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

陶應的話,似乎勾起了陶商的一些回憶。

陶應這個人,在別的方面能力或許不行,但在跟蠻夷等族打交道這方面,似乎有着極強的天分。

當年陶商平定豫章郡之後,便命陶應爲撫夷中郎將,負責跟百越諸族建立友好關係。

或許是思想單純的緣故,陶應在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好,在他與呂岱,嚴虎,劉繇等人的通力合作下,南方的百越諸族這麼多年來,幾乎就沒給陶商找過什麼麻煩。

陶應甚還至和百越結親,找了花児這麼一個“威風凜凜”的媳婦,以身作則,爲全中土的民族大融合,邁出了慷鏘有力的堅實一步。

這一步,放眼歷史,無論是在促進中土各族的共同繁榮,還是改變世人的審美觀上,都會有極爲重大的意義。

“二弟的諫言有道理,那在荊南的諸族中,有哪些可以供以爲我們使用?”

這話一說出來,陶應就有點愣神了。

這些年他雖然長了不少的本事,但就其本質來講,他還是當年那個不學無術的傻白甜。

這要是說到具體的點上,他可就不行了。

他撓了撓頭,不明所以的轉頭看向了身旁的呂岱。

呂岱似乎早就已經習慣了,他無奈的搖了搖頭,站起身對陶商施禮道:“啓稟丞相,如今荊州南部,以武陵郡蠻族最多,最近幾年,武陵的蠻族中,有五溪蠻王沙摩柯近年來風頭最盛,被當地人稱之爲胡王,此人勇力過人,其勇武震懾荊南之地,很是了得。”

“沙摩柯……原來是他。”陶商恍然的點了點頭,又問道:“此人會歸順我軍嗎?”

呂岱尋思了一下,道:“實不相瞞,這一點在下也不甚清楚,在下雖然聽過此人的聲名,但在下久居於豫章之地,與武陵蠻族少有接觸……只是聽說這沙摩柯脾氣極爲暴躁,且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行事頗兇暴,這樣的兇蠻之人,着實是不好說的。”

陶商認真的想了一下,道:“可不管怎麼說,這個辦法還是要用一用的,若是沙摩柯肯在武陵支援我們,那我們就可以借用武陵蠻的軍需補給和兵力,用以縮短攻略荊南的路線,而如此一來,我們在奪下荊南之後,也就可以更快的在荊南立足,只要我們立足穩了,劉備和龐統的計劃就全盤皆輸。”

郭嘉站起身來,道:“既然如此,就得兵分兩路,主力軍在正面強攻將領,與劉備對峙,另外有一偏師,前往江夏謀取荊南。”

說完之後,卻見郭嘉對着陶商長長的作了一揖,道:“郭某不才,願意擔起率領偏師的重任,爲丞相分憂。”

“不,你留在這裡。”陶商果斷的道。

“哦?”郭嘉聞言一愣。

“趙雲爲主將,郭嘉爲參軍,我老父坐鎮許昌總督前線諸事,我和二弟率領水軍前往江夏,從側翼攻略荊州南部。”陶商籌謀許久之後,方纔吩咐衆人。

“丞相親自率領水軍偏師去荊南……”陳登站起來,拱手道:“若是如此,那登便與丞相同去。”

陶商擺了擺手,道:“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去做,元龍,你和我兄長子義,領幾名善戰的武將,前往宛城,嚴密注視武關的動靜,此事事關重大,我如此安排,想來你心中是明白我的用意吧?”

陳登自然明白,陶商是擔心曹操會在荊州的戰事膠着之際,從武關出兵暗中偷襲中原之地,所以才讓自己在宛城充作後援,謹慎防備曹操。

這項任務的艱鉅和重要程度,陳登心中自然明白,顯然他也不能推辭。

陳登隨即向陶商作揖接令。

陶商來回看着衆人,又道:“趙雲和郭嘉在前線與劉備交戰的時候,不要強攻,要以遷延時日爲主,並把江陵城的動靜,隨時向我稟報。”

“諾!”

……

數日之後,陶商便集合金陵以及荊州的水軍,順着襄陽城順流直下,奔着江夏郡而走。

而最近在南方一直統籌金陵城和南昌城的諸葛亮,司馬懿,魯肅以及一衆江南的水軍將領,則是和他同行。

揚州水軍經過多年的發展,目下已經是天下第一水軍,大小戰船近萬隻,其勢不可謂不強。

水軍來到江夏郡之後,諸葛亮隨即爲陶商引薦了前番在江夏之戰中,主動投降的崔鈞和孟建。

如今的形勢與歷史上有所不同,諸葛亮少年時前往荊州,被陶商攔了下來,讓歷史產生了偏差……

因此這個時代的孔明和荊州諸才俊並不是朋友。

但這卻並不妨礙他們互相欣賞。

荊州才子都是聰明人,原來受龐統推薦,也不過是看在龐德公的面子上,在其麾下暫觀形勢而已,誰也不會當真給他賣命,跟隨劉備也不過是權宜之計。

而且這些人心中也都很有數,畢竟陶商在這個天下的風評極佳,荊州才子不認爲他會因爲自己這些人跟隨過劉備就行殺戮之事。

如今天時和人和皆在陶商的一方。

江夏郡失守,這些人便順應大勢,直接倒向了陶商。

孟建和崔鈞諸葛亮的引導下,見過了陶商,並通稟了姓名。

陶商笑呵呵的看着他們兩人,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二位先生肯來歸順,可謂是明理之極,如今天下大勢,盡歸大漢天子明主,劉備擁立僞帝,建立僞朝,早晚必亡。”

陶商這樣赤裸裸的吹噓,孟、崔二人似乎並不太當回事,兩個人很是識時務的向陶商拱手稱是。

“聽說你們荊州有大賢者司馬徽,不知現在何處,可否爲一見?”

崔鈞拱手道:“水鏡先生常年避世,樂於山野之間,平日裡少於入仕之人接觸,這是水鏡先生的習慣,只怕不好改變。”

陶商微微一笑,道:“唉,如此倒是可惜了,荊州學子的才能,知曉者唯龐德公和水鏡先生,若是能得水鏡先生指點一二,推薦幾位賢能,或許對於陶某接下來平定荊南的戰略,會大有臂助。”

孟建聽了這話,奇:“丞相此來江夏,是想出兵荊南?”

“不錯,你們既然已經來了陶某帳下,我便也不瞞你們,此一番前往荊南,我想聯合蠻王沙摩柯,只是需要一個熟悉武陵蠻夷的人作爲試着,這個人我想請水鏡先生幫我推薦一下。”

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三百二十六章 羊腿兄弟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八百二十章 定中原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兵白波谷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中之險第七百八十五章 識時務的高覽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八百零八章 曹陶酣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二十四章 分龍化虎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遊擊襲擾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七百四十四章 迷惑視聽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六百零五章 深夜會妹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繡與胡車兒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