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

袁尚帶着衆人回到營中,他揭開大帳簾幕,看到呆坐在榻上的甘恬。

甘恬瑩潔如玉的俏臉上還掛着淚痕。失去一生最寶貴的東西,從一個少女變成女人,她這幾天裡渾渾噩噩,連袁尚進到大帳都不知覺。

袁尚不自覺地伸出手去,想撫摸那皎潔的臉頰,但觸碰到那雙眸子時手在半途中停下來,“你,怎麼樣了?”

甘恬回過神來,身子顫抖了下,立即站起身來,她逃避着袁尚的目光一邊急匆匆地走出營帳,一邊說道:“小婢給公子端水來洗漱。”

“等等!”袁尚急忙說道,“這幾日委屈你了,今後我會好好待你的。”

甘恬臉上看不出什麼神色,她淡然道:“婢子只是還公子恩義,既然委身爲婢,這一切都是公子的,談何索求?”說完她又急着走出去。

袁尚一把抓住她的手臂,“你……”他想說什麼,但話到嘴邊又不知該說什麼,只是點點頭並放開手。

腳步聲起,剛好郭嘉鑽進帳中,他回頭看了看走出去的甘恬,壞笑道:“公子學起高祖來了,當真豔福不淺,只是莫要聲張,引起下面的非議就不好了。”

袁尚也只笑笑,有些事心中明白就行不需說出來,“你不歇息去,來我這幹嘛?”

“袁公遣人送來酒食犒勞大軍,請您去主持。”

“派誰送來了,逢紀還是許攸?”袁尚問道。

“陳琳,陳孔璋!”

“建安七子?”袁尚來了興趣,“快去迎接他吧!”

袁尚帶着郭嘉還有典韋等護衛來到營地前,而陳琳也正指揮着兵卒民夫將物資卸下車。

袁尚看去,陳琳年約四十,一縷長鬚一身長袍,當真有幾分瀟灑的文人風範,“陳孔璋先生?”

陳琳拱手笑了笑:“三公子,當年咱們在洛陽見過,那時你還小吧,可能不記得囉。”

袁尚讓兵卒協助將陳琳送來的酒肉分發下去,並將陳琳迎進大帳,“孔璋先生,您是什麼時候應徵爲父親幕僚的?”

“一言難盡啊。”陳琳直嘆氣,“當時我也在大將軍府上爲客,洛陽大亂那會跟着一夥商旅逃難,這兩年來輾轉河東、幷州、冀州,直到去歲末來到鄴城。我與袁公有舊,他聽聞我來道冀州就徵辟我爲軍中主薄文書。”

袁尚不論是前生今世,都拜讀過他的詩文。他對陳琳的文采還是欽佩的,“記得當年先生在洛陽講學時,我也去旁聽。只可惜現今我軍務在身,不能跟先生求教學問吶。”

“公子太過謙遜了。”陳琳撫須微笑,“公子才名不遜於在下,我們兩人只能說切磋,說求教就折殺在下了。”

袁尚從旁邊取來一方硯臺,“齊魯是文昌鼎盛的禮儀之地,有機會先生不妨來暢遊一番,這是青州產的魯硯,據說當年孔聖人也極爲推崇。我跟先生是爲文友,以此相送豈不斯文?”

“果然是古樸雅緻的硯臺。”陳琳接過,“多謝公子雅贈了。”

袁尚笑着讓兵卒端上酒食,並叫上郭嘉、孫乾作陪。他投其所好,藉機跟陳琳聊起歌賦詩文。這一場長談下來,通過不斷示好,將自己與陳琳的距離拉近不少。

看着有幾分醉意的陳琳,袁尚給郭嘉遞了個眼色。郭嘉會意,看似無意地問道:“陳先生,在下聽說有不少人對我們三公子心懷不滿,進而對袁公搬弄是非,您執掌文書,不知可有此事?”

陳琳搖搖頭,“按理這文書機要,我是不該說的。但我跟顯甫你意氣相投,不妨透露一二,好讓你不要給別人算計了。只是不知你所指哪件事?”

袁尚親自給陳琳斟上酒,“輕聲道:“我聽父親說有人給他上書,提議立下世子?”

“此事你也知道?”陳琳有些驚訝,“看來三公子你身在青州,但在這邊的耳目還聽靈通的嘛。是辛評牽頭提過這事,而袁公面上壓下,卻傳書給各個將領、文吏徵詢此事。”

袁尚心中一跳,問道:“有哪些人是讚許擁立我大哥的?”

“不瞞公子,這郭圖、辛評是力挺大公子了,可這其他人嘛……”陳琳看看四周,壓低聲音道:“荀家那位支支吾吾,沮授、田豐兩位也上書說,樹無根基不立,此舉可安定軍心民心。還說當遵循立嫡長的古法禮制,推舉大公子爲世子。”

孫乾心中暗驚,但以他的身份實在不好說什麼,只是靜坐一旁。郭嘉眯眼微笑,彷彿一切在他預料之中。

袁尚心中陰沉,他知道沮授、田豐兩個是袁紹的耿直忠貞之臣,他們可能不會謀私利,而一心爲袁紹的大業着想,這樣爲了安定冀州內部,避免禍起蕭牆,田豐沮授兩人這樣做也並不出奇。

袁尚臉色不變,接着問道:“我在父親那裡沒有看到郭圖,不知他現在何處?”

“公子你不知,郭圖被派去了三郡烏桓之地,聯絡胡人夾擊公孫瓚。”

郭嘉哦了一聲,對袁紹的佈局有了個全盤的瞭解。袁尚看天色很晚,就讓孫乾備下營帳,留下陳琳過夜。

“田豐,田豐。”袁尚唸叨道:“好一個忠直之臣吶!”

“田先生所做是爲了袁公和冀州的大局安穩,並不一定是針對主公你。”郭嘉安慰道。

“田豐是怎麼樣的人我何嘗不知?”袁尚淡笑道,但下一刻他狠狠地將酒爵扔掉,怒道:“我本以爲共同經歷過那麼多事,他即便不能成爲我的心腹,也該保持不聞不問的中立,想不到他……”

袁尚有種給背叛的感覺,原本以爲唾手可得的繼承人位子,也變得動搖起來。他崛起得越快,也就將袁譚等人逼得越急,而且袁譚佔據着嫡長這個極有利的身份。如果冀州高層文吏大多力挺袁譚,逼袁紹表態,那袁譚還真有上位的可能。

“公子你何需着急,這天下跟冀州也好比一盤盤的棋局,一步兩步是不能決勝的,況且公子還佔據着優勢呢。”郭嘉勸導道:“即便袁譚上了位,咱們落了下風,只要把握住一樣東西,最終獲勝的還是公子。”

“何物,兵權嗎?”

“公子說對一半。”郭嘉笑了笑,“人心!袁公的心,與軍中諸將的心。”

■■■

袁紹中軍幕府。

在高唐中軍的一干文武紛紛魚貫而入,袁尚也跟着他們進去,並且不斷打着招呼。

剛好沮授也走在袁尚旁邊,袁尚點頭拱手示意,“沮先生,元皓先生一直託付我給您問好,不想直到今個纔有機會。”

“三公子跟元皓在青州幹得不錯呀,我也正後悔當初沒能跟元皓對調,好建立如此功業。”沮授說道。

“先生,您對這次設計劉虞攻伐公孫瓚的事怎麼看?”袁尚試探道。

“唉,是誰告訴你我們設計劉虞去驅逐公孫瓚的?”沮授停了下來,“不管哪方勝出,哪方失敗,都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關鍵是能從中擊退公孫瓚,好回師魏郡。”

“我想爲父親解憂,立下這攻打公孫瓚的大功,先生可能教我?”袁尚再次試探道。他要知道沮授會不會爲了保住冀州高層的安定,而給他亂支招,加害於他。

沮授猶豫了一下,說道:“這兵將的調遣安排還沒商定呢,那時公子只要奮勇作戰就可。”

袁尚心中失望,沮授看似不偏不倚,實則其作爲已是站在袁譚一方。說着說着兩人就來到幕府大堂。逢紀、許攸、陳琳、崔琰,淳于瓊、高覽、韓猛、蔣奇等人也一併分坐兩邊。

“諸位!”袁紹神色帶有許些得意道:“逢紀先生已經在薊縣那裡安排妥當,劉伯安過幾日就會發兵圍剿公孫瓚位於薊縣旁的老巢。諸位瞧瞧該怎麼策應吶?”

“主公!”逢紀立馬答道:“在下去聯絡劉伯安時,他並沒有說允許我軍開進幽州。”

底下衆人議論紛紛,淳于瓊怒道:“這個劉虞,咱們也是幫他驅逐公孫瓚這個惦記着他地盤的強敵嘛!他倒好,懷疑咱們要趁機對他動手!”

“我軍坐山觀虎鬥也沒什麼,就怕劉虞敵不過公孫瓚。”沮授擔憂道,“劉虞處事慈弱寡斷,幽州兵又沒有經歷戰陣,一旦交鋒怕要吃虧。”

袁紹看看衆人,正想說什麼,但跑進來的傳令官打斷他的話語。

“報!探子來報,劉虞已於昨日調兵圍攻公孫瓚駐守的土城。”

衆人大驚,想不到劉虞竟然會提前動手。

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六七章 轉折關於更新第十三章 討伐第十七章 界橋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九十四章 北上(上)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三二章 護駕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七十章 偷襲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十章 潛逃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十一章 起兵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二十三章 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