡的紀靈策馬上前,“俊義將軍,末將率部趕到。請下令渡河。”

張提槍指向洙水上游高地。“必須一舉拿下此地,等弓弩手五輪漫射無論齊射後就渡河!”

“喏!”紀靈緊緊抓住三尖兩刃刀。雖然袁術有過輝煌的時刻。但袁術喜歡對部下臨機授命,若是正確地命令也就罷了。但袁術好大喜功往往是對手下多般掣肘,使得紀靈有力使不出的感覺。這次投靠了青州軍,紀靈希望能憑着本事建立一番功業。

“嘩啦啦!”千多青州兵率先下河,他們淌水進攻,雖然步履艱難,但他們身披重甲倒不怕對面的羽箭。

看到青州步卒前部已經到了河中,曹休立馬率領長矛手出擊。成排的長矛手齊齊刺出,將半渡的青州兵擋住。

“將軍,青州兵在上游又渡河啦!”旁邊的副將驚慌地喊道。

曹休急忙跨上戰馬,“讓城中再派些兵馬來馳援,後曲跟我去阻敵!”

張一馬當先,一夾馬腹,戰馬躍上了對面河岸。後面五百騎兵跟着紛紛躍上河岸。

“突進!”張提槍喊道,這河岸邊可都是卵石,騎兵在這作戰只能是送死。

“哧溜溜!”青州騎兵拉起繮繩,策馬跟着主將遠離河岸。

曹休率部趕到上面河岸時,張已經離開河岸百步,而後面又有千多青州步卒衝進水中。

“射!”張喊了聲,他策馬向下遊方向疾馳。

五百多青州騎兵也跟着,他們張開弓射出一陣羽箭。

曹休這幾百人雖然佔據河岸有利地勢,但被兩面夾擊之下逐漸顯得狼狽,特別登上岸的那些騎兵地襲擾。

橋蕤、李豐兩將提盾跟在兵卒後面,他們終於逼退曹休那幾百人登上岸。

“撤到下面去!”曹休見青州兵登岸,果斷地撤到下面的河邊高地。

方纔曹休一分兵,下面的青州軍在紀靈的督促下,也登上河岸,跟高地上的兗州兵對恃。

高地不到兩丈,也只能容千多人立腳,所以剩下的兗州兵就不得不跟青州兵廝殺在一起。

曹休帶着四十多親兵殿後,而張則率領騎兵追上前。

“叮!”兩柄長槍交擊,曹休準備不足,又是回身反擊,右臂被震得發麻。

張再次挑出一朵槍花,槍尖順着一撲。正正點在曹休右臂上。

“呀!”曹休悶哼一聲,他手中長槍已經落地。

張又一夾馬腹,策馬追上兩步後挺槍直刺曹休後心。

“嗖!”一支羽箭襲至,直逼張面門。

張不得已,只能側身讓曹休離開長槍攻擊範圍。這時張看清了迎面而來的敵手。是個身披甲胃地大將,還有四十多同樣披精甲地騎兵。

“殺!”張大喝一聲率部衝向前。

身披甲胃的大將讓過曹休後提起了強弓,他身後四十多騎同樣擡起兵刃。

一經交手,張才發現這四十多騎是個個身手不凡,他們左衝右突,硬是在張多數騎兵合圍下衝回高地邊。

曹休焦急地張望上面的戰況,等那員大將回到高地邊他才鬆開一口氣。“子孝將軍,末將沒有能將青州兵擋住,還要你出來援救。”

那員大將就是曹仁,他身旁這四十多騎都是隨他多年地親兵,雖然人數不多,但個個都是武藝不凡的精壯。

“是我輕敵了,讓你兩千多人就來抵擋青州兵。這條水源十分重要。現在我帶來三千人。足以守住這塊地方!”曹仁說道。

曹仁的話剛說完,青州兵有發起一陣進攻,雙方兵卒圍繞這塊必爭的水地展開慘烈廝殺,高地上也是數度告急。

天際昏黃,洙水也染上了片片猩紅,廝殺聲從上午到這時就沒有停歇過,雙方兵卒都是分成幾部輪番上陣。

“將軍,吃些烤餅吧。”親兵將一團乾糧遞給張。

張接過烤餅就着河水吃了起來。其他的兵卒也是趁着空擋吃起乾糧。

“張將軍。我看如此下去很難攻下這片水源,不如派出騎兵迂迴奪取城縣!”紀靈建議道。

張眼前一亮。“說說你地看法!”

“兗州兵十分難纏,硬拼地話拿下這裡要付出不少傷亡。雖然沮授將軍只讓我們奪取水源,但我看兗州兵出城匆忙,沒有攜帶乾糧,到這時纔派出一些兵卒回城取來。”紀靈指着遠處的縣城,“曹仁也知道這片水源地重要,他將重兵部屬到這,那麼縣城想必空虛,我軍騎兵趁着他們回城取糧的空當,想必有機可乘!”

張大笑,“正合我意!這兩千騎在此展不開,用來奇襲再好不過了!只是這裡地步卒需要你來統領。”

“定當牽制住曹仁!”紀靈說道。

等到天色再朦朧些,紀靈指揮步卒輪番發起更加猛烈的攻勢。而兩千騎兵趁着天色,採取先南後東北地路線,迅速向魯縣突進。

“快將乾糧搬到車上,那個柴火也要!”兗州軍牙門將呼喝道。

兵卒們忙碌地將糧食和鍋甕裝車,外面廝殺的兵卒雖然沒有心思吃食,但停止交戰後他們必定會飢疲難當。裝好糧食柴火的手推車被送往洙水邊,城門邊也燃起了火把。

“滴滴答!”一陣陣馬蹄聲傳來,等守兵藉着火把看清楚時,青州騎兵已經奔到他們跟前不遠處。

“敵襲,青州人啊!”守兵吩咐大聲呼喊。

張一馬當先,戰馬疾馳中長槍刺倒幾個守兵,他徑直奔向指揮搬運的敵將。

“殺!”青州騎兵一邊呼喝着,一邊敲打起小型戰鼓。

如今魯縣守城的兗州軍不過兩千,又有不少兵卒被分去送糧,他們被青州軍這一陣奇襲驚住。

鳴金示警聲不斷,但越是如此,就越增加的守兵的驚慌。昏暗地天色中他們看不清來了多少青州兵,膽小地已經躲開老遠,將領們想要集結起部下,但城們附近一片混亂。

城外的兗州兵自然也聽到金鼓聲,他們吃驚之餘陣腳不免散亂開一些。

“不好,是青州軍襲城!”曹仁一個激靈,懊惱自己的大意。

“子孝將軍,這裡有我,你快率兵回去!”曹休急道。

曹仁看了眼手臂受傷的曹休,關切地吩咐道:“穩住陣型據高而守,千萬等我回來!”

說完曹仁帶領所部兩千人撤出河岸。朝着魯縣急進而去。

青州軍哪肯放過曹仁,在紀靈調度下,橋蕤、張勳率領近千人尾追上去纏住曹仁。他們知道,只要拖住曹仁魯縣就能到手,那時城外的兗州軍不戰自潰。

曹仁急怒非常。他提起長刀帶着四十多精騎親兵衝在最前,狠狠地劈開擋道的青州兵。

橋蕤縱馬趕至,他揮起長戟就刺向曹仁,張勳也挺起長槍擊殺曹仁的親兵。

曹仁向來好弓馬弋獵,他的騎術十分精湛,兩個疾馳就將橋蕤甩到一旁,長刀削向橋蕤面門。

“鐺!”橋蕤地兜鍪被削掉。他本人也被震得兩眼發黑。

曹仁迴轉刀身,正要了結了橋蕤,但這時“哄”地一聲,越五百騎從昏暗的空地殺出,這使曹仁略微分神,橋蕤趁此調轉戰馬閃過一旁。

曹仁回過神來,取出強弓。“嗖!”一支羽箭直奔橋蕤而去。

橋蕤眼前暈乎。隱約間察覺有箭支射來,他伏下身,但還是被射中肩頭滾落下馬。

“嗤!”跟在曹仁後面地親兵精騎一刀砍下橋蕤的首級!

“殺啊!”兩側地伏兵個個卯足了嗓門大聲叫喊,他們本來不是十分多人,但是這瞬間卻是聲勢十足,將兗州兵卒驚愣住。

張早料到曹仁會回軍魯縣,於是他讓五百騎潛伏道旁,將回援的兗州兵隊列衝散。

曹仁雖然被稱爲鬼神之勇。但終究不是鬼神。兗州兵從早戰到此時已經疲憊,他們有沒有怎麼分到吃食。如今被兩相夾擊,兵卒們虛弱又驚慌。

看着被衝散開的部下。曹仁心知已經無法阻止敗勢,於是領着親兵精騎率先衝向後方跟曹休匯合,隨後且戰且退,向任城逃去。

曹仁曹休退卻後,紀靈分出一半兵卒追擊,另一半人馬攻進魯縣協助張所部。

“首戰奪城,咱們立下首功啊,這回可露臉啦!”張勳笑道。

“不過那曹仁還真不要命,幾十騎就敢在大軍中來回衝突,橋蕤也不幸被殺。”張勳心有餘悸道。

“身爲大將,就要有身死沙場的覺悟。”紀靈嘆了一口氣,再問道:“張將軍,城中糧草輜重可多?”

“曹仁在此經營許久,囤積有不少糧秣輜重,我軍可屯兵魯縣,作爲屯糧據點。”張說道。

“那馬上遣人報與沮授將軍。”紀靈說道。

“紀將軍你率部留駐此地休整,我率所部騎兵追擊曹仁。”張說道。

“難道不等後續兵馬嗎?剛剛一場苦戰,不休息的話你們哪能撐得住!”紀靈擔憂道。

張搖搖頭,“我此去要不能截住曹仁,也要趕在他之前到達任城,否則給他趕到任城必會組織起兵馬頑抗。”

“你是想將曹仁逼到山陽或濟陰去?”紀靈問道。

“我軍要深入敵境,那樣就需持續作戰,不斷轉進!”張答道。

“我等也會快速趕上張將軍!”紀靈一抱拳。

“後續的騎兵估計一兩個時辰後到達,統兵的是太史慈,到時你讓他快速追上,我等休息半個時辰餵了馬料就走!”張堅決道。

魯國之戰拉開曹袁決戰地序幕,青州軍先鋒張、紀靈採用奔襲、迂迴之戰術奪下魯縣,繳獲曹仁囤積在此地的大量物資,打開了通往兗州縱深的門戶。

河水奔騰不息,冀州兗州水域的河內、白馬津、延津、濮陽三處均有上萬的袁軍搶渡,一時間河面上遍佈舟船,場面蔚爲壯觀。

濮陽段水域,青州軍十八艘鬥艦橫渡河水,船上的弓弩齊發,將曹軍船隻避開。

卞喜披甲站在河岸邊上,他指揮兵卒用弓弩向靠近的鬥艦還擊。

最前面地是持盾持槍地步卒,後面成排的弓弩手不斷激射,試圖阻擋青州軍船隻靠近岸邊。

甘寧持盾立於甲板上,他冷蔑地瞧着被擊沉的兗州船隻。“將船橫向,所有弓弩向中間百步距離齊射!”

旌旗搖動,十多艘鬥艦一字排開,船上的兵卒都用強弩不斷交替射箭,一時間河岸上一段百步寬地區域被箭雨覆蓋住。

後面不斷有舟船跟上。一艘艘的舟船連起來,跑上的水軍兵卒就用鐵索麻繩將舟船連起。不久,一道浮橋橫跨河面,青州軍兵卒紛紛通過浮橋搶攻河岸。

“弓弩手快,不要給他們上岸!”卞喜不斷叫喊。

兗州兵圍在浮橋兩側河岸邊上,雖然青州兵搶佔了幾十步寬的河岸,但還有被他們趕下河地危險。

甘寧吆喝一聲。帶着五十多個親兵跑到鬥艦另一側。他們除去身上鎧甲,只是一手持刀一手持盾,從他們腰間掛地鈴鐺看,就知道是甘寧的錦帆賊。

“咕咚咚!”五十多錦帆兵跳進了河水中,雖然河水依然清涼刺骨,但對於在江河間討生活地他們來說,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譁!譁!”河邊冒出一朵朵水花。五十多錦帆兵從兗州兵側後快速跑上岸。

“殺!”甘寧一聲怒喝。帶着錦帆兵徑直殺向指揮地卞喜。

兗州兵一直迴轉不過來,硬是被甘寧衝出一條縫。

卞喜看到襲擊過來的青州兵不多,一時放下心來,“給我滅了青州賊寇!”

說完,卞喜帶着兩百多長槍兵圍向了甘寧。

甘寧冷笑一聲,用盾格擋住長槍,他身子不斷衝突跳移,在其他錦帆兵配合下。不一會就衝到卞喜面前。

卞喜也冷笑一聲。他自恃武勇,又使用流星錘這種怪異兵器。不少大將都曾在他手下吃虧。

“嗡!”流星錘的錘頭飛向甘寧,當真是聲勢駭人。

“鐺!”盾牌跟錘頭交擊。鐵皮被打陷,饒是甘寧也被震得左手發麻。

“喝啊!”甘寧怒喝一聲,左手放開了盾牌,他雙腳點地在卞喜發動第二次進攻前,飛身奔到他右側,手中特製地環首鋼刀迅猛地劈出。“哧!”卞喜的頭顱被砍飛在地上。

“殺啊!”甘寧獰笑着劈砍周圍的兗州兵。

主將一死,旁邊的兗州兵紛紛潰散開,加上涌上岸的青州兵越來越多,兗州軍的沿岸防線宣告破滅。

率先登岸的韓猛立即召集起部衆,共得一千騎和三千步卒,接着韓猛帶着兵馬追殺潰逃地兗州兵。

韓猛衝在最前,他帶着一千騎沿途砍殺潰逃地兗州兵,不怎麼費力就追殺到濮陽城外兩裡。

這時濮陽方向殺出一支兵馬,也有兩千多人,爲首的是駐守濮陽的呂虔。

韓猛一拉繮繩,他帶着騎兵繞着兗州兵射箭。

“穩住陣腳,弓箭手還擊!”呂虔下令道。

兗州兵多爲步卒,他們結成方陣,外面的長槍兵立起盾牌,裡面一排的弓箭手射箭還擊。

韓猛率部圍着兗州兵襲擾,但是呂虔防的嚴密,不是衝擊上去的話,很難擊敗他們。

就在韓猛犯愁時,後面三千多步卒跟上來,他們也結成方陣向兗州兵緩緩逼上去。

“嗖!嗖!”雙方都放出羽箭。

兩支步卒靠得越來越近,終於逼近到一丈寬的距離。

“殺!”青州兵長槍兵突殺上去,跟兗州兵近距格鬥。

韓猛率部適時在兩邊掩護,只一刻鐘兗州兵就被逼退十多步。

“前排變後排,後排變前排,全軍緩緩後退!”呂虔下令道。

接着兗州兵徐徐後退,一直退到了城牆邊上。

“殺上去,奪下城門!”韓猛喊道。

“殺啊!”青州軍步騎配合,挾着小勝氣勢恢宏地衝向前,大有一舉奪下城門之勢。

等青州兵靠近,韓猛才發覺不對,原來濮陽城外挖了不少地壕溝,又堆起一段段壘垣。

“殺啊!”濮陽城上鼓聲震天,壘垣中突然冒出了一排排地強弓手。

“嗖!嗖!”兗州兵強弓手一陣齊射,如此近距的箭雨撲向前排地青州兵,青州兵頓時被射倒一排。

韓猛一個激靈,他跳下戰馬滾向後面,避過前面一輪箭雨,接着他又拿過親兵遞上的盾牌,但是他地戰馬中了五六支羽箭,立時倒地悲鳴。

“殺!”呂虔揮動佩刀,在他的命令下,原本撤退的兗州兵立即殺回頭。

壘垣邊的強弓手又是一輪漫射,雖然效果不如前一次,但還是不少青州兵中間斃命。

青州兵士氣被奪,經不住兗州兵衝擊,一時間是一退再退。

韓猛提刀斷後,他劈砍着衝上前的兗州兵。但是後面的青州兵越退越快,韓猛跟親兵隊一下被兗州兵圍上。

“活抓敵將!”兗州兵士氣高昂,一個個紅着眼高聲呼喝。

(在書頁那裡開了一個新的問卷調查,大家有空去投投票吧。)

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九章 逆施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十八章 局定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四章 前奏關於更新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六六章 雨夜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四章 前奏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十一章 起兵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十三章 討伐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九章 逆施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三章 佈局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六章 密謀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八章 兵禍第五章 情動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